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迈入神话时代 第311章

作者:最终永恒

  陆一鸣点了点头,这倒也是,正常的飞机从研发到生产,再怎么也得十年的时间。

  现在这种几个月搞定的飞机,必然得抄袭以前的一些科技结晶。

  他又问道:“计划制造多少新式飞机?”

  这位专家想了想,说道:“我们总共获得了六个反重力引擎,所以六架反重力飞机是至少的。预计制造4架战斗机,2架运输机。”

  “普通的飞机也会尝试着制造一些,像直升机之类的。不过……呃,相关经费还没有申请下来。再制造更多普通的飞机,倒也不是不行,但维护成本会大大上升,咱云海号这边养不起太多的飞机啊。”

  陆一鸣抓了抓鬓角的头发,也显得有些无奈,现在人类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灵能护盾的制造占据了一半的经费,各大研究所都在争取另外的一半经费,再多的资源都不够分配的。

  哪怕这些专家天天加班加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位专家倒了一会儿苦水,又回归原本的话题:“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运输机的数量可以更多一些,战斗机反倒不是那么的重要。他们想要制造3架反重力运输机,3架战斗机。总而言之,双方还在争执当中。”

  “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量了,6架反重力飞机。其他的飞机,制造费用和反重力飞机差不多,但燃油价格太贵了,维护成本大大提升,所以计划弄些廉价的直升机也就完事了。”

  这话说的倒也是事实,人们养不起太多的飞机,因为不仅仅是制造成本,保养的成本一样要算进去。

  如果不保养,闲置几个月,这些飞机说不定就报废了。

  高端的喷气式飞机,需要航空燃油才能够启动,飞行成本非常高昂,飞一次差不多要1吨燃油。

  人们身处阳河,哪里来的这么多燃油啊?如果携带的石油消耗完了,就只能利用植物发酵提取燃油,产能十分低下。

  直升机的消耗更低一些,一次消耗,差不多是两三百公斤的燃油,马马虎虎还维护得起。

  而反重力飞机不仅性能高超,维护成本反倒更加便宜,它只需要电力。只要安装一个大型的晶能电池就能够让飞机飞行很长一段时间了。

  陆一鸣看了看反重力运输机的设计图纸,看上去有点像是直升机,上方有两个大型桨叶,也是未来的主要运输类型。

  “直升机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好,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工作。一架反重力运输机的有效载重量,能够达到60吨!”

  “载重量60吨?”他吓了一大跳。

  加上自重都快一百吨的质量,放在地球,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型运输机了。

  “是的,因为这种大型运输机安装了两个引擎。在设计当中,这种运输机不仅拥有反重力引擎,还拥有普通的涡轴引擎,也即天空中的螺旋桨。反重力引擎并不提供额外的机动性,只是用于抵消货物的重量,这样一来,就额外多出了40吨的载重量。它的速度倒是不高,每小时400-500公里左右,反正差不多够用了。”

  “原来如此。”陆一鸣点了点头。

  运输机作为后勤单位,其实也是蛮重要的,譬如说登陆一片未知的大陆,肯定还是直升机更加方便,战斗机没什么用;紧急避难大量的人群,也还是运输机快捷一些。

  60吨的载重量,一下子能够运送1000人次。3架运输机,一次性3000人,再加上一些应急大型空艇也能够载人,来回几趟就能够把人给搬空了。

  最关键的是,从大陆上捡到了大型的货物,也得依靠运输机运送啊。譬如某些大型机器,一台就有50吨的质量,光靠人力完全拉不动,最终还是得靠运输机吊回去。

  目前云海号与希望号加起来,直升机也没几架,制造新的高性能运输机很有必要。

  不过陆一鸣倒是没有参与到“制造多少架战斗机,多少运输机”的话题当中,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去解决。他这种外行来指挥,岂不是误事儿吗?

  就这么聊天中,试飞的时间到了。

  “起飞!”

  在司号员的命令下,这架20米长的飞机,机翼上的灯光闪烁了一下。

  反重力引擎和正常的喷气式引擎完全不同,它的启动显得悄无声息,没有任何声音。

  但只是一瞬间,飞机就从甲板上垂直起飞,窜入云霄!

  “轰!”飞机突破音速后,产生了音障,剧烈气流在机翼的位置形成了一把白色的雨伞。

  “咔嚓咔嚓!”

  记者们疯狂拍照,一些围观人群也大惊小怪起来。

  “……这飞机看起来像是火箭啊!会不会飞得太快了?”

  “以前的矢量发动机也不过如此吧!”

