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雪姨开始 第116章

作者:师牙

  主要叶柯还真的特意带了块黑面包来,而且不止一块,这就是所谓的礼物。

  夹了块给身边黄博,叶柯打趣道:“黄博先吃,你刚钻完下水道,得补补,肥肉可以美颜。”

  其实是叶柯怕吃肥肉。

  一点也不客气的黄博啃着肘子含糊道:“还是叶导懂我,宁昊就知道骂我‘演得像个贼’。”

  宁昊踹了他一脚:“你演的不就是个贼?”

  正闹着,叶柯的手机响了,是田莉打来的,两人一起来重庆,结果一觉醒来他人先跑剧组了。

  见叶柯挂了电话,宁昊凑过来:“是中影又找你?我说你可别光顾着拍大制作,回头也来我这客串个角色,就演个抢翡翠的大老板,反差感绝对强。”

  “不是中影。”

  随后叶柯笑着摇头:“我可能没空,我还得回去,《小偷家族》可能下个月初就准备上映了。”

  如今已经是二月底了,距离三月也没几天了……

第142章 上映,六公主邀请

  3月份的电影院线,就跟一汪平静的湖水似的,扔进去一颗石子。

  没一下子溅起多高的水花,反倒是一圈圈波纹慢慢悠悠地扩开去。

  《小偷家族》的海报,在全国影院挂出来的时候。

  谁也没料到这部带着柏林金熊奖光环的文艺片,能在这个春天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一次,叶柯他们并没有像去年那样,搞个群星璀璨的首映礼,而是干脆简简单单做了个访谈,就直接上映了。

  它既没有《功夫》里那种上天入地的特效,也没有《天下无贼》里那么多大明星撑场面。

  海报上就六个演员挤在一间小破屋里,最显眼的地方,大概就是叶柯举着金熊奖杯的侧影。

  下面还有一行字:05年柏林金熊奖作品。

  3月5日清晨六点,王府井影城的清洁工发现,凌晨三点那场《小偷家族》散场后,影厅最后一排的座椅上还留着半包没拆的纸巾。

  透过监控发现,那是一个穿工装的中年男人在片尾字幕滚动时突然捂住脸,肩膀不停微颤。

  那是电影里叶柯被警察带走时,镜头扫过他藏在床板下的、给小女儿买的红色发绳。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影院不断重演。

  羊城天河影院更夸张,下午场的观众集体在片尾鼓掌,甚至惊动了隔壁厅看《窒息》的观众。

  甚至有人跑过来扒着门缝看,嘟囔着“葛忧的枪没打赢一群小偷?”

  而网上也逐渐出现了扎堆讨论,影评。

  有网友说:“那妈妈(王玲饰)扇女儿巴掌那段,我当年打我家小子也这样,手举得高,落得轻,疼在自己心里头。”

  也有网友说:“我更喜欢那饰演奶奶的演员,尤其是把糖藏在袖管里,就跟我爹当年偷偷给我塞钱一个样。”

  #小偷家族里的中式亲情#话题在新浪论坛的热度,竟盖过了同日启动的《超级女声》海选。

  而首日票房出来时,韩三屏正在中影办公室看排片表。

  当“1500万”的数字跳出来,他把手里的搪瓷杯往桌上一顿:“给影院那边通知下,给《小偷家族》加场!”

  旁边的发行总监小声提醒:“葛忧老师的《窒息》今天也上,排片占比已经被挤到15%了……”

  韩三屏眼一瞪:“好电影就该让观众多看,又不是比什么资历……”

  《小偷家族》上映后,北电表演系的课堂上,有些老师会把电影里的精彩片段投在大屏幕上。

  这时候屏幕正定格在苇青藏糖的特写:“你们看这双手,指节上的老年斑是化妆师画的,但糖纸被攥出的褶皱是真的。

  苇青为了这场戏,把水果糖揣在兜里揣了半个月,天热,糖都化成黏糊糊的糖稀了,她就这么一直攥着……”

  虽然不少学生已经去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但台下的学生们还是看得格外认真。

  和周围同学一起,朱亚纹忽然小声指着屏幕上的叶柯,提醒道:“你们注意到没?叶柯在超市偷东西的时候,瞳孔是缩着的,就像猫盯着老鼠。

  可他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眼白里的血丝都透着股暖意。”

  曹真突然举手:“我昨天在食堂看见打饭阿姨,她多给我盛了一勺菜,手的姿势跟苇青老师一模一样!”

