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懒腰何时断
一瞬间,心中刚刚升起的对齐洛的佩服便消去了大半。
对啊!
九州从古至今这么多年,出了这么多部小说。
觊觎某物而坑陷他人的故事,早都被写烂了。
那么,仅凭剧情结构的雷同就做出判定的话,实在有些太过牵强了。
仅仅几秒后,铺天盖地般的质疑,便再度来袭,观众们纷纷点名齐洛,想要一个解释。
齐洛笑了。
他无比随意的伸了个懒腰,顺势扭动几下因为久坐而略微僵痛的脖颈,这才将目光朝镜头中扫视过去,淡淡开口。
“我就知道,大家是不会轻易认可的。而我,也一直在等你们发问呢!”
“还记得我在替换人物梳理剧情之前和大家说过的三个解读方向中的第一条吗?”
【好像是.......通过人物背景嵌套去分析?】
“对的”,齐洛认可了那条弹幕,“那接下来,我就先从人物背景的角度去给大家浅浅分析一下!”
“分析完之后,我想你就不会觉得我把《豪宴》与钗黛之争联系到一起,是巧合或者生搬硬套了.......”
他如此说着,再度将白板拿起立到镜头前,边说边写。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说莫家对应的是黛玉吧?”
“而我之所以要这样对照的原因,是官职!”
官职???
众人有些懵逼,对齐洛这个突如其来的转弯纷纷有些惊异。
“在《豪宴》中,莫家的官职是太常寺卿,主要负责掌管宫中的祭祀礼仪等一应事务!”
“而恰好,在《红楼梦》中,曹公为黛玉父亲林如海虚构了一个官职——【兰台寺大夫】!”
“两个官职,都是从三品!”
“这是其一!”
“《豪宴》这出戏中的主角汤勤,他生平很简单,此人家中没有官职,不过是一进京赶考落第的读书人而已,最后被莫家收留,成为寄居门中的附庸!”
“而恰好,诸位知道薛宝钗是什么生平么?”
淡淡的话音中,齐洛将手边的《红楼梦》拿起,开始翻动。
“《红楼梦》第四回中对薛家背景如此介绍【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虽为皇商.......】,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获知一个信息,那便是薛宝钗家族也没有官身,不过是一介商人而已!”
“此外,第四回中同样指出,薛宝钗进入贾府的原因是因为薛蟠‘送妹待选’。也就是说,薛宝钗是为了方便进宫选秀所以才寄居在贾府的!后来选秀失败后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成为了.......府中的附庸!”
“同无官身、同为进京、同临失败、同为附庸!”
“这《豪宴》中的汤勤不是薛宝钗,又能是谁?”
掷地有声的声音,一句接一句的“拷打”着众人的耳膜。
齐洛缓缓停下手中写字的动作,长出一口气后,看向屏幕。
“剧情可以百搭,可以随意嵌套。但人物背景可以么?”
“都是朝中的从三品官员,都是人生追求失败后寄居旁人家的存在.......”
“你们还觉得,这是巧合吗?”
“还是么.......”
淡淡的尾音,令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可不多时,就被赵锐出声打破。
“不对,有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呢?”齐洛笑呵呵回应。
“《豪宴》中汤勤依附的莫家,可《红楼梦》中宝钗依附的是贾家!按你说的人物背景嵌套理论,宝钗理应依附的是黛玉啊?”
“但事实上她一直居住在贾府!既然如此的话,那人物背景就没办法完全嵌套了啊!”
“赵会长很细心嘛”,齐洛朝他笑了笑,“这个问题问得好,但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赵会长是对红楼有研究的!那你应该知道黛玉进了贾府之后带了多少银子吧?”
“没记错的话.......好像是三百万两!”
“对咯”,齐洛点点了头,“她带了三百万两银子,支撑了整个大观园的建造和后续府中人的吃穿用度!”
“现在你告诉我,她薛宝钗依附的,到底是谁?”
话音落下,赵锐也陷入了沉默。
最后一个在他看来是漏洞的地方,被齐洛轻而易举的补上了。
那现在.......这个用所谓【人物背景嵌套理论】分析出来的关联,是真的有点无懈可击了。
“行了,诸位!这开胃菜,我刚刚算是带领大家已经吃过了。”
“我想,现在直播间中的你们,有人赞同但肯定还会有人质疑。”
“没关系,我们继续!”
齐洛说着,将目光朝门外投去,轻轻挥了挥手,淡淡开口。
“关于剧情脉络上的一致性,我在之前梳理的时候已经给大家讲过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着重看薛宝钗的判词与判曲吧!”
“也算是.......”
“和元妃一起,为这个在第一出戏中便已被暗示了一生的【复杂残魂】........”