  “不不不,反重力引擎,可远远超过了矢量发动机啊,双方根本不是在同一个层次的。”

  “难道我们已经超过了原先的地球文明?”

  飞机越飞越高,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蚊子大小的小不点,也就只有一些专业的摄像仪器能够捕捉到它的痕迹。

  “航行参数一切正常,目前速度为3.1马赫,3.2马赫,3.3马赫,达到目标速度,正在减速当中!”

  “高度12000米,正在继续升高到两万米以上的高空中。”

  “通讯装置正常,飞行员身体状况良好!”

  这些全都是好消息。

  随着飞机的不断上升,与空气摩擦的声音开始慢慢降低,但大伙的心情却是越来越高亢。

  理论上,反重力飞机是能够直接飞入到宇宙当中的!

  它的工作原理,和喷气式引擎完全不一样,在宇宙中也能正常工作。

  但目前深处阳河,宇宙高空中可能存在着另外的恐怖,再加上飞机的构造毕竟不是宇宙飞船,防辐射能力以及维生装置都不足以支撑人类在宇宙中长期生存。所以5万米的高空,基本上是上升的极限。

  超过这个界限就会有安全机制,内置的人工智能会停止驾驶员再向上飞行。

  “有机会还是得探索一下宇宙啊。”陆一鸣抬起头,心中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轰隆隆”的声音再一次传来,飞机正式返航了,人们的欢呼声也显得更加洪亮。

  通过大屏幕看到,宇燕一号居然停留在了一千米的高空中,就像直升机一样一动不动!

  这绝对是一个奇迹,由反重力引擎引发的奇迹!

  又过了一会,人们看到宇燕一号居然开始倒着飞!

  即便长得和喷气式飞机差不多,但后置的喷气口只是平衡机身,维持气动布局的摆设,根本就不喷气,所以倒着飞也是可能的。

  所谓试飞,并不是杂技表演,而是要将飞机的所有情况全部考虑进去,找到其中的缺陷。但在普通民众严重,简直和炫技没什么差别了。

  大概半个小时,试飞完成了,在普通的观众眼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差错,不过在各位武器专家的观察下,还是有着很多的可以改进之处。

  “唔,以往战斗机的形状还是有点不太合适的。”一位科学家摸着下巴说道。

  “是啊,其实……像夏文明那样的飞碟形才是最合适的。这种引擎实在是太灵活了,根本没必要机身、机翼、机尾。”

第478章 第十个月

  宇燕一号的驾驶员张军,第一时间打开了座驾,脸色煞白地走了出来,心中忐忑的同时,又带着一种独特的激动。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实在是太快了!飞机机动性也太好了点,只是拉了个杆就直接窜到天上去了!”

  “哪怕有心理准备,也有点不习惯,更担心飞机会突然间散架!”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飞机散架的问题,放在以前确实是有可能的。但现在,用上了金宝宝吐出的特殊材料,散架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陆一鸣问向一位专家:“怎么样,试飞还算成功吗?”

  “自然是算成功的。这飞机拿出去打仗也没有问题了。”首席飞机专家张教授大笑着说道。

  “当然了,通过这一次的试飞,我们发现,可以改进之处还是有很多的。大家都在讨论着,下一代的飞机要把它改成飞碟的形状呢。”

  一大波记者蜂拥地围了上去:“张教授,为什么要改成飞碟的形状?”

  “下一代的飞机是什么样的构想?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多少年?至少十年起步吧。飞碟形状是为了适应反重力引擎的高机动性,气动布局反倒不一定更先进。”这位军事专家的一句话,就让大家失去了想念。

  “咱先得有一个风洞。飞控程序也得重新编写。”

  十年太长了,人们只争朝夕!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设计下一代的飞机,气动布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控制软件也需要重新编程,保证万无一失。各种测试下来,没有十年,新的飞机是很难制造的。

  ……

  就如此,反重力飞机的正式研制成功,意味着云海号的军事实力,再一次上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然而,这只是希望号与云海号双方合并后,巨大进步中的一小点成就罢了……毕竟飞机的制造,只占据了整体预算经费的7%。

  在双方相遇后的第四个月,费劲千辛万苦,两个避难所的的合并工作终于进入尾声,人员该精简的精简,该调配的调配。

  在这之后,将会只有一个政府,一只军队,一个对外发话的声音!

  30万人!

