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本色 第350章

作者:雪映红梅

万可法找了一位大师,将原来律所的楼上楼下的格局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楼上和楼下都有会议室和律师办公室,但是楼上和楼下的办公区和接待当事人的区域是分开的,两个区域之间有带密码的带有防爆玻璃门的实木门隔着。楼上和楼下都有电梯直达,而且内部有上下的楼梯,方便律师上下走动。

会议室都是用双层玻璃隔出来的,所以施工起来比较快,玻璃上面印有律所的LOGO,会议室都做了特殊隔音处理,以保证律师谈案时不受隔壁会议室的影响。

之前万可法和方轶、杜主任商量过,打算将自有团队与外面招来的律师分开管理,楼下办公室和工位归自有团队,包括万可法的团队,杜主任的团队和方轶的团队。后期华连成的团队也会被安排在楼下,这几支团队是盛德律师事务所的绝对主力及定海神针。其他律师都在楼上。

没错方轶的团队被单独拎出来了,既然方轶也是一级合伙人,那么他的团队也应该享受万可法和杜三娘团队的待遇,虽然人数较少,但是他的团队是万可法造星的试验田,也是未来发力的重点。

万可法这样设计是有原因的,他要让楼下办公区成为身份的象征,办公室宽敞,环境非常好。

楼上的办公室都是十五平以下的单间办公室,最大不超过二十平,可以合租也可以单租,律师办公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拥挤。

凡是连续两年的创收能达到五百万元以上,并且拥有三人以上律师团队的(凑人数的不算),均有机会申请楼下办公室。并晋升为三级合伙人,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这也是对所内律师的一种激励。

如果没有案源,无法提升创收能力,律师就只能在拥挤的环境办公,不管你有多么资深,学历多高。相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每位律师都有搬到楼下办公的机会。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炫耀。

华连成走进律所的大门,看到前台后面墙上“盛德律师事务所”几个大字后,心中感慨万千,一步错步步错,现如今自己被踢出了律所的一级合伙人,方轶却升了上去,他的心里不是滋味。

话说方轶这几年干的确实不错,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一级合伙人是早晚的事。他心里其实还是挺服气的。

华连成想的明白,既然选择了回归,那就只有一条路——踏踏实实的做业务,以后少些幻想,多些实干,生活需要脚踏实地,自己不缺钱,可手下一帮律师都跟着自己糊口,不能对不起大家。

方轶搬回了原来的办公室,只是办公室比之前大了许多,足有四十来平,办公室家具都是新买的实木家具。万可法依旧在他隔壁。

黄援朝被提升为部门负责人后,一再向万老板声明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但在搬家时,他的东西还是被放进了独立办公室,按照万可法的说法,既然升职了怎么也得弄个单间,虽然小了点。

云乔他们也很高兴,律所给方轶团队预留了二十个工位,独立的一片区域。孟广达成了团队的第一位重点培养的明星律师,这段时间宣传力度很猛,收入也上涨了一大块,众人羡慕不已。

“达哥呢?”周颖见孟广达的工位空着,问杜庸。

“去接客了!”杜庸一笑,故意酸溜溜的回了一句。

“哎呦,我牙好酸!”周颖捂着腮帮子,装模作样道。

“去去,别在这儿演戏。”杜庸没好气的挥了挥手。

“据说达哥准备买台丰田,是不是有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周颖笑嘻嘻的拱火道。

“羡慕和嫉妒是有,但是没有恨。达哥的专业能力比我强,他熬了那么久,也该出头了。”杜庸一脸认真的说道。

“这样想就对了。我听方老大说,咱们团队有个造星计划,也是全所的试验田,要挑选专业能力强,口碑好的律师培养成明星律师。

我看除了达哥外,目前咱们团队你绝对有这个潜质。新来的小胖子曹律师也有这种可能。好好干,咱们团队就这点好,是金子总能发光,然后被方老大发现,再然后光芒四射。”周颖哈哈大笑道,引得远处的众多律师侧目。

“小点声,我的姑奶奶,这可是办公区。小心方老大扣你奖金。”杜庸瞄了一眼四周,低声笑道。

“嗯,有点兴奋。这段时间人事部门一直在帮咱们团队找律师,等新律师入职了,咱们也能轻松点了。要不然这一天到晚的开庭,啥时候是个头啊。”说着周颖一脸兴奋的回了工位。

十月一放假,方轶带着云梅和方安志回老家住了几天后,去了南方看望岳父母。

云乔不想被催婚和有同样想法的周颖结伴出国旅游去了。孟广达开过几次方轶留给团队的丰田车后觉得不错,趁着十月一放假也买了一辆。

腰包鼓起来后,底气也足了,孟广达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偶尔也敢训斥媳妇几句了,当然厨房的本职工作是不能丢的。

