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雪姨开始 第216章

作者:师牙

  叶柯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耳尖,心里明白,这通电话,这场偶遇,以及所谓的请教,恐怕并不完全是为了探讨表演艺术。

  倒是像另一种艺术?

  他接过那个写着《步步惊心》若曦试镜分析的文件夹,随手翻开。

  在若曦雨中罚跪那场戏的页面旁边,她用工整的字迹写着一行批注:“这里的眼泪,不能是嚎啕大哭,要像苏州的雨,细细密密的,下个不停,是无声的煎熬。”

  “你这个理解方向是对的。”

  叶柯指着那行字说,“若曦的隐忍,和龙葵还不一样。

  龙葵更多是命运下的被动承受,若曦则是在清楚知道规则的情况下,主动选择的克制。

  你本身就比较擅长的、那种轻灵含蓄的方式,去表现她内心沉重的部分。”

  合上文件夹,叶柯递还给她,然后站起身:“时间不早了,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不安全,早点回酒店休息吧。

  试镜之前如果还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再给我发信息。”

  刘师师也跟着站起来,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又振作起来。

  见他转身走向门口,刘师师的声音又从身后传来:“叶导!下次…下次您要是还有空指导表演的话…能不能…就只教我一个人?

  我…我觉得跟着您,能学到很多东西,还想…还想学更多。”

  叶柯回头看了她一眼,旗袍勾勒出清瘦的身形,眼神里的渴望像一团小小的火焰。

  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叶柯只是平淡的回应了一句:“先集中精力,把《步步惊心》的试镜准备好。等你的好消息…”

  ……

  刚回到酒店里,叶柯的手机响起,看备注是吕克·贝松。

  接通电话,听筒里传来巴黎清晨特有的那种略带清冽的声线,但此刻,这声音里包裹着显而易见的歉意。

  “叶,我的朋友,我必须向你道歉。”

  吕克·贝松开门见山,语气沉重,“《飓风营救2》的投资方和制片人对动作设计的部分提出了…嗯,相当激烈的修改意见。

  原有的核心场景几乎要推倒重来。这意味着,我们之前为你量身打造的那个华国特工支线故事,以及我们讨论许久的那个以他为核心的合拍项目…恐怕不得不推迟了。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久。”

  “吕克,我理解。”

  叶柯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坚定,“商业大制作的节奏,容不得半点将就。尤其是动作戏,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链条都会受影响。

  没关系,我们都有时间。等你处理完手头的麻烦,再说其它的。”

  挂了电话,叶柯站在原地心里没有一丝失落,反而觉得有些无所谓?

  只是他这片刻的宁静和愣神,连十分钟都没维持住。

  手机开始像发了疯一样持续震动,不是电话,而是接二连三涌入的短信。

  来自各大门户网站、娱乐周刊的记者,措辞虽有不同,核心却惊人一致:

  “叶柯,听说华纳兄弟高层正在密会您,是有超级大项目要合作吗?”

  “叶导,《寄生虫》国内尚在热映,您是否已决定趁势进军好莱坞?”

  “叶导,方便透露一下和华纳洽谈的具体是什么类型的片子吗?是执导还是出演?”

  哪里来的鬼畜小道消息,叶柯微微蹙眉。

  要说跟吕克合作还有点靠谱,怎么又扯到华纳上去了。

  就在他准备拨通温情电话问个究竟时。

  酒店房门被急促敲响,外面的人,赫然是温情,手里紧紧抓着一个深蓝色烫金封皮的厚重文件夹,额角还带着一路小跑渗出的细密汗珠。

  “叶柯。”

  温情的声音有些激动和急促,“你现在,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娱乐圈风暴眼了!

  华纳兄弟亚洲区的总裁,戴维·琼斯,亲自联系我们公司,要见你。”

  将那份烫手的文件夹塞到叶柯手里,温情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陈述更清晰:“他们的想法是邀请你执导A级制作《盗梦空间》,并且,同时出演影片中的核心角色之一。

  前哨者,亚瑟!

  这个消息不知道被谁漏了点风声出去,现在不少媒体都在往这边赶。”

  “我们现在得赶紧回去了,我已经订好机票了。”

  叶柯看着她急急忙忙的就开始帮自己收拾行李,他却陷入疑惑?

