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系统在末世 第591章

作者:云贵高原的雄鹰

“后面一直盼啊盼、等啊等,等到戴上大红花、坐上了出营的运输车,才算真正死心了....”

说到这里,顾承渊忍不住轻笑了起来:“记得当时大家在心里骂了领导一路,都传新衣服已经到旅战备库了,就是不见发!”

“也算是留了一个遗憾...”

“但等现在真正走上这领导岗位后,才知道很多时候,现实的无奈往往容不下人情...有时候资源就那么多...对二线部队讲人情,就是对一线部队的残忍...”

“新装备先发到我们手中,或许就是高兴一阵、穿着装一阵逼,可要是晚发到一线部队手中,是真的会死人....”

“就像是现在的野战部队和你们铁道部队一样,不是我偏心、也不是否定铁道部队的重要性,只是两相对比之下,选择了更需要的...”

两相对比,选择更需要的...

听到这里,张振国隐约感觉首长说的是部队,说的又好像不是部队....

不过顾承渊这番话,却是让他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即使卸任重要职位,也还是换不来自主发展的机会吗?’

然而就在张振国越来越失望的时候,顾承渊却是突然转身,眼神里翻涌着微扬的任性:

“我同意了,同意给铁道部队自主发展军工生产的权力,放开手干吧,干出什么成果,战区都不眼红。”

“至于你的军职问题,副战区司令卸了吧,这样也能节省你的精力,至于军事委员会常委的职务,就继续挂着吧,铁道部队也是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不能脱轨了...”话到最后,顾承渊有意无意的点了一句。

关于放权给铁道部队的问题,顾承渊在刚才这会儿也彻底想清楚了,就目前而言,并非是什么坏事。

区县乡镇那些零零碎碎的工业资源,留着不用也是浪费,正好利用起来,同时铁道部队的壮大也是大有裨益的,就像刚才说的,铁道部队也是中州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各个成建制的野战部队,铁道部队的特性就决定了它在对各地方的控制问题上,有着天然优势。

铁道部队对各地方的控制力延申,等同于中州战区对各地方的控制力延申,说得具象化一点,铁道部队就像是中州战区攥紧末世各犄角旮瘩的右掌。

毕竟中州战区不可能把宝贵的野战力量驻扎到每一个控制区,而本就有着防卫职责的铁道部队则刚刚好。

这样一来,铁道部队、内卫部队两支部队,就相当于是顾承渊控制地方的左右手,既能形成合力,又能相互监督。

反正还是跟放权给特勤部队一样,都是绝对忠诚,再怎么发展,肉都多在自己锅里...

至于发展到怎样恐怖的地步、至于末世结束后怎么处理,这一切都还太遥远了。

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末世,铁道部队确实没必要那么强,但顾承渊并不介意他变得更强!

..

什么他妈叫惊喜??!这就叫惊喜!!

整个过程顾承渊的语言转折,让张振国仿佛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以至于最后在得到肯定答案时,他差点激动兴奋到晕过去!

好好好!不负重托啊!不负铁道部队司令部上下的希望啊!

这次拿到了首长的肯定,回去就可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了!

“请首长放心,铁道部队必不让首长失望!!”张振国‘腾’一下站起身来,腰板挺得笔直,神情庄重严肃的对着顾承渊敬了一个军礼。

对此,顾承渊也是满脸笑意的站起身来,抬手回了一个军礼,并嘱咐道:

“张振国同志,接下来铁道部队的发展就交给你了,希望你在不远的将来,能交给我、交给战区、交给战区治下的470万军民一份完美的答卷、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答卷!”

“是!”

“同时我还有言在先,在需要的情况下,战区对铁道部队的军工生产,有着绝对的调配权力,必须无条件服从,到时候你可不能再像前几天一样,跟我耍小性子!”

又被顾承渊这么不轻不重的点了一下,纵使是戎马半生、脸皮厚如城墙的张振国,脸上也少见的露出了羞赧神色。

“感谢首长宽容!”在说这句话时,张振国双目通红,蕴藏着浓浓的感动之情,说得真心实意。

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个包容你小脾气、对你有耐心不计较的领导,确实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所以感动是真的,羞赧也是真的,因为想到自己50多岁的人了,还被一个20出头的领导包容...实在是有些无地自容...

