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第23章

作者:懒腰何时断

  鬼书、鬼数、鬼婴.......

  包括现在的“血腥判曲”。

  其实这种套路,赵锐这种根正苗红的学术派是很不喜欢。

  但反常的是,他今天却从未表达出一丝一毫的不爽。

  毕竟,齐洛每打上一个标签之后,都会用尤为独特的视角和极度规整的逻辑进行解读。

  这种标签,并非为了吸引流量或者释放噱头。

  而是一个对红楼研究深入的怪才所独有的表达方式而已。

  不得不说,连赵锐自己都没有发现。

  在看齐洛直播的过程中,他这个向来自诩公平公正的老家伙,竟也开始双标起来了!

  时间,一点点推进。

  将观众们内心的期待再度拉升起来后,齐洛将手中的书页又往后翻了翻。

  看样子,是在找那首判曲在原着中的位置。

  “现在,我带领大家重新将这首判曲读一遍吧。读完后,你们就会知道它到底哪里血腥了!”

  淡淡的声音中,观众们纷纷竖起耳朵。

  准备重新接受这首诡异判曲的深彻洗礼。

  “第一句——【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这句曲词从前十个字开始就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诡异之感!正为荣华开心之时,无常就已经紧随而至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元妃在正式开始享受荣华富贵的那一刻,便已经陷入了无常之中了!”

  “也就是说,元妃或许是在刚进宫成妃的那一刻,便已经便已经......香消玉殒了!”

  齐洛刻意在香消玉殒四个字上加重了读音,令的屏幕外观众们的心脏也重重跃动了几下。

  初进宫、便身死?

  这般言论,属实有些太过大胆了离谱了一些。

  最起码在此前关于红楼的所有解读分析中,他们从未听到过!

  不过,仔细想想的话,好像又有那么几分道理。

  所以说她早早身死好像才更符合逻辑。

  他们如此想着,镜头之外的齐洛也没有停止对判曲的解读。

  “第二句和第三句要连起来看。因为这两句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整部《红楼梦》中对元妃死因最直接的描写!”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来,我们继续互动。请问诸位,你们读到这两句之后,会有什么感觉呢?”

  又是惯例的灵魂拷问环节。

  短暂几秒后,弹幕便开始活跃起来——

  【读了之后的感觉么?就感觉写的很工整押韵吧,挺琅琅上口的!】

  【字里行间给人一种无奈又悲伤的感觉吧,反正从文学的角度看,写的挺委婉也挺深刻的。】

  【虽然我阅读理解很差,但还是能感受到曹公写这两句时候的复杂情绪.......】

  观众们依次发表着自己的感受,齐洛笑着扫视过去。

  待到弹幕发送的差不多之际,他轻笑着摇了摇头,重新开口。

  “刚刚简单看了一下大家的发言,感觉你们貌似都进入了一个误区。”

  “大家都从文学的角度去解读这句话,告诉我隐含了作者的各种思想情感。”

  “可这句话,不应该被这样解读的!”

  观众:???

  好家伙,这不是你让我们做阅读理解的么?

  怎么现在给我们全部一杆子打死了?

  观众们心中满是疑惑,但紧接着,齐洛就给出了答案。

  “这句话,我相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认为它在虚写,在写情,在写无奈,写悲伤!”

  “但其实,它是一句正儿八经的写实判曲!没有掺杂任何主观的情绪,仅仅只是将发生在元妃身上的一幕,正常描述出来罢了!”

  啊????

  当齐洛慢条斯理的掀开最终的“面纱”后,观众们心中大骇。

  啥玩意儿,写实?

  这十多个字里面,哪里有实景描写,哪里有人物描写?

  写个锤子实啊!

  观众们无力吐槽,感觉有种智商被玩弄的屈辱感。

  而齐洛,则依旧笑呵呵的盯着屏幕。

  微微一笑后,再度开口。

  “觉得这句判曲不是写实的人,我问诸位一个问题,你们......见过上吊自杀的人吗?”

  “见过......他的死状吗?”

  呵.......

  话音落下,许多人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主播尺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吊自杀的第一现场,这特么谁见过啊?

  就算见过,不得第一时间吓晕死过去?

  “但凡你见过的话,就一定不会发表之前的言论了”,齐洛耸耸肩。

  “我给大家简单说说吧,上吊自杀之人的死状可以用【三开三荡】来形容。”

  “三开分别是眼睁开、谷道开、耳窍开。三荡分别是身晃荡、舌摇荡、手僵荡!”

  “现在.......大家再回头去看那句话中的【眼睁睁】和【荡悠悠】这六个字,是不是什么都明白了?”

