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456章

作者:辣条鲨手

  这里摆满了测试设备仪器,一共有十个主要工位,可以供十个锂电池包进行循环放电、高低温、涉水等测试。

  与暴力测试不同,这里是出厂前最后检验步骤,主打的是车辆仿真行驶测试。

  穿过仿真模拟测试区域,就是电池包组装的区域。

  这里主要的负责把电池模块串联,组成电池包,然后运送到最后面的暴力测试区域。

  什么是暴力测试?

  穿刺。

  碰撞。

  挤压。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不敢造的方式。

  凌川走进暴力测试区域,目光看向陈星、秦龙、曲程三人道:“这里是我们的综合测试区域,主要是模拟各种极端情况,正好半固态和固态两款电池包都已经组装好了样品,可以测试给三位查验,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也能指出。”

  “开始吧。”

  陈星微微颔首。

  得到命令的凌川没有迟疑,喊来了两位助手,将半固态锂电池包和固态电池包分别放置到两间环境模拟实验室。

  环境模拟实验室是全封闭,只能通过观察窗口,以及检测设备来知晓里面情况。

  “嗒——”

  随着模拟实验室上锁,凌川为陈星三人讲解道:“现在我们要把温度下降到零度,模拟冬天极寒天气的电池续航能力。”

  打开设备开关,他继续讲解道:“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会导致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变慢,电解质溶液的阻值增大,使得锂离子穿越性能变差,活性降低,放电的电流变小。”

  “如果要说得更详细点,那就是低温环境下电解液的黏度会增大,甚至会出现部分凝固,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导电率下降,同时,电解液与负极、隔膜之间的相容性也会变差。”

  “此外,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会析出锂,并且析出的金属锂与电解液反应,其产物沉积会导致固态电解质界面厚度增加,影响电池的放电性能。”

  面对专业性的讲解,秦龙和曲程不断点头。

  虽说他们不懂其中的原理,但电动车冬天续航低他们是知道的,并没有觉得凌川说得有什么不妥。

  “低温测试除了检测放电是否正常,还能直观看见极端天气下的续航缩减。”

  凌川继续说道。

  “嗯。”陈星微微颔首,替秦龙和曲程询问道:“那我们的半固态和固态锂电池,在同电量,同低温环境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我刚才说过了,极寒天气会导致电解液出现凝固。”凌川看了眼陈星,继续说道:“半固态锂电池是存在电解液的,也就是说,过于寒冷的天气,它依然会减少续航。”

  “不过!”

  忽然,他话锋一转:“极寒天气对全固态电池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忽略不计。”

  “这么厉害。”

  秦龙忍不住眼前一亮。

  他算是明白陈星为什么主推电动汽车了,锂电池技术的发展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毕竟是能源革新产品,这也是固态锂电池的优点。”

  凌川回应道。

  听着凌川的讲解,两位助理已经惊掉下巴。

  不是因为锂电池技术,而是凌川这短短几分钟讲的话,是他平时一个月量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平时他们和凌川交流,顶多就得到个“嗯”,“哦”,“可以”,这几个字的回复,今天长篇讲解,助理都感觉不认识凌川了。

  在凌川对自家的锂电池产品侃侃而谈时,封闭实验室的温度也已经下降到了零度。

  “零度了。”

  助理提醒一声。

  凌川则是看向设备屏幕,再次为陈星三人讲解道:“这边是刚才记录的常温放电状态,而这边是低温时候的放电状态,可以明显看出来,低温状态下的阻力值增大了,耗电速度提升了11%,小林把温度继续下降。”

  “明白。”

  助理操控着设备。

  仿真测试实验室内部温度继续降低,可以很直观看见,温度每下降一度,耗电速度都会增加,零下十度的时候,耗电速度更是达到了25%的区间。

  这什么概念?

  假如说,夏天能跑1000公里,在这种极端环境就只能跑750公里了,如果是零下几十度,这个续航还会继续降低。

  半固态电池的表现已经非常强劲,如果换传统锂电池在零下天气行驶,续航公里数基本要砍半。

  不过让陈星、秦龙、曲程吃惊的是,固态锂电池的设备显示,它的耗电速度仅增加了1%,这就有点过于变态了。

  1%的耗电速度增加,影响微乎其微啊!

  “各位可以很直观看见,这就是硫化物固态锂电池,相比较于半固态锂电池的优势。”

  凌川话音刚落,秦龙就忍不住提问道:“硫化物?”

  曲程暗皱眉头,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硫化物非常害怕潮湿环境,这能做成锂电池?

  “没错。”凌川点了点头,耐心讲述道:“就是硫化物固态电池,在1980-1990年,以Li2S·P2S5为代表的玻璃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被开发出来后,第一个晶态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Li3.25Ge0.25P0.7S4也在2001年被研发,之后的十年时间里面,又相继研发出了玻璃陶瓷和高导电率的硫化物电解质,但他们都没有解决湿度问题。”

  “硫化物遇水,内部稳定的结构就会被破坏,这是我们需要攻克的点,也是已经攻克的点。”

  “攻克了?”

