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道之光
道家虽然讲天道,讲阴阳五行,但是,讲究的是对阴阳五行的运用。
而不是盲目的崇拜。
道家不相信,命由天定。也不相信,命由神定。
人可以顺应天地,成就自己。”
有人半信半疑的问:“嗯?我怎么听说的是,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嗯……”我想了一下,解释道:“人的命天注定,以及,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两句话里说的命,不完全是同一个意思。
人的命天注定,这个命,是说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家庭,这些是注定的。
这是人生的起点,这个定数,我们是无法改变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命,指的不是起点,而是人一生的过程。
是指我们可以借助天地五行的力量,去调整和掌控自己的人生。
有人把它称之为命运。
命运的运,是运动的运。
起点是定了,但命运的车轮向哪里转动,人是可以调整的。
先不说道家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
咱就说基督教,比利牧师刚刚不也说了嘛,有所求即有所得。
有神论的教派,命运也不是固定的啊,与人的心念有关系。”
大家又一齐看向比利牧师。
比利牧师很有意思,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他一言不发,就笑眯眯的听着。
是个很好的听众。
大家看向他的时候,他还是笑眯眯的。
没打算说话的样子。
于是,便又有人问我道:“道家不是都能抓鬼吗?
这能叫无神论?”
话儿赶话儿的,问到这里来了。
我要是不回答,容易有误解。
我要是回答了,又显得我好争辩。
我看了一眼比利牧师,他依然笑呵呵的,听得不亦乐乎的样子。
第296章 儒家是有神论
比利牧师不说话,我就忍不住想说说。
哪怕师父没教我抓鬼的事儿,我也想说两句。
忍辱,修的不行啊。
我尽量客观的解释道:“《黄帝内经》里讲: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这句话是说,以天地为法则的道,是不讲鬼神的。
这句话对不对,虽然不好去论证,但咱还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
有神论的意思是,相信存在一个超能力的神,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
但道家讲的是,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都是人自己作的因果,与鬼神无关。
再说了,道家都能抓鬼了,那鬼神还能是他的信仰吗?
这就像警C抓坏人一样,那能说警C信仰坏人吗?”
“嗯?能这么类比吗?”那人听迷糊了,挠着头,一时又想不出什么说辞,便胡乱应道:“好好好。
道家和佛家,都是无神论。
你的意思是,只有基督教是有神论?”
我斟酌了一下,谨慎的回答道:“谁有神,谁无神,也就是一个说法而已。
真要说有神论,儒家也算是有神论的。”
“哈哈哈哈!佛家和道家,都是无神论了,儒家反而成了有神论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四书五经》,竟然变成有神论的了?
太能闹了!”有人难以置信的大笑了起来。
比利牧师依然保持着温和的浅笑,不参与意见。
我认真的解释道:“《论语》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又讲:敬鬼神而远之。
首先,这是承认有鬼神,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其次,是说不要过于迷信,敬而远之就好。
《礼记》更是用了很多的篇幅,去写人死后,该如何厚葬。
比如,《礼记》中讲道: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你要说这是无神论……
貌似……也不太能说的过去吧?”
大家慢慢的静下来,开始认真的琢磨。
有人疑惑的问道:“葬礼祭祀,是儒家管的吗?
办丧事,不是都找佛家,或者是找道家吗?”
我看了看比利牧师,道:“佛家和道家的葬礼,跟基督教有相似之处。
都是崇尚简约。通过念诵经文,表达心意。
佛家念佛家的经。
道家念道家的经。
基督教念基督教的诗歌。
而儒家,讲究的是哭奠,以哭寄托哀思。
《礼记》讲,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故泣无时,服勤三年。
先哭三天,入殓。
再哭三年,服孝。”
“所以就有了代哭丧的职业?”有人问。
我点头道:“哭丧,是儒家注重的礼节。
佛家和道家,都倡导薄葬。
尤其是道家,重生轻死。
反对生时不孝顺,死后哭鬼神的做法。”
比利牧师在这时,悠悠的念诵道:“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死亡于我们而言,不是黑暗,不是灾难,也不是终结。
死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等候荣耀的复活,就像种子种下去,等待结出更美的籽粒。
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
第297章 神阻挡骄傲的人
比利牧师的话,引起了大家对死亡的思考。
大家在静静的沉思时,我想的却是,主应许的“永生”,是不是指的灵魂不灭?
“荣耀的复活”,是不是轮回的另一种表达?
比利牧师看大家有所感悟,便又轻轻的念诵着一段又一段的经文,道:“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
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所以你们要自卑,伏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大家在听前面的时候,都还挺认可的,静静的听着。
但是,当听到自卑这个词时,有人疑惑的小声嘀咕道:“自卑?”
被这质疑的声音打断,比利牧师笑了笑,却没有辩解。
嘀咕的人,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犹豫了一下,接口道:“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吧。
也许只是想表达,臣服在神的面前。
易经里,也有类似的思想。
六十四卦里,最吉利的卦,是谦卦。
大概谦虚的人,可以得到神的特殊照顾?”
自顾自的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浮现出秉烛师父讲的能量引导术。
对抗,是能量的消耗。
而臣服,可以让能量,回归于“我”。
比利牧师说,神会“赐恩给谦卑的人”,整个天国都是属于谦虚者的。
臣服,可以获得能量。
谦虚,可以获得天国。
这两者说的,是不是同一件事儿?
我不断的默念着,“神阻挡傲慢的人……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表面上,我们是在听比利牧师讲道。
但实际上,我却是在心里重新领悟我之前学过的内容。
冥冥之中,比利牧师好像是在点拨我。
点醒我之前理解的不够深刻的地方。
而后,比利牧师开口回答了一下自卑的问题。
不过,他没有用自己的话语来解释,而是直接念诵了英文版的经文:“Humble yourselves, therefore, under God's mighty hand, that he may lift you up in due time.”
Humble可以翻译为自卑,也有贬低,谦逊,虚心的意思。
大意是,在神强有力的手之下,放低自己,神会在合适的时间,将你举起。
这是谦虚,还是臣服?
谦虚和臣服,表达的是否是同一个意思?
我有点儿迷迷糊糊,分不清楚了。
当我还沉浸在谦虚、臣服、能量引导之中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我听说,基督教有个词叫十一奉献。
上一篇:综漫:恶魔便利店,给妃英理上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