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道之光
这位友友反馈的症状是“水肿”、“心慌”、“低血糖”、“反复发烧”等症状。
这些症状都跟坎1和离9有关。(每个宫格对应的症状前面有写过)
坎1和离9有跷跷板的作用,而且提到了“反复发烧”,算是免疫力的问题。
免疫力跟坎1相关,所以主要是先找坎1的问题。(离9大概率也是有问题的)
这位友友说,“没买房子前,他心脏也不好。”
这就是互相感应。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关于互相感应的案例。
这位友友没有孩子,他以为是艮8的问题,问放土可以吗?
但房子是斜着的,实际情况是厕所在中宫,坎1缺宫。
第一句说的“这个图好调”,是指如果不斜的话。
如果厕所在中宫的话,那放不放土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儿了。
友友说,那“只能换房子了”。
能避开是最好的。
友友先提到要换房子,我才说“换一个比较好”。
评论区有的友友说我表达时不够绝对,建议我直接说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其实书里写的很清楚,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避开,离伤害越远越好。
但我不能直接建议别人换房子,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如果我说必须要换,但对方没有能力换(或者嫌麻烦),那么我说必须要换之后,那住在里面的人心里得多膈应?
所以最好是大家自己看书,自己找解决方案。
大家心里有数,最优解是什么, 次优解是什么,看自己愿意做到什么程度。
幸好这位友友的房子是租的。
他家正西又是厨房,财运不畅,所以他马上就去找房子了。
他选中的房子是一楼的,打算开坤2位的西南门,呃……
友友说他还看了《阳宅三要》,选了这个比较满意的房子。
但不论看大太极还是小太极,厕所都压在了坎1宫和中宫5。
我记得第889章一位友友说,她们小区“差不多都是正北开门”。
而这位友友则说,“我们这里的房子大多都是中宫是厕所的”。
这就是之前讲的“认知性偏差”。
当大家被某种认知环绕着的时候,就会误认为“世界基本都是这样”。
但不在这种认知里的人,他们的反应是“竟然真有厕所在中宫的?”
第330章截图
如果不是特意调整自己的运势,那么人们大概率是会住到跟自己磁场相似的房子里。
尤其是运势低落的时候,更要先调心。
心静下来之后再做决策,否则容易越做越错。
放下执着,心定下来。
种善因才能结善果。
第893章 【篇外:把万物都看做“人”】
这章我们聊聊修心的事儿。
有的友友问:为什么测算的结果不准?
有的友友问:为什么自己拜了那么多寺庙和道观,佛菩萨和神仙都不好使?
为什么有人好使,有人不好使?
我们聊一聊“恭敬”。
不论是我们测算、还是拜求,都相当于是请求“别人”帮助我们。
不论是帮我们指明道路、还是帮我们达成愿望,都算是一种“求”。
但求人得有个求人的态度吧?
很多人不理解“态度”这个词。
反而还理直气壮地认为:我是信你我才求你的,但结果证明你不好使啊!
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什么叫恭敬。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对省长很恭敬,你会不会有事儿没事儿就去问问他:我一会儿出门会堵车不?我这次考试能考几分啊?你说我今年会不会发财?
或者,你会不会拿100块钱往省长桌子上一放,双手合十命令道:“麻烦让我这次事业编的考试通过。”
或者,你会不会跑去省长面前跪下磕个头,命令道:“麻烦让我生个儿子。”
然后就回家等结果去了。
最终没有等到期待的结果,再埋怨省长不好使?
你会这样做事吗?(一般情况是不会这么做的,但特殊关系也可能会问问省长一会儿出门堵车不?看情况,不固定。咱只说正常情况。)
对省长你尚且不会有如此傲慢的态度,你凭什么认为你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神仙?
万物皆有灵。
我们可以把万事万物都看做是“人”,生活在不同层面的“人”。
比如神仙、佛菩萨、天道等等,我们把他们看成比我们更有能力的“人”就好了。
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贵人是怎样的态度,那对无形“人”的恭敬之心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着佛菩萨一顿“我要这个”“我要那个”的张嘴就提要求,你那态度是恭敬吗?还是把神仙当佣人一样使唤?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去求同一个贵人,为什么有人求到了,有人没求到?
