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雪姨开始 第83章

作者:师牙

  人群中,黄博用胳膊捅了捅身边的宁昊,眼神中透着期待与怂恿:“怎么样,还考虑么?副导演怎么了,指不定你们这部电影也能拿下一座欧洲三大奖杯。

  叶柯这人我太了解了,大气仗义,是实打实的好哥们,跟着他干肯定不会吃亏。而且啊,你这次要是给他当副导演,下次你想拍电影,他说不定能给你投资呢!”

  宁昊眼神复杂地看向台上意气风发的叶柯,心中满是纠结。

  此前叶柯确实邀请他担任副导演,可他一心想专心制作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便委婉推辞,只是说考虑考虑。

  如今,他的剧本不被看好,中影那边更是觉得题材过于敏感,这让原本意气风发的他陷入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黄博看出了他的犹豫,拍着胸脯说道:“嗨,别瞎想,实在不行,我给你问问,叶柯这人不会计较这种小事。”

  宁昊沉默片刻,默认了黄博的提议。

  一旁的罗禁羡慕地感叹:“大丈夫当是如此。”

  朱亚纹与曹真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向往。

  长达半个小时的采访终于结束,记者媒体们心满意足地离开。

  叶柯早已口干舌燥,他拿起水杯,猛灌了几口水,努力让自己从闪光灯与提问的“狂轰滥炸”中清醒过来。

  他这才明白,为何有些明星在面对大量采访时,会语出惊人,这样的场景确实容易让人失去理智。

  王劲松走上前来,笑着说:“等到时候要去戛纳,我给你批假。”

  那迫不及待的模样,仿佛比叶柯还要兴奋。

  王春紫在一旁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批假的事儿,好像该是自己这个班主任的活儿吧。

  叶柯笑着回应:“谢谢,老师了。”

  此刻的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如同三大宗门中的嫡传弟子,在北电这个“宗门”里,只要他开口,老师们都会全力相助。

  毕竟,北电的老师们人脉广泛,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一线演员和大导演,这份资源与影响力不容小觑。

  随着叶柯采访结束,各大报纸与网站纷纷刊登关于《入殓师》以及叶柯、李洋的报道。

  李洋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他被记者堵在家中,寸步难行。以他社恐的性格,若非被逼无奈,怕是只有“洋马记者”才能让他乖乖接受采访。

  《南方周末》以整版篇幅刊登《入殓师:撕开东方叙事的新切口》,资深记者深入挖掘,采访叶柯,讲述剧组中发生的那些不可思议的故事,巧妙地用噱头吸引着观众影迷的好奇心。

  《电影世界》杂志紧急加印特刊,李洋的分镜手稿与叶柯的试妆照登上封面,虽然没有两人的采访,但不难猜测是剧组中有心之人接受了访问。

  《华国电影报》同样在封面大篇幅报道:“从小众冷门题材到国际舞台,恭喜《入殓师》入选戛纳主竞赛单元”。

  最令人意外的当属殡葬行业期刊《生命礼仪》,破天荒地开辟专栏,讨论电影对职业形象的重塑,

  可见这部电影还没上映,但随着戛纳入选的缘故,影响力已超出影视圈,波及到了相关行业。

  行业内的制片人也纷纷行动起来,重新审视小众题材的价值。

  博纳影业总裁于东在采访中透露:“我们正在筹备多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市场需要更多元的声音,同时对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期望。”

  然而,老牌导演们的反应却暗藏机锋。

  陈楷歌在采访中措辞谨慎:“年轻创作者有勇气触碰冷门题材,这确实值得鼓励。我也在制作新电影,一部古装大片,不输于《霸王别姬》……”

  言语间既肯定了新人,又不忘为自己的新作造势。

  而某不愿具名的第六代导演在酒局上则直言不讳:“不过是踩到了西方对东方神秘主义的猎奇点罢了,指不定拿个冷门奖项。”

  唯有姜文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叶柯确实很棒,李洋也不错,《入殓师》是部好电影,值得大家去观看!”

