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模拟空心菜
陈辉摊手,“但或许李泽翰说得没错。”
“这些年我们拿了太多的团队第一,他们的老师们在集训时,难免把我们当成假想敌提起,或许他们没有刻意为之,但这些学生或许会不知不觉中对我们产生一些敌意。”
“这并不重要。”
这的确不重要,IMO不过就几天时间而已,很快他们就会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他们这些人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再见。
回到下榻的酒店时,他们看到一个依郎的男孩正跪在酒店大厅的地毯上,手中握着一个指南针,正在神色专注的调整着方向。
“嘿,哥们,你在做什么?”
李泽翰已经忘记了刚才的不快,好奇心驱使着他上前问道。
那个依郎的小男孩没有因为突然的打扰不快,神色温和的回头,笑着说道,“我在确认麦加坐标对计算天体力学的影响。”
“祝你好运!”
李泽翰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毒舌。
来到二楼餐厅,韩国队和意大利队正用英语争论着披萨上该放多少颗橄榄,才符合最优组合理论,旁边的德国选手正用指节,无意识地在渗着水雾的玻璃窗上画黎曼函数曲线……
吃完饭,回到房间,陈辉拿出论文开始阅读起来,离开江城大学时,老师可是给他准备了厚厚一叠论文,不止是数学,也有物理,经过半个月的学习,他已经开始看物理相关的论文。
【你的物理等级由2级99%提升到100%】
【你的物理等级提升到3级】
一个多小时后,眼前就再次弹出弹幕。
遗憾又不出所料的,这一次学科等级升级并没有得到自由属性点。
心念一动,唤出面板,
【宿主:陈辉
语文2级(8%)
数学3级(7%)
英语3级(4%)
物理3级(0%)
化学2级(0%)
生物2级(0%)
体育2级(0%)
地理2级(0%)
历史2级(0%)
政治2级(29%)】
政治的熟练度让陈辉大吃一惊,这几门学科变成灰色之后,提升也不再有弹幕提示,但明明来巴黎之前都还才25%的,没想到一天多时间,竟然足足涨了4%,堪称恐怖。
不过现在一个难题摆在了他面前。
继续提升数学,还是去学习生物和化学,将两门学科也提升到3级,赚取自由属性点,这是一个问题。
生物和化学注定不会像物理那般容易,数学与物理剪不断理还乱,数学等级对物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数学提升到3级之后,他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将物理也提升到了3级。
但化学生物与数学的关联并没有物理这么强,想要将两门学科提升到3级,或许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
他现在倒是也不缺这三个月时间,但,如果把时间放在数学上,会不会有更大的收益?
陈辉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先把数学提升到4级再说,他暂时对化学和生物还没什么兴趣,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几百米,先做眼下想做的便是!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李泽翰他们起得很早,却发现陈辉已经在书桌旁学习,似乎已经学习好一阵子了。
“老大,你这是在修仙吗?”
从CMO到IMO,两人也算是同居过一段不短的时间,李泽翰知道陈辉学习很刻苦,但也并没有刻意探究过。
“好了,去吃饭吧。”
陈辉看了看时间,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吃过早饭,一行人进入萨克雷大学,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一栋破旧的教学楼里。
陈辉的考室就在一楼,碰巧的是,那位在机场与他们有过冲突的小日子选手,和在巴黎大街上回怼他们的米国选手,跟陈辉在同一个考室。
两人自然也都注意到了陈辉,他们用挑衅的眼神看向陈辉,早在来参加比赛之前,他们的老师就给他们说过,华夏今年出了个非常厉害的新人,就是这个叫陈辉的家伙。
他们也做过华夏今年CMO的真题,的确很难,但他们也能拿到满分,他们不觉得自己会比华夏那个新人差!
听说他CMO第一天几分钟就交卷了,那就看看这次IMO,到底谁才是最快的男人!
