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545章

作者:辣条鲨手

  “大肖老师应该和各位简单说过,我龙兴集团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操盘团队,现在急缺人手。”

  陈星看了眼李大肖,紧接着扫视一圈继续说道:“聚集各位来此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你们可以加入龙兴集团的操盘团队,薪资任由你们开。”

  “嘶!”

  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薪资任开?

  要不要这么财大气粗?

  事实证明,现在的龙兴集团确实可以说得上财大气粗,毕竟光是手机就创下了销售神话,丝毫不比当初苹果4手机的火爆度差。

  而且四款手机覆盖上中下市场,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让用户心甘情愿掏钱。

  几个,或者十来个的小目标,陈星还是能开得出来的。

  上来就薪资任开,这都把这群游资大佬整懵了,一时间还有点缓不过来,四目相对。

  对于市场游资大佬来说,很少有公司肯聘请他们。

  原因也很简单,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

  人家做为顶级游资,在全职炒股的情况下,每年至少稳定获利几百万到几千万,甚至上亿不等,哪个公司能开初这么高的年薪?

  看几百万,人家看不上,开几千万,公司负担不起。

  也正是如此,很多游资都处于全职炒股状态,金融机构和国家队也不会对他们抛出橄榄枝,因为出不起这个价钱。

  会议室空气安静了数秒,李大肖见有些冷场,再次带头道:“我2000万年薪,陈总你看怎么样?”

  “可以。”

  陈星直接应答下来。

  前天他们就提前说好了,李大肖年薪是3000万,如今提2000万,不是李大肖自降身价,而是开始为陈星着想,压其他人的身价。

  “这么爽快?”

  “龙兴集团想要干什么?”

  “要不要答应?”

  其他游资内心在纠结,他们面面相觑,用眼神在交流。

  “陈…”

  “陈总。”

  这时,会议室年纪最小,仅有21岁的退学炒股蔡吉民刚想开口,却被经验老道的刘季鹏抢先一步,询问道:“你开高薪组建操盘团队,目的是什么?”

  “抄底。”

  陈星直言回答。

  话音落下那刻,刘季鹏立马追问:“抄谁的底?”

  “日经225…”

  陈星刚说完,又自我否定道:“不止是日经225,我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操盘团队抄全球的底部。”

  “另一个华尔街金融巨鳄?”

  刘季鹏眯起双眼。

  他似乎知道陈星想法了。

  米国的华尔街金融巨鳄,不是因为他们手法有多强,而是背靠米国这个庞然大物。

  如今科技、军事都出现了弯道超车,龙国币也吹响了反攻号角,金融团队十分有必要组建。

  哪怕国家有国家操盘手,但他们只能在暗处,明处的金融巨鳄,“遗臭万年”的角色,只能是由民间组织承担。

  “什么华尔街金融巨鳄的称呼我不喜欢,或许我们可以叫深城金融霸王龙,你们觉得呢?”陈星略带调侃语气回答道。

  深城金融霸王龙…

  这不还是那个意思嘛!

  任国非听了陈星表述的意思,瞳孔闪过抹惊讶,他本以为只是干日企,没想到他又猜错了,陈星不是只干日企,而是拿日企当踏板,一步步成为国际金融资本。

  大国崛起的关键是什么?

  广袤的国土面积、强大的军事实力、高精的科研技术,以及蓬勃向上的经济体系。

  前三个龙国都做到了,只剩下最后的经济体系。

  想要金融经济蓬勃向上,那就必须掌握全球资金,让龙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如何才能成为经济中心?

  很简单。

  钱流向哪里,哪里就是世界的经济中心。

  想要钱流向龙国,那就必须成立国际资本的投资公司,和贝莱集团、领航集团那般,直接或者间接入股大量的全球公司,每年都可以拿到大额回报。

  随着陈星话音落下,在场的所有人都醒悟过来,原来陈星打的是这个主意。

  “1500万,我前两年的年收入就是在这个区间,陈总你看怎么样?”退学炒股蔡吉民率先表态。

  “可以。”

  陈星完全不需要核实。

  这群人能到这里,还有通过了李大肖的“验证”,千万年薪绝对是值这个价的。

  “那我要900万年薪吧,上一年没发挥好,暴雷了几支股。”

  “凑个整,给你1000万。”

  “那我2000万?”

  “可以。”

  “我今年已经盈利4500万了,陈总你看……”

  “5000万。”

  陈星“壕”气冲天的氪金,让这群顶尖游资都忍不住咋舌,心中暗自惊叹这就是顶尖企业家的实力吗?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纬度!

  年赚千万在普通人看来,那都是只能仰望的大佬。

  可他们这些大佬在其他大佬看来,几千万年薪还不够一天赚的钱,完全不够看的。

  “我就不需要这么多了,陈总给我开500万就行。”杨得龙笑了笑,报了个低价。

  “500万?”

