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143章

作者:模拟空心菜

  但这是最适合陈辉的方向,他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代数拓扑和范畴论也是信手拈来,能够轻松入门并深入研究,或许能很快就将这个方向的研究带入新的境界。

  机器学习辅助证明,这无疑是陈辉薄弱的方向,但这同样是非常有意思,也很可能出成果的方向,如今数学界的年轻科学家们,比如舒尔茨和陶哲轩,都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数学研究中的应用。

  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让瞬子解计算效率提升300倍,在处理高维问题时,神经网络可拟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复杂解空间,比如杨-米尔斯方程的瞬子模空间。

  但它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黑箱模型难以提供严格的数学证明,依赖数据质量与训练集设计,数值解可能偏离物理真实。

  规范-引力对偶探索则是借鉴了弦论中的AdS/CFT对偶,将杨-米尔斯方程映射到反德西特空间的引力理论,解决强耦合问题。

  但其对偶有效性局限于特定维度,引力子质量与规范场耦合的匹配问题尚未解决,在低能极限情况下会失效。

  弦论对于陈辉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光是对弦论的学习都需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

  总而言之,目前的情况像是有很多通往真理的大道,但每一条路上都布满了陷阱,千疮百孔,甚至都看不到路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机器学习是个不错的命题,或许你可以考虑考虑,这是很容易出成果的方向。”

  或许是见陈辉沉思了太长时间,郑楠柠开口提议到。

  “为什么不把三个方向融合,取长补短呢?”

  忽然,陈辉开口。

  隐约之中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但这次与之前几次不同。

  他只隐约感觉到了潜藏在黑暗深处的那一丝光亮,甚至都还没看到它的光芒。

  还需要他继续往前走几步才能看得更加真切,当然,也可能他向前走几步后才发现,那只是地上一滩泔水的反光。

  陈辉没有气馁,反而有些兴奋,这个困扰了整个学术界几十年的问题,自然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的被他破解,但至少,这是个好的现象!

  郑楠柠没有继续多说,他从陈辉的眼神中看到了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当真是个好现象!

  郑楠柠有些激动。

  【你的数学等级由3级32%提升到33%】

  【你的物理等级由3级21%提升到22%】

  弹幕在陈辉眼前弹出又消失,陈辉却全然没有理会,双眼失去焦距,沉浸在识海之中。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后,陈辉才从这种状态清醒过来,郑楠柠也一直陪着陈辉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校园中闲逛。

  “抱歉,突然想到点东西,不自觉就着迷了。”

  陈辉向郑楠柠歉意的说道。

  “没关系,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你能着迷更长时间,我愿意多等一会儿,多久都行!”

  同样是研究者,他当然明白陈辉刚才的状态有多难得。

  若真是如他所说,陈辉能够沉浸更长时间,或许还真有可能解决那个难题。

  不过现在,这个小家伙似乎依旧有所收获。

  融合三个方向取长补短?

  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科学家想到,可要怎么融合,本身就是个难度不亚于杨-米尔斯方程的难题,当然,这也是研究千禧年难题的另一个重大意义。

  这挺难的,希望他成功吧!

  又跟郑楠柠院士聊了些杨-米尔斯方程相关的东西后,两人就此分开,陈辉要继续去学习刷熟练度,争取向前再走几步,去那道隐藏在黑暗中的灵光面前瞧一瞧,看看是真的宝藏,还是一场梦。

  郑楠柠院士同样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碌。

  郑楠柠院士虽然是工程院院士,但理论知识并不薄弱,即便是他并不擅长的杨-米尔斯方程相关的知识,也能跟陈辉畅聊,甚至还能提出些让陈辉意外的观点。

  这让陈辉对这位老人不由心生敬意。

  “你竟然没在图书馆,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可让我一顿好找!”

  郑楠柠才走没多久,王启明就找到了陈辉,从他那阳光灿烂的笑脸就能知道,必定是有什么好事。

第168章 学术魅魔

  “学校给你的六十万奖金下来了!”

