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266章

作者:通吃

光是C口粮就分荤素两种,其中的附件就包括香烟、火柴、厕纸、口香糖、净水片。K口粮里还带纸币,方便美国大兵在战区消费。

志愿军占领敌人的野战厨房后,发现这帮老美为了吃得好,居然在战场上架起烤炉,用宝贵的煤油做燃料,烤制香喷喷的面包。

美军厨子倒是很老实,主动邀请志愿军品尝新鲜出炉的面包和烤鸡。战士们看着一只只喷香滴油的大肥鸡,要说不嘴馋是假的,可这些都被优先安排给俘虏和伤员吃。

“发了,发了,这些我们师算是发财了。”88师一名副师长跑来机场,逛了一圈后兴奋的浑身燥热。

虽说‘一切缴获要上缴’,但缴获部队也能向上级要一部分的。

光是美军几个仓库的口粮,就够全师打几天牙祭了。至于缴获的装备,完全可以再武装出一个美械装甲团来。

“美国佬真奢侈,这才一个团而已,装备和后勤就好上天了。他们一个师得过什么样的舒服日子呀?”

负责接收的战士忍不住问了句,“首长,听说美国俘虏说,他们那儿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是真的么?”

副市长也挠头,却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应该是的。美国佬确实强,吃喝拉撒比我们好上百倍。可他们明明自己过着好日子,却不让我们过好日子。”

“为啥他们这么不讲道理?”

“强盗么,怎么可能会讲道理?若是他们讲道理,也肯定是迫不得已。我们现在能获取的最好局面,就是逼着他们讲道理。”

要让美帝讲道理,可不是容易的事啊。

在美军第十军团在长津湖陷入苦战绝境时,远在地球另一面的周青峰正坐在五角大楼的办公室里。

朝鲜的战情通过无线电传回华盛顿,也就在五角大楼内部传开了——第十军团的十万人很可能有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溃败。

弹道导弹,云爆弹,高效防空,数字化炮兵雏形。志愿军的战斗力比想象的强大的多。

美国国防部内弥漫着焦躁气氛,不少强硬派不愿接受失败的现实,都在叫嚣要对中国动用原子弹。

周青峰中午去餐厅用餐,能听到种种加倍报复的言论。这跟几十年后的贸易战何其相似,都是输不起就掀桌子耍赖的招数。

在纷纷扰扰之中,一股危险气息在朝周青峰靠近——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大量使用德国和美军军械的情况在迅速传播。

已经有人疑惑于中国人如何获得装备更新的?这犹如一团小火苗,在当前麦卡锡主义横行的时期,随时可能变成一团熊熊烈焰。

“这副本任务为什么还不结束?”周青峰回到自己的小小办公室,调出任务面板。

在第二阶段的注释上有‘兄弟会’的加注信息——允许副本任务的结果对主时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兄弟会’那帮混蛋不会又想赖账吧?他们到底要把这场战争打到什么时候?还不肯结束?”

思虑间,女秘书莱娜一脸惊慌的跑进周青峰的办公室,抱住男人的身躯就哭,抽泣的说道:“国会……国会有议员说要调查我们?”

第66章 暴露了

51年3月25日,强化武装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发动长津湖战役,仅仅一个白天就将美军第三师和陆战一师打垮,各吃掉对方一个团。

入夜后,美军第十军团开始大量布雷,并快速后撤。在随后的五天里,近十万人在空袭、炮击的阻拦下,沿着长津湖到咸兴市的山路狂奔。

由于道路通行能力有限,第十军团丢掉了所有的重装备,靠麦克阿瑟逼着远东空军拼死作战,才在四月初把第十军团海运接回来。

这是又一次‘敦刻尔克’式的胜利,至少美军自己是如此宣传的。但他们不会对外宣布自己损失了超过三百架战机,一千多名飞行员和机组成员。

美军第五航空队被打残了。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根据朱可夫同志带队到朝鲜前线实地观察,这次中国同志的战果极为可观,战术和打法也将改变我们今后的军事发展。”

