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雪姨开始 第100章

作者:师牙

  两人在掌声中走上舞台,与朱君握手致意。

  “欢迎你们,叶柯李洋。先请坐。”

  指了指中央摆放的米色沙发,等叶柯和李洋落座后。

  朱君则坐在对面单人椅上,“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入殓师》这个片名时,第一反应是这题材是不是太冷门了,会有好成绩么。

  可当我看完电影,心里真被打动了。

  叶柯,作为编剧和主演,你当初为什么想着去写这样的剧本,和饰演电影中的男主角?”

  略显放松双腿互叠,叶柯并未多思索说道:“其实最初想到这个题材,也是偶然的,本身关于入殓师这一职业自古就有,只是平时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

  所以在那次偶尔之下,就多为了解,发现其实并不是平时别人所想那样。

  所以我就试着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当时是先给李洋看的,他也很喜欢,所以那时候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和不断修改剧本。”

  “可不是嘛!”

  李洋接过话头,身体往前探说道,“其实叶柯跟我说这事时,我抱着很大怀疑,毕竟他是演员出身的,写剧本那不是专业编剧的事嘛。

  但结果嘛……”

  顿了下,看向旁边叶柯,李洋不由乐道:“可是看到《入殓师》的剧本后,虽然还不是很完整。

  但那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个能‘咬’住观众的故事。”

  李洋有些玩笑的比喻,惹得现场观众大笑。

  叶柯也不由乐的笑了笑,其实接受节目访谈,不能一味太过认真古板,那样缺乏趣味性。

  毕竟两人上节目中的初衷,也是为了宣传电影。

  听到李洋的话,朱君笑着问道:“听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你们吃了不少苦头?”

  “何止是苦头!”

  感觉有些放飞的李洋,有些夸张的拍了下大腿,“开机前,叶柯非要带着整个剧组去殡葬学校学习。

  那地方,大夏天的,空调嗡嗡响,解剖室的福尔马林味能钻进衣服缝里。

  叶柯倒好,天天跟着老师傅学给遗体化妆,手套戴了三层,愣是被熏得吃不下饭。”

  “确实是段难忘的经历。”

  相对于李洋有些夸张表演成份在里面,叶柯则是显得很平静,仿佛在述说一件往事,“记得第一次实操时,我面对的是一具硅胶模型,但手还是不受控制地发抖。

  而专业的老师傅就站在旁边,特别平静地说:‘你手抖,是因为把它当道具。试着把它当成一位睡着了的长辈。’

  也正是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了入殓师的意义。”

  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而后朱君好奇问道:“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那就是叶柯饰演的主角给父亲入殓时,发现老人指甲缝里的木屑,这个设计是怎么来的?”

  “这其实是个意外之喜。”叶柯眼睛亮起来,“拍摄时,扮演父亲的老演员也是个木工爱好者,他总爱在片场用小刀削木头玩。

  有天收工后,我突然注意到他指甲缝里的木屑,就干脆增加了这个情节。

  毕竟有时候,生活的细节比剧本更有力量。”

  听到叶柯与李洋两人的话,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待掌声稍微弱些,朱君拿起桌上的照片:“这张照片在网上流传很广,是剧组在零下十度的户外拍摄的场景。

  叶柯,你当时穿着单衣躺在雪地里,嘴唇都冻紫了,为什么坚持不用替身?”

  叶柯笑了笑:“那场戏,是主角在雪中开始心境转变的关键节点,

  如果我自己不真切感受那份寒冷,又怎么能让观众相信角色的挣扎与顿悟?”

  说着看到朱君和观众眼神中好似极为好奇,叶柯不由补充道:“记得拍完后,李洋急得让工作人员赶紧拿大衣给我,他嘴里还骂骂咧咧。”

  “嘿!我能不着急吗?”

  李洋很是配合的瞪大眼睛,“要是主演冻出个好歹,我上哪找第二个叶柯去?”

