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207章

作者:猫猫缺大德

  甚至还改进工艺开发出了诸多成品药剂和中成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西药两开花。

  再加上系统内提供的一吨西药,各大野战医院每个月可用的药品份额已经突破了三吨大关。

  非大型战役时期,盈余的药品可以以成本价出售给根据地内的老百姓们。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民众们的治病难问题,还能回笼一波资金用于新药品的开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石多鸟。

  反观光头治下的果脯,按理来说对方的制药业应该发展得也不错。

  怎么说他都是手握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物质资源,财力和人力都远超边区,就算摆烂日子过得也不会差。

  只可惜啊,在我们委员长和夫人的操作下,民国的民族医药工业被进口西药按在地上摩擦。大量的制药厂被挤兑得纷纷破产、倒闭。

  当前整个国统区只剩下大大小小二十三家药厂,工人的总数也仅仅只有830人。

  堂堂五百万国军,居然只能靠这么点工人制作药品,简直比军医的数量还要离谱一些。

  一旦某天丑、英两国断了药品的援助,估计用不了多久果脯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逃兵,使得原本就很烂的军纪直接遗臭万年。

  听到医生的话后,黄河赶紧从座位上起身拉住了对方。

  “别别别,咱们的部队可不兴搞特殊。”

  “你刚刚不是还说要先进行基础的体格检查吗,这些项目咱们应该自己就可以完成吧。”

  “真不用急,一切按照正常流程走就行。”

  太原周边团及以上的指挥员可不少,刘院长他们从今天早上一直忙到现在,好不容易才有点休息的时间。

  就算不提二人的私交怎么样,要是把他们累出个好歹来,对全军都是重大的损失。

  半个小时后,第一阶段的体检结束。

  黄河的各项体征还算不错,身体健康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护颈椎和腰椎间盘。

  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工作都需要久坐,时间一长肯定会出现职业病。

  后续的检查已经不是医学生们能够胜任的等级,必须等到主任医师们归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

  正当黄河研究自己的体检报告时,刚刚吃完饭的刘院长从后门走了进来。看到会诊室内的“病人”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呦,这不是我们的黄大局长吗?两年不见,你晋升的速度可真够快,连跳了好几级。”

  “这么久没来医院,你的身体现在应该已经恢复如初了吧。先把第一阶段的体检单子拿出来,让我看看你的各项指标。顺便把上衣脱了,化验检查要抽血。”

  “刚刚没少喝水吧,拿一根消过毒的管子接尿去。”

  跟两年前相比,刘院长的脾气简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作为总部医院的院长,每天都要面临药品供应不足的压力。

  对于任何一名有责任心的医生来说,每增加0.01%的伤兵死亡率都会让他们心如刀绞。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仅各类药品储量充足,还从世界各地来了大量的帮手,其中不乏有比他水平还高的存在。

  压力和工作量直线减少,战士们的治愈率不断增长。如此顺心的工作环境,任何一名医生都不会有什么烦恼。

  在刘院长的操作下,第二阶段的化验进度非常快。

  “齐活,接下来你就等结果吧。”

  “你也没正经上过战场,X光这一环节就免了。给你们后勤人员体检就是省事,张万和的健康状况也不错,一点也不像一个奔四的中年人。”

  “对了,你能不能想办法搞点先进且专业的医疗器材。咱们总部医院现存的设备,多多少少都有些老旧。”

  两年以来,八路军医生的平均素质的确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但各家医院的大型设施一直没怎么更新过。

  就拿总部医院的X光机来说,这个大家伙可是用了五千支三八大盖、一百挺歪把子机枪和十万发子弹从边境那边换来的。

  虽然各大军工厂的生产能力很强,武器更是从鬼子手里缴获而来,但被“友军”敲竹杠的感觉可不好受。

  不过大型医疗设备真的很重要,如果当年野战医院里有一台X光机,那三颗弹片也不至于一直留在陆军改革大师的脑袋里。

  就算战场上没有做开颅手术的条件,也不至于仅是草草的包扎就回到了战场。

  “行,我会帮你留意的。”

  “老刘你可真行啊,我来做个体检还要被你抓壮丁。”

  “话说晋东南医学院的进展怎么样了?为什么一直没起个名字啊?”

