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模拟空心菜
听到这个名字,孔涅悚然一惊。
他想到了徐志远自我介绍时的工作单位,正是江城大学!
所以,难道这篇论文的作者真是那个小家伙?
“我倒是有些好奇,你为什么会忽然对这位作者感兴趣?”
电话还没挂断,霍夫曼好奇的声音传了过来。
犹豫片刻,孔涅最终还是开口说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今天上午我遇到个很有灵气的小家伙,是来萨克雷大学参加今年IMO的选手,今年才十六岁,也叫hui chen,也是来自江城大学!”
哈哈哈哈……
话筒中传来畅快的大笑声。
霍夫曼肆无忌惮的笑着说道,“老伙计,我看你真是老糊涂了。”
“IMO只允许中学生参加,而江城大学是大学,大学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IMO,他们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
“原来如此!”
孔涅恍然大悟,事实也的确应该如此。
……
下午陈辉并没有再去萨克雷大学,而是留在酒店房间中学习,萨克雷大学自习室并不好找,至少对于他这样一个外来者,不是那么方便,他可不想再发生像上午那样的误会。
【恭喜宿主,发表一篇一区SCI论文,自由属性点+1】
忽然,眼前弹出一条弹幕。
yes!
陈辉露出开心的笑容。
算算时间,分数陈类那篇论文投稿也才不到五周,竟然直接就发表了,看来杜克数学杂志的效率还是很不错的,以后谁要是再说西方人工作效率低,他可就不同意了。
大师兄之前也在微信上跟他说过,投稿是一件漫长的事情,往往需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漫长的改稿才能正式发表。
没想到他竟然一次就过了,还真是幸运!
可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区SCI论文,也只获得了一个自由属性点。
也不知道发四大能不能多得几个自由属性点。
没什么好犹豫的,“创造力,给我加点!”
以前的他对创造力爱答不理,写论文之后,他才尝到创造力的甜头,现在自然要赶紧补齐能力。
【宿主:陈辉
洞察力4级:(4.1/5)
判断力1级:(1.8/2)
创造力2级:(2.5/3)
记忆力3级:(3.6/4)】
看着自己发展极不均衡的基础属性,陈辉暗自摇头,他现在真是太缺自由属性点了!
做完这些,他才打开自己的大米笔记本,登了邮箱,果然,在收件箱中他找到了期刊给他发来的收录邮件。
但并不是《杜克数学杂志》的,而是《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
陈辉也没想到,晚发了近两周的丢番图方程论文,竟然还先发表。
搞半天,竟然上错了坟。
果然,德国人,行!
米国人,不行!
第二天,依旧是早上九点半,大家在考场外集合,只是今天大家看向陈辉的眼神都变得古怪起来,显然,只是一个晚上,陈辉昨天的事迹就已经在他们这些参赛者中间传开了。
高振眼圈有些发黑,看起来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不过这些跟陈辉都没有关系,进入考场,等待试卷下发,然后做题。
今天的题目明显比昨天要难许多,第一道几何证明题就需要证明一条引理,再通过这条引理来完成接下来的证明。
第二道题第一问的证明非常简单,只要看懂了题目,就能轻松证明,第二问用归纳法也能解答,虽然稍微复杂了些,但思路还是很自然的。
第三题就有些奇怪了,涉及到数论和空间想象能力,想要解答这道题,需要的就不再是知识储备,而是单纯的对数学的敏锐和逻辑思维能力。
每次IMO上都会有这样一道题目,否则,光是刷题就能拿到金牌,IMO可不喜欢这样的金牌得主。
不过这样的题目对于现在的陈辉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小儿科,全程只用了三十分钟,他就再次走出了考场。
希望这次能够获得自由属性点吧!
虽然期待,但做完之后,陈辉就彻底将这件事放在一边,全身心的投入到论文的研读中。
袁新毅给他的论文涉及领域极为宽泛,虽然难度不算太高,但内容十分丰富,这些天陈辉也才不过看了不到十分之一,但他也乐在其中。
这一次李泽翰他们几人没有出现在考场外招摇过市,即便以他们的实力,做完之后也没有剩下太多的时间,他们也不敢大意,抓紧利用不多的时间进行检查,IMO金牌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直到四个小时全部用完,考生们才陆陆续续从考场中走出来,昨天不少人脸上挂着的笑容,今天是一个也看不见了。
“高振君,今天如何?”
岛国领队看着眼圈发黑的高振,皱起眉头,“问了一句。”
“不太好!”
高振如实回答。
他现在感觉糟糕透了。
原本他以为只是熬夜,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真到了考场,在看到那些题目后,他才发现,每当他深入思考时,脑子就跟一团浆糊一样。
谁能想到第二天的题目会难这么多。
他今天四个小时也只做出了第一题和第二题第一问,第二问和第三题根本毫无思路。
“八嘎!”