杜庸在努力着,想着有朝一日能像达哥一样扬名本省,走向亚洲,冲出世界。虽然很难,但是有个梦想总是好的,有奔头。

小胖子和宇文东关系处的不错,时不时的出来喝点酒,聊聊天。宇文东拿了几次提成后,兜里有了零花钱,再加上孟广达给他的办案提成,家里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生活还在继续着,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十月一放假回来后的第三天,方轶让曹永正去中院领取了邓俊山故意杀人、抢劫案的刑事判决书。

中院经依法公开审理后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邓俊山杀害邓禄、打伤焦尚英并劫取钱财的事实不清,证据之间存在的疑点和矛盾无法排除,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不予支持。

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被告人邓俊山无罪。

第946章 风格与派系

一审宣判后,公诉机关果然如方轶所料提出了抗诉,邓俊山和陈小玲来到盛德律师事务所一是对方轶和曹永正表示感谢,二是办理二审的委托手续。二审方轶收了二万元。

二审庭审时,以曹永正为主,方轶做辅助,主要是托底。整个庭审过程曹永正表现的中规中矩,就是精神有些过度紧张。按说他也是一名执业三年多的律师,办过的刑事案子不在少数,早过了“青葱岁月”,不至于开庭这么紧张,可坐在方轶身旁,他不由得压力山大,生怕犯错让方老大对自己失望。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对自己期望越高,压力越大,压力越大越得拼命的干。

还好整个庭审过程非常顺利,方轶一直在观察曹永正的辩护风格,不由得暗暗点头,看来之前赵律师没少教这个小胖子,曹永正表现的很沉稳,不会胡搅蛮缠,更不会语焉不详,每一次发言都说的很到位,又不拖拉。

律师的风格各异,有的在法庭上滔滔不绝,说上一大堆废话,有用的不过一两句,大部分不是说给法官听的,是说给当事人听的,人称“忽悠”派;有的非常具有演员的潜质,在庭上的表演胜过他的专业能力,被称为“演技”派;还有些律师慷慨激昂,说的人心潮澎湃,可到头来对当事人一点帮助没有,号称“鸡血”派。

当然也有沉稳型的律师,不说废话,不说过激的话,给人很稳的感觉,但句句在点上,自称“专业”派。还有一种激进型的律师,在法庭上什么话都敢说,被誉为“死磕”派,不过这样的律师越来越少了。

“死磕”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是个中性词。死磕派也分两类:第一类死磕派律师为了当事人的清白拼尽全力,俗称“一根筋”,这样的律师心中有正义,令人敬佩;第二类死磕派律师则是遇到谁怼谁,怼天怼地怼一切,最后的结果多是被法院发建议函,最后律师证不保,甚至律所被吊证,这就是他们的风格,一个“怼”字可以概括全部。

当然还有红顶派,这类律师很牛气,有真正的大关系,总是鼻孔朝天,他们可能很低调,但是低调不是因为他们谦虚,而是因为觉得其他律师档次不够,不带玩。

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多属于这类律师。从来不办小案子,因为不够成本,何为成本,得细品,不过这类律师有个好处,只要钱到位啥都好说,不过绝大多数案子用不到他们。红顶派比较讲诚信,因为诚信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比专业都重要。

小小的律师圈,几十万律师,派系林立,千奇百怪!

律师的风格与师父、个人性格有关,也与律所的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方轶可不想自己的团队里出现怼天怼地的“怼派”律师。

最终二审合议庭当庭宣判,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宣判后,邓俊山夫妻相拥而泣,方轶拉了一把傻呵呵站在一旁的曹永正,两人没有与邓俊山打招呼,直接回了律所。

……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树叶都黄了,搬到新办公室已经半个多月了,这一日方轶闲着无事,打算去马义的办公室转转,结果到了门前,只见房门开着,办公桌上空空荡荡,书架上空无一物,没有人。

方轶以为自己记错了,抬头看了一眼名牌,是马义的办公室,难道换办公室了?