  总部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大多来自察冀边区卫生学校。第一批晋东南根据地的学生们,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毕业。

  师生们用的教材,是那位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国际纵队同志亲手编写而成。

  在部队光复山西后,老总们一直有整合全省教学资源的打算,导致晋东南的医学院一直没个官方的名字。

  听到黄河的问题后,刘院长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第一批学生总共有一千三百名,其中五百是医生八百是护士。”

  “我们还在129师的各级部队中,挑选了一些身强力壮、头脑灵活的战士作为救护员,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战场救援技术培训,并且加强了包扎训练。”

  “如果战场上没有卫生员或者军医,他们完全可以进行自救互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充当专业的担架队。”

  此话一出,黄河被刘院长的大手笔震撼到了。

  按照他的标准来算,未来就连基干团也可以配备上一定的医疗力量。甚至可以做到连一级配备卫生员,营一级配备一名军医,团一级设置卫生队。

  只要后续的人手跟上,外科开放性手术在6~8小时之内清创不是梦。

  原著里,李云龙感染上了疟疾。要不是和尚强行背过来一个老郎中,估计他的小命都要交代在鬼子的扫荡时期。

  现在的情况大有好转,只要给部队充足的时间,军医的数量绝对会越来越多。

  一想到众多学生还在用着老旧的教学器材和医疗设备,黄河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思索片刻后,他拍了拍刘院长的肩膀笃定的说道:

  “厉害!居然不声不响干了这么大的事!”

  “医疗器材的事包在我身上!今年年底之前我肯定给你一个完美的答复。”

第282章 首任校长的人选

  黄河从来都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既然他敢拍着胸脯向刘院长打包票,那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底气。

  众所周知,唤醒勇虎系统包含了战争期间部队需要的全部资源。

  它不仅仅囊括了陆海空三军所需的装备和相应科技,就连科研、建设、生产、医疗和后勤也是应有尽有。

  正因为黄河将自身学识与系统完美结合,才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让八路军的硬实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做好决定后,他不声不响地打开了脑海中的系统。

  「野战医院一型:伤亡者并不应完全指代烈士,确保此观点的第一步是组织精干、装备轻便、机动能力强适应野战救护工作的医院,对撤到后方的伤病员进行第一时间的急救。

  研究所需时间:70天。

  效果:系统内民工厂可以生产中小型医疗器材,并且获得相应的生产线和图纸。」

  听到黄河肯定的答复,刘院长瞪大了眼睛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这倒不是他不相信自家同志的实力,毕竟对方总会间歇性地掏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好东西。

  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医疗设备太过珍贵,已经被敌人和“友军”列为重点保护物资。

  无论是敌占区还是国统区都在严防死守,以八路军的能力很难开辟出新的资源渠道。

  除非是后勤部的采购员运气好,正巧遇到了来自大阪师团且想做生意的鬼子部队,否则就算只是一套手术器材也很难带回根据地。

  “太好了!我就知道还是你小子有办法!不愧是老总们最看重的人!”

  “你是不知道,现在总部医院用的设备里还有一批北边淘汰的老古董,就这还是花大价钱从边境进的货。”

  “当时给咱们后勤部的采购人员都心疼坏了,直呼没做过这么亏本的生意。”

  “港岛那边现在也不太平,听说联和行最近正在筹备转移工作,之前的转送路线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段时间都快给我急秃了,要是没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院长口中的联和行可是大有来头,该行会的创始人绝对是边区内最有商业头脑的人之一。

  对方早在十年前便以两根金条作为本钱,孤身前往申城开了数家不同类型的店铺,为苏区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支持。

