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里不独行
大赛结束后的第二天,一个来自申城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步履匆匆地走出航站楼,没有推行李箱,只背了个双肩包。
他有着一张亲和力很高的圆脸,体型微胖,看上去像是好说话的那个性格,不过此时板着张脸非常冷峻。
外面惴惴不安地等着他的下属看上去比他年级还要大几岁,见他出来立马叫了一声“张总”。
其实平时下属是可以叫他的英文名“马克”的,但下属知道此刻他看上去波澜不惊,心里应该是波涛汹涌,所以选择了一个更加正式的称呼。
那人手一挥:“回公司去说。”
于是下属头前带路,两人很快回到了他们在京城的据点,进了密闭的会议室之后下属立即开口:
“对不起张总,这件事是我失察了。”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饿了吗的创始人,85年出生的申城交通大学毕业生张旭濠,此时这位年轻的CEO正在桌面上快速地敲打着手指。
刚刚向他道歉的是饿了吗在京城的城市经理,昨天接到自己老板的电话说在他的地盘上出现了一家竞争对手,已经默默发展了两个多月却一直没有接到自己的报告!
经理很清楚,虽然这位CEO看上去人畜无害,但实际的性格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和。
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拳击。
“嘭!”
可能是没有趁手的沙袋,张旭濠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作为发泄,然后声色俱厉地斥责道:
“这是你简简单单一句失察就能遮掩过去的吗?两个多月,就在你眼皮子底下你就一点都没有发现吗?”
“最后结果是我们的投资人打电话过来说发现了竞争对手,而在此之前我们自己居然一无所知,你让我丢了多大的脸!”
城市经理觉得自己也挺委屈的。
他知道老板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公司正在洽谈新一轮的融资,不知道这次所谓的丢脸会有多大的影响。
不过经理也不是第一天混职场了,他知道老板在气头上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给自己辩解,否则换来的一定不是谅解而是更多的斥责。
他立马汇报:“昨天我接到张总的消息之后立刻委托海淀的人手去做了调查,您说的这个网站目前还只做学校的生意,覆盖面倒是已经进了十几二十所大学。”
“到底是十几所还是二十所!”
显然这个答复也没有能够让张旭濠满意,“你能不能不要拿这些模棱两可的东西来糊弄我,距离我告诉你这件事情过去已经快要24小时了!”
他噼里啪啦发了一通火之后情绪算是稳定了一些,也知道就算再骂眼前这个家伙也没办法解决问题,于是终于回到了正题。
“一件一件说。”
“我昨天已经告诉你那个网站是从京城电子科技大学做起来的,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你们之前没有发现现在搞清楚了吗?”
经理恭敬汇报:“已经搞清楚了,他们是从十月份国庆假期之后出现的,后来一两个月走出了京电,海淀西部一些学校甚至是最近一周才进入的。”
“我们在这个区域的业务确实受到了挤压,不过整体来说订单量还是上涨的,所以没有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因为行业整体出于快速上行的周期,这段时间里京城区域的整体在线订餐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也就是说,林一他们是在新产生的增量上切了一块蛋糕,饿了吗原来的那一份并没有变少,所以他们才能一直隐形这么久。
经理刚才的话看上去是非常诚恳,其实还是隐瞒了一些小细节的。
比如曾经有手下的骑手零星报告过在大学里送餐的时候似乎遇到过同行,不过对方连个制服都没有,这事儿当时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张旭濠继续追问:“受到挤压,受到了多大的挤压,对方现在的订单水平能够摸清楚吗?”
出于保密意识,林一在参赛的时候并没有把团队目前的最新数据直接公布出去。
所以实际上刘简妮也没法把太多详细的情况直接转告给饿了吗这一方,具体还需要他们自己摸索。
“暂时还没有特别详细的数据,但是从他们拓展的范围来看,日均订单量至少也应该过千了。”经理非常谨慎地回答。
张旭濠知道他们短时间内做不到更加详细的了解了,但仅仅是这种程度是没法让他安心的。
“走,去现场看看。”
这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人,他说的去现场看看,指的是亲自换上配送员的衣服,然后直接去送了一笔目的地为附近一所大学的订单。
这笔订单的收货人是个女生,张旭濠趁着拿外卖的工夫瞅准时机问道:“诶同学,我听说你们学校里现在有另外一家外卖网站啊?”