  “这说的......可不就是上吊缢死之时的惨状么?”

  “所以我说这两句是写实,有什么问题吗?”

  直播间,一片沉默。

  此前笼罩在众人心间的质疑云雾,悉数消散。

  对啊......

  如果按照齐洛刚刚讲述的逻辑和思路去看,这两句的确是写实。

  而且还是尤为残忍血腥的那种!

  【不对啊,主播!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有些太刻意了!就这么一句能说明什么呢?用它来做例证,太单薄了一些吧?好歹,你也多找点证据出来啊!】

  不知何时,屏幕上突然滑过一条尤为“头铁”的弹幕。

  齐洛看到的第一时间,瞬间就笑了。

  “问的好!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问!没关系,你不是要更多的证据么?那我给你便是!”

  “这证据,就在下一句中!”

  “刚刚那一句,我从生活经验的角度给大家进行了解读!”

  “那下一句,我就从地理知识的角度来给大家进行解读!”

  “听完之后,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再去质疑我的判断了!”

第29章 啊?用地理知識論證元妃死因?

  2025-03-05 06:32:40 作者: 懒腰何时断

  啥玩意儿???

  用地理知识来解读??

  一重接着一重的荒诞感,自观众们心中疯狂窜过。

  如果说此前齐洛“文学拆解+恐怖带入”的解析方式,已经足够令他们感到新奇玄幻的话。

  那此刻,就是正儿八经的不可思议了!

  说实话,齐洛之前采用的手段虽然少见且猎奇,但好歹也在众人的认知范围内。

  可用地理知识来拆解《红楼梦》,这种闻所未闻的方式,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直播间内的气氛,陡然躁动起来。

  一条条弹幕,如同过江之鲫般疯狂涌出,令人眼花缭乱。

  【不是主播,你搁这儿开什么玩笑呢?用地理知识拆解红楼,这么跨界不怕扭着胯啊?】

  【讲真的,这是我看三天直播以来觉得最离谱的一句话,地理知识和元妃判曲有个毛线联系啊?】

  【那句话一共七个字,我读了足足二十遍,毛线地理知识都没看出来,倒给我看成生理性眼花了!】

  【之前讲恐怖红楼的时候曹公估计在坟里蠢蠢欲动,现在来个地理红楼,我估计他马上就要破棺而出了!】

  【......】

  区别于此前的质疑,这一次观众们给出的反馈,几乎是绝对的一边倒!

  直播间内的氛围,仿佛被条条弹幕冲淡了几分。

  齐洛并没有着急第一时间回应,而是在观众们激烈发表意见的间隙,反身走到了房间的一处角落里,顺势从宽大的袍子中取出一样东西,无声无息的做起了自己的事。

  直到深夜十点的钟声陡然敲响的那一刻,他终于转过身子,示意摄像朝自己靠近过去。

  疯狂输出的观众们,在注意到镜头中的变化后,终于暂时消停了一些。

  目光朝键盘移动到屏幕上的他们,隔着房间中昏沉的光线注目凝视,随后便彻底懵逼在了原地。

  他们看到了一张地图!

  崭新的现代地图!

  就那样安安静静的悬挂在房间一角,与现场的环境违和到了极点。

  一时间,众人纷纷陷入无语之中。

  所以,他说接下来的这一句可以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去拆解从来都不是一句戏言是么?

  毕竟连地图都准备好了,总不可能是为了把在场数百万观众虚晃一枪吧?

  “好了,刚才大家的吐槽和质疑我都看到了!那现在,我就来告诉诸位,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去解读这句血腥判词!”

  齐洛边说着,边从袖管中顺出一支红色马克笔,微微清了清嗓子后,他举步来到地图旁边,往起挽了挽袖子。

  “元妃判曲的第四句,是这样说的【望故乡,山高路远】!听起来是不是很写意,很凄苦?觉得作者又在帮元妃借景抒情呢?”

  “呵呵.......如果你这样理解的话,那就又犯了和之前那两句相同的错误了!这一句,依旧是写实!”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元妃所在的皇宫和贾府所在的大观园,具体.......是在什么位置吗?”

  呃........

  当齐洛问出这个问题后,屏幕前的观众们纷纷傻了。

  这个问题,的确有些触及到了他们的知识盲区。

  前者倒是很容易就推论出来,但大观园的位置.......这个除非对红楼有极深的了解,怕是猜都猜不出来吧?

  【已知《红楼梦》的背景的清,那皇宫自然就是紫禁城了。但大观园......这玩意儿是曹公虚构的吧?还能有具体的位置?】

  有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齐洛看到后,笑着摇了摇头。

  “大观园从来都不是虚构的!它有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