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雪姨开始 第90章

作者:师牙

  接过奖杯的那一刻,张曼钰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感谢评委会,感谢戛纳给我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深吸一口气,张曼钰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无比坚定,“我要特别感谢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导演。当他拿着《清洁》的剧本找到我,告诉我他希望我挑战一个戒du歌手的角色时,我既兴奋又忐忑。

  这个角色充满了复杂性,她的挣扎、痛苦、迷茫,以及对生活的渴望,都需要我去深入挖掘。是导演的信任和耐心指导,让我有勇气走进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同时,我要感谢剧组的每一位成员。拍摄过程并不轻松,我们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奔波,在狭小的录音棚里反复打磨每一场戏。大家为了这部电影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站在这里的我。”

  说到这里,张曼玉钰向台下深深鞠躬。

  台下,众多电影人纷纷起立,毫不吝啬地送上掌声,眼神中满是赞许。

  其实对于张曼钰的获奖,意义非凡。

  在戛纳电影节长达57年的历史中,她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女演员。

  张曼钰在电影中,用细腻入微的表演,将一个戒du歌手在生活泥沼中艰难求生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都感受到了角色的喜怒哀乐。

  随着最佳女演员奖尘埃落定,全场的气氛愈发紧张,因为最重磅的金棕榈奖即将揭晓。

  当主持人宣布由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和美国传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共同颁发金棕榈奖时,现场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两位影坛巨匠携手走上舞台,他们的每一步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

  阿涅斯·瓦尔达笑着说:“金棕榈奖,代表着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它授予的是那些真正能够触动心灵、引发思考的作品。”

  马丁·斯科塞斯接过话茬,眼神严肃而专注:“今年的入围作品都非常优秀,竞争十分激烈,但有一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

  在全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阿涅斯·瓦尔达缓缓念出:“第5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华氏911》!”

  刹那间,欢呼声与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华氏911》的导演迈克尔·摩尔激动地跳了起来,与团队成员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快步走上舞台,从两位大师手中接过那象征着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奖杯。

  这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纪录片,它以独特的视角,对美在“9·11”事件后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

  影片中大量独家的采访画面、珍贵的历史资料,以及迈克尔·摩尔极具个人风格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对那段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感谢评委会的认可!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作品,它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迈克尔·摩尔挥舞着奖杯,情绪激昂,“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关注到那些被忽视的真相,引发大家对shehui思考。”

  他的发言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掌声经久不息。

  随着颁奖结束,叶柯斩获影帝、李洋荣获最佳导演、张曼钰荣膺影后。

  最受关注的金棕榈奖,还是被《华氏911》收入囊中。

  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角讲述故事,引发了很多讨论,评委们认为它在艺术和现实意义上都很出色,所以把这个分量最重的奖项给了它……

第121章 心照不宣,异国美妙时刻

  戛纳电影节颁奖礼结束后,混合采访区,此刻俨然成为了全球媒体聚焦的风暴中心。

  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摄像机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色话筒争先恐后伸向叶柯和李洋。

  不同国家语言混合一起,发出不同提问,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叶柯身着剪裁精良的黑色西装,内衬白色衬衫解开最上方的一颗纽扣,既保留了正式感,又增添了几分随性。

  “和李洋导演的合作堪称完美,”

  叶柯嘴角扬起灿烂的笑容,“他就像是一位充满魔力的造梦师,用镜头为我搭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表演空间。

  在拍摄过程中,他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但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才让我能够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刻叶柯的眉眼间还带着刚刚获奖的喜悦,高挺的鼻梁和线条分明的下颌,让他那张帅气的脸庞在镜头前格外夺目。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镜头,叶柯干脆而显得很是自然地揽住李洋的肩膀。

  “是叶柯的表演赋予了角色灵魂。”

  看了一眼身边的叶柯,李洋倒是显得极为沉稳说道:“应该说不只是《入殓师》,其实从我们上一部电影《盲井》的试镜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是所认识最棒的演员。”

  听到这话,叶柯有些诧异看了一眼李洋,但并未说什么。

  而面对那双惊讶的眼神,李洋也只是笑了笑继续说道:“在拍摄过程中,叶柯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诠释了剧本的内涵,甚至常常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是他成就了这部电影。

  所以对于能拿下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在这里,我想要感谢叶柯,我的好兄弟!”

  李洋的话语虽然简洁,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叶柯的认可与赞赏。

  尽管今晚他们并未斩获戛纳最高荣誉金棕榈,但对于叶柯和李洋来说,这个结果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在他们心中,能够在这个国际顶级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的奖项,已经是最完美的落幕了。

  而接下来的几天,一同前来的胡君等人因为工作安排,需要先行回国。

  而叶柯与李洋却选择留在戛纳,因为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等待着他们,

  那就是出售《入殓师》的版权。

  回想起在之前柏林电影节时,由韩董亲自带队进行版权出售,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而这一次,没有了韩董的保驾护航,他们必须亲自出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片商进行谈判。

  不过,好在他们刚刚获得的奖项为《入殓师》增添了不少光彩。

  在戛纳这个汇聚了全球顶尖电影资源的舞台上,一部获奖电影往往更容易吸引片商的目光,也更有利于版权的出售。

  《入殓师》或许不是具有商业价值,但不可否认是一部极具艺术气息的好电影。

  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入殓师这个特殊职业的故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拍摄手法,让它在电影节展映期间就收获了无数好评。

  所以接下来这几天,叶柯和李洋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们穿梭于戛纳的各大酒店和会议室,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片商进行会面。

  这些片商中,作为与东瀛片商的谈判则相对顺利一些。

  毕竟那边作为一个对生死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地方,对《入殓师》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所以东瀛的片商们对影片的质量赞不绝口,双方很快就签订了版权协议。