领队毫不客气的叱骂到,“你知道有多少人等着要这个参赛名额,早知如此,还不如把这个名额给九郎。”
“若是这次拿不到金牌,你就等着被处罚吧!”
“海翼!”
高振早已习惯低头应是,却将所有怨恨都转移到了陈辉的头上。
都怪那个家伙,如果不是他,自己怎么可能会失眠,以他的实力,不应该是这个成绩的。
两天考试结束,这次IMO却还没完全结束,等几天成绩出来后,还有个颁奖仪式,尤其是拿到满分(perfect score)的选手,会在闭幕式上进行单独颁奖。
遥想07年那届IMO,来自华夏的选手刘志宇就拿到了满分,站上了领奖台,而与他同年的,还有彼得·舒尔茨。
舒尔茨虽然也拿到了金牌,却并不是满分,没能站上领奖台。
可惜,与舒尔茨同台竞技的刘志宇,在燕北本科毕业后拒绝了MIT的全奖offer,出家为僧。
如今彼得舒尔茨在数学家叱咤风云,刘志宇却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普度众生,很难去评判别人的选择,但想到当年的事情,只有无尽的唏嘘。
只是IMO比赛结束后,并没有类似CMO之类的讲座活动,但要是想听讲座,萨克雷大学也是有的。
不过大多数参赛者都会利用这几天在巴黎好好玩玩,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是难得的休闲时间。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游玩的心思,比如岛国代表队的高振,比如,米国代表队的约翰。
“约翰,你这是怎么了?”
IMO官方指定酒店中,米国领队看着萎靡不振的小家伙,关心的问道。
约翰不语,只是摇头。
显然,因为昨天陈辉的事情受到影响的并不止高振一人。
怼了陈辉他们几人的事情,陈辉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他却难免有些挂怀,尤其是在昨天看到陈辉的惊人表现后,难免让他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
“嘿,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没什么关系,你还年轻,大不了明年再来。”
领队安慰到。
“你们来看看这个!”
忽然,有一位队员惊呼一声,将手机递给领队。
“三次丢番图方程的一种特殊解法?”
领队看着手机上的内容,满脸懵,不知道这位队员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看他的作者!”
这位队员显得有些兴奋。
“hui chen?!”
领队明白了这位队员的意思,眼神中充满了惊骇。
“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吧?”
好家伙,他带的这些米国小天才们还在参加IMO,做题,这家伙都开始写论文了是吧?
并且还是《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这样的一区SCI,数学核心期刊!
“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单位——江城大学!”
汤姆知道领队会错了意,“IMO只允许中学生参加,如果那个家伙已经上大学了,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参加IMO,即便他拿到了满分,也是无效的。”
“是同一个人吗?”领队再次问道,同一个问句,却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你们忘了,华夏那位领队正好是江城大学的老师!”
汤姆语气非常笃定,“这篇论文的作者必定是他!”
同名同姓很正常,但这么多巧合加在一起,就只能有一个答案!
那天跟约翰一起出去玩的人就有他,他当然知道约翰为什么受到影响,若是能够让那个家伙失去IMO金牌资格,替约翰出口气,他自然是非常乐意的。
第146章 去TM的IMO规则
萨克雷大学,阅卷室,
教授们坐在电脑前,批改着这次IMO的试卷。
“风车转?”
“我的上帝,今年赛事组委会是没准备让人拿满分吗?”
有教授在看到最后一道题后差点笑出了声。
“这些小家伙里妖孽还是不少的,前些年也有不少届题目奇难,依旧有满分选手。”
教授们一边批改试卷,一边聊着天。
“偶!谁说不是呢!”
忽然,一位教授惊叹的说道,“这不就来了一个满分吗!”
“我这里也有一个!”
另一位教授也同时说道,“你们来看看这道题,我觉得,或许,他值得一个特别奖!”
听到这话,其他教授顿时放下手中的活,纷纷围了过去。
“第一题?”
大家看到这位教授放出的解答界面,有些疑惑。
“咦,鸽笼原理!”
“妙啊!”
很快,看过解答的教授们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这道题本身并不难,89%的参赛者都做出来了,但其他人的做法都是利用反证法,去根据题设给出的两个条件推出矛盾,中规中矩。
可这张答卷直接利用鸽笼原理,解答过程十分简洁,让人一眼就能看懂。
用简单的原理去解答复杂的问题,这是数学家需要的一项重要能力,这道题本身并不难,但这种解法,的确值得一个特别奖。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让你御兽,你叫灰太狼手搓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