在克里姆林宫的一号办公室,贝利亚综合了多方面的情报,向钢铁大叔介绍战场情况。他用热情洋溢的言语复述朱可夫的报告,因为斯大林正高兴,爱听这些。

文字报告就放在斯大林的桌上,这位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翻阅后大喜过望。报告先把钢铁大叔夸了一通,表示朝鲜战场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他的支持和领导。

美军第十军团十万人马,最后能搭乘飞机和登陆舰艇离开的不到五万,剩下的全部抛弃了。

其中韩国两个师,第三师和首都师,除了少部分高级将领逃离外,全部被俘——美军就没把他们当人看,逃跑的时候用机枪驱赶,还破坏道路阻止他们跟上来。

“中国同志提出个要求,希望我们做做朝鲜同志的工作,这些韩国俘虏目前不适合交给朝鲜方面。”贝利亚说道,这条没有以字面形式写在报告中。

“为什么?”斯大林皱眉反问。

“因为朝韩对待对方的俘虏都极其残酷。中国同志担心今后韩国部队不愿投降,所以不希望把这部分俘虏交给朝鲜。”

贝利亚本人对此是不甚在意,毕竟全世界军队对待战俘大多不咋地。美军虐待德军战战俘,苏军抓到日本战俘当苦役使用。

能把俘虏当老爷养的,也就土共了。但中方王大使找了不少人向斯大林反馈,贝利亚也就顺口说说。

斯大林对此不置可否,没回答。

贝利亚继续道:“这次战败,美军损失极大,基本把整个军团的军需和重装备都丢掉了,其中大部分来不及销毁。

中国同志等于凭空拿到价值数亿美元的美式装备,足够他们组建一个五万兵力的重装美械军。”

“一个美械军?”斯大林觉着这有点夸张,“缴获如此之多?”

“超过五百辆坦克,一千门七十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两千吨炸药,三千部电台,六千部车辆,三万多支枪械和上亿发弹药。

全部物资加起来超过二十万吨,甚至还包括几架直升机和运输机,以及被丢在兴南港的十几艘登陆艇。”

贝利亚说完也颇为感叹,“我一开始也不相信,派了内务部的人去清点。但跟朱可夫同志汇报的情况类似,美军丢弃的装备和军需只会多不会少。”

这大手大脚的丢法也就只有美军干得出来。谁要是敢在苏军内部丢这么多装备,别说二十万吨,就是两万吨也够枪毙上百次。

括弧——毛子解体那会不算。

“中国同志大概是穷惯了,他们把战场上几乎所有东西都收了起来。包括过去半年美军在长津湖地区打掉的四百多万发炮弹弹壳。”

原历史的上甘岭战役,美军一天就打掉三十多万发大口径炮弹。现在长津湖,美军消耗一点都不少。

美国人打掉的炮弹壳随处扔,可没想过要回收。基本上每个炮兵阵地附近都有堆积如山的弹壳。全部都是上好的精炼黄铜,至少几万吨。

光是搬这些弹壳就让志愿军又开心又苦恼。山区交通不便,想把宝贝搬回家却苦于运力不足,只能干着急。

很多美军觉着是废物的东西,在志愿军手里全都是可利用的。

斯大林对这场战役的结果颇有感触。

朱可夫的报告很详细,通过列举了大量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志愿军第九兵团目前完全有正面硬撼美军同等兵力的能力,绝不会比苏军差。

特别是近程导弹配合空军和炮兵,导致志愿军在战斗中伤亡很少——美军损失五万多,志愿军连一万都不到。大多数时候,步兵真的是去打扫战场的。

不过……

“中方大使今天表示,希望我们能劝一劝朝鲜同志,同意就目前阶段进行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以三八线建立分界线。”

贝利亚小心的说出这句话。

斯大林果然面色一冷,“中国同志不打算把美国人赶出朝鲜?”