  陈星略带不解。

  按照杨得龙的身价,完全可以往2000万以上报。

  “钱都是次要的,我已经赚的足够多了,主要我吧,想看看咱们这群霸王龙能不能踩死那群巨鳄。”杨得龙笑了笑道。

  “那就更不需要为我省钱了,和大肖老师一样,你也2000万年薪。”陈星略带强硬道。

  人家报500万,很有可能只是客套一下子,刚才游资都往千万报,不足千万的陈星都提到千万,要是给杨得龙500万,那多多少少就有点不懂人情世故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他可以不要,但你不能不给,这叫攻心。

  刘季鹏沉默了足足五分钟,见会议室的其他人都决定加入,他做出了最终决定道:“不合群不是我的风格,那我也舍命陪君子,各位,陈总以后多多关照。”

第四百一十四章 坑杀华尔街金融巨鳄,陈星正式对日企宣战!

  霓虹岛国。

  FSA金融厅。

  做为岛国的“证监会”,它最早建立于1998年,叫做金融监督厅,主要负责金融机构的监管。

  而在2000年3月,岛国官方将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权由地方,全部回收至中央,再全部合并到金融监督厅,成立FSA岛国金融厅,主要负责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整个金融市场进行监管。

  金融厅下设总务规划局、检查局、监督局和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多个部门共同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

  由于股市又即将开门,此时FSA金融厅的高层领导尽数到场,商议明天的大盘走势。

  坐在主位的是一名叫齐藤井的47岁中年男人,留着标准的露额短发,面部的法令纹、眼角纹搭配它那黑框眼镜,给人一种成熟稳重,却又显得呆板的感觉。

  “各位可以畅所欲言,是加大救市力度,还是维持平衡,我需要听取你们的意见。”

  他扫视会议室的其余十人,等待着回答。

  米联储加息的这半年多时间,日经225指数可谓是一泻千里,无数股民财富瞬间蒸发,上杠杠的更是选择一跃而下。

  刚开始米联储加息5%的时候,FSA金融厅还能勉强应对,至少可以保证大部分股民不爆仓,赔得血本无归。

  可当加息来到7%和10%以后,齐藤井才终于后知后觉,米联储这是想着联合华尔街金融巨鳄“吃掉”投资日经225的股民。

  但他有办法吗?

  他没有任何的办法。

  齐藤井,亦或者说FSA金融厅也选择了最正确,也是最残忍的方式,那就是等市场血流成河,真正见底的那天。

  如今等了半年时间,日经225指数已经跌无可跌,许多新股民和老股民都纷纷涌入,齐藤井也选择重振股市经济。

  “齐藤井会长,我认为不宜继续波动下去,空方力量已经不足,如果继续横盘下去,只会让对方吃的盆满钵满。”

  说话的叫矢田凉介,毕业于东京大学金融系,目前是FSA金融厅的首席操盘手,兼管理“国家操盘团队”的领导。

  矢田凉介刚说完,又解释道:“我复盘了上周的盘面,发现空方力量在不断利用量化工具,进行大规模的横盘收割。”

  “一支股票0.1%的小波动,它们都可以赚取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美金收益,横盘越久,空方的来回收割会使得他们手里的筹码价格越来越低,如果未来股价回暖,他们的获利盘就越大。”

  新手死于抄底,老手死于追涨,而高手往往死于横盘。

  股市为什么会横盘?

  两个原因。

  1是多空博弈,难分胜负。

  2是空方故意,横盘降本。

  第一个原因不用过多解释了,就相当于扳手腕,两人力量旗鼓相当,谁也赢不了谁。

  第二个原因就有意思了,横盘降本,它为什么可以降低成本?

  一般来说,股市横盘的走势都是涨一天,跌一天,或者说涨两天或跌两天,然后再拉升回来,主打的就是不上不下。

  可真的不上不下吗?

  未必!

  至少空方来说未必。

  比如5.2元跌到5元,这时候空方主力完全可以扫货,再把股价拉回5.2元,看似什么都没变,其实人家已经赚了0.2元。

  可别小看这0.2元,一股0.2元,一万股可就2000元收益,要是一百万股呢?

  说白了。

  横盘就是“薄利多销”模式。

  等筹码成本足够低,再进行大幅度拉升,哪怕有散户跟着抄底赚了20%,但主力赚的钱,是抄底散户的百倍,甚至是千倍。

  听了矢田凉介讲述,齐藤井点头表示赞同的同时,目光看向其他人,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我也认为可以大幅直拉,日经225指数已经从19000点,跌到了7000点,跌幅高达63%,再横盘下去,只会消耗新进资金的耐心,有必要冲一冲了。”

  “没错,如果横盘时间久了,那股市的收益将全部便宜华尔街的那群金融巨鳄。”

  “得反攻了!”

  “A股港股都上攻了,我们岛国做为亚洲的经济中心,可不能输给龙国股市,上攻时机已经成熟!”

  会议室没有人唱空,清一色认为急需反攻。

  他们会这么想,很大程度是看见了A股和港股的拉升,认为华尔街金融巨鳄已经打算获利,不会再继续做空。

  当然了。

  也有“历史大底”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