  毕竟是盗梦空间,居然会邀请自己执导?诺兰呢?

  当叶柯在温情的掩护下,从特殊通道进入公司会议室时,里面早已挤满了人。

  自家公司的宣发、法务、国际业务负责人全员到齐。

  而对面,则是以华纳亚洲区总裁戴维·琼斯为首的好莱坞团队。

  没有过多的寒暄,戴维·琼斯,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定制西装的中年男人,直接摊开了桌上那本厚如辞海的项目企划书。

  一个精致的多层梦境,立体概念模型在会议桌中央的灯光下缓缓旋转,结构精妙,光彩夺目,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叶柯注意到,会议室门外,还徘徊着几家与公司关系密切的权威媒体记者,扛着摄像机,举着录音笔。

  温情在一旁低声解释:“是我特意放他们进来的。《寄生虫》的热度还在峰值,这时候如果能官宣与华纳的合作,对于影片的后续长期票房和你的国际声望,都是重量级的助力。”

  “叶先生。”

  戴维·琼斯开口,他的中文带着口音,但用词准确,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他指着剧本上“亚瑟”的名字,声音洪亮,确保门外的记者也能隐约听到,“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也是这部《盗梦空间》的编剧和制片人,他反复观看了《寄生虫》,尤其是您用楼梯空间来构建和隐喻社会阶级的那些镜头。

  他力荐您来执导这部电影。

  他认为,您既拥有用镜头语言玩转复杂空间叙事的超凡能力,其演技又足以驾驭亚瑟这个冷静、敏捷、柯布最可靠搭档的角色。

  这种‘导演与主演一体’的全面才华,在当下的好莱坞,是所有大制片厂都在争抢的稀缺资源!”

  接着,他抛出了三个让整个会议室瞬间窒息的数字:

  “1.8亿美元的制作预算,这将是华纳明年暑期档的头号种子。”

  “男主角,造梦师柯布,已确认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演。”

  “我们为您提供的导演兼主演合约,总价值2500万美元。”

  这三个数字,如同三记惊雷,在密闭的会议室里炸响。

  即便是在场见惯风浪的公司高管,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仅是天价报酬,更代表着好莱坞顶级制作体系对叶柯个人能力毫无保留的认可。

  叶柯的手指轻轻划过企划书上,对巴黎街道折叠这一奇观场景的描述。

  脑海中却不由自主的回响起来时路上的喧嚣,叶柯看见外面大批闻风而动的记者。

  在一片惊叹声中,叶柯抬起头,目光直视戴维·琼斯,问了一个关键问题:“琼斯先生,华纳和诺兰导演,为什么会如此大胆,敢把这样一个投资近两亿美金的重磅项目,赌在一个此前从未有过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经验的华语导演身上?”

  戴维·琼斯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个问题,他立刻从助理手中接过一叠放大的彩色打印稿,那是《寄生虫》里的下室漏雨、楼梯光影对比的经典分镜手稿。

  “因为您是叶先生。”

  他指着分镜稿上精妙的构图,“您运用物理空间的楼梯来表现,抽象社会结构阶级的内在逻辑,与《盗梦空间》用层层递进的梦境来探讨潜意识与现实边界的概念,是完全同频的。

  这证明了您处理复杂嵌套结构叙事的能力。”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推崇:“而且,诺兰导演特别提到,您在初次接触项目概念时,随口提及的几个东方美学构想,比如用水墨晕染般的视觉特效来表现记忆的碎片化和不可靠性,用空灵、有顿挫感的音律作为进入某一层特定梦境的钥,让他非常兴奋。

  他说,这正是《盗梦空间》所需要的、能够区别于其他科幻大片、注入独特灵魂的东方诗意。

  这是任何其他西方导演都拍不出来的味道。”

  面对如此诱人的邀约,叶柯并没有被冲昏头脑立刻点头,而是想到之前在戛纳时与诺兰随口一聊,结果被对方给盯上了。

  他需要时间权衡。

  “琼斯先生。”

  良久之后,看着会议室里里外外的人脸上表情各有不同,叶柯的声音沉稳说道,“这个项目,我接了。”

  叶柯继续说道:“但是,基于我对剧本的理解,我希望在两个方面进行补充。

  除了为亚瑟这个角色增加一场利用音律的独特频率,在危急关头干扰敌方梦境稳定、协助团队脱困的戏份,这能丰富他的技能树和文化背景。

  还有就是在表现混沌梦境时,我希望整体的视觉色调能参考华国敦煌壁画的风格,那种历经岁月沉淀、瑰丽而又苍凉的色彩,能够完美传达出时间流逝的永恒感和迷失感。”

  “太棒了!叶!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戴维·琼斯有些兴奋的回应,“我们会立刻将您的想法反馈给诺兰导演和编剧团队,并尽快纳入修改!”