“他们认为除非能获得更多援助,否则顶多把局势恢复到战前。”贝利亚说道,“他们的装备基本都是由我们提供,或者从欧洲弄来的二战破烂。哪怕这些缴获大量美军装备,但这些军需物资一旦消耗完,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中国同志还是很清醒的,没有被一场胜利冲昏头脑。”

在原历史,朝鲜第一次停战谈判是51年的6月由苏联提出,7月在朝鲜开城举行。现在萧金浪推动下,希望能提前到4月。

现在把美军彻底打痛了,见好就收是有可能提前结束战争的。毕竟国内最重要的工作是恢复经济,剿匪土改,收服新疆以及台湾等地。

如果能彻底消灭韩国,那当然好。

这虽然让朝鲜势力扩张,但可以减少一个美国在东北亚的跳板,让日本独木难支。总体来说对中国有利。

但要把美国彻底赶走,难度可不小。跟美国在朝鲜长期纠缠更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消耗国内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打赢了又不能多占块地,便宜金胖子而已。

再说了,停战谈判总是有益的。哪怕停上一两个月,都能让国内松口气。

斯大林对此依旧是不置可否。但贝利亚知道这位大佬应该是听进去了——跟美国在朝鲜热战容易擦枪走火,也是挺危险的。

与此同时,萧金浪在国内却是一喜一忧。

朝鲜战场形势好,无论伤亡损失还是结果都远超预想。这对新中国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也大大减轻了负担。

忧虑的是仗打的太好了,美国人不起疑才怪,中国怎么能突然间变得如此之强?只要深入调查,周青峰的身份必然要曝光。

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萧金浪仔细阅读周青峰多次转发送到他手里的长电报。

现在国内发展的挺好,原本被迫丢进战争无底洞中的财政支出转而用于经济建设,战争开支从总预算支出的百分之十降低到百分之三。

从美苏德弄来的工程机械已经完成初步人员培训,接下来要么是到工地建设,要么是建厂兴业。

长此以往,国内发展会更快更强。

但因为长津湖的惨败,麦卡锡领导的‘非美委员会’大为恼火,宣称这是美国内部有共产主义分子搞破坏的结果。

但周青峰……不想撤离。一来副本没有任何要结束的迹象,‘兄弟会’那帮家伙也没认输的意思。二来他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

克拉克神父为了扳回面子,下的重注是单方面同意副本结局影响主时空。周青峰在美国多捞点便宜,‘圣光’团队就会赢的更多。

钱学森等中国科学家正在美国收集科学文献。这种系统性的文献库能大大提升国内的科学科研水平,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到三月底,借助俞济时提供的渠道,第一批文献库已经起运,将在四月底假道台湾运抵大陆。后续还有五六批文献以及大量科研设备和器材要运过来。

周青峰若是撤离,这个大便宜就没得占了。

“可这家伙的任务本来就是一锤子买卖啊。”萧金浪看完电报,却发现周青峰并没说自己要如何摆脱美国方面的调查,“他到底打算怎么办?”

此刻的周青峰确实有些头疼,他从莱娜处得到警告,立马着手消除自己过去半年搞军备走私的记录。

但有些事是抹不掉的。

比如‘钱德斯少校’的上司,约翰少将知道自己这位能干的手下肯定干了些不甚光彩的事。

此外美国和欧洲各地仓库都收到来自‘战后财产管理局’的命令,清理和调运几万吨军备物资。只要简单一查就能把线索指向‘钱德斯少校’。

下班走出五角大楼的那一刻,周青峰就高度警惕。他带的公文包里装了支‘盖德冲锋枪’,随时准备跟人战斗,必要时血洗美国国防部也未尝不可。

但国防部内一切如常,文职人员来来往往,卫兵目光警惕,但并不刻意盯着区区一个少校。

走出五角大楼,周青峰没去停车场找自己的车。他改变了平常行走的路线,缓缓步行一段距离,找到路边一个电话亭,丢了几枚硬币,拨号打给秦清。

当话筒里传来未婚妻轻柔的声音,周青峰却叹了声:“我应该是暴露了,但敌人并不确定我是谁,准备放长线钓大鱼。你要小心。”