  而最为难搞的则是,在与美利坚的片商的谈判中,对方对《入殓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版权价格上却迟迟不肯松口。

  而叶柯和李洋坚持不松口,并列举了影片在电影节上的亮眼表现,以及在其他地区的预售情况,强调了影片的潜在市场价值。

  经过数轮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成功将《入殓师》在美利坚的版权售出。

  随着一个个版权协议的签订,叶柯和李洋心中的大石也逐渐落地,这一笔千万美元的版权费,再一次成功的让他们富裕起来。

  接下叶柯与李洋并未着急立马回去,虽然国内中影和北电在催促,但哥俩很是默契的心照不宣留下来休息两天。

  李洋则是准备与那些戛纳文艺女青年们友好交流…

  而叶柯则是纯粹觉得累,毕竟这个时候回国,肯定不会比上一次要来的轻松。

  所以干脆借着版权出售的事情,多休息两天再回国…

  节庆宫附近。

  “Le Petit Café”

  玻璃门被推开时,风铃发出一串清脆的响声。

  叶柯刚打算进去买杯咖啡,却在窗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想不到俞非鸿居然没有回国,正坐在那儿认真专注看剧本,阳光透过窗帘落在她脸上,让她侧脸的轮廓显得格外柔和。

  想了下,叶柯还是走过去,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笑着开口:“非鸿姐,你还没回国啊。

  要不要再来杯咖啡?你杯子都快空了。”

  俞非鸿听到声音,抬头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是啊,巧了。你版权的事处理完了?”

  叶柯注意到她手边的咖啡杯快没了,显然已经坐了挺久的了。

  “处理好了,卖得还不错。”

  叶柯简单应了句,目光却没离开她。

  说实话,俞非鸿坐在那儿认真看剧本的样子,就像那种熟透的红果子,看着就让人觉得温暖又有吸引力,有种成熟女人的魅力。

  大概是感觉到他的目光,俞非鸿抬起眼,嘴角含笑:“你这么盯着我看,是不是太直接了点?”

  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把剧本合上了,带着点玩味的意思看着他。

  其实俞非鸿心里,觉得叶柯这人,长得帅,演技好,现在又知道他有才华,简直太完美了。

  要不是两人年纪差了点,她说不定真会主动试试。

  “人看到好看事物,本能就是想多看看。”叶柯也不闪躲对视上,故意做出要起身的样子:“是不是打扰你看剧本了?那我先走吧。”

  “哎,别走别走!”

  俞非鸿赶紧拦住他,“跟你开玩笑呢,怎么还当真了。反正我一个人也没事,要不这两天咱们搭个伴,你顺便帮我看看剧本?”

  她说着就把剧本推了过来,“写得有点乱,我有时候突然有想法,就直接在上面改了。”

  其实这部《爱有来生》的剧本,她上次就想给叶柯看,可当时他没接。

  想了下,叶柯这次没拒绝,拿起来仔细看。

  其实这故事讲的是,孤女阿九和山寨少主阿明相爱,却因为家族恩怨不能在一起。

  阿明死后变成鬼魂,等了五十年,直到阿九转世成莫小玉,两人才通过“茶凉续杯”的约定相认,最后了却执念。

  俞非鸿见他看得认真,也没打扰,就这么静静看着他。

  叶柯长得确实帅,尤其是专注的时候,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吸引力,让她忍不住多看了好几眼。

  过了好一会儿,叶柯才放下剧本。俞非鸿赶紧问:“怎么样?”

  叶柯想了想说:“你这是想用双层叙事,把前世和现实穿插起来,慢慢揭开故事的悲剧原因吧?

  最后用‘茶凉续杯’当线索,让人思考命运和放下。”

  见俞非鸿点头,叶柯接着说:“故事是好故事,但前面铺垫太长了。

  家族仇恨、身世这些关键情节,全靠台词说出来,显得很平淡,没什么张力。

  可能会造成观众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像听老人讲故事,容易觉得无聊,看不进去。”

  想不到叶柯这些话,会这么直接。

  俞非鸿以前给别人看剧本,大家都是夸,很少有人这么直接指出问题。

  她一时没说话,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仔细想想,叶柯说的确实有道理。

  剧本里很多地方都是靠人物说话来推动,确实不够吸引人。

  见她不说话,叶柯也没在意,他本来就不爱说违心的话。

  过了一会儿,俞非鸿才抬起头,脸上露出点笑容询问:“那你觉得该怎么改?”

  见她好似想通了,叶柯笑了笑:“你剧本里有句话写得好,‘真正的爱是让所爱之人自由,不是占有’。

  故事好,但不能什么都想讲,不然节奏就乱了。

  该舍得放下的地方就得放下,把故事节奏弄紧凑点,观众反而更容易看进去。”

  俞非鸿听得很认真,听完真心实意地说了句谢谢:“你不说我还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说完她站起来,“走吧,我请你吃饭,就当谢谢你这个新晋戛纳影帝给我提建议了。”

  “那你这顿饭看来得出血了。”

  对于她主动提出请客,叶柯痛快地答应了…

  叶柯倒是没想到这一答应,就成了俞非鸿的“私人编剧”。

  除了帮她改剧本、提建议。

  两人的关系也好像在这一来二去的讨论中,慢慢变得不一样了…

  酒店的露天泳池。

  俞非鸿半躺在遮阳伞下,墨镜滑至鼻尖,薄荷绿泳衣勾勒出优雅的肩线。

  指尖摩挲着修改后的剧本,钢笔尖悬在“阿九转身离去”的段落迟迟未落,余光却一直留意着泳池边逐渐走近的身影。

  那正是叶柯,穿着沙滩短裤和短袖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