“首长,那征兵的问题....”临走之前,张振国又忍不住提了一嘴。

“‘8+4’一共12万人实在太多、步子迈太大了,就算能征起来,以铁道部队现在的组织架构能容纳吗?”

“这样吧,砍掉一半,就4万人!”顾承渊语气不容置疑道。

“是!谢谢首长支持工作!”在得到这个结果后,张振国便立刻屁颠屁颠的离开了。

实际上4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了,本来找上级‘拨款’这种事情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价。

按他的想法,能批个一两万人就不错了,如果换他在首长这个位置,最多批1万,再说就5000!

一个不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部队,还反天了!!怎么不说闹个小战区呢!!

..

看着张振国被鬼追似的、仓皇离开的背影,顾承渊也很快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这种感觉就像你看重件衣服,商家说8万,你犹豫再三、做了半天心理建设、冒着被打的风险决定一刀砍对方大动脉上:8000!

结果对方毫不犹豫的说:成交!

你:我草!!

想到这里,顾承渊张嘴想骂,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哑然失笑:

‘这帮高级领导干部,就没有一个省心的,各个都是鬼精鬼精的,有着自己的理念和想法..’

‘不过这样也挺好,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也能少死点脑细胞..’

这么想着,就当顾承渊刚抬起茶杯准备喝的时候,办公室房门再次被敲响了

“报告!”

“进!”

话音落下,已是中校的周桂红推门进来,开口汇报道:

“报告首长,复兴军校最后一批学员已经于今早完成入学报到!”

“复兴军校的黄卫民副校长让我问下您,最近什么时候有时间,学校方面好确定开学典礼!”

....

第917章 军校招生

“噢?军校学员都已经报到完毕了?”听到这个消息,顾承渊满脸感兴趣的放下手中的茶杯。

说实话,最近事情太多了,他还真是好久没关注军校的事情了,周桂红这番话恰好勾起了他的兴趣。

“军校目前的具体工作进展如何?”顾承渊腰背往沙发一靠,舒服的翘起了二郎腿。

对此,周桂红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功课,自然难不倒他。

“报告首长,复兴军校今年招生分为‘现役军官深造部’和‘普招部’两个大部”

“其中,现役军官深造部今年共招生220名营级以上军队干部,学制为半年;普招部今年共招收2000名军校学员,学制为一年。”

“在普招部的2000名军校学员当中,军队内招名额为1800人,占总名额90%,对外招生200人,占总名额10%。”

听到这里,顾承渊微微点头,这个招生比例是他最终拍板决定的。

如此大的内外悬殊,除了出于先军政策的考虑外,更是出于实际。

士兵读军校,无论是从实践性来讲,还是从个人体悟上来说,都比外面的普通幸存者更占优势,上手也更快。

一边是实践过了,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一边是没有经过实践,对军队具体工作毫无概念,漫无目的学习,短期内谁的提升更快,几乎一目了然。

至于说上限问题,不可否认,普通幸存者里从不缺军事天赋更高的存在,甚至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当中,或许最终会成长为一代名将。

但这对拥有系统的顾承渊来说,并无太大意义。

名将如星,就算是再灿烂又如何呢?他本是星空,名将充其量不过点缀而已。

要知道在目前的战区当中,天下英雄已如过江之鲫,不缺有能之人,缺的是大量能帮他组织部队、控制部队、将人口转换为战斗力的中低层军官!

在这方面,无疑是士兵学员更占据优势!

“在1800名内招军校学员当中,咱们嫡系部队战士(系统)1200人,幸存者战士600人。”周桂红再次说出了一个比例。

闻言,顾承渊再次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这个比例同样也是顾承渊授意的结果,说到底是第一届招生,顾承渊到底还是偏袒了一下普通幸存者,否则单论专业素质,普通幸存者战士能有100人进军校就算厉害了。

这算是他对普通幸存者勇于奉献、忠诚文明的奖励,属于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政策倾斜,要为后来的幸存者战士树立标杆、树立典型!

只有这些来自于幸存者群体的士兵真正得利了,才会影响其他幸存者积极参与!