  王启明很是得意,陈辉有一篇一区SCI,按照江城大学规定,是有十万奖金的,加上一篇数学年刊的五十万,这次一次性发齐。

  一般来说,学校的奖金什么的,肯定是不会少你的,但什么时候下来,那就全看运气了。

  他记得最夸张的一次是某位同事的专利奖励,13年发的专利,23年才发奖金。

  当然,奖金是一分没少的。

  陈辉的奖励能这么快下来,当然少不了他的功劳。

  “多谢院长。”

  陈辉当然也明白,开口道谢。

  王启明摆摆手,一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的模样,“还有最近听说你在图书馆找位置挺麻烦的,我特地在数学院给你安排了个小办公室,走,我现在就带你去看看。”

  江城大学图书馆的氛围倒是很不错的,但正因为学习氛围太好,导致陈辉并不能每一次都找到合适的位置,有时候甚至找不到位置,只能去找个空教室学习,的确不算太方便,如果有个办公室,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跟着王启明一路上了樱顶,去到数学院,在一楼角落的位置,有一个十几平的小房间,靠墙是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办公桌前方就是窗户,此时正半开着,一眼望去,蓝天白云和校园风景尽收眼底。

  因为位置足够高,所以即便开着窗户,也不会被外面的声音打扰,关上门,这里就是一方幽静的世外桃源。

  在侧面,还有一张一米二左右的行军床,想在这儿睡觉的确是差了点,但要是午休小憩一下,却是非常方便。

  当然,这对陈辉来说完全是多余的,他的世界里没有午休二字。

  “小是小了点,但你也知道,学院就这么点地,你先在这里凑合一下,如果有更合适的位置,我第一时间给你安排。”

  王启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江城大学数学院本身也不是强势专业,能够获取的资源远不如测绘和口腔医学等强势专业,这等出手,的确是有些小家子气了。

  “我很满意这里。”

  陈辉回头,诚挚的向王启明道谢,“多谢院长。”

  “行,你满意就行,那我就不打扰你了,这是钥匙,以后这间办公室就属于你了。”

  王启明拿出一串钥匙递给陈辉,转身往办公室外走去。

  呜呜……

  这时,陈辉忽然拿出手机,是一条短信。

  王启明听到动静,立马回头,得意的笑着问道,“是奖金到了吗?”

  说着他探头向陈辉手机屏幕看去,他也知道这不是很礼貌的行为,但根据他的估算,这个时候奖金也的确该到了,他想看看自己的杰作。

  【中国农业银行】【您尾号4179账户……完成转存交易人民币2000000,余额……

  “?”

  “热电材料那篇论文的补偿。”

  陈辉大概能猜到王启明的想法,解释了一句,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钱真的跟数字没什么区别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这一天,而今天,距离他为了一顿饭心痛的二月,才过去不到九个月而已!

  世事如此,当真奇妙。

  “竟然才两百万,这些人真是越来越抠门了。”

  王启明嘟囔一句,心中却生出巨大的危机感,如果江城大学不能给陈辉提供更好的环境,那陈辉这样的天才,为什么要选择留在江城大学呢?

  他一定得再努努力才行!

  看着王启明离去时那充满危机感,像是一只炸毛猫,却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陈辉就有些好笑。

  摇了摇头,关上门,突然到手两百六十万奖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数字,现在就安静的躺在自己账户上。

  自己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突然就财务自由了,陈辉一时有些迷茫。

  想了想,陈辉当即给叔叔转了二十万过去,倒也不是不愿意多转,只是他担心转得太多了会吓到叔叔,随后他拨通了叔叔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一会儿才接通,李天华似乎是用手捂着话筒,低声的说道,“小辉,你怎么又给我转了二十万?”

  刚才他正在巡逻,看到转账短信,他特地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接听了陈辉的电话。

  看到账户上那恐怖的数字,他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学校的奖金发了。”

  陈辉能听出叔叔语气中的惶恐,赶紧解释到,“之前跟您说过,学校承诺我发一篇数学年刊就奖励五十万的。”

  他没有说两百万的事情,免得叔叔更加担心,有时候挣的钱太多,好像也不太好。

  “数学年刊?”