所幸那个女生没有转身就走,可能是觉得他看起来不像坏人,所以就答了一句:“你问这个干什么?”
张旭濠对这种场景已经得心应手了,毫无负担地瞎编道:“你看我这外卖送得也挺没劲的,这不是想着要是别家条件好的话可以跳跳槽嘛!”
女生觉得好笑,善意地提醒他:“那你应该是没机会了,那家叫随便外卖网,他们的配送员都是学校里的学生兼职的,所以可以送进寝室,还便宜。”
张旭濠心中一凛,继续问道:“那你怎么还点我们家的外卖呢?”
女生理所当然地回答:“他们网站上的店家还是有点少,远一点的像你送来的这一家就没有,而且配送时间也短,只有中午和晚上的饭点能配送。”
张旭濠心中有数了,谢过女生之后回到了公司。
经理立刻迎了上去,殷勤地询问老板有何收获。
“暂时还不足为虑,不过你们要给我紧紧得盯牢他,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经理赶紧答应:“好的张总,不过我们不用采取点什么措施吗?”
张旭濠心里并不像嘴上那么轻松,但他暂时还不想动手。
这绝不是因为随便这艘小船让他有什么顾忌,也绝非是商人家庭出身的张旭濠会心慈手软。
他是有一些不得已的理由的。
“我早晚会收拾掉他们的,至于现在就让他们再多喘息个把月。”
第245章 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
林一对于发生在他们视线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像他之前所说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为了拿到创业大赛的那三十万奖金,林一他们正在补一个手续,就是正式注册一家公司。
是的,之前这么久的时间他们完全是在“裸奔”,这个所谓的创业团队从工商上来说连个经营实体都没有,以他们之前的规模也没人来核查就是。
这回不一样,提供这三十万的是创业大赛的赞助商MBB,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他们的财务制度当然不会这么草率。
所以林一需要有一个法律上的经营主体作为正式的借款人,这笔钱只能打到公司的账上。
MBB对资金的监管不会很严格,不过理论上来说他们是有权利要求来查账的,所以花钱的时候肯定不能像之前那么随心所欲。
“这样的话我们还需要一个财务,咱们学校有会计专业吗?”
这个问题当然只能由对学校最熟悉的李莫言回答:“好像没有,不过有一个金融专业。”
“差不多,能不能去找一个硕士生来做兼职的财务?”
不是这个岗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识,会计是个熟能生巧的工作,研究生一般多少有过实习经历了,可以直接上手。
“我找找人。”李莫言答应下来。
照理来说财务这么重要的岗位不应该用兼职,不过林一的意思只是让他做账而已,钱只能掌握在他们三个手里。
“别的倒也没有什么了,营业执照我会去办出来,为了早点拿到钱估计得找人办个加急。”
李莫言和李建国没有什么异议,还是林一自己又做了补充。
“对了,还有一件事。”
“我看了上次给的合同模板,这里面约定的是我们三个人共同承担三十万的连带担保义务,我希望能够改成按股权比例承担。”
这里面的区别是,如果随便外卖网一年后到期还不上这三十万,所谓共同承担就是可以找他们三个人的任意单个或者多个人来索回这三十万。
而林一说的按股权比例承担,就是他持有新公司80%的股权所以承担80%,也就是二十四万的担保义务,而另外两人只各自承担三万。
这种安排主要是保护小股东,也就是李莫言和李建国的,他们的担保金额一下子从三十万降到了三万。
因为无论是林一卷款跑路还是网站经营不善导致最后需要履行连带责任,理论上来说他们本来是有可能被追索三十万的。
当然了,非要较真的话李莫言和李建国也是有可能卷款跑路的,但通常来说大股东的控制权是远超小股东的,所以说这个保护主要是给他们。
总而言之,林一这么说的意思是不占这对姐弟的便宜。
李建国还有点懵懵懂懂,林一给他掰开揉碎详详细细地解释了一边。
“嗐,用不着这么见外吧,我跟我姐难道还会信不过你吗?”这家伙听完之后还是一贯的大大咧咧。
李建国会是一个很讲义气的好朋友,但目前为止还不是一个完全称职的商业伙伴,林一没有多解释,只是说:
“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
李建国好像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表态听起来过于鲁莽了,又补充道:“MBB那边会同意吗,这样一来的话他们的担保不是少了?”
