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师牙
从大一到如今大二,他真正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竟显得如此短暂。
下半年开学时,他不过在北电这里待一个月,然后就继续《入殓师》拍摄。
而后就是从弯弯返回,再到现在临近春节,算起来前后也只待了两个月时间。
倒是一旁的朱亚文倚在窗边,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玻璃上的冰棱,忍不住泛起文艺青年特有的惆怅:“呀,又下雪了,可惜今晚没有羊肉火锅吃了。”
似乎声音里带着几分遗憾,就连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薄雾。
曹真闻言,眉梢挑起,挤眉弄眼地凑过去调侃道:“你很馋么?”
语气里满是戏谑。
“屁话,你不馋么?”
朱亚文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又将目光转向叶柯,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晚上整点?你可别说又没有空。”
在他印象里,即便回到北电,叶柯也总是行色匆匆,像一阵抓不住的风,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
正在低头奋笔疾书的叶柯顿了顿,皱眉微皱不解:“说什么,再说一遍,我刚刚没听到。”
事实上,自弯弯归来后,叶柯便一头扎进了新剧本的创作中。
这次,叶柯准备的新电影剧本,打算从低成本起步,作为自己新晋导演的第一步。
至于奖项与票房,那只能说是听天由命了。
“啊?我说晚上要不要一起,我们哥几个整个羊肉火锅。”
朱亚文凑近了些,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叶柯手中写满字迹的本子。
确认对方并非开玩笑后,立刻来了精神,朱亚纹鸡贼地压低声音,像发现宝藏般凑到叶柯耳边:“叶哥!又在写新剧本么,这次带我飞?我还想演个死尸!”
他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尾音都跟着上扬。
罗晋和曹真听到这话,也立刻围拢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叶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他们心里都清楚,跟着叶柯拍戏,或许就能打开通往更大舞台的门。
毕竟如今在北电02届,叶柯早已声名远扬。
而且好像在外面,只要提起跟叶柯同寝室,那些剧组总会给到不少关照。
而叶柯也知道这件事,也不拒绝。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大家相互帮衬,又不是做什么坏事。
“羊肉火锅,好啊,去呗。”
看着三人期待的眼神,叶柯唇角勾起一抹温暖的笑意,“八字没一撇,再说再说。”
他心里其实也没底,这部才刚开了个头的剧本,究竟能写成什么样?
而且这次作为导演,他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只专注于演戏,当个“甩手掌柜”。
“嘿嘿。”
“嘿嘿。”
“嘿嘿!”
三人相视一笑,如同痴汉一般,但又默契的心照不宣。
他们太了解叶柯了,只要没被直接拒绝,就意味着还有希望。
想起上次在《入殓师》剧组的经历,朱亚文三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那里,他们亲眼目睹了不同剧组的天壤之别,更深刻见识到叶柯惊人的演技。
那种差距,早已不是当初刚开学时以为的“差一点”,而是如同云泥分隔,遥不可及。
记得刚入学时,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还能互相打趣、较量。
可如今,看着叶柯在柏林电影节捧回影帝奖杯,在剧组里游刃有余地塑造每一个角色。
他们才真正明白,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竟能在短短时间内变得如此巨大。
这份差距,不仅源于天赋,更来自叶柯日复一日的努力。
也正因如此,如今同届的同学见到叶柯,眼神里除了羡慕,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
每次相遇,大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话语间满是对他羡慕或其它……
第111章 不洗不要进来
寒风裹挟着细碎冰碴,在首都的街巷间横冲直撞。
这样的寒夜,咕嘟作响的火锅与白腾腾的热气,仿佛是上天赐予的温暖救赎,尤其是鲜红中带白的嫩羊肉,更是与这寒冷的冬天堪称绝配。
拐角处的这家火锅店,距离北电并不是很远。
单看门脸老旧斑驳,褪色的木质招牌在风中轻轻摇晃,若不是熟客,一定不会轻易进去。
然而就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却是凭着新鲜食材,以及实惠到令人咋舌的价格,成为了北电学生和周边居民的“深夜食堂”。
或许是大雪天缘故,所以此刻店内显得比平时稍微要冷清一些。
301寝室的四人,挤在角落靠窗的位置,老式暖气片在脚下散发着暖意,桌上的铜锅正欢快地翻滚着。
乳白的骨汤中,红枣枸杞若隐若现,鲜红的辣椒与翠绿的葱段漂浮其上,蒸腾的热气让朱亚纹他们三个有些迫不及待。
“啊呜呜…”
朱亚纹的筷子精准夹住一片纹理清晰的鲜嫩羊肉,在翻滚的红汤里七上八下,便迫不及待地捞起。
羊肉还裹着滚烫的汤汁,朱亚纹此刻却全然不顾,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
瞬间被烫得五官都快要扭曲了,舌尖在口腔里慌乱打转,眼泪都被逼了出来。
可即便如此,朱亚纹仍死死咬住羊肉,舍不得吐掉半分,滑稽的模样惹得叶柯众人忍俊不禁。
罗禁看着都觉得烫,忍不住问道:“好汉!你真是铁嘴啊,这都不怕被烫到么。”
曹真倒是笑着调侃道:“得了,你这个表情不去演男一,还真是有点可惜了。那面部表情的层次感,奥斯卡都该给你发个提名!”
话虽带着玩笑,但其实就是在调侃朱亚纹那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
“该给他最佳表情扭曲奖。”
叶柯与罗禁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
这一年多来,他们也是了解曹真了,每每看似毒舌的话语里,藏着无数对朱亚纹的调侃。
“唔唔…”
朱亚纹好不容易咽下口中羊肉,有些不服气地反驳道,“你懂什么,这叫做放在肚子里凉得快,就得这么吃才够味儿!这种从舌尖一路暖到胃里的感觉,才叫地道!”
