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458章

作者:辣条鲨手

  高正谦打了声招呼,目光又看向曲程道:“曲老你回来了?”

  忽然,他又注意到,还有一位其貌不扬的老者,不过由于没接触过,不知道具体什么身份。

  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够融入这个圈子的都不简单。

  “高首席别来无恙。”

  曲程露出抹笑容回应。

  陈星则是充当中间人,为高正谦和秦龙介绍道:“这位是龙科院的院长秦龙。”

  “秦院长。”

  高正谦有些意外,伸出手。

  “这位是我们龙兴科技芯片团队的首席工程师,高正谦。”陈星继续为他们搭桥。

  “久闻高首席大名,想不到居然这么年轻。”秦龙与其握手的同时,上下打量。

  他以为曲程、刘东升口中的高首席应该是上了年纪的学者,没想到单从样貌来看,估计才四十岁不到,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搞学术和科研没有捷径,都是需要年纪去累积的。

  这就好比谈拢医术高超,德高望重的名医,要是没有说年龄和相貌,那基本都是会默认是高龄医者,仙风道骨的模样,这就是行业的刻板印象。

  “客气了。”

  两人简单认识过后,高正谦目光看向一侧的陈星,略微不解道:“总裁这次过来,是查看华夏芯片的研发进度吗?”

  华夏芯片???

  曲程和秦龙内心咯噔一声。

  敢定这个名字,难不成就是陈星一直提的3纳米芯片?

  如果真是3纳米芯片就可怕了,要知道现在主流的芯片纳米制程都在14纳米,最先进的苹果A10仿生芯片也才7纳米,3纳米完全就是划时代的产物。

  而且根据联合国芯片组织预测,下一代制程应该是5纳米,并且认为这就是半导体的极限。

  给出发依据很简单,那就是4纳米以下可能会出现量子隧穿效应,导致芯片电路运行混乱。

  因此世界各大芯片研究组织认为,5纳米就是硅片材料极限,如果想要再进一步,那就必须要找到新的半导体材料去替代。

  所以陈星喊出3纳米芯片时,很多业内人士都只是当笑话听,包括曲程和秦龙。

  可现在他们发现,陈星没有开玩笑,好像是要玩真的,这让曲程和秦龙心头一紧。

  “嗯。”

  陈星没有否认,回应道:“我们来看看研发进度,另外曲老说有几个问题想要和你探讨。”

  “原来如此。”高正谦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让出个身位道:“那各位里面请吧。”

  “打扰了。”

  “多有打扰。”

  曲程和秦龙依旧客客气气。

  几人走进实验室,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类设计算机,科研人员正各司其职的工作着。

  “这边请。”

  高正谦继续带路。

  四人穿过数个工位,来到了高正谦的研发工位,这里的计算机都处于工作状态,屏幕内容也都是电路的设计图。

  做为业内人士,曲程看着EDA软件参数的7纳米标识,有些不解道:“这是在设计7纳米芯片吗?”

  “不是3纳米?”

  秦龙目光看向陈星。

  陈星同样愣了愣,不解地看向高正谦道:“新的芯片项目?”

  不应该啊!

  不是设计3纳米芯片吗?

  这怎么回事?

  面对疑问,高正谦淡然一笑,回应道:“此7纳米非彼7纳米,而是采取了多重堆叠技术,让芯片性能翻倍的尝试,严格来说的话,它是性能直逼3纳米芯片的7纳米芯片。”

  “???”

  “???”

  在场的秦龙、曲程都懵了。

  7纳米直逼3纳米芯片性能?

  这怎么可能!

  简直闻所未闻,听都没听说过!

  但忽然,曲程想到了什么,连忙询问道:“难道这就是突破量子隧穿效应,制造出更高性能芯片的办法?”

  芯片纳米制程为什么推进慢?

  原因就出自“量子隧穿”上,必须先解决它,才能造出新一代的纳米制程芯片。

  那什么是量子隧穿效应?

  众所周知,芯片的算力是由无数个0和1组成。

  在电流通过芯片内部的晶体管,它就会给出0和1的反馈,形成基础的算力。

  想要算力强劲,那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数量自然要越多越好。

  在指甲盖大小的有限面积,晶体管越多越好,这只能是把晶体管相隔的栅极做小,这也是所谓的纳米等级。

  可问题来了。

  栅极越小,晶体管就越近,电流是有相互吸引性的,这就可能会导致电流汇聚。

  具体什么意思?