  事已至此,双方谈话已经很明确了。

  在送戴维.琼斯离开后,叶柯点开微博。

  果然!

  #叶柯盗梦空间#的词条已经空降热搜榜首。

  热评第一,居然是刘茜茜发的:“老同学,真心为你骄傲!”

  叶柯笑了笑,并没有回复。

  这时,温情像是收到新的消息,激动道:“疯了!全国各大院线都在主动联系我们,要求给《寄生虫》追加排片,尤其是IMAX和巨幕厅。

  照这个趋势,我们之前预估的4亿票房天花板,怕是要被捅穿了……”

第223章 许老师的臀线

  会议室里的灯光还亮着,但外面的世界已经沸腾了。

  温情放在会议桌角落的手机屏幕不断闪烁,短信提示音此起彼伏。

  最开始还只是“叶柯密会华纳高层”的试探性消息。

  四十分钟后已经变成了“《盗梦空间》新导演疑似为华语金棕榈得主叶柯”的确认报导。

  只能说,狗仔队的工作效率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步步惊心》剧组下榻的酒店里,刘师师刚结束夜戏回到房间。

  她坐在梳妆台前,正小心翼翼的拆着头上繁琐的古装发钗,她的助理就急匆匆的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娱乐报道。

  “师师姐,快看这个!”

  助理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激动。

  刘师师接过,看到头版上印着叶柯从公司特殊通道离开时被拍到的侧影,照片有些模糊。

  但旁边加粗的黑体字标题却格外醒目:“1.8亿美金!叶柯将执导好莱坞巨制《盗梦空间》”。

  犹豫片刻,刘师师拿起手机,斟酌着用词,最终只发出了一条简短的短信:“叶导,看到新闻了,恭喜您…”

  其实这一晚,影视圈内的电话线路异常繁忙。

  王中垒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叶柯那里,语气里带着感慨:“你小子是真敢闯!华纳居然敢把这么大的项目给你,这比我们当年搞合拍片硬气多了。”

  姜纹则通过助理在微博发了一条信息:“空间叙事这事儿,他在《寄生虫》里玩得比我在《太阳照常升起》里还要野,值得期待。

  同时我的新电影也即将完成,电影中叶柯可是饰演一个很让人惊喜的角色哦。”

  刚从《仙剑三》宣传现场赶回来的杨密,在保姆车上给景恬发了条长语音:“之前还能想着怎么在庆功宴上跟叶导多说两句话,现在人家直接跳到好莱坞的牌桌上去了。咱们得得再下功夫磨磨,争取能让他回头看一眼。”

  而此时,全国院线联盟的紧急视频会议正在进行。

  各大院线代表的头像挤满了屏幕,电话那头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数据显示,《寄生虫》在叶柯新消息传出后,票务平台的次日预订量环比激增37%。”数据分析部门的主管汇报着最新情况。

  “立刻行动!”

  联盟负责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从明天开始,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影院的黄金场次排片占比再上调五个百分点!趁这股东风,把票房推到四亿,不,甚至更多!”

  几家大型票务平台的后台,运营人员正在连夜加班调整排片表。

  当他们试探性的放出“叶柯之前的作品,作为致敬专场”的预售链接后,BJ、上海等一线城市二十家重点影院的指定场次,在半小时内全部售罄。

  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已经超出了娱乐版块的范围。

  首先是北电学院官网更新了头条新闻:“以镜头为桥,传东方之美——祝贺校友叶柯获好莱坞顶级项目邀约。”

  文章下方的留言区很快被各届学生占领:“09级学弟前来报到,叶柯学长是北电的骄傲!“这条评论被顶到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