“唱首挽歌!”
第36章 《乞巧》一戲,乃元妃連接陽間的工具!
2025-03-05 06:33:38 作者: 懒腰何时断
直播间内,一切照旧。
只是气氛与之前相比,要显得清冷了许多。
毕竟,在很多人的理解中。
这个坐在镜头中的年轻人,从来都不只是在简简单单的解读一本书。
他解读的,是人性、是历史。
是他人,也是自己!
“唰唰唰~~”
板擦与白板刺耳的摩擦声中,那道熟悉的声音,终于开口。
“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自然也有自己的判曲和判词!”
“而我要说的是,她的判曲判词和《豪宴》这出被元妃点出的鬼戏之间,联系异常密切!”
“大家请看!”
沙沙的写字声,伴随着齐洛的声音传入耳中。
昏沉的灯光下,行行文字浮现而出——
判词:【金簪雪里埋!】
判曲:【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这是我从薛宝钗的判词判曲中摘抄出来的两句,那现在问题就来了!”
“请问大家,你看了这两句后,觉得它们和《豪宴》这出鬼戏,有几点联系?”
齐洛笑呵呵的合上笔帽,顺势问出了问题。
众人愣了愣,表情纷纷有些木然。
好家伙,又开始出超纲题了是吧?
以我们的水平,连看出一点都费劲。
你竟然告诉我还有好几处??
直播间,一阵沉默。
齐洛等待了半晌,最后还是选择了自问自答,“行,既然大家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的话,那就由我来揭晓答案吧!”
“这短短的两句中,一共与《豪宴》有三处关联!”
齐洛边说着,抬手在“金簪雪里埋”的“雪里埋”三个字上划了一条线。
“这三个字,就暗示了两处关联!”
“请问大家,《豪宴》中的那场闹剧,到底是因什么而起?”
【那只名为“一捧雪”的玉盏吧?】
“对的!在《豪宴》中,莫家的抄家和悲惨的结局都是因为【一捧雪】,而判词中给宝钗的结局是【雪里埋】。意思是宝钗这辈子,最终还是因宝玉而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再者,如果仅仅只看字面意思的话,《豪宴》与《红楼梦》也能相互印证!”
齐洛又一次在“雪里埋”三个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豪宴》中,汤勤的结局是亡于雪夜,正好就应了判词中宝钗埋于雪中的结局!”
“【雪里埋】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从一明一暗两个角度都与《豪宴》相互印证,这一点.......我想足够支撑之前的论据了吧?”
“当然,你也可以说不够,不够的话,我们再看判曲!”
众人的目光,在齐洛指引下朝那句单独拎出来的判曲看去。
“山中高士晶莹雪.......这一句里出现了一个很明确的意向【山中雪】!”
“大家也都看了我这么久的直播了,应当多多少少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吧?”
齐洛笑呵呵的说着,点了点那几个字,“谁能告诉我,山中雪是到底是什么意向?”
【山中雪.......雪指代的是薛,雪也可以当做实物去看,在山中的话,那岂不是说......薛宝钗是于雪夜埋进了山中的意思?】
“聪明!”齐洛第一时间就肯定了那条拆解分析的弹幕。
“就是这个意思,而这也与《豪宴》中汤勤最终的结局相应相合!”
他淡淡说着,从木椅上起身伸了个懒腰,脸上浮现出几分倦容。
“关于第一出戏的所有分析,到此结束!”
“我们从三个方向去分析了《豪宴》和《红楼梦》的关联,最后得出的结论,应该很显而易见了!”
“这第一出戏,就是已成亡魂回门省亲的元妃,点给另一个亡魂薛宝钗的【人生预言戏】!”
“短短的一出戏,就将薛宝钗的一生全数写尽!”
“这不是鬼戏?又是什么?”
“那《红楼梦》不是鬼书,又能是什么呢?”
夜空下,齐洛的声音落入观众耳中,竟多多少少显得有那么几分模糊。
可即便如此,观众们心中却清醒至极。
这一刻,没有人再去质疑齐洛了。
无论是角度、内容,还是逻辑,他都给所有人交出了一份极为完美的答卷。
喷不了,也否定不得!
足足两三分钟后,齐洛打了个哈欠,继续开口了。
“诸位,今天的时间太晚了,距离十二点还有最后半个小时,我想我们得加快一下进度了!”
他边说着,边将目光投向屏幕右下角小窗中的赵锐,笑呵呵开口。
“赵会长,我想这第二出戏,现在您应该都可以帮我拆解了吧?”
“呵呵,你这年轻人.......”,赵锐闻声颇为无奈的笑了笑,但随后便清了清嗓子,正色开口。
上一篇:诡异国运:我的中式恐怖吓哭全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