  相比之下,网络上的报道更是呈“轰炸式”。

  新浪娱乐推出《探秘叶柯,与其他演员不同之处》系列专题。

  不知记者从何处挖掘到叶柯跑龙套时的照片,甚至还有群演分享与叶柯一起跑剧组的辛酸苦辣。

  但这些内容虽看似漏洞百出,却在网上引发巨大反响,点击率高达五百万之多。

  叶柯看到这些报道,也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

  搜狐娱乐则另辟蹊径,制作“历年戛纳入围华语片命运图谱”,用数据对比的方式,成功引发网友的怀旧热潮。

  刚刚兴起的百度贴吧,叶柯粉丝吧此刻却异常活跃。

  粉丝们开启24小时轮班制,收集叶柯在电视剧电影中的角色图。

  其中,《雪花女神龙》中欧阳明日的角色图引发疯狂盖楼。

  毕竟作为天涯四美之一,叶柯饰演的欧阳明日正处于颜值盛世。

  而第二张热门剧照却出人意料,是《盲井》中他那看似憨厚淳朴的模样。

  粉丝们如此用心,就是想让所有人知道,她们喜欢的叶柯,不仅有着无可挑剔的帅气脸庞,更有着精湛绝伦的演技。

  当然,有赞美就有批评。

  网友“黑暗大法师”在网上评论:“终于有华语片跳出武侠与宫斗的窠臼!入殓师这个切口,既展现东方生死观,又能引发普世共鸣。”

  而网友“清醒剂”则言辞犀利:“不过是用冷门职业包装的文艺套路,西方评委怕是又在猎奇东方丧葬文化。”

  对于网上的这些争论,叶柯只是付之一笑,在他看来,这些不过是喧嚣罢了。

  此时,横店影视城的化妆间里,群演们挤在破旧的电视机前,收看关于《入殓师》的新闻。

  刚结束古装剧拍摄的蒋心,攥着剧本,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情,喃喃自语:“叶柯这又要获奖了么……”

  回想起与叶柯已有数月未见,蒋心心中想着,这次叶柯入围戛纳,怕是更没有时间相聚了。

  一直以来,她都默默守候,从不主动打扰叶柯,可内心深处,却无比渴望对方能想起自己。

  许情则双手撑着下巴,望向远方,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在回忆去年柏林那场充满冲动与激情的异国邂逅。

  王玲与田丽纷纷发来信息,向叶柯道喜。

  而叶柯此时早已无暇顾及其他,好不容易摆脱记者的围堵,手机却一刻也不停歇。

  信息提示音此起彼伏,隔几秒或几分钟就有新消息,有来自熟悉朋友的恭喜,也有陌生人抛来的合作橄榄枝。

  他的经纪人温情,手机更是被消息轰炸,LV、卡地亚等奢侈品牌纷纷发来合作邀约,最令人咋舌的是,某殡葬用品品牌也抛来代言意向,且开出惊人天价。

  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邀约,在备忘录里形成荒诞又奇特的并列…

  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幕墙…

  在叶柯和俞非鸿相对而坐的桌面上投下斑驳光影。

  “恭喜你了,入选戛纳电影节。”俞非鸿端起咖啡杯轻抿一口,眼尾的细纹在笑意中若隐若现。

  她身着一件剪裁利落的真丝衬衫,珍珠耳钉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举手投足间皆是沉淀多年的优雅。

  上一次在《入殓师》剧组,她虽与叶柯对手戏不多,却也是默默观察他在镜头前对情绪的精准把控,演技与颜值确实不错。

  “谢谢,同喜。”

  叶柯指尖摩挲着杯壁,目光坦诚。

  其实要不是两人一起拍过《入殓师》,以他现在的行程安排,怕是连这场会面都难以抽出时间。

  抬眼望去,俞非鸿今日素颜出镜,却更显五官的精致立体,仿佛看到了当年荧幕上惊鸿一瞥的仙子,那份跨越时光的明艳大气,果然名不虚传。

  “不知道非鸿姐,这次叫我出来有什么事情。”叶柯放下杯子,单刀直入。

  他余光瞥见窗外驻足拍照的路人,似乎现在就连一场普通的会面,都可能成为明日娱乐头条的素材。

  俞非鸿放下杯子,修长的手指交叉叠放在桌面上,似笑非笑道:“有没有档期?我打算自己拍摄一部电影,缺个男主演,你愿不愿来?”

