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风水师 第147章

作者:道之光

  吴昊若有所思的点着头,这次好像,真的有听进去。

第273章 八字准不准

  我继续给他展开来讲道:“人生的命运,是天地人三者综合的结果。

  八字,指的是天时,是出生那一时刻,就定下来的。

  时空原理,我们在那一刻,就定下了人生的地图。

  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起点。

  前方的路,哪里有坑,哪里有坎。

  哪里是高峰,哪里是低谷。

  这是人生的起手牌。

  但,影响命运的变量太多。

  天时,只是其中之一。

  八字,推算的是人生的大运势,不能精准到细枝末节,原因有三。

  第一,八字命理的基础,是天道。

  天道是什么样子的呢?

  《道德经》讲,“道之物,惟恍惟惚。”

  道本身,就是模模糊糊的一个大概轮廓。

  它不能具体到每时每刻,每个人的起心动念,以及行为结果。

  第二,八字本身,时间和空间也并不精准,只是个大概的时间段而已。

  第三,八字的理论,是模糊的。

  八字理论,是从占星术演变而成的。

  古代研究玄学的,很多都是知天文,懂数理。

  比如李淳风。

  他编写的《乙巳占》,是世界上第一本,气象学著作。

  他编的《算经十书》,是唐代国子监的数学教材。

  很多玄学前辈,都既是知名的天文学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

  后来,在天干地支和五行八卦的理论中,最早出现的八字算命法,是利用出生的时间和纳音五行,进行推算。

  它的发明者,是唐朝进士李虚中。

  唐朝的进士,是个什么概念呢?

  约等于清华北大的录取率吧。

  他的算法,不但包括出生时间,还包括受孕时间,又加上了天星命相。

  韩愈曾评价这种算命的准确率,“百不失一二”。

  也就是说,这种大神,也不是百分之百。

  后来徐子平,在此基础上,去除了受孕时间和星相,发展出四柱,是我们目前主流的八字算法。

  所以我们管八字,也叫子平八字。

  徐子平是什么人呢?

  他是跟麻衣道者,吕洞宾和陈抟老祖,一起隐居的人。

  都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也不敢说,百分百算出每一个细节。

  而且,在子平八字之外,还有一种八字测算的方法,叫神煞法,独立于子平八字。

  网上排盘系统一排,下面一大堆一大堆的神煞。

  看八字,要不要看神煞,目前还未有定论。

  甚至,基于五行生克强弱,断出来的喜用神,不同门派,也有各有说辞。

  有正断,有反断。

  甚至有的门派,直接抛弃了喜用神,根本就不用。

  在恍惚的天道下,模糊的八字体系里,能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就挺不错了。

  还求什么百分百的精准?”

  吴昊嘟着嘴道:“这不还是说,八字测不准的意思嘛!”

  我笑道:“不能这么说。

  八字,不能说不准。

  而应该称之为,恰到好处的精准。

  它既有指引的作用,又给人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吴昊仍旧嘟着嘴,貌似并不是特别认可我的说法。

  我笑了笑,没再说话。

  老道儿我也“意念”联系不上,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更精准的人,能够跳出五行之外,不受时空的影响。

  对于未知的事情,我向来心存敬畏。

  所以,我并未反驳他。

  人各有机缘,爱信谁信谁吧。

  我站起身道:“走吧!吃饱了,回家睡觉。”

  吴昊也跟着我一起起身,不甘心的追问道:“师父,对于那种能精准的算出来所有事情的大师,你怎么看?”

  我走在前面,头也没回的轻笑着,大声的回答他道:“当神话故事看!”

  那神话故事,是不是真的呢?

  我想到了牛顿的一个小故事。

  牛顿曾经造了一个太阳系模型,各大行星按照自己的轨道,和谐转动。

  他的一个朋友看到了,觉得很精妙,便问他,这是谁造的。

  牛顿回答说,这个模型没有人设计和制造,只不过是各种材料,凑巧碰在一起,偶然形成的。

  他的朋友并不相信。

  这么多星球在一起,各自运转,还互不干扰,怎么可能,是随机形成的呢?

  牛顿说:“这个模型虽然精巧,但比起真正太阳系,实在算不了甚么!

  这么个小模型,你尚且相信,一定有制造它的人。

  那么比这个模型精巧亿万倍的太阳系,岂不是全能的神,用高度智慧创造出来的?”

  他的朋友,顿有所悟。

  宇宙形成的原理,目前的主流观点,还是相信大爆炸理论。

  砰的一声,随机形成了很多星体,自由有序的运转,互不干扰……

  到底有没有,全能的神呢?

第274章 精神内耗

  神仙有没有,咱也没见过,也不敢说存不存在。

  未知,就让它未知吧。

  咱们就好好的做个人就行。

  虽然吴昊的业绩,开始超过我了,但我对钱的观念是,够花就行。

  既然够花了,他超不超过我,与我无关。

  所以,我一点儿压力也没有。

  每天的小日子,过的轻松又自在。

  倒是艾伦,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把公司这么多年积攒下的客户,开始陆续的转移给了我。

  是对我的信任?

  还是想扶持我?

  还是担心我被吴昊超过了不开心,要补偿我?

  我不得而知。

  吴昊对此安排,非常开心。

  这样,他心里就不愧疚了。

  虽然我也不知道,吴昊到底有什么好愧疚的,又不是抢的我的客户。

  大概是他上学时,没好好学过韩愈的《师说》。

  韩愈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吴昊既然转不过这个理儿,我又有了大把的公司客户加持,他心里也舒服了,我便没再跟他做过多的解释。

  既然大家对艾伦这个安排都很满意,那我必定是全力以赴,服务好每一位接手过来客户。

  这样做,既对的起客户,也对得起艾伦对我的一番肯定。

  但是没过几天,我就发现了头疼的事儿。

  这些客户,本来是艾伦的客户。

  艾伦,是个孩子一样的性格。

  又顽皮,又天真,又活泼。

  他跟客户的关系,相处的像幼儿园的小伙伴儿一样。

  而我的性格,是一板一眼的,脑子不灵活,原则性又强。

  有些客户,我对接起来,不太适应了。

  就好像是进入到了一个,跟我的本性,格格不入的圈子。

  我曾经隐晦的问过艾伦,他把客户都给我了,他忙什么呢?

  他开心的手舞足蹈道:“在广西南宁那边,Z国政府刚刚成立了北部湾经济特区。

  我要去特区,发展其他业务啦!

  新加坡这边,就交给你跟吴昊啦!

  你们本来就是独立工作的,我在不在,都一样的啦。”

  哦,原来国内成立了新的经济特区。

  我不怎么关注新闻,没想到艾伦竟然是,积极踊跃的去搞“特区建设”去了。

  他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了,不论适不适应,我也不能再开口,把客户还给他了。

  艾伦选择把客户交给我了,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给公司丢脸。

  做的不好,丢的也是我的脸。

  我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我悠闲自在的小日子没有了。

  我慢慢的进入到了一种焦躁和倍感压力的状态。

  我的口头禅,变成了“糟了糟了!”

  反正,哪儿哪儿都不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