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149章

作者:模拟空心菜

  “你涉嫌勾结外部势力引导网暴华夏功臣,请跟我们回局里走一趟,配合调查。”

  贾宁瘫坐在椅子上,万念俱灰的同时还有一丝解脱。

  好了,这下不用担心被辞退了,连家都不用担心了,等自己出来,老婆应该找了个好人家了吧。

  两个威严男子带着贾宁走出办公室,同时宣布,“因为蓝方都市报的违规操作,要求停刊整改,什么时候整改好,就什么时候复刊。”

  说完三人就走出了蓝方都市报的编辑部。

  与此同时,羊城蓝方都市报的总部,几位负责这件事的总编,总负责人都被神秘人带走配合调查,不止是魔都分部,整个蓝方都市报都被要求停刊整改。

  至于什么时候能恢复,恐怕是遥遥无期,毕竟老板都进去了。

  也不只是蓝方都市报,前些天跳得最欢的那几个报纸,都接到了神秘人的拜访,比如心惊报……

  之前因为相关战略还处于进行中,这才让他们多蹦跶了几天,如今尘埃落定,自然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了。

  ……

  荷兰,阿斯麦总部会议室,

  刚刚与华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的高层们面色阴郁,原本一家独大,现在要跟人分享到嘴的肥肉,没有任何人会有好心情。

  即便他们分享的也并不是最核心的技术,并且没有其他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华夏也没办法真的制造出一台3nm的EUV光刻机,但之前那些家伙可是只用DUV就造出了媲美3nm工艺的锌片,谁知道拿到更加先进技术的华夏,到底还能做出什么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事情来。

  反倒是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心情说不上多坏,这次战略协议他们的确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收获同样不小,华夏只是拿到了他们次代产品的技术,他们却拿到了华夏那种神奇的热电材料,以他们现有的技术,完全能够在产品力上碾压,保持绝对的优势。

  或许华夏能够快速吸收他们的技术,甚至青出于蓝,但那至少也是五到十年以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他们早就开发出下一代技术了。

  同时他们手握光刻机和热电材料两大杀器,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也大大增加,再也不用完全仰人鼻息,像之前那种迫使他们完全放弃华夏市场的决定,他们是不可能轻易答应的。

  更重要的是,借着这次战略合作,华夏那庞大的市场,再次向他们敞开了怀抱,占据了全球市场50%的华夏,在他眼中就是块肥肉,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重返华夏,对他们来说,非但不是祸,而是福!

  哪怕华夏也能凭借次代技术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大头还是他们的,相比起华夏市场,被华夏吃掉的那点份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你们看《自然物理》最新一期那篇文章!”

  忽然,首席技术官马克惊呼一声。

  马丁最终还是没能在三天内完成逆向工程,所以现在首席技术官变成了马克。

  不用董事们吩咐,马克就已经将自己看到的内容投屏到会议室大屏上。

  《黄金比例分形缺陷诱导的声子局域化突破:实现ZT=2.1的CuSe基热电材料》

  毕竟是科技公司的董事,在场的高管们也都是懂一些科技的,尤其是刚刚因为热电材料与华夏签署了一个让他们不高兴的协议,ZT值这个词他们很敏感。

  “他们都发论文了?”

  “那我们还跟他们合作个什么,直接复现论文不就行了?”

  有董事当即跳脚。

  做生意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协议什么的,也未必就是什么金科玉律,只要利益足够大,完全可以撕毁协议。

  “恐怕不行!”

  马克摇头,“我大概看了下这篇文章,作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分形结构,能够提高材料的ZT值,但最高也就2.1,可华夏他们提供给我们的热电材料,ZT值高达2.9!”

