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道之光
(o??_o?)
下面的案例问的是化解。
这位友友找的点是对的。
能找到问题,就比稀里糊涂的强。
至于化解,一层是一层的力量,中国结只是中国结的力量,挪走肯定会更好。
能做多少做多少。
不好改的地方,用德行可以补。(这里说的德行,不是去捐款,而是指修脾气。不理解的话,往前看性情疗法部分。)
另外提一个额外的点。
这位友友的头像是单一的黑色,如果不是坎1的命宫,尽量不用纯黑色头像。
喜水的话,也可以用靛蓝色可以代替黑色。
(o??_o?)
这位友友学的是不错的,问题找的点是对的。
坎1有水,伤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另外,心肾相交,也称为水火既济。
肾水受伤,不足以与心火相交,对应着也容易火气大。
风水的问题,得从风水上解。
这种重大问题,一般还伴随着阴的问题。
别人的问题,得别人自己修。
能量是对等的。
要想解决多大的问题,就要付出对等的心力。
光有同情心,是无法改变他人命运的。
可以给别人提一句,至于要不要改,那是别人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不论他们选择的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能帮多少帮多少,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担心,于事无补,只会拉低自己的能量。
一切都是因果,阴阳平衡是天道。
大家要养成正向思维的习惯。
这位友友为了躲让他人,自己和孩子都受伤了,甚至身体的右边都不能动了。
遇到问题,不急不躁,静静的感知,注意力回来了,身体就开始恢复。
不论身体哪里疼痛,都可以用这个办法。
心平气和的去感知。
疼痛是一种提醒,当我们的注意力去感知的时候,相当于是身体知道我们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感知疼痛的范围、形状、强弱程度,去感知疼痛的最核心的那个点。
一般情况,找不到最核心疼痛的点,疼痛就消失了。
如果一次不行,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外面放松一下,用前面说的洗心养神功,把注意力关注在具体的实物上。
一分半分钟之后,再回到自身,感知疼痛。
可以反复做几个来回。
之所以说“百病生于气”,是因为生气的时候,是在责怪外在,没有感知到身体的提醒,于是这个提醒就淤堵在体内了。
【用注意力去感知,是一种自我疗愈。】
随时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和不适,能量就不会淤堵。
所有的事情都有好的一面。
我们多看好的一面,聚阳,有助于气血循环好。
气运行的好,运气自然就好。
人会内省的时候,气就顺了。
第865章 【篇外:】利他
跟大家分享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上次直播,有人问我眼皮儿怎么肿了。
我本来就是肿眼泡,所以没有当个事儿。
但是下播后师父找我了,提醒我遇到了一些特别的事情。那天一直聊了三个多小时。
每一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这件事让我见识到了更多的无形的层面。
我们把所有看不见的部分,统称为阴。
但是,天外有天。
有多少层天,有多少层地,就有多少层看不见的物质。
如果是普通的问题,我自己就感觉到了,请吉月姐姐帮忙清理一下就是了。
但这次我并没有感觉到有虚的问题,所以师父才大半夜的特意提醒了我一下。
有人说,很羡慕我有缘遇到这么多的师父。
其实,万事皆分阴阳。
师父多了虽然好,但是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别说道家和仙家有冲突,就算仙家和仙家之间、道家和道家、不同的风水门派之间,也都各有冲突。
师父跟师父们之间,也有很多意见相左的地方。
如何去平衡,这是个技术活儿。
比如,有的师父曾说,我已经到了觉醒的时间,我也确实会慢慢感知到一些事情,所以感觉师父说的挺准的。
但有的师父则认为我得在马年才能打开灵性,并对我现在的状态嗤之以鼻:“你那点儿感知,算个毛的觉醒。
阴间分为多少层?
同一层里又分为多少区、域?
你知道多少?
连人家什么底细都摸不清,怎么办事儿?
看不清又办不了,还好意思说觉醒?”
呃……这么说也对。
再比如说超度。
有的师父认为,冤亲债主,满足他们的要求大家和解了,它们不祸祸人了就算超度。
也有的师父认为,他们离开人体不附在身上了,就算超度。(这种情况还会在身边跟着)
还有的师父认为,得把它们送去修行才算超度。
但也有师父对上述的说法都全盘否定,她认为重新进入轮回了才算超度,但阳寿未到等各种情况一时还没有办法轮回,所以她认为,超度个毛超度。
呃……都对吧……
爱说啥说啥,反正我也看不到是和解了还是轮回了,反正看结果呗,人好了就行。
至于看不到的部分,等看到了再说。
看不见的时候,我不予置评。
不否定,不迷信,都尊重。
在各种冲突的观点中,想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并不是很容易。
这是难点之一。
其二是,很多师父的弟子有几十甚至上百人。
在这么多人当中,一会儿这个人遇到不懂的地方,一会儿那个人遇到了特殊的情况,师父手机里一堆的未读消息,在什么情况下,会主动的提点你?
这就回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上。
在第853章讲过,【改命,也可以理解为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
贵人,喜欢帮助有感恩之心的人。
这个感恩,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价值输出。
一提到价值,很多人只会想到钱。
钱大家都会给,那你跟其他人的区别是什么?
不能简单粗暴地比谁的钱更多吧?
钱最多的人,就是师父最关注的人吗?
第283章讲过:利他,是德行的觉醒。
利他,说的是个人价值,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
韩愈的《师说》里讲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意思是,师父只是在某一方面比较厉害而已,向师父们学习他们的长处。
每个人的使命不一样,所以特长也不一样。
“弟子不必不如师”,咱可以用咱的优势去帮助到师父。
这是价值,也是利他,人们会更多关注对自己有用的人。
这也是第856章讲的,利他就是利己。
有人说自己什么都不会,所以没有办法帮助到别人。
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位父亲问银行董事长,是否愿意聘请石油大亨的女婿做行长,考虑到利益关系,董事长同意了。
这位父亲又问石油大亨,是否愿意把女儿嫁给银行的行长,考虑到利益关系,对方也同意了。
于是,这位父亲的儿子当上了银行行长,并娶了石油大亨的女儿。
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即使自己没有能力,也可以借势。
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大家都会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就算我自己不会,但我可以找到会的人啊。
中间人也是有价值的,并不一定需要自己多厉害。
可以找到比自己厉害的人就行,不用啥都得自己会。
这个理论,适用于各种情况。
领导、老师、丈母娘、同事、客户……对任何人,我们都可以提供自己的利他属性。
目前有很多课程,在教大家怎么去讨好他人。
其实,任何套路,都不如实实在在的利他。
不论是想收获健康,想收获财富,还是想收获自我能力的提升,本质上都是阴阳。
想收获什么,自己一般都知道。
我们只需要想明白,自己能利他多少就可以了。
第866章 【篇外:】出版
关于性情疗法的排毒反应,今天这位粉丝的反馈比较到位。
上一篇:综漫:恶魔便利店,给妃英理上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