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懒腰何时断
一切才刚刚开始,观众们精神依旧抖擞。
因此,在听到齐洛关于【大壑】是实是虚的问题后,所有人的思维瞬间就活跃了起来。
弹幕接二连三的出现,一场充满着辩证味道的头脑风暴,就此打开——
【这个很明显是虚写啊,毕竟那可是深海海底,现代技术都没办法彻底深入的区域,他们莫非还真探测过?】
【支持虚写,理由很简单,若是写实的话,肯定会有细节描述的,可《山海经》中仅用一句就给带过了,怎么可能是写实呢?】
【你们难道忘了主播的逻辑了么?这是高维文明观测日志啊,日志日志,咋可能虚写?】
【.......】
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视角,自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整个过程中,齐洛都在笑吟吟的看,并没有发表任何观点。
直到弹幕中的争论暂时降下温度后,这才轻轻一颔首,适时开口。
“简单看了一下大家的说法,基本上对半开吧。欣慰的是,你们在寻找佐证和思考问题的深度上比前两天提升了太多。遗憾的是,支持写实的那部分观众,并没有拿出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
“我先来公布答案吧,这条位于东海之中的【大壑】,的确是写实!”
???
此话一出,屏幕前支持【大壑】写实的那群人,瞬间就懵逼了。
主播你是疯了吗?我们之所以支持【大壑】写实,完全就是按照你的逻辑体系来的啊,你现在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岂不是等同于在否定你自己??
足足几百万人中自然有不服气的,也压根想都没想,抬手就开始输出——
【好家伙,我判断“大壑”是写实的依据就是主播的高维文明观测说啊!远古时代居民去不到的地方,高维文明可以去啊,这个佐证够详实了吧?怎么还就不能支撑了? 】
“可问题是......我的佐证,并不是高维文明观测论呀。”
齐洛慢慢悠悠的说出了一句话,瞬间就将那位哼哧哼哧打字的观众冰封在原地。
啥玩意儿??
你的佐证不是高维文明观测论?
僵硬的手指悬停在键盘上方,他第一次对【背刺】这两个字有了直观的感受。
“如果仅凭高维文明观测论就直截了当指出【大壑】为真,少去中间推论佐证环节的话,就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倒果为因】了”,齐洛继续说着,目光自镜头中扫过。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能令所有人都信服的论据,来佐证【大壑】真实存在这件事!而佐证某样东西是否真实存在,从古至今没有捷径,方法只有一个——”
“找到影像资料或者现实遗迹!”
说话间,他将这几个字手速飞快的写在白板上。
众人表情恍惚,脑袋更是昏昏沉沉。
话说,主播这是魔怔了吗?我们考证【大壑】要么是从书上找要么是去网上查,结果他现在要从影像资料和现实遗迹中去找??
几千上万年前的东西,到底存不存在还是个未知数,那么深的海底,寻找录像照片和遗址遗存?
直播间中的风向,陡然转变。
自诩为齐洛最忠实拥趸的观众们,又一次对他生出了疑虑。
可这并不怪他们,要怪只能怪齐洛这个步子跨的太大了,众人见识实在太窄、胆子也很小。
压根就不敢跟........
沉默中,齐洛调整了一下坐姿,脸上表情也开始变的神秘。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方法,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可以用来佐证【大壑】真实存在的影像资料或者现实遗迹有没有?”
“其实是有的!只是大家并没有经常关注,所以很难找到罢了!”
“接下来,我会把这些资料佐证逐一摆上台面给大家看。”
直播节奏,终于回到了众人熟悉的频率上。
目光投向屏幕的过程中,视野中又出现了那本被齐洛提及过很多次的《山海经》。
橙光自墨蓝的书封上方滑过,像是在尘锁多年的上古历史中绽放了一朵独属于现代的烟火。
他抬手将书页翻开,声音沉稳有力。
“还记得《山海经》中描写归墟的那句话么?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东海归墟附近有一块地方,是少昊氏建国的地方!”