电话里传来秦清冷静的声音,“你马上撤离。”

“不,我要知道谁在查我,查的又有多深。”

第67章 调查逼近

周青峰拎着公文包,向五角大楼北面走,缓缓步入阿灵顿公墓。

美国佬建国不久,但对自家那点贫乏的历史却相当看重,历史记录的还算清晰。这座静谧的公墓成了美利坚精神的象征,遍布草坪和树木,以及十几万白色的墓碑。

公墓内时时有人走动,但基本保持安静。周青峰随便找了条长椅,在开阔环境下呼吸点清新空气,理清思绪。

在‘战后财产管理局’干了近半年,周青峰过手几亿美元资产。他前前后后从欧美数百座仓库弄走上百万吨物资,半数已经起运。

搞了这么多事,要说没露点蛛丝马迹就太自大了,会被调查也理所当然。所以他每天都犹如八爪鱼似的,利用职务便利获取美国调查机构的信息,看看有没有人盯上自己。

在长津湖战役之前,还真没谁特意来调查。但损失惨重的战役后,华盛顿的军政圈就犹如烧开的沸水,呼呼的冒出气泡。

作为少将的秘书,莱娜偷听了来自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电话,然后是FBI,最后才是麦卡锡的‘非美委员会’。

这些电话都谈及一个问题,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军队装备了太多先进武器。

有些能说通,比如改进型V-2导弹。这玩意虽然先进,但苏联确实能制造并且研发了更先进的P(R)-2导弹。

但有些就没法说通,比如防空的‘88炮’以及装小炮的‘威利斯’吉普。其数量太多了,多到不正常。

很快,美国调查人员就发现在过去半年,驻欧美军有上百个存放二战装备的仓库被清空。由于美国人自己也搞不清仓库里到底有些啥,所以丢失了多少东西成了笔糊涂账。

但这足够引发美国政府的焦虑和恼怒了。

莱娜还能偷听到这些电话,说明她尚未被怀疑。周青峰没有被约翰少将叫去谈话,毫无疑问是被盯上了。

反间谍不是刑事调查,有怀疑就足够了。

按理说,周青峰警觉后就应该走出五角大楼立刻开溜。撤离路线有很多,保证美国反谍机构抓不到人。

因为现在还只是51年,反间谍这活很低效的。

没有监控,没有小巧的录音机,连移动电话都没有。现在的窃听器还大多是电子管的,耗电太大,很难藏起来。

不耗电的窃听器也有,却又难以布置。

想盯梢只能开车用望远镜瞄着,很容易跟丢。监控只能在目标附近弄个房间,搞一大堆设备,直接切入电话线。

反谍人员彼此协同也很困难,因为步话机又大又笨重,容易暴露自己。

如果此刻有一批神情严肃的家伙突然出现要求逮捕自己,周青峰一点不意外,意外的是没人来。

装作要跟某人接头似的,周青峰在阿灵顿公墓的长椅上做了一个多小时。敏锐的感知告诉他,确实有些可疑的家伙在他周边出现。

虽然这帮人每次都是不同面孔,但其蹩脚的盯梢手法却又不值一提。

发了一个小时的呆,周青峰没有回五角大楼的停车场。他走到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回家。

‘妻子’丽姬做好了晚饭,见丈夫回来便微笑拥抱。家里的小BABY学会走路了,跌跌撞撞的也要抱抱。

“抱歉,我回来晚了。”周青峰抱着孩子走到餐桌前,顺势夸了一番丽姬的厨艺。

“没关系,我今天做饭也晚了。”丽姬这半年过的愁肠百断,丈夫变得更善解人意,可背地里却总是去私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