  秦龙精神一振。

  难不成陈星真没有吹牛逼,当初发布会说得都是真的?

  “如你所见那般,进入测试就说明已经攻克。”

  凌川回应道。

  “用什么方法攻克的?”秦龙连忙追问原理。

  这回凌川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看向陈星,如何攻克湿度,保证硫化物固态电池内部稳定可是商业机密,可不能随便说出去。

  察觉到目光看向自己,陈星微微颔首默许。

  秦龙和曲程做为龙科院的代表,是可以信得过的,哪怕说知道了原理,也不会到处说出去,这是科研工作者的操守。

  另外这次带他们参观,陈星本意就是想亮亮剑,争取在秋天搞定新能源汽车的牌照。

  试想一下,如果有车主摇几年都没摇到号,突然有人说,买新能源汽车不需要摇号,直接就可以上牌,还能无限制去市区,能不能算做提高销量的底牌?

  答案是肯定的。

  等待往往过于痛苦。

  哪怕再不想开电动汽车,面对市区牌照的诱惑力,肯定也会有车主选择妥协。

  见陈星点头示意,凌川也没有隐瞒原理。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有三种分类形态,玻璃态、晶态和玻璃陶瓷态。”

  “我们这款固态电池采用的玻璃陶瓷态,它由进一步打磨,低温烧结后获得,属于玻璃态和晶态混合的亚稳相,在XRD表征下有少量的峰,虽说导电性下降,但内部物质稳定,为了最大程度稳定内部化学物质,我们只保留了正硫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硫代磷酸盐,次硫代磷酸盐四种微小晶体,完美解决了潮湿问题。”

  “正硫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硫代磷酸盐,次硫代磷酸盐…”

  秦龙喃喃自语。

  这是他不曾接触的领域。

  不过身为龙科院院长,还是纳米结构和单分子高分辨表征与控制领域的院士,他对材料还是有自己的知识储备的。

  “低温打磨,晶体支撑,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固态电池。”秦龙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如果和凌川所说无异,那电动汽车真能搞。

  以前电动汽车发展不起来,纯属是因为国内的锂电池技术不够先进,并不是这个领域不行。

  现在龙兴科技的锂电池不仅做到了半固态,还突破了全固态,电动汽车推广的条件已经成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导电率怎么样?”

  曲程询问。

  他内心已经掀起惊涛骇浪,神色动容。

  本以为陈星是吓一吓米国佬,没想到自家真有固态电池,那距离龙国币代替美金震不远了,龙国币挂钩科技真有搞头。

  “稍等。”

  凌川前往一侧的办公台,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走回,递给曲程道:“这是单电池的测试数据和内部成分组成。”

  众所周知,电池包是由电池模块组成,而单电池,就是组成电池模块的基本单元。

  曲程接过文件打开,秦龙也凑近观看内容。

  名称:玻璃陶瓷固态锂电池。

  化学组成:正硫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硫代磷酸盐,次硫代磷酸盐。

  离子导电率:2.7×10-3a

  “2.7×10-3a?”

  曲程和秦龙再次愣住了。

  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这一数值已经可以与有机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相比,甚至远远超出。

  现在光从纸面数据来看,硫化物固态电池简直就是革命性产品,全面吊打传统锂电池。

  “我们研发的硫化物固态电池怎么样?”陈星看着呆若木鸡的秦龙和曲程,询问了一声。

  “非常厉害。”

  “非常强。”

  两人毫不吝啬赞叹。

  在他们看文件的时候,凌川已经将仿真模拟实验室温度改成高温模式,温度开始了转变。

  十五分钟过去,温度已经上升到了37度。

  然而还远远不够,又过了十五分钟,测试实验室的温度已经飙升到了70度,这已经是普通锂电池的运行极限。

  可远远不够!

  80度。

  90度。

  100度。

  秦龙看着还在飙升的温度,连忙说道:“这这…这不会爆炸吧,那可是100摄氏度啊!”

  100度的高温,这都可以拿去煎鸡蛋了。

  “两位不用担心,经过我们电池能源团队的数次改良,聚合物半固态电池极限安全温度是115度,硫化物固态电池则是可以在300度高温下正常运行。”

  陈星解答道。

  阴间发布会召开前夕,他就特意了解过自家的最新成果,还让凌川给了份报告成果给他,这些早已经熟记于心。

  “300度?”

  秦龙呼吸都急促起来了。

  固态电池居然能耐300度高温,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民用科技,这完全可以运用于军事啊!

  曲程也被惊讶到,他们都小看龙兴科技的研发能力了。

  半点不夸张的说,聚合物半固态和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一旦应用,那对燃油车就是致命打击。

  极寒,高温都有保障,这不比燃油车香?

  现在不看好电动汽车发展的用户都是在说,锂电池容易自燃,没有安全保障。

  因为都知道锂电池脆弱,稍稍挤压变形就可能导致电解液泄露,导致自燃着火。

  汽车又不同于手机,每天都有人出车祸,而且严重车祸不在少数,要是也自燃,那还怎么保证车祸的生还率?

  可现在!

  问题似乎解决了!

  极寒、高温都奈何不了它们,穿刺和挤压还有压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