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旅者的自我修养 第90章

作者:汝当谛听

  二杀干政弄权,

  三杀贪赃枉法,

  四杀通敌叛国,

  五杀同袍相残。

  最后一把刻着:杀身成仁

  这是王学斌自己打造的,只是为了收藏,但在杀土匪的时候,一不小心兑换出一把,之后就麻烦了。

  他拿着那把孤零零的直刃刀,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后来忍不住了,把一整套全都兑换了出来,之后心里就舒坦多了。

  他也决定,自己在这一世就以此为兵器了。

  “刘大人,事到如今,你我已无周旋余地了!”

  王学斌慢慢的将八柄短刀一字排开,摆在桌子上,然后取出一柄刻有三杀贪赃枉法的刀,然后合上匣子。

  这声音惊得刘大人一跳:

  “王学斌,你不要自误,我乃朝廷命官,一旦出事,你是逃不过的,只要你肯献上园林,我可以禀报朝廷,为你谋取一个官身,这可是别人求也求不到的好处!”

  王学斌摇摇头没有答话,取出一块麻布,沾了点酒精,拿起一把短刀,一擦,然后一把拉住刘大人的手,摁在桌子上,一刀下去,钉了个对穿。

  “啊!!!”

  刘大人一声嚎叫,凄厉而又悲切。

  “饶命,啊...公子饶命啊!我错了...”

  刘大人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这才第一刀就受不了了。

  王学斌又拿起一把刀,擦拭一番,把他右手也钉在桌子。

  “额啊~刘忠岩,快来人啊,救命啊......”

  发觉了王学斌不会放过他,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赶忙大声求救到。

  “刘大人,你是最后一个了,你的管家在前面等着你!”

  说着也不再耽搁,一刀封喉,王学斌看着他没了生息,未曾闭上的眼里满是悔恨。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刘大人原是贫民出身,发迹后接纳了一个豪商的投效,从事的是人口买卖的活计,将宋地的人卖到金国去,为此赚了无数的资财。

  他以瘦马为贿,当上了苏州知府,而生意也做到了苏州。

  王学斌忍了他这么久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将其一网打尽,没想到今天这刘大人正好要算计他,这是撞枪口上了。

  宋朝是禁止人口买卖的,奴仆也是雇佣制,以五年为期或十年为期,主家不得随意处置。

  当然,法律归法律,执行归执行,人治时代免不了的。

  但是作为朝廷官员,带头违法,这样的奇葩真是稀罕。

  王学斌把刀擦了一下,消过毒后装回匣子里,自从生过病后,他对自己的身体重视了许多,对个人卫生也重视了许多。

  王学斌清理完自己的痕迹,正准备被离开,忽然看见书案上有一张纸条,他看到了纸条上提起的姓名,眉头一皱,将纸条揣进怀里,飞身离开了。

  观澜,是王学斌的字,也是这所园林的名字,他原本想起名叫做王家庄,后来被朋友嘲讽了一顿,那个朋友为他起的这个名字。

  在王学斌看来,俩名字没有什么差别,是人住的地方,为了名字计较,不值当的,也就妥协了,要知道,他最初一直是管这个园林叫二年庄的。

  “黄兄,此行如何呀!”

  王学斌躺在一叶扁舟上,舟在水中轻轻飘荡着,看着手里的那章公文,耳边听到一阵破风声,收起纸条,也不起身,直接问到。

  黄兄瞥了他一眼,看不惯他疲懒的样子。

  “哼!不过插标卖首之辈尔!”

  说着,暗运内力,扔过来一本账册。

  王学斌信手一截,身子未动,但船却移行了两米,王学斌也不在意,翻开看了看,随手扔了回去。

  “这玩意没什么用,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一本黑账,解决不了问题。”

  黄兄闻言皱了皱眉,没有说话,但是却把账本默默地收了起来。

  王学斌站起身来,身形微动,飘然来到岸上,拉起他的胳膊向着膳厅走去。

  “走走走,吃饭去,今天吃烤肉,我烤的!”

  黄兄顺从的跟上,嘴里却又讽刺道:

  “你这种人当真是糟蹋了这雅致的园子!”

  王学斌听完笑了笑,也不在意。

  此人姓黄,名固,字却疾,原籍舟山,祖上是官宦世家,因莫须有之案恶了皇帝,合家被贬至云南,他幼年体弱多病。

  后来因为一些奇遇,得到了一些残损的秘籍,这些秘籍虽然残损,但是威力确实不俗,因此习得一身高明的武功。

  此次是奉其先父之命,前来参加科举,但他自幼喜好老庄,不喜儒学,连考两榜都未曾中举,一气之下,在贡院墙上写满了批孔的文章,逃离临安。

  王学斌二人是在修建园林碰见的,他也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二人便一起研究,王学斌出钱,黄固出力,合力将园林修建了起来。

  一个是古代博学广闻小傲娇,一个是现代经历丰富的小愤青,聊得相当投契。

  二人来到膳堂,拿起了下人们穿好的肉串,自己点燃炭火烤了起来。

  烤肉的腌料是王学斌从新疆的一个师傅那里学来的,味道鲜香味美,烤出来的肉,汁水丰足,鲜嫩但不失嚼劲。

  “黄兄,这段时间我要出去一趟,园子就交给你了!”

  黄固眉头一皱,看着王学斌问道:

  “观澜兄此去何为?”

