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风水师 第447章

作者:道之光

  尤其是“端午”,第一个午日刚好赶上丙午日的概率不是很大。

  但今年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刚巧是丙午日。

  虽然我自己用的是五月五日午时,大家也可以在午月午日午时再准备一次。

  午时水和其他时候的水相比,差别可能会明显一些,但午时和午时的比差别就比较小。

  大家可以试试,看看能不能喝出区别来。

  第140章截图

  特别声明一下,疑神疑鬼的人不要去尝试,除了自修脾气之外,不要去尝试任何事情。

  之前提醒过,今年会很难。

  如果心不定,会把一些事情胡乱归因,最终扰乱的是自己的心境。

  心没到定下来之前,不要做任何尝试。

  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归因系统很重要。如果吃苹果下雨了,吓得不敢吃苹果又下雨了,会让自己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怎么做都不对

  这里不是批评的意思,而是说,在什么境界办什么事儿,每个人的机缘不一样。

  所有能引起我们疑神疑鬼的事情,都不要去尝试。

  各种办法有很多,选择自己适合的。

  这位友友说鼻塞、嗓子有痰,揉了耳屏,配合的象数。

  耳屏是耳眼前面的小凸起,反射区对应着头部。

  揉拉耳屏能补肾(肾开窍于耳),提升免疫力,也能缓解头部问题,比如头晕、头痛、头脑不清醒等情况,以及鼻子、耳朵等问题,嗓子不舒服的话也可以试一下。

  如果按摩穴位也会担心自己把自己按坏了,那就只修自己的脾气。

  性情疗法的效果也很好。

  【修脾气不会有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再重申一遍,在哪个境界办哪个境界的事儿,信哪个用哪个,不要贪多。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说的就很好。

  唯物主义让自己快乐,那就用唯物主义。

  没有哪种比哪种更好的说法,能让自己快乐的,就是最好的。

  下面这位友友的理解也很到位。

  如果能明白这个点,这本书才算是读懂了。

  所有的“术”都是工具,能驾驭哪个用哪个。

  一旦驾驭不了,开始疑神疑鬼了,那就不要用。

  “修不动之心”“让自己活得更幸福”,这才是努力的方向。

  【心的笃定最重要。】

第900章 【篇外:持经达变】

  这章解释一下第5章讲过的伴侣方向的问题。

  月上数日,落点的地支代表着方向。

  比如落在申,西南方向。

  你在她的西南,或者她在你的西南的意思。

  所以说,反向延长线方向也对。

  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月是寅月,但有的人在正月出生,但八字不是寅月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了阴历、阳历、农历和干支历等问题。

  农历和阴历严格来说并不是完全一样,但平时老百姓说的时候是没有特意区分的。

  人们一般会把日历上的阿拉伯数字叫阳历,把下面的初一初二叫阴历或者农历。

  所以第5章说的,只是简单的用阴历的月份数日子。

  如果能分清楚干支,直接用干支的月份更好。

  干支跟月份如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结果会有一点偏差。

  伴侣方位的计算方法本来就是一个粗略的参考范围,偏差一点影响倒也不是很大。

  我们可以借着这个问题,说一下历法。

  严格来说的话,阳历是指太阳历(以太阳运行轨迹制定的历法),阴历是指太阴历(以月亮运行轨迹制定的历法),而农历则是阴阳合历。

  日历上的阿拉伯数字只是阳历的一种。

  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也是属于太阳历。

  太阳绕地球一周是365天还要多五六个小时,咱们平时一年365天,所以每4年就少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于是阳历的算法,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多的一天加在了2月。(平时28天,闰年29天。)

  但也不是每4年一定会有一个闰年,因为太阳绕地球一周不是准准地多出6个小时。

  也就是说,不是每四年一定是多出来一天。

  按照每四年一闰的话就会算多了,实际情况每四百年会少3天。

  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意思是,第一二三个百年不闰年,只要第四个百年才闰,就把差那三天补上了。但也不是完全补上,还有少许差距。不过那已经是几千年之后的事情了,平时不考虑。)

  意思是,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但不是100的倍数,为闰年。

  如果尾数是00年份(世纪年),除非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否则不是。(比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

  上面这个闰年,说的是太阳历。

  下面说一下太阴历。

  太阴历是指月亮的运动规律,比如初一月儿弯,十五月亮圆,这个初一、十五就是阴历。

  阴历与潮汐有关系。

  不过植物生长和一年四季,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有关系,太阴历无法反应季节的变化,所以又把太阴历和太阳历合起来,阴阳和合形成了农历。