“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只看一眼就忽略过去了。但其实它里面隐藏了一个尤为重要的信息!”
隐藏信息?
观众们皱了皱眉,脑海中回荡着那句描写归墟的文本,一时间找不出任何头绪。
“这个信息,其实很简单,就是少昊之国四个字。简单理解,不就是在说在大墟附近有个城池么!”
齐洛随口解释着,在白板上写下了【少昊之国】。
“这个城池,在许多许多年前的记录中,可能是个海岛,可能是片陆地。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地质叠代与变迁,极大可能沉入水下!”
“但它毕竟是个城池,就算饱受历史风雨的摧毁,终究会留下一些遗存,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而这,就是我们用来定位归墟,确定它到底是不是就在勃海湾附近的抓手和证据!”
昏光映入齐洛深邃的眼眸,屏幕前众人却有些无奈的勾起了嘴角。
主播的想法的确清晰,可问题是就算你知道归墟附近有一片城池,可海水之深何止百里,怎么可能找的到?
正想着,齐洛再度开了口。
“找这个地方难吗?的确很难,最起码凭借你我的能力,是找不到的!”
“但幸运的是......有人,帮我们找到了!”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齐洛将放在一旁的白板拿起,翻了个面后朝向镜头。
随后,直播间内足足几千万观众,就看到了这样两句话——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九州海洋局曾在渤海湾区域发现无比规整的矩形影像!】
【相关情况,被收录在海洋研究领域权威期刊《海洋科学进展》中.......】
第129章 詭異歸墟:勃海彎的【巨人幻影】和【幽靈毒瘴】
2025-03-05 06:39:09 作者: 懒腰何时断
黑色的团墨无比安静的悬浮在白板上方,于橙黄灯光的照映下流淌出一股生冷的气息。
空气,安静如常。
可所有看到那两行字的人,全都沉默在了当场。
他们从未想到,齐洛竟然真的从九州无数的新闻记录中找到了他口中的【影像资料】和【遗迹遗存】!
他到底在私下做了多少准备,耗费了多少精力,他们压根想都不敢想!
如此看来,自己之前仅用一秒钟就做出判断的行为和主播相比,实在是有些太过相形见绌。
视野中,齐洛用马克笔从那两行文字下方轻轻划过,过程中,熟悉的嗓音再度响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某个很平常的日子里,九州海洋局海事勘探人员苏志生正监控着对渤海湾的声纳扫描系统。”
“彼时是一日中最为慵懒安宁的黄昏,坐在一如往常的幽蓝屏幕前,他开始畅想下班后悠闲的生活。”
“时间一点点过去,五点三十分,窗外的大片夕阳已然开始陷入远山,就在他关机准备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刻!”
“嘀嘀嘀~”
“尖利的警报声,骤然响起,他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趴到屏幕前看了一眼。”
“随后......便彻底惊愕在了这座小小的房间里。”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会讲故事的天赋和能力。
齐洛便是这种人,一个在科学期刊中晦涩乏味的故事,经由他口之后瞬间就带上了跌宕起伏的味道,引得众人心绪翻腾、无尽向往。
“苏志生趴在显示屏前,映入眼眸的除了被窗棂分割的夕阳外,还有一块由红蓝双线构建的四方矩阵。”
“形如一只幽灵之船,无比诡异的悬浮在渤海湾区域!”
齐洛说话的过程中,直播镜头不知何时被翻转了过去。
伴随着他声音的传递,一张看上去略显模糊的影像图同步出现在观众视野中,就是齐洛刚刚提到过的红蓝双线矩阵图。
“此地,距离大莲市西北海岸线约79千米。经声呐和其它海事探测技术共同构形后,确定为一处南北长约24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的矩形!”
“这是一个高度规整的人工几何体,且根据海事部门和考古部门的后续研究探测,发现这个区域内有三条浅水带,深度大概在10到20米左右,而它周围的平均水深全都超过了30米,说明这一块矩形是要整体高出海底的!”