  这就好比说,两股电流通过电路,本该是要产生0和1两个计算单元,结果因为晶体管栅极相隔实在太近,电流出现了交汇融合,导致只触发了0这个计算单元,1的晶体管没有电流触发,就会导致芯片算力出现混乱。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无法提升芯片纳米等级。

  而世界公认的最小纳米,是5纳米,要是再往下,就会发生严重的量子遂穿效应。

  ……

  高正谦看了眼曲程,淡淡笑道:“是的,纯3纳米制程芯片,这可不是现阶段能够设计的,还需要更高性能的EDA软件配合。”

  “那就是说,我们其实在设计7纳米制程芯片?”陈星询问。

  出于对高正谦的信任,他并没有过多干涉芯片研发,只知道要弄3纳米芯片。

  可他万万没想到,此3纳米非彼3纳米,它拥有3纳米的性能,却是7纳米的制程。

  “对的。”

  高正谦点了点头,又纠正道:“虽说是7纳米,但芯片性能方面是可以做到3纳米的。”

  “明白了。”

  陈星微微颔首。

  无论几纳米芯片,他只需要最终的性能数据。

  当初和裤克的赌约,他约定的是运算次数翻倍,只要能做到,他还是赢家。

  “不可思议。”

  秦龙再次发出感慨。

  江策的网络安全技术,凌川的固态电池,还有如今高正谦的芯片多重堆叠技术,龙兴科技到底是家什么公司啊?

  卧虎藏龙?

  不!

  这简直就是仙人扎堆!

  短短半天的时间,他的视野就被开阔了数次,原来民间企业还存在这么多“扫地僧”,怪不得龙兴科技可以突飞猛进,成为目前龙国炙手可热的科技企业。

  秦龙是无神论者,也不相信所谓的气运。

  可现在龙国企业进步的神速,以及层出不穷的顶尖人才,这让他想到了哲学院士方镜生所说的百年之大变局。

  什么是百年之大变局?

  根据历史学者,以及哲学家们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个规律。

  那就是王朝兴衰,决定国家是由盛转衰,还是由衰转盛的节点是百年一周期,有点类似于渡劫。

  无论是汉朝、唐朝、亦或者明朝,经历百年时,都会出现相对应的事件影响王朝走势。

  例如汉朝百年,是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间。

  他的功绩自然不需要多言,武能开疆扩土,维稳边疆,文有察举制,打破世袭制和门第观念,虽说晚年逼死太子,留下人生污点,但不可否认,汉朝在刘彻手中实现了“强汉”二字。

  不过!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做为“百年变局”的决策者,刘彻后期的昏庸也导致了汉朝开始由盛转衰。

  从八岁继位的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期间就可以看出,他不仅要被皇后、皇太后等人垂帘听政,处于被动地位,还让宦官干政,导致内斗现象严重。

  虽说中期情况改善了不少,但在后期他又做了个错误决定,那就是不顾百官劝阻,让刘盈继位,导致汉朝国力加速衰落。

  再比如明朝百年之变,前有“土木堡战神”朱祁镇,后有“恋母皇帝”朱见深,导致明朝国力日益衰退,再也没有了往日气象。

  通过历史规律的研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都把百年定位王朝期限,若是百年中兴,那将扶摇直上,例如李唐的复辟,直接开启了盛世景色。

  可要是百年出现颓势,那就一切就不好说了。

  如今距离龙国百年变局仅剩下不到35年的时间,属于是需要发力的时期,龙兴科技、鲲鹏公司、疆域科技等优秀企业的出现,以及国内顶尖人才宛如春笋般接二连三冒出,秦龙逐渐相信,百年之大变局真的存在,这是国运的规律,也是龙国当兴的征兆!

  ……

  傍晚时分。

  当夕阳渐渐西下,天空仿佛被染上了一层柔和的金红色,太阳缓缓下沉,边缘逐渐变得模糊,仿佛被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周围的云彩也被染成了瑰丽的色彩。

  龙兴科技总部基地门口,陈星看着秦龙、曲程挽留道:“两位真的不留下来吃个饭吗?”

  “不必了。”

  曲程摇了摇头,笑道:“这次回来深城,我们收获颇丰,也得赶飞机回帝都。”

  “没错。”秦龙点了点头,同样露出抹笑意道:“陈小友你放心,答应你的事情,我们肯定会去办的,也希望大家能合作愉快。”

  “那是自然。”

  陈星快速回应。

  三人又客套了几句后,秦龙看了眼天色道:“不早了,那以后有时间再坐下来聊聊吧。”

  “以后有空再聚。”

  曲程附和。

  见两人执意要离开,陈星也不再挽留,露出抹遗憾道:“既然这样,那我也不能再挽留了,只能下次再聚,两位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帝都给我发信息报个平安。”

  “哈哈,行。”

  “行。”

  秦龙曲程纷纷应答。

  随后他们也没过多停留,坐上了由深城龙科院安排的车辆,径直往深城国际机场赶去。

  陈星则是目送车辆离开,直至看不见后尾灯。

  而在车上的曲程则是不解,看向秦龙道:“怎么这么赶?不是说来深城玩两天吗?”

  秦龙约他的时候,可是说顺带在深城玩两天的。

  现在什么情况?

  半天就走?

  他还没来得及和高正谦、陈星好好聊聊家里家常,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呢。

  秦龙目视前方,语重心长道:“本来我也打算给自己放个假,舒缓下心情的,可今天见到的人着实让我感到震撼。”

  “江策?凌川?还是高正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