  他的话再次引发笑声,现场气氛愈发轻松。

  收起笑容,朱君语气变得郑重:“这部电影如今很是成功,并且好像还打破了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今天是九月十七号了吧,票房已经快六千万了吧。

  叶柯,你觉得它为什么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是啊,谁也没有想到,《入殓师》上映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就狂揽六千万票房。

  “对于观众与影迷粉丝的支持,真是太出乎意外了,很是感谢!”

  叶柯沉默片刻,抬头望向观众席:“电影里有句台词:‘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扇门。’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告别,但如何让告别变得有尊严、有意义,这是《入殓师》想探讨的命题。

  观众在电影里看到的,或许不是入殓师的故事,而是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李洋在一旁说道:“叶柯在表演上太‘轴’了!有场哭戏,他觉得自己没哭出‘撕心裂肺又克制’的感觉,愣是重拍了十几次。”

  “这么执着的表演方式,会给自己很大压力吧?”朱君关切地问。

  叶柯轻叹一声:“压力肯定多少是会有的,偶尔在片场时,我们会在想,要是观众不喜欢怎么办?

  但转念一想,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把想说的故事、想表达的情感都放进了电影里,剩下的,就交给观众吧。”

  这时,大屏幕开始播放影迷们的留言视频录制,有男生女生,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以及有不少病人,这些人无一不是在述说着对电影观后感,以及自身看待死亡的看法。

  有些是以洒脱,而更多是以放不下家人,或者老婆孩子的,但无一例外最后这些人眼眶都泛红,充满了对家人的不舍…

  看着屏幕,这次叶柯也忍不住眼眶渐渐泛红,李洋则是干脆掏出纸巾悄悄擦拭眼角。

  朱君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反馈,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的坚持没有白费。”叶柯情绪很恢复过来说道,“作为电影人,我们总希望作品能在观众心里留下点什么。现在看来,《入殓师》做到了。”

  李洋则是语气坚定:“接下来,我们还会坚持拍有温度的故事。不为票房,只为了那份能打动人心的力量。”

  最后节目接近尾声…

  朱君站起身说道:“今天的访谈让我们看到了《入殓师》背后的艰辛与坚持。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真正的艺术,永远能触达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感谢叶柯、李洋,也感谢《入殓师》,为我们带来这样一部温暖而有力量的作品…”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叶柯与李洋也站了起来致谢……

  对于这几个访谈节目播出后,效果特别好。

  而观众们通过节目,知道了《入殓师》电影背后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对《入殓师》的兴趣更浓了。

  互联网上,还有许多网友在聊节目里的内容,还有一些创意网友们直接把李洋在节目里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做成动态图片。

  而电影的票房,也跟着又涨了一波,不少之前没听说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走进了电影院。

  其实在《入殓师》上映前,叶柯和李洋以及中影那边,其实心里有底。

  靠着在戛纳电影节卖出的海外版权,叶柯的藤蔓传媒、李洋的工作室,还有中影集团早就赚了一笔。

  所以大家觉得国内上映就算成绩一般,也能算是拿奖之后的额外收获。

  考虑到这是部文艺片,观众可能不多,路演只在北上广深四个大城市跑了几天,之后就等着票房慢慢增长,可以说是整个《入殓师》主创都挺淡定。

  其实04年的电影市场,算是特别热闹。

  同时这一年,大陆和香港地区都出了不少卖座的片子。

  《电影艺术》杂志还特意统计了一下,目前今年票房最高的十部电影,全是大制作或者合拍片。

  周星星的《功夫》有精彩的特效和搞笑情节,票房1.73亿。

  张一谋的《十面埋伏》画面漂亮,武打场面震撼,票房1.56亿。

  冯小缸的《天下无贼》有刘德铧、刘喏英这些大明星,票房也有1.26亿。

  而相比之下,王家卫的《2046》虽然也很有名,但票房只有5000万,连成本都没赚回来。

  这部片子之前被误传要竞争戛纳电影节大奖,结果只是参展。

  王家卫从戛纳回来就赶紧上映,可还是没火起来。

  主要是因为片子拍得太文艺,剧情有点难懂,跟当时观众爱看的热闹大片不一样。

  而且上映的时候,《功夫》这些大片已经占了大部分排片。

  再加上这部片子拍了整整五年,投资方投了很多钱,成本实在太高。

  本以为今年票房热闹就这么过去了,谁都没想到,9月1号上映的《入殓师》就像突然炸开了!