陈辉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笑,当然,不是嘲笑,他并没有将两人的挑衅放在心上,就像是成年人不会计较一个三四岁小朋友的冒犯之语一样,陈辉只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少年之气,反而觉得有些可爱。
数学提升到3级之后,他觉得自己至少已经拥有数学研究生的实力,来参加IMO有点以大欺小的意思,如果不是为了自由属性点,他都不会来参加比赛。
很快,试卷分发下来。
IMO与CMO的考试流程差不多,都是分为两天考试,每天三道题,四个小时,从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一点半。
大致扫了一遍三道题,陈辉心中已然有数。
【1.有21个女生和21个男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
a.每个参赛者最多作对了6道题
b.对于任一对男生和女生,至少有一道他们都做对了的题
求证:存在一道题,至少有三个女生和至少三个男生同时做对。】
不愧是第一道题,大概是为了给这些参赛者们保留点颜面,不至于挂零,这道题出得很温柔,陈辉一眼就有了思路。
证明这道题,只需要用到一个大家小学都已经了解过的知识点即可,那就是鸽笼原理,或者说抽屉原理。
这个原理简单总结就是,如果有十只鸽子,要把它们关进九个笼子,那么必定有一个笼子里有两只鸽子。
这个定理看似简单,但往往能够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存在性的问题,它往往是把锋利的武器。
眼下这道题也不例外。
既然是用鸽笼原理求解,那么首先,先制作一张21x21的表格,每一行每一列分别代表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而中间围成的格子用来代表这个男生和这个女生同时做对的任意一道题目,由题设可知对于任一对男生和女生,至少有一道他们都做对了的题。
假设,如果这道题至少有三个男生答对,就在格子里填一个M,如果至少有三个女生做对,就填一个F,也就是说,如果3号男生和4号女生都同时做对的题目是Q1,那么坐标(3,4)的格子就代表题目Q1。
如果Q1有三个男生做对,那么就在这个格子里填一个M,又正好有五个女生做对,那么就再填一个F。
于是,这道题的证明就变成了,证明这张表格中至少有一个格子里同时出现M和F。
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并不存在,但是根据题设,每个参赛者最多作对了6道题,又对于任一对男生和女生,至少有一道他们都做对了的题,所以我们可以去构造这样一种最少的情况。
假设一个男生只答对了一道题,那么他做对的,就应该是格子对应的那道题,也就意味着这道题有21个女生做出,那么这个男生所在的这一行格子里都会被填上F。
为了让F尽可能的少,那么只能是这个男生答对了6道题,并且其中五道题都只有两个女生答对,那么剩下的一道题则有11个女生答对,所以只会产生11个F。
所以,男生所在的每一行都至少会有11个F,同样的,女生所在的每一列,都至少有11个M。
那么这样所产生的M和F的个数就为21X11X2,但是格子总数只有21X21,根据鸽笼原理,至少存在21个格子同时被填上了F和M。
只用了两分钟,陈辉就完成了第一道题的证明,他相信,这样一道题,就算是还在上小学的蕊蕊,也能很快做出来,应该不会有人不会吧!
第143章 我们来考试,你来上课?
第二题是一道不等式证明题,证明:a^2+b^2+c^2≥4√3T.
这道题陈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直接用海伦公式展开,结果就已经很显然了,出现在IMO赛场上,甚至都有点拉低了IMO的档次。
直接看第三题,
这道题倒是有些意思,不过若是了解祖冲之点集的同学应该很快就能找到证明方法,这道题对华夏的参赛者来说应该是毫无威胁。
思路虽然清晰,但要完整写出整个解答过程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陈辉举手交卷。
IMO赛场上并没有什么考试开始半个小时后才能交卷的规矩,监考老师虽然惊讶,但欣然同意了陈辉的交卷申请。
考室最后面也没有挂着钟表,陈辉并不知道自己用了多长时间,但监考老师却是知道。
九点三十九!
也就是说,陈辉只用了九分钟就完成了IMO第一天三道题的解答。
妖孽!
