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第42章

作者:林家龙女

  杜甫这才回过神来,他如行尸走肉一般看着李清,忽然抱着他放声大哭。

  “放心吧子美兄,有我呢。”李清伸手拍在杜甫的后背上,轻声安慰着。

  他从系统中兑换出几颗药丸,把杜甫塞到李白那边,走到还在呜咽的杜甫妻子杨氏身边,挑一颗塞进了那只有一丝气的孩子的嘴里。

  药一进嘴,那孩子眼中的光便逐渐恢复,不一会儿,便放声啼哭起来。

  听到孩子啼哭,杨氏也逐渐回神,她想拜谢李清,又不敢放下孩子。李清看到她的窘迫,温声说道:“嫂夫人不必如此,子美兄可是我过命的交情。”

  能哭,就说明情况已经好转。回过神的杜甫冲过来,却被眼明手快的李清一把扶住。

  “子美兄,莫做小儿女之态!”李清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又说道,“车里有钱,你先带着敬德出去买点米下锅煮些粥吃,嫂夫人和孩子们饿得太久,不能忽然吃得太好,对身体不利。”

  “哎!”杜甫重重地点头,男人之间有时话不必说太多。他擦擦眼泪,转身和尉迟恭一同离去。

  等到杜甫拎着米回来的时候,小女儿也幽幽醒转。他麻利地将灶台收拾一番,煮了一锅粥端了出来。

  “喝些粥吧,英娘。”杜甫唤着妻子的小名,端着一碗粥心疼地劝慰着。

  他并没有问为何把几乎全部的薪水寄回来,家庭还是拮据成这个样子。一来是不想让妻子难过,二来他也知道,最近的物价飞涨,就他那点微薄的薪水,养活一个老婆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属实是十分捉襟见肘。

  “杜郎……”杨氏咬着嘴唇,轻轻摇头,“我还不饿,先喂孩子吧。”

  “我来吧。”

  杜甫伸手就要去接孩子,却被杨氏躲过了。

  “还是我喂吧,你也没有喂过孩子,再呛到他。”

  “那个,嫂夫人,子美兄,”李清伸手打断他俩的对话,“还是别喂米汤了,没有营养……我这有奶粉,你烧点水我去给孩子沏上。”

  磕了药的小小杜除了有些饥饿以外,身体好的很,并不用担心什么乳糖不耐。

  小儿子的问题解决后,杨氏又担心地看向小女儿。结果出乎她的意料,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儿正把她的小女儿抱在怀里,拿着碗耐心地一口一口喂着的同时,也在细声慢语地安慰着她。

  小小的人儿仿佛有着无限的亲和力,杜甫的小女儿就这样安静地依偎在她的怀中,乖乖地吃着她喂的食物。

  “这是二凤兄的女儿,李明达。杜甫如是对杨氏介绍着李明达。

  杨氏对李明达夸奖不已,连连称赞李世民有个好女儿。

  小棉袄被人夸奖,李世民也与有荣焉。这可不是像朝中官员的奉承,杨氏绝对是出自真心,

  李清也松了一口气,还好蝴蝶效应来的不狠,不然杜甫的小儿子真提前饿死,他可得愧疚死。

  这一顿饭吃得沉默,就连一向开朗的李白,都面露忧色。

  杜甫草草地端着碗喝了两口粥,便起身去寻笔墨。他自从出了长安开始胸中就有一团火焰,而今这团火焰愈烧愈旺,几近喷薄而出,是以他急需挥笔书出胸中块垒。

  李世民几人也上前想要一观究竟,除了李清,没人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着什么。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李世民低声念诵着,等到他念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一双手已是骨节攥得发白。

  好在回来的及时,还有李清这么个开挂的在,杜甫那句幼子饥已卒改成了“入门闻嚎啕,幼子饥近卒”。

  写完最后一句“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重重地将笔掷在桌子上,掩面放声大哭。

  他不知道啊,真的不知道啊,为什么这个世道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杨氏听到丈夫的哭声,放下孩子走过来将他抱在怀中,轻声细语地安慰着。

  她从不埋怨杜甫蹉跎半生只得一个小官,在她看来这并不是杜甫的错,他已经竭尽全力想让自己和孩子们过上好日子,还有什么能指责的呢?

  她只恨这个世道,这报国无门,奸佞当道的世道!

  这穷人受尽欺压,富人骄奢淫逸的世道!

  这好人做牛做马,坏人享乐无尽的世道!

  她自认为是一个妇道人家,不懂那些弯弯绕,她只知道,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我……我爱这大唐啊!”杜甫哽咽到不能自已,“可是……可是谁爱我啊!”

第90章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昏聩了,必须要

  出重拳!

  诚然,杜甫这首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这就是诗圣之所以为诗圣,这也是他文学作品画风的一个转折点。从这里开始,他开始更多地关注民间疾苦,描绘出众生皆苦的浮世绘。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和人文性,更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故而袁枚曾经评价,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不过话说回来,小布尔乔亚在读书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幻想代入到帝王将相。在这些人眼里,杜甫的地位可能真不是很高,毕竟杜甫的诗歌无情地戳破了他们美好的幻想。

  看着诗中以李隆基为首的权贵集团骄奢淫逸,以及平民百姓的痛苦挣扎,李世民的怒火直接被拔高了一个档次。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昏聩了!必须要出重拳!

