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师牙
叶柯裹紧大衣,踩着满地枯叶踏入片场,扑面而来的忙碌气息,倒像是被带动起来驱散了寒意。
叶柯远远望去,王保强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此刻王保强正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农民工服,肩头斜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
编织袋上磨破的边角、随意捆扎的麻绳,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真实的生活气息。
全然不知叶柯的到来,正全神贯注地反复练习台词,王保强嘴里不停地念叨:“俺家在河南,俺要回家!”
浓重的地方方言带着质朴的韵味,好似每一句都饱含着傻根对家的渴望。
驻足观望,叶柯不由想起,《盲井》本该主角是他,也是转折点的开始。
而真正让王保强一夜爆火的角色却是这部《天下无贼》里的傻根。
只能说兜兜转转又回到原来的轨迹走向。
片场另一角,冯晓刚此刻正蹲在监视器前,眉头紧锁,眼神专注思索同时,不时地调整着拍摄角度,与摄影师低声交流,手中的对讲机时不时传来工作人员的汇报声。
其实这位除了爱放大炮,无论线上线下都放炮,但在拍电影这件事上,还是显得格外严肃认真。
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他都要反复斟酌,力求完美。
倒是叶柯还能看到冯晓刚时而起身,亲自示范演员的动作和表情。时而又坐下,盯着监视器,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笑声传来,打断了叶柯的思绪。
循声望去,只见刘偌英身着剧中红色外套,正与身旁的工作人员熟络交谈。
很快似乎有所感应,刘偌英倒也是察觉到叶柯的目光,眼神略显惊讶,但很快带着微笑点头示意。
毕竟两人之前合作过《粉红女郎》,甚至还整了个隔空飞吻,转眼好似两年就这么过去了。
对此,叶柯也只是笑着点点头作为回应。
倒是那边红遍两岸三地的巨星,刘德哗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的折叠椅上,专注地研读着剧本。
只能说四大天王称呼并没有白叫,尽管成名已久,但刘德哗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不减。
很快,暂停拍摄后,王保强终于发现了站在不远处的叶柯。
有些惊讶与惊喜,王保强像个孩子似的一路小跑过来,“叶哥!你咋来了?”
原本那天发信息给叶柯,生怕对方想要找自己,找不到。
结果今天叶柯却不声不响来剧组这里,对此王保强还是有些意外。
拍了拍他的肩膀,叶柯轻声笑道:“快过年了,准备回家,就顺便来看看你了,演的不错,加油。”
似乎被这么一夸,王保强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叶哥,你可别打趣我了。我就是想着,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就一定要好好把握。
冯导对我们要求可严了,刘偌英姐很厉害,不过跟着她学,我真的学到了好多东西。”
正说着,冯晓刚导演走了过来。
摘下帽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冯晓刚脸上表情有几分揶揄调侃说道:“哟,这是哪位贵客来了啊,难怪今天有喜鹊在天上飞。”
感觉他似乎忘记之前的事,葛忧帮叶柯要角色的事。
既然对方都愿意选择忘记,叶柯也只能跟着选择忘记,干脆附和笑道:“冯导,可别这么说。
我是来探探保强的班,看来他还是在冯导你这边学到了不少东西。”
只能说大帽子人人爱戴着。
果然,听这话。
尤其还是叶柯说的,冯晓刚爽朗地大笑起来,“哈哈,这小子确实不错,有股子拼劲。这部戏啊,就需要这样肯吃苦、肯钻研的演员。”
转头看向王保强,冯晓刚眼神中满是赞赏,“保强,继续保持,后面还有更难的戏等着咱们呢。”
王保强连忙点头,“冯导您放心,我一定好好演!”
这时,刘偌英和刘德哗也走了过来。
刘偌英微笑着说道:“我倒是没想到叶柯你跟保强这么熟悉。保强在剧组里可努力了,大家都很喜欢他。”
刘德哗倒是笑道:“上次金马,我们倒是没能喝一杯,下次去港岛的话,记得联系我。”
叶柯调侃:“你都跑了,我们也就跟着跑了。”
果然传说刘德哗没有参加金马后面宴会是真的,但是不是因为被调侃就不清楚。
反正大家都不参加,那么叶柯与李洋也就无所谓一起跑了。
见他们都在旁边,叶柯笑道:“想不到保强这么受欢迎,那么早知道我也不用来了,免得碍眼哈。”
“哈哈…”
听到叶柯自我调侃,刘德哗几人不由笑了起来。
可能是叶柯来探班,又或者此刻冯晓刚心情不错,干脆让所有人先休息一下。
反而与叶柯几人围在一起,开始交流起拍戏的心得和趣事。
到也不避讳,冯晓刚讲述着选角的过程和对这部戏的期望,他希望通过《天下无贼》这部电影,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听到这话,叶柯并没有说什么。
因为他知道这部戏是贺岁片商业片完美的结合,在保持晓刚独特的黑色幽默,并与公路片结合,同时火车场景象征现代she会的流动与疏离。
而希望天下无贼的念想是好的。
可叙事中,野用宗教符号和悲情结局强行升华主题,反而削弱了现实批pan力度 。
倒是刘偌英分享着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她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了解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刘德哗则聊起了与导演和其他演员合作的感受,表示在这个剧组里,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王保强静静地听着,眼神中满是崇拜和敬佩。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冬日的阳光给整个片场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下一场戏即将开拍,众人不得不结束交谈,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冯晓刚回到监视器前,再次确认拍摄准备情况;刘偌英和刘德哗回到化妆间,补妆、整理服装,为下一场戏做准备。
王保强则又开始认真地复习台词,调整状态。
叶柯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剧组,只能说一部优秀的作品背后,是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
从导演的精心执导,到演员的全身心投入,再到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夕阳的余晖洒在老式绿皮火车上,给它增添了一丝温暖的色彩。
临走前,叶柯再次找到王保强,拍了拍他的肩膀,“保强,好好干,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等电影上映了,你一定会火的!”