  这话逗得全班都笑了!

  可授课老师却突然严肃起来:“记住这种感觉,表演不是在镜头前装样子,是把生活里的那些细碎事儿凑成一把钥匙,能打开观众心里的门。”

  就这么着,原本平静的三月,因为《小偷家族》上映变得热闹起来,连音乐圈都被这股热潮带着跑。

  在三月中旬,周熏办《偶遇》首签会。

  有记者问她“演而优则唱最难的是啥”。

  周熏指着台下,居然有粉丝在现场举着《小偷家族》海报,不由笑道:“最近看叶柯的戏悟出来的,不管是唱还是演,都得带着过日子的烟火气。

  这就像是我专辑里那首《对你好》,副歌的颤音不是技巧,是想起小时候妈妈追着我喂饭的样子,自然而然就抖了。”

  说完,现场粉丝纷纷高喊来一首,对此周熏还真的去清唱了两句。

  台下粉丝见状,顿时响起“再来一段”的欢呼声。

  眼瞅着上映半个月,《小偷家族》的票房居然突破了1.2亿,这可比04年一整年文艺片的总票房还多。

  圈里不少导演、投资方都忍不住咋舌,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真就文艺片吃香了?

  而且还这么猛,上映半个月就超过去年所有文艺片的总和。

  对此叶柯只能说是这部新电影,总算补上了去年《入殓师》没能破亿的遗憾。

  那边《小偷家族》一个劲儿创造奇迹。

  这边第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倒成了它的“非正式庆典”。

  虽说电影因为上映时间错过了报名,可组委会哪能放过这热度?

  还是在颁奖环节加了段“年度关注影片”的VCR。

  当画面切到叶柯在柏林举着金熊的镜头。

  台下突然响起自发的掌声,比最佳影片《德拉姆》获奖时还热闹。

  田壮壮上台领最佳导演奖,也特意提到了这部电影,还夸道:“叶柯这小子让我想起拍《德拉姆》的时候,我们总想着去老远的地方找故事,其实最好的故事就在隔壁胡同里。

  就像叶柯镜头里那些偷来的面包、藏起的糖果,比任何宏大的故事都有力量……”

  在田壮壮之前,刚凭《天下无贼》拿了最佳女主角,刘喏英笑着说:“我看完电影给我妈打电话,问她当年是不是也像戏里的妈妈那样,偷偷把肉埋在我碗底的饭里……”

  港岛金像奖那边,周星星在后台被记者围住,并追问:“《功夫》和《小偷家族》哪个更能代表华语电影”。

  周星星摸着下巴想了想:“一个是把拳头打向天空,一个是把糖塞进袖管,都挺好的。

  就像包子和烧麦,能填饱肚子的都是好东西。

  我其实挺期待跟叶柯合作拍电影的,他有自己特别的风格……”

  这话被香港媒体做成标题,旁边配着叶柯在柏林领奖的照片,还写着“金熊与馒头,都是人间烟火”。

  而内地这边的讨论,那就更实在了。

  特别是《人民曰报》发了篇文章。

  标题是《从金熊到银幕:好故事自带泥土香》。

  内容是:“当《超级女声》让普通人看到梦想的可能,《小偷家族》让观众摸到了生活的质感。

  前者是抬头看星星,后者是脚踩在地上,都是这个春天里最动人的文化风景。”

  文章发表那天,中影接到三十多个地方的电话,问能不能组织同志们去包场看电影,说要“学习影片里的民生视角”。

  毕竟官方都发了信号,再不跟上,可就掉队了。

  这时候全国影院里,《小偷家族》的排片占比还高达35%,

  比新上映的《桃花灿烂》还多10个百分点。

  有影院工作人员在网上晒了张照片:散场的观众里,有个小男孩把手里的半根棒棒糖分给了路边的老人,就像是电影中那些画面一样。

  配文写着:“这过亿的票房,买的不是电影票,是给生活的一张温情欠条。”

  此时的叶柯,正走进CCTV6的演播厅。

  这也是观众们常念叨的“六公主”电影频道。

  后台化妆间里,主持人瑶淼对着台本反复琢磨,见叶柯坐下补妆,抬头笑道:“等会儿我少问些获奖感言,观众来信里八成都是想听听片场的琐事,比如苇青老师揣糖揣到化,张义山磨破膝盖这些。”

