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741章

作者:辣条鲨手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米国可以说吃尽全球。

  但龙国有个成语,叫乐不思蜀。

  什么意思?

  米国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潜在危机被蓬勃发展的经济所掩盖,它们压根就没察觉到底层工人集体失业,会给米国的基础工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就拿基建来说,以前米国就是世界权威。

  现在呢?

  龙国基建队世界第一!

  再比如说高精尖设备,德国和岛国遥遥领先于米国,并且甩开的距离越来越远。

  全球化确实可以让米国享受到全球资源,但这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其他国家逐渐建立起技术壁垒,而米国却浑然不知,还沉浸在“假繁荣”的喜悦中。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米国军事实力会不增反减的原因,因为他们工业基础变差了,军工领域突破需要强大的工业支撑。

  一句话概括就是,米国军工还在吃老本。

  干瘦老人听闻王山说米国要重新发展基础工业,眼神闪过抹忌惮道:“那我们可得加紧步伐,可不能再让他们领先几十年。”

  “研发费用已经提高50%,现在就是与时间赛跑。”

  王山已经听天由命。

  他们都不希望米国重启工业,因为曾经工业强大的米国,它们造出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B2轰炸机、F22猛禽战斗机,以及各类海上军舰和航母,让全世界都看不见任何赢它的希望。

  海湾战争过后,有军事学者甚至提出,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米国可以吊打全球所有国家组成的联军。

  现在米国基础工业变薄弱,没有国家希望它重新发展起来。

  ……

  随后的半个月,《岛国移民》的词条不断登上全球热搜,已经足足刷屏了一个月。

  有人觉得岛国是鸠占鹊巢,要巴西民众小心。

  有人觉得岛国合规移民,巴西民众不应该抵触。

  而在国家层面看来,在如今经济下行趋势,利用搞大基建来创造底层就业岗位,延缓经济衰退的表象,这招不少国家纷纷效仿,重启了基建计划。

  现在它们要考虑的,不是说基建设施以后的维护费用,而是解决就业问题。

  一旦失业人口飙升,犯罪率就会随之飙升。

  可不要觉得是危言耸听,人一旦赚不到钱,无法保障自己的基本食物需求,埋藏在基因的野性就会彻底展露出来。

  这就类似于“面粉”人员,在没钱购买“面粉”后,男的烧杀抢掠,女的出卖身体,而这就是需求被放大无数倍导致的结果。

  面对日益飙升的失业率,以及经济出现通缩迹象,不列颠决定出资重新修建伦敦地铁站。

  做过伦敦地铁的都知道,电视剧还是太美化它了。

  里面不仅脏乱差,座椅坐垫都已经包浆化,要是舔一口座椅坐垫,不亚于喝了一口恒河水。

  随着不列颠重启基建,不少欧洲国家紧随其后。

  在经济下行,资金集体涌向龙国的情况下,它们必须保证底层人口的就业。

  至于“枪击每一天”的米国,它同样开始重建地铁站、高速公路,还通过了一项法案,内容是抢劫金额不超过950美金,属于轻微犯罪,不会处于监禁。

  法案通过的那天,起初没有多少人关注。

  但随着黑色皮肤、手持真理的黑人大摇大摆走进超市或奢侈品商店,带走价值900美金左右的商品,开启“路边黑市”,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还能这样玩。

  一时间。

  底层黑人纷纷开始“创业”。

  至于被抢劫的商店,它们有保险理赔,完全不需要慌。

  店员看见肤色正确、头套正确、武器正确的“创业黑人”,还会贴心指引奢侈品方向。

  看似魔幻的背后,却是为底层黑人提供了“不寻常”岗位,令他们不再躁动。

  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全世界似乎都达成了某种默契,那就是尽全力安抚底层民众。

  而在安抚底层民众的同时,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出路。

  ……

  龙国深城。

  龙兴集团坂田基地。

  常温超导实验室内,顾仁正聚精会神,摆弄着面前的材料。

  加热炼制、提纯掺杂、二次炼制,只是材料初步合成就用了他一个多月的时间。

  “最后一步了,加入磷化亚铜晶体粉未。”

  顾仁不敢懈怠,哪怕这个步骤已经在他脑海模拟了上万次。

  只见他屏住呼吸,将初步合成的粉末与磷化亚铜晶体粉未用1比1摩尔比混合,并将混合粉末放入真空密封管,放到加热仪器里面。

  “滴滴滴——”

  1000度,加热12小时。

  在完成设置后,顾仁走到实验台,上面放着大大小小,几十个超导材料废品。

  说是废品,其实并不废,只是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顾仁要做的,是合成出常温超导材料,不是低温超导材料或者高温超导材料。

  什么是常温?