但也仅限于这第一届,往后普通幸存者战士再想进军校,就需要和系统战士真刀真枪的比拼硬实力了!

否则再袒护,就不是对幸存者战士的奖励,而是对数十万忠诚自己的系统战士不公平!

要知道因为自己的这个照顾,光这一届起码就有数百名能上军校的系统战士落选。

...

“具体的开班情况如何?也给我汇报汇报吧!”军校学员是未来中州战区的中坚力量,既然想起了,顾承渊还是非常关心的。

“报告首长,现役军官深造部共开设高级指挥、高级参谋、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以及联合战役指挥4个专业。”

“其中,联合战役指挥班,培养目标:团级以上的指挥军官(少校至上校);培养目标:培养其能够胜任旅级作战指挥岗位,目前开设2个班,每个班各40人。”

“高级指挥班,培养对象为:师级主官(大校、少将),培养目标:培养其具备军级以上的指挥、战略决策能力,目前开设有1个班,共20人。”

“高级参谋班,培养对象为:军级以上的机关参谋军官(中校至大校);培养目标:将其培养为战区军种级的高级参谋人才,能够胜任战区军种层面的作战计划制定、军事运筹学、危机应急处置等等。目前开设2个班,每个班各40人。”

“政治工作班,培养对象为:师/旅级政治部主任(大校);培养目标:强化军队高级政工干部政治素养,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创新、战时动员能力。目前开设1个班,共20人。”

“最后除了这些正式学员外,还有一部分因担任重点职位、无法全日制的在职学员,军校计划为这些学员进行单开班教学。”

“其中有同仁军分区包括朱骏司令员在内的20名在职学员、夜州卫戍区包括贾三牛司令员在内的15名学员、渝城军区包括陆冲司令员在内的30名学员、还有各个驻军部队的旅级领导干部,也都进行了报名,总人数为75人,预计会再开设两个在职高级指挥班...”

同仁军分区、夜州卫戍区、渝城军区等各个军区单位、或者说是所有系统作战旅的主官都报名了..

对于这一点,顾承渊自然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思,一个确实是为了学习,另一个也肯定是为了进步..

复兴军校正式立校的第一次招生,但凡能上的、有条件的,肯定都想上,哪怕没时间过来,那也得把1期的名头给站住了。

免得以后凭空矮一头,还要喊别人学长,更何况这也是一种隐形的归属,都是人脉啊!

现在但凡能挤进现役军官深造部学习的,无一不是中州战区当中的前途光明之辈,未来只要不中途夭折,必然是一方大佬。

等到了那个时候,一句“我也是复兴深造部一期的”,该是何等的含金量!

...

“对了首长,还有您的大学同学、夜州步兵第1旅旅长赵杰,他也在这次的复兴军校入学名单当中,不过他申请的是全日制,在高级指挥1班。”说到最后,周桂红突然想起似的提醒道。

“赵杰也入学了?”听到这里,顾承渊语气微微有些惊讶。

提起赵杰,自己似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了,自从将夜州步兵第1旅打散驻扎全省机场之后,就没见过了。

这么一想,顾承渊突然有点想见见赵杰了....

站得越高,曾经那些越寻常的关系反而越珍贵...

第918章 军校生活

复兴军校普招部校区(原夜州师范大学校)

最近两天,随着各单位的报到学员被一辆辆崭新的SX2306军用运输车拉进学校,如今整个复兴军校的普招部内,已经不复最开始建设时的冷清。

学校的林荫大道上,沿路都插着鲜艳的红旗,旌旗招展,抬头便能看见一条条鲜红的标语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

"入门皆为长城砖,出门必作倚天剑!"

"战鼓催征!今日新兵骨,明朝将星芒!"

"前辈血火写荣光,我辈执戟续华章!"

“做首长忠诚战士!”

....

大量身穿迷彩作训服、领章贴着一条黄杠军衔的学员,如同蚂蚁似的,以班为单位流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手持钢丝球、拖把、铲刀、铲子、扫把、油锯、镰刀等等工具,开始了入学后的第一个任务,打扫营区营房!

在室外:

曾经作风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植被小草,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清算!

大量年轻、强壮的军校学员手持各类自动、手动工具,开始给树木修枝、给草坪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