差在哪儿了?
玄学的世界是一样的。
把天道看成是修行比较好的“人”就容易理解了。
不是跪下磕个头就叫“恭敬”了。
跪不跪,只是个形。
关键在于心。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神仙,下面两个人求你办事儿。
一个人跪着,双手合十道:“我想要进事业编,麻烦您确保我能考上。要是我不能通过,那就证明你是个没本事的。”
另外一个人则恭敬的站着表述道:“我希望可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如果可以的话,还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
如果时机未到,您也不必太为难,只希望您看到我的心意就好。
不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可以有机会与您携手,共同建设咱们的美好家园。”
如果你是神仙,你会帮助那个跪着的,还是那个站着的?
有人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不论鬼神都不愿意帮助自己。
这种情况建议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傲慢地把贵人在当佣人使?
颐指气使地命令别人,所以人家才不愿意帮忙?
可能有人会认为,神仙(贵人)的修为高,人家有很大的包容心,根本就不会介意别人的态度好不好。
人家确实可能不会在意,但这个世界是有因果的啊。
第539章讲过,不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不做不需要有理由。但想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才会去做。
如果你尚在低位的时候就态度傲慢,哪怕对方不介意,那人家也可以选择无视呀,他为什么要帮你?
是不是得给人家一个帮你的理由?
还有那些天天烧个香磕个头就“乞求”着能够解脱的人,神仙为什么要拉这种“只想不劳而获、自私自利的人”上去啊!
这就好比你天天跪在省长门口求啊求的,哪怕他真的看你态度坚定,施舍给你了一个岗位,但你除了跪拜什么都不会,你上去了就能过得好了吗?
如果硬求的缘分不能让你过得更好,那你天天又拜又求的图啥呢?
收起那些虚假的恭敬,认真地做好自己,给上面的“人”一个愿意帮助我们的理由。
第894章 【篇外:利他是有前提的】
出门了一周今天刚回来,晚两天在公众号跟大家分享一下出门的收获。
这几天没更新,发现了个别友友爱抬杠,哈哈,上一章的内容澄清两个点。
第一个是,烧香、磕头、念经、持咒有没有用。
上一章表达的是,天天光做这些,无法解脱。
这句话并不是说那些事情没有用。
就好比我说:“你天天光知道吃,就想考上清华啊?”
这句话表达的并不是说吃饭没有用,不让你再吃饭的意思。
而是说,烧香、磕头、念经、持咒这些事情(包括风水也是),就跟吃饭一样,是很基本的事情。
如果光做这些,并不能保证你就万事如意了。
这些事情就跟吃饭一样有用,但是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
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做正事儿。
第二个要澄清的点是,天天去求省长,就算省长给你了一个岗位也很难胜任。
这句话跟上一段的意思是一样的,不是说见贵人没有用,只是说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种事情上。
如果有时间可以跟贵人坐一坐聊一聊还是有用的,说不定人家那句话就把咱给点醒了。
偶尔的聊一聊是有用,但如果生命全部拿去东聊西聊了,没有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提升自己,那么聊不聊也没什么大用。
不执着,别极端。
让你别光想着吃饭,所以你就不吃饭了?这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包括利他也是一样。
利他的前提是你自己得有能力。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国、平天下之前,得先修身、齐家。
不少友友自己家里过得鸡飞狗跳的,天天琢磨着怎么修神通去拯救法界众生……
书里前面说过,修心,修的是笃定的、慈悲的心。
家里鸡飞狗跳的,心真的能笃定和慈悲吗?
这还美名其曰是看了我的书,所以格局提升了,想为众生做点事儿。
这就好比说,自己做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题,也只能得个五六十分,但看到很多大学生心理抑郁,就想去大学当教授好好开导开导那些大学生……
还振振有词自己这是“利他”,这是正心正念!
贪图功德、好高骛远也是贪。
贪并不只是体现在钱上。
一门心思的“利他”,就算不收钱,但你想做的跟自己的能力不匹配,也算是一种贪,这个要特别特别注意。
上一篇:综漫:恶魔便利店,给妃英理上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