  王学斌瞥了他一眼说道:

  “长辈有些琐事,需要处理一番!”

  黄固问道:

  “何时动身?”

  王学斌答到

  “明天!”

  “多久?”

  “不知道,你就先住着吧,我知道你的为人,一座园林而已,比不上咱俩的交情!”

  黄固眉头一皱想要说些什么,被王学斌制止了。

  “无需多言,明日我将启程了!”

  黄固点点头说道:

  “早去早回!”

  王学斌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次日,整理好行囊的王学斌向着黄固招招手,骑着毛驴离开了。

  路上,王学斌从怀里又掏出了那张公文。

  上边写着追封岳元帅为鄂王,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的申王,改谥“谬丑”,追究秦桧误国之罪。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可以说是宋朝的最后一次挣扎了,待到元蒙崛起后,宋朝就没有余力了!

  他知道自己去也无济于事,但他还是想去看看,再加上三师父提到的稼轩先生也在,哪怕是交流一番也好。

  身为华夏苗裔,总归是有那么一些情怀的,这情怀,拿得起,放不下!

第102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3/5求首订)

  “这位官人劳烦通禀一声,在下乃是辛知州故旧,前来拜望的!”

  王学斌站在镇江府衙门口,对着府衙的衙役诚恳的说到。

  “快滚快滚,不然把你压起来!”

  衙役每天当差,这种人见的多了,攀亲戚套近乎的别说故旧,就连自称私生子的都有。

  王学斌无奈得很,他还没法衙役撒火,又诚恳地说到:

  “这位官人,劳烦你将这本书递于辛知州,告诉辛知州晚辈随后再来拜访!”

  说着,将三师父交给他的《复斋文集》递了过去。

  这下衙役更火大了,经常有‘才子’自称有治国方略要进献给大人,结果递过去以后是一堆狗屁不通文章。

  辛大人可不是个好脾气得主,翻脸都是小事,他还为此挨过板子,此时一见王学斌拿出一本书,顿时抢过书,扔了出去。

  王学斌见此,急忙飞身截住文集,仔细翻看了一下,没有损坏,刚想冲着衙役发火,谁想到一抬头,看见衙役躬着身,陪着笑说道:

  “对不住,这位公子,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小人这就为您进献文本!”

  然后双手举着,准备接过王学斌手里的文集。

  王学斌有些费解,一口气不上不下的,憋得难受。

  这个世界里,凡是能连得起武功的,无一不是高门大户,反正不是一个衙役惹得起的,万一这位侠士记恨,择机报复他,他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王学斌不了解这些,见到衙役陪着笑脸站着,也不好发作,将文集交给衙役,并嘱咐道:

  “此乃家师所赠,保管周全些!”

  衙役连忙点头,小心的捧着文集进去了。

  只是片刻,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龙行虎步的走了过来,王学斌看着此人,心潮有些澎湃。

  辛弃疾,字钟敏,号稼轩居士,南宋将领、官员、豪放派诗人,一生都在为了北伐中原而奔波着,命运多舛却从不放弃,直到临终还在直呼“杀贼!杀贼!”

  “陆贤侄何在?”

  辛翁的声音很大,听着有一股金戈铁马的气派。

  王学斌抱拳躬身行礼道:

  “辛大人,晚生苏州王学斌,字观澜,此书乃家师所赠,特意嘱咐晚生将此书交给辛翁!”

  这话纯属扯淡,王学斌后来也回道观看过,他们只是问了一句王学斌近况如何,至于书的处置,连提都没提。

  辛翁看了看王学斌,一把把他扶起,看着他结实的身子,满意的笑着说道:

  “观澜?你师父是大郎还是二郎?”

  王学斌又一拱手。

  “启禀辛知州...”

  辛翁一抬手,说道:

  “叫辛公即可,我于你师公相交不浅,与你师父也相识久已!”

  说着,拉起王学斌的手进了府衙,一路走还在一路询问他师父的近况!

  在听闻两兄弟已然出家修道,他站在原地沉默了,过了半晌他回过神来,感叹道:

  “你师公陆子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诸子百家皆有涉猎,他们兄弟三人所创三陆之学,有开一派之先河的气象。

  当年初次鹅湖之会他们兄弟与元晦兄激辩数日,最后不分高下,各自归去,此后,元晦兄的理学派与子寿兄的心学派便不容水火了,可惜了大郎二郎了!”

  王学斌这才知道两位陆真人的身世,原来他们的父亲与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陆九龄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

  怪不得王学斌在看复斋文集的时候总有一种熟悉感,感觉书中理论好似在哪里听过。

  辛翁说了一会,旋即笑道:

  “出家也好,要不是心绪难平,老夫也早出家了!”

  王学斌闻言赞叹了一句:

  “辛公心系家国,家国未平,您那里放得下心呐?”

  辛翁听见王学斌的话,不在意的笑了笑:

  “莫要恭维,观澜可有意科举?老夫与元晦还是有些交情的,你可愿到他门下去学习?当今朝廷以理学为重,若是入仕,还是理学一脉顺畅些!”

  王学斌知道他说的元晦就是朱熹,理学一脉的圣人,但王学斌对此没有丝毫兴趣,摇了摇头,还不等开口,就听辛翁安慰道:

  “你莫要多想,你师父是你师父,你是你,老一辈的恩怨不必揽在自己身上!”

  王学斌抬头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