说着,朱亚纹还煞有介事地竖起大拇指,一脸得意。
好似刚刚五官都快要扭曲的人不是他。
听到这话,叶柯忍不住打趣:“是妈妈的味道么?”
“哈哈哈…”
这话一出,罗禁与曹真直接笑得前仰后合。
朱亚纹则一脸茫然,呆愣的模样更是让笑声肆意妄为了。
叶柯却只是浅浅一笑,低头继续专注地涮着羊肉,鲜嫩的肉片在麻酱里打个滚,入口满是醇厚香气。
“笑屁,我妈做的肯定比这个好吃。”
突然,朱亚纹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神充满期待地看向叶柯,忍不住问道:“叶哥,你们是去戛纳,还是去柏林。有消息了么?”
听到关于《入殓师》,曹真和罗禁也停下手中动作,满脸好奇地凑了过来。
他们都知道,叶柯手中的《入殓师》肯定是要去欧洲三大的,但具体是不是戛纳那就暂时不得知了,可不管怎么样对于这部电影,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知道,还没消息。”
叶柯停下手中动作,认真思索后如实说道:“应该是去戛纳吧。”
戛纳电影节那边入围名单往往在开幕前约1个月才公布。
一般每年的戛纳电影节开幕,是在每年5月13日开幕,而关于主竞赛单元入围名单一般是在4月10日左右才揭晓。
而现在,距离04年的春节还有十多天,就更别说戛纳的消息了。
不过叶柯并不着急,《入殓师》这部电影质量与题材,再加上中影这座坚实的靠山,他跟李洋还是充满信心的。
朱亚纹三人对视一眼,虽然叶柯的回答模糊,但他们心里却莫名笃定。
不过他们也听说,欧洲三大电影节向来有些“门道”,嫡系作品似乎更受青睐。
不过叶柯现在选择去戛纳,众人出于对《入殓师》的信心,入围或许有可能。
但最终能否捧回奖杯,这其实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
就在这时,大门被推开,一阵冷风灌了进来。
“咦,叶柯,亚纹你们都在这边啊。”黄博爽朗的声音响起,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形有些壮硕的男人。
叶柯抬眼望去,心中忍不住泛起一丝感慨。
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动,即便有人试图改变,有些相遇却早已写进了剧本。
此刻站在门口的,可不就是刚从摄影系毕业,凭借《香火》崭露头角的宁昊嘛。
“我们刚刚还想叫你呢,来吧一起,别客气!”
并没有多想的叶柯热情地招呼着,伸手拍了拍身边的空位。
“坐吧,都是自己哥们儿。”
黄博笑着拉着宁昊入座,熟稔地介绍起来,“这是我哥们,宁昊,摄影系的。
这几位,叶柯、朱亚纹、罗禁、曹真,都是我同届同学。”
宁昊丝毫没有初来乍到的拘谨,利落地拿起酒瓶给众人斟酒,随后举杯:“你们好,我是宁昊,刚毕业。
久仰各位大名,今天可算见到真人了!”
其实他主要还是听黄博说起几人。
见状,叶柯四人纷纷举杯回应,清脆的碰杯声里,陌生的隔阂瞬间消散。
宁昊目光灼灼地看向叶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叶柯你在《盲井》里的表演绝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真实感,我看了好几遍!今天总算是见到真人了。”
叶柯挑了挑眉,故作神秘地笑道:“怎么,难道你平时见到的都是我的假人?可惜没让你早点见着,不过现在也不晚。”
几杯酒下肚,气氛愈发热烈。宁昊放下酒杯,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挺喜欢你那部《盲井》,受它启发,我也写了个电影剧本。”
叶柯心中一动,他知道,宁昊口中的剧本,或许就是《无人区》,亦或者是《疯狂的石头》。
听说《无人区》这部作品远比《疯狂的石头》构思更早,探讨的人性议题也更加深刻。
只不过据说《无人区》这剧本并不被看好,主要还是题材问题。
最后宁昊无奈写了《疯狂的石头》才有了刘德哗投资和三千万票房黑马的故事。
“你说的是《香火》吧?我早有耳闻,可惜一直没机会看。”
叶柯放下筷子,认真说道。
他记得这部电影,据说4万元的低成本,8人组成的小剧组,宁昊一人身兼数职,却拍出了直击人心的佳作。
电影通过和尚修庙的荒诞故事,撕开了现实与信仰的冲突,极具先锋性。
“嗨,这算什么!等有空,咱们找个地儿,我请大家看!我还真想听听你们的专业意见。”宁昊说着,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随后,他话锋一转,“听说你要去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
“嗯,还不确定,明年的事了。”叶柯无奈地耸耸肩,这段时间,好似《入殓师》的关注度并不小。
这不是指观众,而是圈里人的关注,毕竟第一部算是黑马,可要是第二部跌了,那只能说是运气不好,可要是第二部依旧有所收获的话,那可能门槛会被踩烂。
“行啊!我可太看好了。
等上映了,我一定去支持!包场都没问题!”宁昊一拍桌子,豪气地说道。
黄博在一旁插科打诨:“包间么,买一张电影票,那可不算是支持了。”
“我倒是想多支持!要不然我把脖子上这狗链儿卖了,看看能不能多包几场?”宁昊说着,还作势要摘下脖子上细细的链子。
这一举动倒是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上一篇:老婆太强,与我基因隔离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