  他与李清对视一眼,走到门外。

  李清跟了上去,走出门后,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贤弟,你不是说这李隆基是一代圣君吗?”

  “确实是啊。”李清挠挠头,在李世民不信的眼神中补充了一句:“如果他在开元二十五年驾崩的话。”

  “为何是开元二十五年?”李世民目光闪烁了一下。

  李清嘿然一笑,看看屋里,又瞅瞅李世民:“你确定让我说?”

  “说吧,为兄承受得住。”李世民按着胸口,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缓下来。

  李清咳嗽了一下,对李世民说道:“我的建议是你先别急,等咱们一起去先天二年把那个刚刚登基满腹雄心壮志的李隆基拉过来,让他看看自己都做了什么好事,杀人诛心!”

  “杀人,还要诛心?”李世民唔了一声,点头表示肯定:“好,就这样办!我倒要看看这个年轻气盛的李隆基会不会也想痛扁一顿年老昏庸的自己!”

  “另外……我建议让李白和杜甫的家眷回贞观朝待着,毕竟李白现在登上通缉令了,留在这里可能有点麻烦。”李清提议道。

  “伱说得对。”李世民点头表示肯定,“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在李清的劝说之下,李白和杜甫同意了暂时前往“二凤兄”家中避难的邀请。其实他们俩对自己倒是无所谓,就是不太想让自己的家眷跟着受牵连,没人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风餐露宿地受苦。

  ……

  贞观十二年,大兴宫。

  两仪殿内,看着面前的陈设,李白只感觉一阵阵地眼熟。

  总感觉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可又一时间说不上来到底是在哪里见过。

  “这……这是二凤兄的家?我们怎么忽然就到这了?”李白讷讷地问道。

  随后他就看到身边的妻儿,不由得眼前发直。

  嘶……不对啊,家眷不是还在宣城吗?怎么忽然就出现在眼前了?

  “子美兄,你扇我一巴掌,我不是在做梦吧?”李白扯扯杜甫的袖子。

  杜甫二话没说,抡圆了一巴掌扇在了李白的脸上。

  李白捂着脸讷讷地说道:“哎哟哟疼……嘶,我真的不是在做梦?可是……可这是怎么……”

  他一时之间还是不能够接受为何在一瞬间就出现在“二凤兄”的家里,也想不通老婆孩子怎么也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走吧,随我出去看看,外面似乎在议事。”李世民冲着二人笑笑,推门走向外面。

  此时的贞观大唐正由太子李承乾监国,李恪和李泰协助李承乾辅政。见到李世民推门而入,群臣立刻起身,与三位皇子一起见礼。

  “参见陛下!(阿耶)”

  “平身吧。”李世民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身后的李白哆哆嗦嗦地指着李世民,半天没说出话来。杜甫也是一样,他嗝喽半天,只憋出一句:“二凤兄莫不是反……反……”

  “反什么反,论辈分,你们的二凤兄还是他李隆基的祖宗呢。”李清伸出双手,一只胳膊揽着杜甫,另一只胳膊揽着李白,带着他们走到李世民的身边,挨个给他们介绍道:“其实在座的各位,你们都认识,喏……这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是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虽然不知道这两个满面风霜的老头是什么来路,但既然被李清看重,那肯定非同凡响,他也随着李清的介绍冲着两个老头友善地点点头。

  “这位是郑国公魏征,也就是你们所说的‘人镜’。”李清依次给李杜二人介绍,“这位是梁国公房玄龄,这位是卢国公程知节,以及翼国公秦琼。”

  每一个名字,都是李白和杜甫耳熟能详,自幼就听说过的,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到了最后,李清指着尉迟恭说道:“这位一直跟着咱们的敬德兄,就是鄂国公尉迟恭,我记得太白兄你还说过他勇猛不下他自己,对吧?”

  李白机械地点点头,忽然,他脑子中灵光一闪,惊声问道:“那……那二凤兄……不会就是……是……”

  “对,是他,是他就是他。”李清说着,低声对他俩说道:“人家还健在呢,可别叫什么太宗文皇帝!不吉利……”

  “晓得,晓得……”李白还能回答,而杜甫已经翻着白眼幸福地晕了过去。

  这由不得他们不信,寻常人能够让他们从一个地方瞬间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明显是仙人才能够有的通天彻地的手段!

  好不容易把杜甫摇醒了,老杜挣扎着离开李清的搀扶,冲着李世民就拜了下去,伏在地上嚎啕大哭,似乎要把这些年的委屈一哭而尽。

  “老弟,这两位是什么人?”程咬金猫猫祟祟地凑过来,低声问到。

  “说出他俩的名号,吓你一跳!”李清咳嗽一声,大声对众人隆重地介绍道:“这二位……来自一百年后的大唐,在今后的几千年里,他们二人一位被誉为诗仙,一位被誉为诗圣!”