他去了黄援朝的办公室,老黄正带着老花镜,趴在桌子上看案卷材料。

“老黄,马义办公室怎么没人啊?换办公室了?”方轶进门问道。

“你不知道?”黄援朝抬起头见是方轶,靠在椅子上,疑惑的问道。

“知道什么?”方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马义离职了,带着几个人自己开了一家律所,昨天搬走的。”黄援朝摘掉老花镜,双手使劲在脸上搓了搓,说道。

“离职?为什么?”方轶惊讶的问道。

“我也不是太清楚。”黄援朝犹犹豫豫道:“昨天马义来搬东西的时候,我过去找你,想一起吃个饭,周颖告诉我你去临市开庭了,不在。”

“嗯,昨天有个刑事案子在临市开庭,晚上我才到家。马义一直干的不是挺好吗,怎么突然想起来自己开律所了。”方轶百思不得其解。

“律所不就是这样嘛,人来人往的,铁打的律所流水的律师。”看的出来黄援朝有些落寞。

在一起工作了多年的老友马义离开了,对黄援朝的影响挺大的。

方轶见黄援朝如此,知道他心里有事,但是又不方便对自己说,便聊了一阵去了主任办公室,万可法一定知道具体情况。

主任办公室内,万可法泡着茶,一声不吭,看的出来他对马义的离开也很无奈、惋惜,甚至有些伤感。

“老万,我觉得有什么事还是摊开了说的好,你和老黄都这样,我有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不好。”方轶见他不说话,接着说道:“是不是因为我?”

既然老黄和胖老头都不说实情,那么原因只有一个,马义是因为自己才离开的盛德律师事务所。可方轶想来想去,自己一直忙着案子和团队的事,已经很久没有与马义和黄援朝聚了,好像没得罪过马义啊!突然他恍然大悟,一定是晋升一级合伙人的事。

“小方,人各有志,你就别问了。”万可法叹了口气。

“老万,你是了解我的,这事不搞明白了,我心里不舒服,始终会迈不过这道坎。”方轶看向他。

“马义一直想当一级合伙人,这次咱们成立盛德律师事务所后,他对晋升为二级合伙人有些不满。后来你转过来了,直接成了一级合伙人,他意见挺大的。

我找他谈过几次,但是没办法……,人生就是一段旅途,有时候走着走着朋友就不见了。你也不用太在意,这都是命。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可法说的洒脱,但是心里也难受。

第947章 怎奈的一片凄凉

他团队里的两个小团队终于有了些规模,人员也稳定了,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结果在内部晋升上出了问题,导致马义出走,说不伤心那肯定是骗人的。

“老万,其实我觉得给马义个一级合伙人也无妨,他毕竟在团队里干了这么多年,专业能力也有……”方轶话说到一半,见万可法挥了挥手,便停住了。

“你以为只是一级合伙人这么简单吗?跟你说实话吧,我打算明年把你推上主任的位置。

我和杜主任岁数都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想把律所逐步交给你。我们把你扶上马再送一程后,就准备退了,做个顾问挺好的。我会把整个团队交给你。”万可法一脸严肃道。

方轶一脸的惊愕,愣住了。他没想到万可法会这么快把自己推到主任的位置上。

“我和杜律师、华律师,没有完成年轻时的梦想,我们不想把我们的梦想强加在你的身上,只要你能把盛德律师事务所稳定住,在本省扎根,让盛德成为本省排名靠前的律所,我就满足了。”万可法递给方轶一杯茶水。

方轶接过茶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对了,你们团队招聘的律师怎么样了?”万可法问道。

“来了不少律师,可合适的不多。还在筛选,初步准备进三名律师,再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二名实习律师,慢慢培养。基本上还是保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方轶回道。

“嗯,挺好。”万可法欣慰的点了点头。

……

自从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搬进老旧的写字楼后,夏军看出了邹律师大势已去,虽然律所里还有五十多名律师没走,但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很多律师都看出了这家律所的颓势。

邹律师没有万可法那么多人脉,根基也不深,除担任三家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外,其实他的业务不是太稳定。这次律所步子迈的太大,扩张太猛,突然资金链断裂对他影响挺大的。

以前在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时,他觉得自己不比万可法差,凭什么老不死的胖老头总压自己一头,律所主任的位置应该自己坐。

可现如今他彻底明白了,他错了,错把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这个平台给他的助力当成了自己的资本,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是全体合伙人的,而这个律所的核心就是他一直看不起,并且想踩一脚的万可法。