  与此同时,上述店铺还成为了我军地下交通站的重要节点。

  大隐隐于市,特科依靠店铺作为掩护,完成了无数次传递情报、转移重要文件、护送同志和伤员等秘密任务。

  当年旅长在申城治疗腿伤时,就被组织上安排住在创始人的家里。

  全面抗战爆发后,边区再次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没办法,毕竟所有值钱的东西,早就遗失在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中,东渡黄河时全军的迫击炮都没现在的七七二团多。

  那时绝大多数沿海地区已经沦陷,形势相对稳定并且还能筹集资金的城市仅剩港岛一处。

  为了继续给边区提供经济支持,创始人毅然决然地接下组织发布的任务。

  凭借着出色的经商能力,他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便成立了业务广泛的联和行。

  在此过程中,公司以商业贸易为掩护,想方设法将募集或购买到的X光机、大功率无线电、发电机等大量军用物资以及药品送往边区。

  据统计,短短三年的时间,对方前后运送了一百二十万吨医疗物资,还提供了一百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对于还在发展期的部队来说,绝对堪称雪中送炭。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还有一位曾经犯过错的哥哥;联和行也在成立的十年后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

  听到刘院长的话后,黄河在心中暗暗感叹,并且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以示安慰。

  少了一条稳定的物资渠道固然很可惜,但各大制药厂的产能今后只会越来越高,肯定可以弥补上联和会的缺口。

  新的科研项目又可以提供大量的医疗设备,系统内民工工厂的制造速度可不是开玩笑的。

  还是那句老话,未来可期!

  正事儿聊完后,黄河并不打算多做逗遛,他今天还跟步兵专家有约。对方的身体需要静养,早点儿去争取不耽误人家的休息时间。

  更何况刘院长刚刚已经说了,他的各项体征和指标都十分健康,没必要在会诊室内死等化验的结果。

  “老刘,那我先走了。”

  “好!”

  ······

  四十五分钟后,黄河与李云龙完成体检,他们轻车熟路地直奔总部。

  “黄局长!李团长!”

  “副总指挥有令,让你们直接前往梅山会议室。”

  二人现如今都是八路军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前者开发了诸多新式武器,为前线英勇杀敌的战士们保驾护航。

  后者是全军唯一一个伞降部队的团长,是集名气、实力和战绩于一身的猛男。

  在整个太原地界,几乎没有不认识他们的人。

  虽然不知道会议的具体内容,但命令是副总指挥亲自下达的,他们没理由拒绝也必须要去。

  当黄、李二人进入梅山会议室时,副总参谋正在台上发言。

  “首先我要宣布一件好消息,经过各大医院和医生们的努力,现在部队伤病员死亡率已经控制到了2%以下。”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低!感谢同志们为部队做出的贡献。”

  此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黄河与李云龙也一边鼓掌,一边坐到了师长、步兵专家和旅长的那桌。

  作为一名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熟知二战时期的各项数据,自然知道2%以下的含金量。

  欧洲军事强国的伤员死亡率普遍在1.5%左右,八路军能在1941年就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绝对是一件非常逆天的事情。

  要知道同时期果脯的伤员死亡率一直维持在15%左右,这个数据甚至要远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2.4%。

  掌声逐渐停止,副总参谋看了看手上的数据报表,紧接着面带微笑地看向黄河继续说道:

  “除了要感谢医护人员们的巨大贡献以外,我们还要感谢黄局长对八路军后勤事业的默默付出,毕竟养伤可离不开良好的伙食。”

  话毕,坐在第二排的黄河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在场众人要么是旅级以上的指挥员,要么就是各大医院的一把手,当然知道副总参谋口中的黄局长都做了什么事。

  现阶段八路军伤员的伙食标准绝对堪称豪华,不仅细粮、鸡蛋和肉类管够,甚至每周还可以喝上几次牛奶。

  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剩的原因,每个进入医院的伤员出院时甚至还会胖上几斤,这些都是黄河与后勤部同志们的功劳。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