  话音一落,在场的人们心思瞬间便活络起来,以程咬金反应最快,他立刻冲到李白的面前,学着李清的礼节,伸手牢牢握住李白的手,目光灼灼语气坚定地说道:“诗仙!俺程咬金是没什么文化,可最敬重文化人!俺有六个孩儿,您看能不能选几个机灵的,跟随在您身边伺候着,沾沾些许文气儿……”

  ————————————

  下周二就上架了,上架后开始爆更!希望兄弟们多多支持!马上就加快进度了,去暴打李隆基!冲!!!

第91章 狂,李隆基,狂。

  在座的哪一位不是人精?听闻这二位唬人的名号,气氛瞬间便热络起来。

  几千年来,除却孔圣人和亚圣孟子以外,能在自己擅长的路径上封圣的只有寥寥数人。譬如兵圣孙武,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只要有点文化,肯定也知道这些人在彼此道路上的成就。

  且自六朝以来崇尚诗文的风气愈来愈盛,现在面前冒出一个诗仙加诗圣的组合,怎能不让在场之人趋之若鹜?

  李白和杜甫受宠若惊,他们何曾被达官显贵如此追捧过?就拿李白来说,认可他的也只不过是那一撮文人小圈子,官儿最高的也不过是贺知章这个正三品的太子宾客兼秘书监。

  “太白兄才高八斗,不若在大唐皇家小学兼任个副校长,顺便教教孩子们语文。”李清如是提议道。

  得知大唐皇家小学是什么之后,李白欣然应允。并且在众位国公的死缠烂打之下,李白又开了个小灶,给诸位国公之子开个班级单独讲授文学。

  鉴于杜甫的才干,李世民授予他太子宾客之职,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又额外给予了他一项教导太子的任务,顺便再教一教李重俊。

  毕竟李承乾的文化课也得跟上,但恃才放旷的李白显然不合适,万一再把李承乾教得去捞月亮……

  想要一展抱负的杜甫终于被予以重用,他激动得不能自已,还是妻子杨氏代为谢恩。

  最激动的莫过于李泰,他和西汉的梁孝王刘武差不多,都是文艺青年。他在心里暗下决心,没事的时候和两位大诗人多多走动,能学两手写诗的本事也是好的。

  将李杜二人安排完毕后,李清掏出手机呼唤次世代的李治与李贤,与李世民一起,四人开始前往先天二年,先去叫上李旦和青春版李隆基。

  这样做,也是为了多收割一些情绪值。最近的花销太大,李清感觉都快入不敷出了。

  最主要的是,让小李隆基破防去暴打老李隆基,乐子人李清觉得这是个非常可乐的乐子。

  一个人打多没意思?对付李隆基这种虫豸,必须不讲武德,群殴之!

  李清看着老李祖孙三人,不由得有一种看《杨家将》中宋帝要斩包拯时,八贤王带着四个老臣入宫觐见的既视感。

  虽说是编的,但他也多少能体会宋帝的绝望。

  好家伙,先王御赐打王鞭,先王御赐黄金锏,先王御赐紫金锤,先王御赐蟠龙棒还有先王御赐龙头拐杖,这阵容可够人眼晕的。

  但大唐这边的阵容明显更强,列祖列宗亲自显灵伺候他一个人,这福气还小?

  ……

  先天二年,长安城。

  对于五年来的第四次政变,大唐人民已经习以为常到麻木了。第一次的时候还有点慌,但现在他们早就看得开了。

  政变来政变去,死的都是达官显贵,很可能连大头兵都没那些个贵人死得多。说到底不过是他们内斗,也不牵扯老百姓,所以该吃吃该睡睡,换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过得下去就行。

  景云二年,大兴宫改名为太极宫,而此时的太上皇李旦,正担忧地坐在屋中。

  先天元年太平公主以天象为借口,想要离间李旦和太子李隆基的关系。不要以为这是扯淡的事情,古代的皇帝很信这个,尤其是还有李渊以天象为借口打压李世民这个先例,换做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容忍。

  但让太平公主惊掉眼球的是,她的皇兄并没有像她预想中的那样,因此斥责或者是疏远李隆基,反而觉得这是上天在劝他,于是高高兴兴地把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

  李旦退位后,虽然名义上是太上皇,可军国大事依旧得由他来决定,故而先天年在系统看来,实际上也算是李旦的执政时期。

  在得知太平公主即将先一步发动政变时,李隆基抢先一步,在虔化门设伏杀掉太平公主一党中的两个手握兵权的人物——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还有右羽林将军李慈。

  随后李隆基亲自拎着长剑,与十多个亲信率兵从武德殿一路砍到朝堂,当场将太平公主一党从宰相到普通官吏尽皆格杀。

  就在李隆基屠戮朝堂的同时,得知消息的李旦慌不择路地从寝殿一路逃到承天门楼上。他前脚刚刚跑上去,后脚李隆基派出的兵部尚书郭元振便率兵赶到。

  李旦本以为郭元振是来护驾的,却没想到郭元振居然“客客气气”地命令全副武装的士兵把他“请”回寝殿。

上一篇:大明隐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