事实证明,万可法依旧是核心,设立一家新律所仍然有很多人投奔他。而自己呢,邹律师想明白了,他周围的人都是为了利益,表面上人多强大,实际上各有各的小算盘,一盘散沙,就连自己的核心团队都不是一条心,有不少人都在观望,想取自己而代之的大有人在。

他邹律师机关算尽挤走了万可法,坐上了主任的宝座,可又能如何,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骨架已经散了,这艘在惊涛骇浪中行驶的大船越飘越远,已经看不到灯塔上的光,彻底迷失了方向。

夜幕下,站在窗前,一脸惆怅的邹律师想起了《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词,自顾自的哼唱起来:“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他的脸上一阵清凉,泪珠不知道何时落了下来,怎奈的一片凄凉……

当初很多律师加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不过是想借着这家大所的名气招揽业务,借力而已,可谁知道这么快这家律所就沦为了中型律所,跌出了前二十的排名,业务也越来越少,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转所。

要不是手里有几个案子没结,夏军也早就换地方了。

见很多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老律师臊眉耷眼的与华连成一样转去了盛德律师事务所,夏军也想跟过去,可去了一谈才知道,人家优先接收此前在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执业超过三年的律师,而且人家手上有一份名单,名单上的律师不需要批准,可直接转所。

除此以外,其他律师想加入盛德律师事务所必须得经过审核和批准,只有符合标准的才能转入盛德律师事务所。

夏军不符合盛德的条件,所以无法转过去。他碰了一鼻子灰,感觉挺丢人的,出了律所大门他恨恨的吐了口唾沫,在心里把盛德律所一顿损。

今天正好有个案子的一审判决出来,他把当事人约了过来。

“苏女士,这是一审判决书。”夏军将一份判决书递了过去。

苏翠荣的爱人孔许生因为涉嫌贪污罪,被检察院起诉,后来夏军帮他申请了取保候审,随后一审开庭审理了孔许生的案子,合议庭当庭进行了宣判。

合议庭认为,被告人孔许生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被告人孔许生归案后,能主动交代纪检监察机关及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同种较重罪行,依法应当从轻处罚。故依法判决:

一、被告人孔许生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没收财产人民币十万元。

二、退缴的赃款人民币三十万元,予以没收;尚未退缴的赃款,予以追缴。

宣判后并未下发判决书,今天夏军特意去法院领的一审判决书。

“夏律师,我爱人的案子,还有希望吗?如果上诉。”苏翠荣一脸憔悴的看向夏军。

“涉及的金额太大,希望渺茫。这么说吧,这个案子即便是方轶担任辩护人,也没有什么希望。除非……”夏军的眼珠转动。

“除非什么?”苏翠荣急忙问道。

“除非托关系……我有个朋友可以跟中院那边说上话,当然费用不低,不过人家还是很讲信用的,事情办不成全部款项都退给您,一分不收。”夏军压低声音说道。

“如果托关系能把人弄出来不?”苏翠荣眼睛一亮。

第948章 狮子大开口

“不可能,罪名已经定了,证据充足,但是可以让你丈夫在里面少蹲几年,至于减少几年不好说。”夏军暗道:想什么呢,你老爷们儿贪污,证据确凿,给我多少钱也弄不出来。

“那得花多少钱?”苏翠荣犹豫了下问道。

“减少一年十万,你先给三十万,我去沟通下,多退少补。”夏军道。

其实他哪有什么中院的关系,不过是想蒙点钱。如果二审碰巧中院改判了,那这钱就进兜里了,一年十万,啥都不用做,走走程序而已。如果没改判,要个五六万元基本费用也行。

他的想法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撞大运”。

“行,您让我好好想想。”苏翠荣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这几年跟着丈夫也见了不少人,脑瓜子绝对好使。

出了律所的门,苏翠荣想起了夏军说的那个名字:方轶。之前她去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咨询,就是冲着这家律所牌子大,还有方轶的名气,结果她去时,方轶恰好刚刚转所去了盛德律师事务所。

在夏军的一顿忽悠下,最终她办了委托手续,并缴纳了十万元的律师费,好在夏军申请取保候审后不久,她丈夫孔许生就出来了。她觉得虽然没找到方轶但是这位夏律师也是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应该能力不会差,所以就没再换律师。

现如今听夏军再次提起方轶这个名字,苏翠荣留了个心眼,打算找方轶再咨询下,看看他怎么说。

苏翠荣的运气不错,她从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出来后直接来到了盛德律师事务所,恰好方轶刚从法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