看到写得满满的答题纸,监考老师心中暗叹不止。
但很快又觉得有些可惜。
因为这位考生是华夏人。
如果是其他国家的考生,他恐怕已经看到数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比如当年的舒尔茨,陶哲轩,如今都已经长成了数学界的参天巨树。
当年他们在IMO赛场上同样有出色表现,舒尔茨总共参加了四届IMO,获得三金一银,陶哲轩则是参加了三届IMO,分别获得一金一银一铜,看似成绩不佳,但铜牌是陶哲轩11岁获得的,12岁获得银牌,13岁获得金牌,他也是IMO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
参加IMO之后,两人在数学界也是叱咤风云,所向披靡,2012年,舒尔茨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状似完备空间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为了简化P进数上的一系列算数问题,这个理论不仅为代数几何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被许多专家称赞为未来代数几何的一个重要框架,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013年舒尔茨获得拉马努金奖,2015年获得数论最高奖项科尔奖、费马奖,16年获得莱布尼兹奖,同年获得数学新视野奖,17年年仅30岁的他成为了德国科学院院士,18年获得数学领域最高奖项菲尔茨奖!
陶哲轩同样不逊色太多,塞勒姆奖、克雷研究奖、沃特曼奖、菲尔兹奖,同样是大奖拿到手软,同时在数学上的成就也是让普通数学家难望其项背。
可惜,这个学生是个华夏人!
监考老师再一次感到惋惜不已。
因为在IMO赛场上,曾经有不少华夏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他曾经也对这些华夏的少年天才抱有巨大期待,可惜,等待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这些人并没能在数学界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对于很多人来说,IMO金牌就已经是他们在数学界得到的最大的奖项了。
他甚至还听说有一位华夏的IMO金牌获得者,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出家当了和尚。
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些少年明明都是才华横溢的,他们很多人在IMO赛场上的表现,比起舒尔茨和陶哲轩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就完成不了像舒尔茨和陶哲轩那样的蜕变呢?
难道,那片土地真的受到了数学之神的诅咒吗?
陈辉并不知道监考老师这么多的心理活动,他已经从徐老师手中领到手机和书包,准备去萨克雷大学找个教室上起了自习。
徐志远根本没问陈辉考得怎么样,即便从陈辉进入考场到出来,不过才过了十几分钟,甚至进入考场准备的时间都比答题时间长。
但以陈辉如今对数学的理解,根本不可能考得差。
或者换个说法,即便考得差,也不会对陈辉有任何影响,一个能够发核心数学期刊的高中生,真的没必要在乎IMO比赛的成绩了。
至少徐志远是这样认为的。
空旷的教室在华夏非常好找,但在萨克雷大学,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好他看到有一群同学围坐在草坪上学习,他也索性效仿,就在草坪上坐下,拿出论文阅读起来,好马不挑鞍。
今天阳光明媚,一扫昨日阴霾,不少同学都在草坪上玩耍。
“注意这个修正的Ricci-DeTurck流方程——它本质上是杨-米尔斯方程在非紧流形上的几何实现,当我们引入瞬子解时,实际上是在寻找满足自对偶条件的规范场构型,即满足 FA+=±FA的解,这类解在四维流形上具有特殊的拓扑意义,它们对应Donaldson不变量的生成元……”
坐下之后,陈辉才注意到,在这群人中间,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满了规范场论的微分几何框架,主从联络、曲率张量、瞬子方程……
而中间那位秃头中年正唾沫横飞的跟同学们讲述着。
所以,他们这是在上课?
在草坪上上课?
陈辉还是第一次见到,若是早知道他也不会来凑这个热闹。
犹豫了片刻,陈辉最终也懒得离开,反正现在要找到个清净的地方学习也不容易,坐都坐下了,就继续在这儿看书吧,正好约好了李泽翰,等他们考完一起去萨克雷大学的食堂体验一下这边大学的食堂。
夺夺夺夺……
那位秃头中年已经转身在小黑板上板书起来,从杨-米尔斯作用量 S_SYM=∫d^4xTr(F_μνF^μν)出发,通过变分得到运动方程……
伴随着夺夺声,陈辉已经沉浸到了知识的世界中。
……
考场内,高振骄傲的抬起头来,今天他状态很不错,三道题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停顿,很顺畅的就完成了解答。
竞争果然是激发潜力的最好方式!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让你御兽,你叫灰太狼手搓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