  她的声音温润却带着不容小觑的笃定。

  “哦?非鸿姐居然要做导演了,那可就恭喜啦!”叶柯挑眉,语气里满是真诚的祝贺。

  想不到这次邀约自己出来,居然是这个事情。

  但他心里清楚,俞非鸿所说的,必定是那部倾注了她无数心血的《爱有来生》。

  他记得这部电影,俞非鸿不仅买断小说版权,更推掉所有片约,闭关一年潜心创作剧本。

  甚至在资金紧张时,不惜抵押房产。

  可最终,泥石流灾害延误拍摄,市场定位的偏差又导致票房惨淡……

  似乎察觉到叶柯的思绪飘远,俞飞鸿身子前倾,语气里多了几分恳切:“怎么,是因为没有档期么?如果你愿意的话,那等你下部电影的话,我也可以免费给你当女主角……”

  她不是没有备选演员,但在她心中,叶柯身上那种既能诠释角色复杂性,又能引发观众共鸣的特质,实在难得。

  叶柯无奈地摊开双手,语气里满是歉意:“抱歉非鸿姐,不是我不想,只是我这边也要开拍一部新的电影…”

  “那就可惜了,不过你这部《入殓师》才刚刚拍完,居然又有新电影了,导演还是李洋么?”俞非鸿很快调整情绪,端起咖啡杯掩饰眼中的遗憾。

  叶柯笑着摇头:“不是,这次我跟你一样,也想试试自己拍电影。”

  这句话让俞非鸿手中的杯子微微一颤,她抬眼凝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像是第一次认识他般。

  短暂的沉默后,她轻笑出声:“好啊,看来我们都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她放下杯子,眼神中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做导演可比做演员难多了,很容易一不小心就…”

  俞非鸿话并未说完就止住了,似乎觉得现在说这话有些不吉利。

  迎上她的目光,明白对方意思,叶柯笑容坚定:“不试试怎么知道?再说趁着年轻总该有所挑战。”

第116章 颜丹辰让酒变酸了

  对于周围客人的窃窃私语,以及整个咖啡店内播放着舒缓纯音乐。

  并未打扰俞非鸿和叶柯,只不过当对方也有打算自己尝试做导演拍电影,让原本还算是和谐氛围变得有些沉默。

  本来俞非鸿约叶柯出来,是想请他演自己筹备的新电影男主角,但千算万算,就是没想到叶柯一开口就说自己也要当导演,甚至好像连剧本都写完了。

  听到这话,俞非鸿心里猛地一沉,手里搅咖啡的勺子停在半空。

  这两年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扑在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上,到处找投资人说好话,一遍又一遍地改剧本,没想到叶柯也在悄悄准备当导演。

  更让她难受的是,叶柯显然没打算接她的戏,说没时间只是借口。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两个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过了好一会儿,俞非鸿勉强挤出个笑容:“既然这样,我就不勉强你了,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合作。”

  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是多少有些失落的。

  为了这部电影,俞非鸿连房子都抵押出去了,要是找不到一些有演技与名气的演员的话,那么风险确实会更大。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会一开始选择叶柯,不,应该说是戛纳入选名单出来后,俞非鸿就更加确信了。

  毕竟这年头有演技有长相和名气热度的,除了那些港台圈子的几位,也就眼前这位了。

  而且当戛纳那份名单出现,俞非鸿便不再犹豫,直接拨打电话邀约叶柯出来细谈。

  其实来之前,她确实做了很多准备,甚至可以说是让步。

  无论是片酬增加,还是票房分成,或者叶柯要是愿意的话,一起投资也不是问题。

  唯独就是没想到叶柯似乎连问都不问,就拒绝了。

  点点头,叶柯语气略显诚恳:“确实不凑巧,时间安排不过来。”

  往椅背上一靠,叶柯继续接着解释:“当演员还能在几个剧组之间赶场,但当导演得全程守在片场,一步都不能离开。”

  这话倒是真的,导演就像剧组的主心骨,拍摄期间出一点事都得马上解决。

  若有所思点头表示明白,俞非鸿指着菜单问:“要不要再点些别的?”

  知道看来是没办法邀请到叶柯出演男主角了,但俞非鸿也不好意思就这么散了,毕竟把人约出来,总不能被拒绝后扭头就走。

  叶柯犹豫了一下,摇摇头说:“不了,我还有朋友在等我。”

  其实他急着走,是因为和黄博、宁昊约好了。

  “我本来还想着,咱们都是演员转行当导演,能聊聊经验呢。”

  见他似乎真有事情,俞非鸿有点遗憾地说。

  确实,两个演员出身,同时准备转型当导演,这种情况很少见。

  要是能互相交流,说不定能少走些弯路。

  叶柯笑了笑说:“交流可以,不过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理论说得再好,等真开拍了,还是得靠实践。”

  俞非鸿忍不住调侃:“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可真新鲜。你拍戏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一条过的次数比谁都多,在片场自信得很。”

  在她印象里,叶柯演戏特别顺,很少重拍,总能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

  叶柯认真解释道:“演戏和当导演不一样。演戏是别人给你剧本,你只要演好角色就行,当导演得管整个剧组,从选演员到定拍摄场地,每一件事都得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