  一年四季跟着阳历走,月份跟着阴历走。

  阴历一个月是29天或30天,所以12个月是354天,与太阳历365天差了11天。

  为了弥补这个差距,设置了19年7闰法。

  每19年有7个月份是没有二十四节气里的中气,这7个月被定为闰月。

  闰月是阴历纪年法里才有的。

  而算命理的话,一般使用的是干支历,不考虑闰月。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个别门派好像也考虑。

  比如说小六壬。

  是按照干支算,还是按照阴历算,不同门派有不同的说法。

  测算这个还好说,因为有句话叫:错卦错断。

  意思是,你看成什么,就是什么,即使看错了,那也是冥冥之中的指引。

  也就是说,你想怎么算,起心动念会刚好与结果吻合。

  比如说,你想按照阴历闰月算,那你就会在“合适”的时间起心动念。

  如果你想按照干支算,那你就会在另一个“合适”的时间起心动念。

  这也是为什么门派之间争不出对错。

  高维的世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你对我就错,我对你就错。

  所以自己确定好了认同哪种方式都行。

  ?( o ? o )?

  占卜比较简单,但是看命理比较复杂。

  比如说时辰,正常古代十二时辰,是以11点为分界点,11点-1点叫子时。

  有人却加入了24小时制,把12点之前叫做前子时,算作前一天,把12点之后叫做后子时,算作后一天。

  24小时制也不是中国研究出来的计时法,为什么会影响到排八字,我不是很清楚,反正用的人也不少。

  由于时代的变迁,不但24小时制影响了命理,春节日期的改变也影响了属相的界定。

  以前的春节是以立春为准的(用的是太阳历),民国才改成了正月初一(以太阴历为准)。

  古代说的岁首或者太岁,都是以立春开始算的。

  如果以正月初一换属相的话,就会出现八字甲子年出生的人,但是不属老鼠,而是属猪或者属牛的情况,哈哈哈。

  关于到底是“以古为鉴”,还是与时俱进,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道德经》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意思是:掌握自古以来的规律,去理解今天身边发生的所有事,能够古往今来无所不知。

  但帛书版的《道德经》却把“执古之道”写成了“执今之道”,意思是老子提倡与时俱进?

  古代的书很多都是手抄本,不同的版本是因为不小心抄错了,还是添加了抄写者个人的理解,我们不好妄议。

  我个人是比较认同曾仕强教授的说法的。

  他提倡“持经达变”,意思是通过掌握不变的原理,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他说,“当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变的时候,这个社会是永远不能安定的。”

  有变有不变,或许才是人们在迷茫中前行的倚靠。

第901章 【篇外:万事问问心】

  经常有人问,这位道长让我做这个法事、那个道长让我买那个摆件……问我怎么看。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怎么看,而在于如果你已经起了疑心了,自己心里都不舒服了,那么不论是真是假都不建议去做。

  心的笃定是最重要的。

  当心开始摇摆的时候,心已经不正了。

  既然不正了,还做它干啥?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就很清醒。

  有师父主动提出这位友友有问题,建议她“拜师”,但拜师就会伴随着各种收费。

  友友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上有老小有小”“撇开生活责任”还算什么修行?

  本来分析得挺客观的,但紧接着又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放弃“上升”不尊重。

  大家有时候就是把“师父”看得太大了。

  前面说过,神仙是人,鬼也是人,卦也是人,它们尚且都是人,那么人间的师父不就更是个正常人了吗?

  作为一个正常人,主动提出别人有问题,上赶着的当“好心人”,如果真的是发善心想去帮助人,那么会收钱吗?

  我不是说拜师不应该交学费,我的意思是主动开口要帮助别人的人,会收钱吗?

  假设你看到邻居老奶奶生活不方便,你主动去帮她收拾家务,你会要求收钱吗?

  反过来,老奶奶生活不方便,她不得不请人帮自己做家务,她要不要付钱呢?

  谁主动,谁就应该是付出的那一方,这才是正常情况。

  两性关系也是如此。

  谁主动,谁就会承担更多的付出。

  你去追求女神,反过来还要求女神给你洗衣服做饭,给你钱花、给你提供情绪价值,这是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主动“想要帮”你的人,同时他还是个利益的索取者,那他除了是以卖货为目的,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