王保强坚定地点点头,“叶哥,你就等着看吧!”
第113章 颜丹辰:对和错都不重要
腊月的寒风,尤其是沿海地区,那就更加冷的让人难受。
好在如今叶柯家里已经彻底重建起来,一栋三层半的小楼房,各种家具电器更是一应俱全。
哪怕叶柯几乎没怎么回来,但还是想要让父母住的更为舒心一些。
没办法,男人三大执念之一,起大房子。
如今,叶柯虽不如那些房哥楼姐那么阔气,但在首都那边还是有三四套房。
倒是随着这两年在电视上,以及新闻报纸上,让周围不少乡里乡亲们知道叶柯现在是个大明星。
这也导致叶柯现在回家,除了陪父母之外,就是看看老人后,宅着弄新剧本。
最初想法是想要整个小成本练练手,但叶柯很快就推倒重新写,其实不是没有想过喜剧,青春片,就如失恋33天,或者那些年……
但叶柯想想算了,出名要趁早。
都拿到柏林影帝了,而且后面还有《入殓师》,那么要玩就玩大一点的!
就好像进了会所,除了大宝剑,总是要点额外花活。
要的就是……刺激!
所以此刻叶柯在新卧室里,并没有多去欣赏那墙上被父母特意制作照片,或者是他们特意收集有关于自己新闻报道。
当然,这些新闻报道,叶柯不用猜也只知道,都是如何花式夸自己的。
因为不好的言论,父母直接选择遗忘,更不会拿到叶柯卧室里。
护犊子总是从父母开始言传身教。
所以叶柯对于亲近自己的人,都是极为大方,如过年前夕回家,给了温情和江武熊一人一份超过年薪的大红包。
过年总是要开开心心。
别人开心了,但叶柯现在却蜷在书桌前,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
甚至连平时都不怎么抽烟的叶柯,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烟头,旁边的保温杯早已凉透。
可他全然不觉,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感倾注于笔下。
原本春节前夕回到老家,叶柯确实是想要多陪陪父母,好好过个团圆年。
可一次出门闲逛老家附近街道,叶柯偶然踏入熟悉的街巷,那些潜藏在记忆深处的画面便纷至沓来。
好似再次看到了,那蜷缩在墙角分食冷剩菜的流浪汉,目睹了靠捡破烂为生的老夫妻相互搀扶的身影,也听闻了几个无家可归者自发组成“家庭”,在废弃木渔船内躲避严寒。
这些真实得近乎残酷的场景,如同潮水般涌入叶柯的脑海,催生出新剧本的雏形。
所以干脆叶柯把之前原本写了大半的新剧本,再一次推倒重新写另外一个剧本。
今天则是除夕,到了晚上更是万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此起彼伏。
父母不时上楼敲门,提醒叶柯出来吃年夜饭,可他只是匆匆应和几声,便又沉浸在创作中。
好似不抓紧一切,灵感可能随时会消失了一样。
键盘的敲击声与窗外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叶柯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在那里,是一群被生活抛弃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着独特的“家”。
许久…
似乎外面变得格外热闹,好似不少人已经吃完年夜饭出来玩耍。
“啊,终于搞定!”
而随着最后一个句号的落下,叶柯终于长舒一口气,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望向窗外,恰好烟花绽放。
只能说这一版的《小偷家族》剧本,与原版出入和剧情都已经让叶柯有所改动更为贴合国内版。
“好饿……”
似乎有种过于专注废寝忘食,等一切完成后,叶柯才发现居然已经这么晚了,肚子也发出不耐烦的抗议了。
跐溜一下,叶柯此刻连忙下楼。
见父母正在看电视,叶柯不由赔笑说道:“那个爸妈,还有吃的么?”
郑英冷笑撇了一眼:“你看我们想吃的么?”
叶雄海倒是幸灾乐祸:“吃的没有,想要吃饭自己去动手做。”
“……”
叶柯“哎呦”一声,可怜兮兮:“你们真是一点也不心疼自己的老儿子啊,饿的我头晕眼花了。”
对于难得回来一趟的儿子,郑英没好气:“还知道头晕眼花,我们喊了你多少次了,你真是连应都不应一下啊。”
叶柯笑着挠头:“嘿嘿,我那是专心工作嘛。”
他记得好像是有喊过几次,不过都以敷衍了事,主要关键剧情想要一鼓作气写出来。
叶雄海指向餐桌:“喏,留着呢,去吃吧。你妈怕凉了,刚刚又热了一次。”
“好咧。”
叶柯快步走向餐桌,果然桌上几个碗都用东西盖住保温,心中不由一暖。
而见叶柯坐在餐桌吃的狼吞虎咽,郑英与叶雄海也是极为心疼的走了过来。
分别坐在他两边,一个负责夹菜,一个默默时不时给补上饮料。
似乎这才是除夕年夜饭的意义,不论钱多钱少,最重要是一家人一直在一起……
上一篇:老婆太强,与我基因隔离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