  这也是阳河当中整个白天的第九个月,快要第十个月了,时间不等人,再过2个多月又要迎来恐怖的夜晚。所以政府高层以最快的速度,召开了双方合并后的第一次未来发展会议。

  “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辛勤奉献!近段时间的合并工作,忙中有序,虽然还有一些细节有待磨合,但整体已经稳妥。个人住房的安排,工作岗位的调配,均告一段落,民间满意率高达93.4%……双方民众的创业热情也很高,经济活力很强。”

  “房屋分配后,生育率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15-18年后,人口将翻一倍,达到60万。”

  丁原依旧是云海号最高指挥官。

  同样的,陆一鸣的职位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其余的人却是多多少少有升职,也有降职的。

  但总体而言,社会依旧稳定,也没有闹出大矛盾,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一件事了。

  至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矛盾,只能用时间去慢慢地消弭。矛盾是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永远不可能真正圆满。

  丁原清了清嗓子,又说道:“首先说说我们近段时间取得的科技进展。这三个月里,双方的科技交融,让我们迎来了巨大的科技红利。”

  “第一个大进展,便是灵能护盾的研究与制造!我们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制造出了4面大型灵能护盾!这些护盾能够完整覆盖避难所的2方向。如果将来出现了危机,我相信,灵能护盾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当然了,4面大型灵能护盾,还是完全不够用的。在未来还需要制作更多的大型护盾,以备不时之需。”

  “在未来三个月,彻底天黑之前,还要再制造4枚大型护盾。”

  “在我们的最终计划中,需要将整个避难所的内部房间中,也布置上灵能护盾,做到定位、定点管控。”

  灵能护盾,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状材料,只是对“灵能”的亲和性特别强而已。

  人们已经在避难所的两个方向,铺设上了这种材料,就像一层薄薄的衣服,穿在了避难所上边。

  一旦有足够的超能力者为其充能,就能够激发出巨大的护盾,保护整个避难所。

  “除此之外,智能网络化的设计工作也在循序渐进……”

  灵能,在特殊材料上能够很轻易地来回传递,这种性质就像电能一样。

  于是科学家们便开始奇思妙想,试图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灵能智能化防御网络”。

  人们计划用这种材料,将避难所内部的每一个场所都铺上这一种材料,就像电力网络一样,用智能设备监控。

  万一某个房间出了事儿,内部安全中心,将可以直接锁定到这个房间。

  士兵们也不用来回奔波,只要远程输入能量,就能够激发这个房间的灵能护盾,而不会影响其他的地方。

  避难所这么大,用电动车来回一趟,差不多要二十分钟,应急速度实在太慢了,但是如果能够远距离传输灵能,应急速度将会缩减到10钟以内!这么多的士兵,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不少人在值班。

  这样一来,反应速度,以及安全系数能够再提升一个大的档次!

  会议室响起了一片轻微的讨论,大家都对这个计划雄心勃勃。

  完成了这一计划后,再也不会出现“邪神”不知不觉入侵的情况了。

  丁原停顿了一下,等大伙的讨论声消失后,又说道:“第二个大进展,我们双方融合后,B级士兵数量,超过了5000大关!A级士兵也已经达到16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数字。”

  “其中掌握了心灵力场的超能力者,达到了3000人,其余各行各业的人才也有两千人次。”

  由于灵能护盾的存在,专家们都倾向于让士兵们选择心灵力场这一超能力,而士兵选择心灵力场的自我意愿也非常高。这种能力攻防兼备,确实好用。

  当然了,目前的3000名掌握了灵能的人士中,绝大部分是原先的希望号士兵。云海号这边还没有普及。

  “第三个进展,自然是工业、军事层面的进步。反重力飞机的出现,提升了我们的空中作战能力。未来还预计制造3架大型运输机,紧急避难的大型空艇需要超过20艘。”

  每一艘大型空艇,理论载重量高达400吨,可以装载六千以上的避难者。这玩意保存起来也非常容易,平时只要将气给放了,保存在仓库当中即可。

  昆仑山号非常空旷,多出来的仓库还是有一些的,要使用的时候再充气就成。如果真的打起战争,空艇也是能够参战的,飞到数千米的高空中,对于一些古代文明来说,相当于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了,对比起运输机,空艇的缺陷也有不少。整个充气的过程就需要好几个小时;其次,它的体积庞大,速度缓慢,一小时飞行50-60公里,差不多是极限速度了。

  “第二台晶能大炮也在加速制造当中……”

  “符文子弹、冰冻子弹的储备量,超过1.6万枚!”

  丁原每宣布一件事,底下就会响起一阵“啪啪啪”的掌声。

  血魔弹是非常规的子弹,需要严格管控,用多了有可能出事。

  不过符文子弹、冰冻子弹却是储备的越多越好。

上一篇:精灵小镇大有问题

下一篇:神秀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