林一对此倒不是太担心:“他们要求的这种方式是过度担保,没道理我们只借了三十万的钱,却三个人每人背了三十万的债。”
“这是我们的合理诉求,如果他们讲道理的话应该会答应的,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去找李教授斡旋一下。”
林一坚持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转向另一个人:“师姐觉得呢?”
李莫言之前就觉得这里的安排不妥,没有提出异议是因为正经的商业经验太少了,没想到林一主动要求打上这个补丁。
她深深地看了眼林一,合作了这么久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个名义上的师弟似乎比自己还要成熟。
林一不知道的是,师姐现在打算从他身上学习那些原本他从对方身上学到的东西。
“我觉得林一说的有道理。”
他们俩达成一致之后,李建国当然也不再有异议,三人计议已定。
林一去办工商注册的时候也遭遇了那个问题。
成立公司之前有一个环节叫作“核名”,主要是为了公司名称和其他公司不重复,然后就会发现能想到的好名字早就被别人抢注了。
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林一,作为一个能起出“随便外卖网”这么随便的名字的人,他直截了当地说:
“任何名字都可以,只要能注册下来。”
他拿回执照的时候李莫言和李建国看着那个奇奇怪怪的名字怎么都觉得别扭,不过想到林一的“前科”也就释然了。
有了公司下一步是开立账户,好在银行毕竟是个商业机构效率就要高得多了,很快林一他们拿着整齐的资料重新找到了MBB的工作人员。
对方非常仔细地审核了他们带来的材料,然后才确认说:
“材料没有问题了,接下来之前你们签署好借款协议和你们三个人的担保协议,三十万就可以打到你们公司账上。”
“关于担保协议我还有一点想商量商量。”林一把他们之前讨论过的要求和盘托出。
招待他们的工作人员表示不能擅自做主,需要回去请示。
好在MBB确实很大气,片刻之后他们直接答应了这个要求,没有店大欺客地为难这几个在校学生,林一之前考虑的找李菲菲出面的预案也没有用上。
结果比林一想象得还要圆满。
签完合同之后,林一又问了一句:“钱多久能够到账?”
工作人员对他的迫不及待感到好笑,还是很尽责地说明:“你放心吧,我们的效率很高,三个工作日之内可以到账。”
三个工作日算快吗?
林一虽然在心里腹诽,但是也知道不能把大公司的效率跟他们这样只有三个合伙人的小作坊相提并论。
很多大公司的付款周期是按月来计算的,某些行业拖个一年半载都不稀奇,相比之下三个工作日真的算得上良心了。
于是他们只好回去耐心地等待。
第246章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MBB是家守信的公司,他们说三个工作日之内到账并没有出什么幺蛾子,这下子林一补充了弹药之后又可以大干一场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还是再次拜会了李菲菲教授,毕竟这个机会一开始还是她介绍的。
林一非常郑重地表示:“谢谢李老师的推荐,这个三十万的确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李菲菲也挺高兴:“用不着谢我,你们能拿到这个奖金说明是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他们拿到了三十万的资金李菲菲毫不意外,她意外的是在聊天中得知了原来这三个人里面林一才是那个占股八成的大老板。
那个同样是大一的李建国也就罢了,她原以为李莫言至少是不会屈居在林一之下才对。
不过好奇归好奇,以她的身份也不至于特地去打听这种事,总之这个名义上由自己指导的小团队眼看着走得越来越远了,还挺有成就感的。
“说到评委,这次我们遇到一位名叫刘简妮的女士,据说是您在国外留学时候的同学,您认识吗?”
林一本来就打算要提这件事,就顺着她的口风说了出来。
“简妮啊,她跟我不是同校的,不过那个时候出国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多,圈子不大所以都见过。”
李菲菲简单介绍了两人地关系:“怎么了,我记得她现在好像在一家美元基金工作,难道她想投资你们?”
上一篇: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下一篇:扮演胡桃,一个关注吓懵大幂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