  “以那些华夏人的脾性,他们怎么可能把最新的技术放出来,我之前就听说过,他们有好很多技术,过了几十年都没有发表论文,那些科研工作者们一辈子默默无名,实际上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这恐怕只是他们技术中的一环,只有这个分形结构远远不够,他们至少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才能在这个分型结构基础上完成那么大的提升。”

  克里斯托夫的眼光很不错,这位新的首席技术官对技术的了解远不是之前那个草包马丁能比的,这种洞察力,是技术人员必备的。

  “那你拿出这篇文章来做什么?”

  有董事不高兴的皱眉,原本就心情不好的他,可没心情跟马克在这儿看热闹。

  “这篇文章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

  马克看向克里斯托夫,“我们可以把这个人挖过来!”

  会议室中众人眼前一亮,这个人既然能成为一作,必然是这个项目的主要人物,如果能够挖过来,不仅能够拿到分形结构的资料,甚至,还能得到更多!

  他们目光落在论文作者那一栏上。

  江城大学,陈辉!

第174章 他不懂数学,你不懂博士

  第二天,优青答辩继续,陈辉却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回江城大学。

  临回去前,师爷爷田阳让他再过去一趟,当真塞给他十只金陵烤鸭,装了一个行李箱,让陈辉哭笑不得。

  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走出办公室,一个打扮时髦的青年迎面走了过来,“你好,我是燕北大学数学院博士后董禧鹰。”

  “你好。”

  陈辉虽然不认识这位,但既然是燕北大学数学院博士后,陈辉还是肃然起敬的。

  “这是准备回江城大学了?”

  “正好我也要去机场,我送你!”

  董禧鹰热情的说道。

  “不用,我们已经叫车了。”

  陈辉毫不犹豫的拒绝。

  董禧鹰也不多说,只是跟着陈辉下楼,然后向在楼下等着的袁新毅热情打招呼到,“袁师兄,好久不见。”

  “嗯。”

  袁新毅点头,不算多热情,但显然两人是认识的。

  “走吧,我送你们。”

  这一次,董禧鹰是跟袁新毅说的。

  既然老师没有拒绝,陈辉自然也不会多说。

  很快,两辆线条流畅的保时捷911停在三人面前。

  司机下车将钥匙交给董禧鹰,自行离去,董禧鹰把陈辉的行李放在后排,然后对袁新毅说道,“师兄,你坐后面那辆,肖菲带你。”

  说着他拉着陈辉坐上副驾驶,自己启动车辆,一脚油门,风驰电掣的呼啸着出了燕北大学。

  “怎么样?这车还可以吧?”

  飙车一阵后,董禧鹰放慢速度,开口对陈辉说道,“23款GT3,赛道化调教,只要你愿意,随时能够做到人车合一,这就是男人的终极梦想!”

  “的确很不错!”

  陈辉点头,他不懂车都能感受到这辆车的强劲性能和灵活操控。

  董禧鹰嘴角含笑,也不再说话,只是再次加速,嗡鸣声中,911也只能慢悠悠的老实被堵在路上。

  约莫半个小时后,董禧鹰把车停在一处林荫小道上,小道两旁种满了银杏树,正值秋天,淡黄的银杏叶有的挂在枝头,有的在半空飘飘落落,地面也浅浅的铺了一层淡黄。

  明明刚刚还在市区,转入这条小道之后,仿佛瞬间将市区的喧闹隔绝在外,这俨然是一处大隐隐于市的世外桃源。

  透过茂密的枝叶,陈辉看到了隐藏在丛林后的大门,大门上写着“紫玉山庄”。

  董禧鹰这时才幽幽开口,“这里面任何一套房子都不少于三千万!”

  “光靠研究数学,你这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这里的房子,怎么样,不如跟着我干金融吧,我保证用不了一年,你就能在紫玉山庄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陈辉恍然大悟,原来是来拉拢他的。

  可惜,他对金融的确没什么兴趣,他喜欢钱,但现在他赚到的钱就已经够用了,更多的,还不如数学物理的奥秘世界更能勾起他的兴趣。

  “我会考虑的。”

  陈辉直接拒绝。

  “为什么?”