  叶柯对着镜子理了理衬衫领口:“行,那我就尽捡实在的说,保证没半句虚的。”

  上新闻联播时,叶柯可是不知情。

  而可到了电影频道,聊的都是自己最熟的电影和片场,整个人都松弛下来,连指尖敲着化妆台的节奏都轻快了些。

  演播厅的灯光骤然亮起,暖黄色的光束打在舞台中央。

  叶柯刚坐下,就听见台下传来细碎的掌声。

  瑶淼先指了指观众席前排:“今天来了不少特殊的观众,都是北电表演系的学生,他们说看了《小偷家族》,非得现场听听叶导怎么把一群‘小偷’拍得比谁都像家人。”

  叶柯往台下扫了眼,果然看见几张眼熟的面孔。

  正是那北电宿舍里扯着嗓子喊“叶柯牛逼”的那帮小子。

  坐在第三排的曹真手里举着个硬纸板,上面用马克笔写着“金熊666”,字歪歪扭扭的。

  但很快就被旁边的朱亚纹和罗禁,一把摁了下去。

  “其实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

  叶柯换了个舒服姿势:“就拿苇青老师藏糖果那场戏来说,她总觉得自己演得‘太刻意’,说‘老人藏东西哪会这么使劲攥着’。

  后来我让道具组买了斤水果糖,让她揣在棉袄袖管里,揣了小半个月,天热的时候糖化成黏糊糊的糖稀。

  等再拍的时候,她指尖捏着皱巴巴的糖纸,那股子舍不得又想给的劲儿,根本不用演。”

  大屏幕适时切到电影片段:苇青把糖塞进羊紫手里,指节上的老年斑蹭过孩子的掌心,糖纸窸窣作响,镜头拉远时,能看见老人袖口那片淡淡的糖渍。

  台下顿时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瑶淼笑着接话:“听说张义山为了演好少年祥太,真把膝盖磨破了?道具组不是准备了两条裤子吗?”

  “那小子倔得很。”

  叶柯想起片场的事就忍不住笑,“道具组确实备了新裤子和做旧的破裤子,我跟他说‘被生活磨出的口子,比剪刀剪的真’,让他穿破的那条。

  结果第三天他一瘸一拐过来,裤腿上沾着泥,膝盖渗着血,举着裤脚跟我邀功:‘叶导你看,这下够真了吧?’

  后来才知道,他为了找那种‘总在地上爬’的感觉,没事就往糙地上蹭,场务劝都劝不住。”

  说到最后叶柯忍不住笑道:“他啊,真的是跟猴一样,但是有灵性…”

  台下哄笑声里,北电的学生们凑在一起小声议论。

  坐在前排的女生举着话筒站起来,声音带着点紧张:“叶……叶导,我们新人总纠结该先练技巧,还是先学观察生活,您觉得哪个更重要?”

  叶柯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对着观众晃了晃:“就像这瓶水,标签上写着‘矿泉水’,这是技巧,告诉你它是什么。

  但只有拧开喝一口,才知道凉不凉、甜不甜,有没有带点涩味,这就是观察生活。”

  不知不觉录到后半段,叶柯聊起片场一些趣事。

  王玲扇羊紫巴掌时总忍不住笑场,最后是叶柯让她回忆“小时候被妈妈教训”的事,才找到那股“手狠心软”的劲儿。

  叶柯自己演父亲被警察带走时,口袋里藏着块凉馒头,就为了找那种“饿了好几天”的虚弱感。

  这些细节让现场笑声不断。

  瑶淼趁机抛出观众最关心的问题:“现在《小偷家族》票房已经破一亿多了。

  好多人都在猜,您下一部电影打算拍什么?还会延续这种现实题材吗?”

  叶柯望着台下闪烁的镜头,沉吟片刻才开口:“目前还没完全定下来,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或者试试别的类型,毕竟人总归要尝试新的,不断挑战自我…”

  录完节目时,瑶淼笑着递过一个笔记本:“观众让我求句寄语,说想贴在剧本封面上。”

  叶柯接过笔,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写下:“别总想着当主角,先把自己活成剧本里的人…”

  进入四月,《小偷家族》的热度渐渐消退。

  虽说影院里,这部片子的排片占比仍牢牢守住25%的份额,比新上映的一些电影还多出五个百分点。

  甚至有一些影院经理在网上晒出凌晨场的上座率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