  彻底改变以往大家对文艺片的看法。

  当时的电影市场,全是大场面、大明星的商业片最受欢迎。

  观众都觉得,只有像《功夫》这样特效酷炫、《天下无贼》这样明星扎堆的片子才能卖座。

  而文艺片向来因为题材小众、节奏慢,很难在票房会有好成绩。

  可《入殓师》偏偏不一样。

  整部电影中,是讲给去世的人整理仪容的入殓师的故事。

  没有炫酷特效,也没有流量明星,但一上映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镜头拍摄细腻,把主角从一开始不愿意干这行,到后来慢慢理解、热爱这份工作的心理变化,全都展现了出来。

  同时叶柯饰演的主演演技也特别真实。

  甚至好多网友和观众们看完都说,就像在看身边发生的真事儿一样。

  比如有个场景,叶柯第一次给逝者化妆,手紧张得直发抖,额头上全是汗,观众在底下看得心里也跟着揪起来。

  电影好看,大家就忍不住要聊。

  这时候互联网刚开始流行,没有现在这么多社交软件,但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特别火。

  有人在论坛发帖子说:“看完《入殓师》,我半夜躺在床上,一直在想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人分享自己家里老人去世的经历,说电影里入殓师给逝者整理衣服、梳头的画面,让他们觉得特别温暖、特别庄重。

  这些帖子下面的回复一条接一条,越聊越热闹。

  慢慢地,知道这部电影的人越来越多,影院里的观众也场场爆满。

  一开始影院只给排了很少的场次,后来发现总有人买不到票,就赶紧加场。

  羊城一家老影院的经理,天天站在售票窗口旁边数人数,看到连着好几场都坐满了,连过道都加了塑料凳子,高兴得直搓手。

  等到最终票房数据出来,整个电影圈都轰动了。

  《入殓师》上映后,票房不仅没像大家想的那样越来越低,反而一周比一周越耐打。

  到了9月底最后一天,票房直接突破了八千万!

  这在众多文艺片中的票房里,那简直不是魔咒了,是传说!

  要知道,今年票房过亿的电影,也就三部,还全是商业大片。

  排在第四则是揽下八千万票房的《入殓师》。

  要知道李洋和叶柯在前两年拍的《盲井》,票房才一千多万。

  现在《入殓师》直接翻了快八倍,连见惯了大场面的韩三屏,看到这个数字都激动得在办公室里直转圈,见人就说:“真是惊喜啊!”

  中影集团其他人则是围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刷新票房数据。

  有人激动地拍桌子:“文艺片居然能卖出这个成绩,真是想都不敢想!”

  以前大家都说拍文艺片肯定赔钱,现在全都改变了想法,其实这玩意也得看谁拍!

  而圈内不少演员明星们,在接受采访时也是对《入殓师》票房表示惊讶与恭贺。

  有演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入殓师》让我看到了电影该有的样子,不靠炒作,靠的就是真诚。”

  还有明星专门在博客上写长文推荐,配了好几张电影截图。

  好像随着《入殓师》在票房与奖项上是叫好又叫座,叶柯一下子成了电影圈的红人,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合作邀请。

  甚至就连一些港圈导演都专门飞到首都,邀请他去香港谈合作。

  只能说那边的导演更直接,票房大于一切,才不在意你是内地还是港圈的,至少你可以扛起票房来。

  八千万票房,对于一些小成本电影来说,简直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