  常温超导也叫室温超导,温度界线大约是零下10度到35度这个范围,这也是自然界比较常见,并且持续时间长的温度。

  在一一把废料放入保存箱,顾仁回到自己的工位,整理这次的合成公式,这也是他首次用磷化亚铜晶体粉未合成超导材料。

  “40%一氧化铅与60%硫酸铅粉末均匀混合,在725摄氏度的陶瓷坩埚中加热24小时,产生拉纳克矿。”

  “再把铜和磷按三比一混合,在真空度为10的负3次方托石英真空管中加热550摄氏度,持续48小时,得到磷化亚铜。”

  “拉纳克矿和磷化亚铜混合并密封在石英真空管,在1000摄氏度加热12小时,化学式为Pb10-xCux(PO4)6O。”

  顾仁噼里啪啦,敲击键盘,将实验数据输出电脑保存。

  “Cu??取代Pb??产生的应力传递到柱状结构界面,形成量子阱结构,最终展露超导特性。”

  “理论上来讲,新材料的加入可以提升超导温度阈值,就是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做到常温。”

  顾仁喃喃自语。

  12小时也很快过去。

  随着“叮”的一声,加热设备的警示红灯熄灭。

  顾仁看了下还没整理好的文档,索性先整理完成,顺便等待设备温度下降。

  又过去了2个小时,他已经快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他没有因此感到困倦,相反还越来越精神。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有方向的科研极为振奋人心,而顾仁恰恰找到了方向。

  当最后一个字敲写完成,他立即点击了保存文档,并把访问权限调到了最高级别。

  做完这一切,他戴好隔热手套,打开了加热设备,经过长时间的冷却,里面温度已经下降了非常多,但他不敢掉以轻心,将密封试管小心翼翼取出。

  随后,顾仁来到实验台,他打开密封真空管,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黑色结晶块。”

  他脱掉手套,拿起旁边纸和笔快速记录道:“磷化亚铜晶体混合超导材料,长约2cm,宽约1cm、厚度在5mm。”

  记录完成。

  他开始上工具测试。

  PPMS电阻测试。

  “零!”

  当测试结果显示零的那刻,顾仁肉眼可见的震惊了,他的眼神写满了不可置信。

  成了?

  就这么简单?

  材料学其实很玄学,科研其实也充满了戏剧性。

  就比如说石墨烯,谁能想到这个世界最坚韧、最薄、最薄的二维材料,它是由胶带撕下来的?

  可就是由胶带撕下来的石墨烯,让米国的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也被称之为普通人最接近诺奖的一次。

  因为胶带随处可见,石墨也并不罕见,可就是这两样东西组合,拿到了诺贝尔奖。

  为了稳妥起见,顾仁强压激动的心情,继续去测试。

  AC磁化测试。

  通过!

  温度变量测试。

  压强测试..

  全部完美通过!

  无论是在压力,温度,磁化,还是外加电流环境,这块磷化亚铜晶体超导材料都维持了库珀对效应。

  什么是库珀对效应?

  它是由米国科学家库珀提出关于量子物理的理论,具体是指在晶体中众多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总会有一些因适当的晶格形变而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一对电子。

  形成库珀对的两个电子,一个自旋向上,另一个自旋向下,两个电子之间存在着通过交换声子而发生的吸引作用。由于这种吸引作用,费密面附近的电子两两结合形成所谓的“库珀对”。

  “库珀对”的形成,会使电子能量下降到低于正常费密分布时的能量,并且出现一个单独的能级,这个单独能级与连续能级的间隔就叫做超导体的能隙。

  当然了。

  库珀对中的电子未必是紧紧地在一起,而是一种长程的配对,配对的电子可能相距几百纳米。

  但可以肯定的是,库珀对效应的出现,就证明了它是一枚超导材料,目前的温度又证明了,它在常温下出现了超导能隙。

  “成功了!”

  “我成功了!!!”

  顾仁激动到双手颤抖。

  他想找人分享,但由于超导实验是绝密级别,他婉拒了所有助理,所有东西都是他一人完成,此时实验室没有人能和他共享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但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将磷化亚铜晶体超导材料重新密封,径直带着它往门外走去。

  常温超导材料,这不仅仅是改变世界密码,更是可控核聚变理论上的前置条件。

第五百二十六章 奔赴禅城,视察楼盘

  [前方限速路段,请注意车速。]

  广深沿江高速。

  戴着白色手套,穿着修身西服,现任陈星专属司机的叶英杰坐在主驾驶位,只见他目视前方路况,双手放在自己膝盖,将车辆的控制权交给了L4级别的无人自动驾驶。

  对于自家公司的技术,他还是非常自信的。

  哪怕L4无人自动驾驶失灵,被黑客攻破远程遥控,或者出现其他意外,特别定制版的领航001也足以保证车内乘客安全。

  半点不夸张的说,这辆陈星专驾的领航001汽车,它可以硬抗RPG的直接射击,除非遇到洲际导弹或温压弹的直接轰炸,不然哪怕是半挂夹击都能直接硬抗,是完全按照总统专车来进行设计,单这一辆的基础造价就高达5000万,堆料到了极致。

  北方汽车工厂一共生产了五辆,陈星自留了两辆,剩下的三辆则是交给了王山。

  而在副驾驶位的赵思秋则是刷着女频小说,隐约看见标题是什么霸道总裁……

  坐在车辆后座右侧的陈亚鹏看着不断倒退的高速路标,讲述房地产开发的进度。

  “现在有两个烂尾楼盘已经完工,一个在禅城,一个在广府,有些住户已经迫不及待要住进去了,但考虑到甲醛问题,我并没有允许,你看现在该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