冷峻的声音中,镜头再度翻覆。
齐洛双手叉在一起,表情郑重的看向屏幕。
“所有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无疑告诉了我们一件很明确的事!这处被九州海洋局工作人员偶然探测到的神秘矩形阴影,它是一个遗迹!”
“一个在渤海湾腹地之中埋藏了无数年,受泥沙侵蚀、被海水冲刷的古代城池遗迹!”
眼前的光景,突然就开始模糊,连带着周身的空气,也顷刻充满了自时空缝隙中穿透出来的冷意。
众人纷纷噤声,思绪却已然飘到了那处幽蓝的深海海底,尝试着去探知那座迷失之城的遗存温度。
“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齐洛将《山海经》中描述归墟的那句话重复一遍,面带笑意。
“在寻找【归墟】的道路上,我们迈出了第一步。于东海中找到了一处形似少昊国的遗址。那它附近的水域就是归墟么?若是归墟的话,就一定是由不周山断裂和精卫填海计划失败引发的么?”
“这一切,依旧是个谜......”
“整个蓝星上,沉于海底之下的历史遗迹并不算少,单靠这一个孤证压根无法精准的证明。”
“况且,若根据我的高维文明实验场域观点,那这个由不周山能量中枢崩塌和精卫填海计划失败引发的【归墟】,绝非是普通的海底沟壑!”
听到齐洛这样说,观众们齐齐有些懵逼。
不是普通的海底沟壑?那还能是什么?
不得不说,齐洛的思维实在太过跨越,又一次触及到了他们的知识盲区。
心中疑虑刚刚升起,齐洛就顺势帮他们解了惑。
“倘若【归墟】是能量中枢崩塌引发,那它一定会储藏和吸纳大量由不周山传导而来的能量物质。而能量释放是需要一个足够漫长的周期的,在释放的过程中,势必会引发周围生物体和海洋环境的改变!”
【我懂了!主播的意思就好比之前的核电站爆炸,然后核物质能量释放了很多年,由此导致了周边的动植物基因变异对吧?】
“是这个道理”,齐洛点头首肯,“所以,要推断【归墟】到底是不是就掩藏在渤海湾,推断它到底是不是大荒场域能量中枢断裂导致,还要从这个角度去寻找证据!”
“那这个证据.......存在吗?”
问题问出,直播间内再度陷入沉寂。
说真的,若是放到往常,对于齐洛的随堂提问,他们就算编都能编出来几个答案。
但今晚讨论的问题,跨界跨的实在太过用力,压根连编都没法编。
用事实去佐证,用实例来分析,倘若没有对渤海湾海洋环境长期的研究,是不可能与齐洛同频共振的。
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齐齐朝屏幕中投去,隔着那袭昏黄的光影,快要将端坐木椅的齐洛穿透。
而这一次,齐洛也没有让他们多等。
端起冷茶轻轻抿了一口后,掀开马克笔笔帽,在白板上写起了文字。
笔尖与面板接触的声音,似是维度之沙自时空裂隙中簌簌落下。
夜空中那袭倒悬的银河,也被一片飘飞而过的残云蒙盖上了晦暗的面纱。
风卷灯影,雾霭沉沉。
在这个注定不同往常的夜里,屏息等待了许久的观众,终于隔着厚重的屏幕,看清了被他印刻在视野中的字迹——
【能量的剧烈释放:西汉时期萤光海幕、三日海沸及巨人幻影事件】
【能量的空间扰动:渤海沉船事件中的“海底萤光巨幕”及“毒瘴致幻”景象】
瑟瑟发颤的灵魂,几乎是在一瞬间......
便彻底坠入了名为惊悚的深渊!
第130章 超強代入感的現場復原!【歸墟】之謎顛覆三觀!
2025-03-05 06:39:10 作者: 懒腰何时断
上一篇:诡异国运:我的中式恐怖吓哭全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