  董禧鹰的笑容僵在脸上,他似乎很意外。

  来之前他就了解过了,陈辉之所以去江城大学,只是为了可笑的区区二十万,现在竟然对三千万都无动于衷?

  “你知道如何处理四维规范场中的崩溃奇点问题吗?”

  陈辉想了想,认真的问道。

  “?”

  董禧鹰满头问号,他是很之不知道陈辉说的是什么意思。

  陈辉摇头,他原本以为燕北大学博士后应该能听懂的,不过他还是继续说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但我想知道!”

  董禧鹰恍然,他虽然对理论数学不太懂,但他明白了陈辉的意思。

  话锋一转,他并没有放弃劝说,“你的优青答辩应该没有那么顺利吧?”

  董禧鹰自信的说道,这些年他听家里长辈聊过很多次这个问题,对优青答辩背后的门门道道了解得很清楚。

  原本以陈辉的背景,这应该是不难的。

  但谁让陈辉作死选了个注定不可能完成的课题呢。

  陈辉只是面色古怪的看了这位燕北大学博士后一眼。

  这家伙想要挖墙脚,却甚至都不愿意花十几分钟时间到现场看一眼他的答辩,不然,他应该也不会问出这么滑稽的问题。

  “即便通过了优青答辩,也不过才两百万经费而已,我可以赞助你的研究,我赞助你两百万,但是美元!”

  董禧鹰显然误会了陈辉的意思,以为陈辉的神色是因为答辩遇到了困难。

  既然陈辉不愿意做金融,那不妨用钱先将这种人才拉拢到自己身边,总有用得着的时候,比起巴巴里阿那些新贵,他们这些老钱家族,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不用了,搞数学研究花不了什么钱。”

  陈辉果断拒绝,如果他不明说,天知道这位博士后要纠缠他到什么时候。

  “真是遗憾!”

  董禧鹰的确是没想明白,“搞数学研究不需要钱,但搞数学研究的人需要钱啊!”

  陈辉只是摇头。

  片刻的沉默后,董禧鹰再次启动911,一路无话,将陈辉送到机场,随后扬长而去。

  “怎么样?”

  “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袁新毅来到陈辉身边,笑着问道。

  他当然知道陈辉是什么样的人,也明白董禧鹰不可能说得动陈辉,否则也不会这么坦然的接受对方邀请,让对方把他们送来机场。

  陈辉摇头,“他真的是博士后吗?”

  在他看来,能够博士毕业的人,至少对科研还是有一定追求的,怎么会说得出这种话来。

  袁新毅无语的看向自己学生,他现在忽然赞同王启明的话,让陈辉多跟同学们接触接触也是有好处的。

  “并不是所有博士都跟你想象的博士一样的。”

  袁新毅拖着行李往安检处走去,犹豫片刻,还是继续说道,“比如这位董禧鹰,他读的是燕北大学3+3项目,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在国内外名校上3年大学本科,就能报燕北大学这个项目,三年之后,只要达到毕业要求,就能拿到博士学位证,别人4+3+6十三年的寒窗苦读,他只需要6年就走完了。”

  “?”

  陈辉依旧不解,这也没什么问题啊,按照王启明给他的说法,只要他愿意,他甚至现在就可以博士毕业了。

  袁新毅读懂了陈辉的眼神,只要继续解释到,“他本科学的是汽车维修!”

  “?”

  听完解释,陈辉更懵逼了,“哪个国内外名校有汽车维修专业?”

  “哥伦比亚大学!”袁新毅笃定的说道。

  。。

  这一定是哥伦比亚大学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哥伦比亚巴纳德学院,四舍五入,就是哥伦比亚大学。”袁新毅难得幽默一次。

  “那他是怎么毕业的?”

  过了安检,前往候机厅途中,陈辉才再次开口,博士毕业可没那么容易,尤其是燕北大学。

  “这你就不要多问了。”袁新毅摇头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