  李天华释然,“怪不得学校门口又多了一条横幅,这数学年刊到底是什么,竟然比IMO金牌还重要?”

  “学校门口多了条横幅?”

  陈辉愕然,但很快大概猜到是个什么情况了,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数学年刊是数学界的顶级期刊,类似报纸,很厉害很权威的报纸,我在上面发表文章,学校要给我稿费。”

  陈辉耐心的解释到,“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外卖界的单王,达到要求了就有奖金,只是这个奖金比较多而已。”

  “你不用给我转钱,这钱你留着娶媳妇,现在娶媳妇可要花不少钱的。”

  虽然这个数字有些骇人,但联想到不久前赵校长的态度,还有学校门口的横幅,他自然相信陈辉,“家里不缺钱,我现在是实验室管理员了,婶婶也涨了五百块工资,外面欠的钱也还完了,每个月工资根本花不完,你不用担心我们……”

  “这些钱给蕊蕊他们买些好吃的,给他们买些新衣服什么的,你们要是缺什么尽管买,不够就来找我要。”

  陈辉笃定的说道,“家里以后再也不会缺钱了!”

  又跟叔叔聊了些家里最近的事情,和自己的大学生活后,陈辉挂断了电话。

  在办公桌前坐下,拿出电脑,摊开草稿纸,陈辉没有第一时间继续学习,而是打开了《自然物理》官网,按照官网要求,修改了一些格式和内容后,发送到官方投稿邮箱。

  随后他打开PPT,开始为优青的现场答辩做准备,申请优青并不是提交一张申请表就行了,还需要进行现场答辩,然后根据评委意见修改相关材料,过关之后才会进行签约,即便是签约之后,也会有进度监督跟踪什么的。

  等到项目经费下来,他就可以在这间办公室里置办一台打印机,这样方便打论文来看,行军床可以撤掉,买一张大点的床,这样如果晚上学习到太晚,就直接在这里睡了……

  这么一想,陈辉对于申请优青项目还是很有动力的,虽然现在已经不差钱了,但走项目经费,跟用自己钱,感觉还是大不一样的。

  根据评审委员会邮件通知,下周三就要进行答辩了。

  目前他对如何解决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并没有什么头绪,但答辩也并不是让他现在就找到解决方案,更多是用历史成绩来给自己背书,只需要重点展示近五年代表作、科研经历、学术成绩等即可。

  十几分钟后,陈辉就完成了PPT的制作,转成PDF后导入U盘,便开始继续研读论文。

  真正的大佬根本不需要讲得天花乱坠,PPT做得再好看,也不如一篇数学年刊来得有用。

  ……

  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十一月十三日,袁新毅带着陈辉再次来到燕北大学。

  今年的华夏优青在燕北大学进行现场答辩,这种事情袁新毅当然是可以不用来的,他这次来,一方面是为自己学生站台,另一方面,自然是想当面跟老师解释一番。

  陈辉的答辩是在下午进行,两人到达燕北大学后径直去到了田阳的办公室。

  站在办公室门口,袁新毅敲了敲门,田阳从办公桌后抬起头来,看到是袁新毅后,就再次埋下头去干自己的事情。

  袁新毅尴尬的站在门口,一时间进也不是,走也不是。

  陈辉却迈步走了进去,“师爷爷,我和老师来看你了。”

  看到陈辉,田阳抬起头来,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十七岁的优青,华夏历史上倒是头一回!”

  “怎么样,下午的答辩准备好了没,有信心没有?”

  田阳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在茶几旁的沙发上坐下,开始泡茶。

  陈辉都进去了,袁新毅自然也跟着走了进来,只是田阳把他当成了空气。

  但没有赶人,已经超出袁新毅的预期了,他可是了解老师的脾气的。

  “哪来什么信心,听说这次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教授,跟他们竞争,我希望恐怕不是很大。”

  道理大家都懂,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陈辉也从来不是什么自傲的人。

  “学数学的,怎么能没有信心?”

  “他们也就年纪大一些,经验丰富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