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爱吃苞米
李五福瞄了一眼飞鸟的腿部,一个麦秸秆样式的小筒子被捆绑在飞鸟的腿上,顶端处还密封了很明显的蜡烛油。
李五福熟练的轻轻摸了摸飞鸟脖颈处的羽毛,那飞鸟便轻轻抬了抬翅膀,让李五福的手能更轻易的抓到爪子上的麦秸秆。
而后,麦秸秆被李五福拿下,用指甲盖轻轻一扣,顶端处的蜡烛油便被扣掉,露出了里面的一小卷纸卷。
李五福急忙轻轻磕了磕那个麦秸杆,里面的纸卷被取出来。
而后,李五福顿时傻眼了,向着不远处正在带着一些孩童们读书的李青江喊话道:“青江小子,快来帮忙看看,这上面的字是说的什么,这些字我都认不全的!”
李青江作为村子里的文化人,在山神爷爷的鼓励下,这段时间更是义无反顾的担当了教书先生的角色。
按理来说,这个职位还是很受人尊敬的,但是在李五福这个长辈和“肉类供应小队负责人”的双重感召下,李五福现如今更是村子里最为受尊敬的一小撮儿人,毕竟吃人家的嘴软,李青江也不例外。
于是乎,听到李五福的招呼,李青江也不推辞,三步并作两步小跑了过来。
“什么事儿五福伯伯,哪儿来的字儿!”
李五福把自己手里的小纸条递过去,道:“这应该是县里的传信鸟儿,十有八九是因为天热和口渴有点儿魔症了,没了方向感!你快帮忙看看,上面写着什么玩意儿,重要的话,咱们得想办法帮忙传出去!”
李青江一边缓缓摇了摇头,一边说道:“不对,这不是咱们山阳县的传信鸟儿,应该是丰木县的。丰木县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蝗虫灾害,正在向青木府府衙报信儿!”
“什么?蝗虫!闹灾了!”李五福瞪大了眼睛,作为一名场面和动物打交道的人,他更知道蝗灾的可怕。
李青江点了点头,道:“没错。而且这上面说的情况来看,蝗灾已经蔓延了很多地方,目前正向着一个叫陆家庄的村子飞去,五福伯伯,陆家庄这村子在哪里呢,我怎么觉得听着有点儿耳熟!”
李五福闻言,更是瞪大了眼睛,愕然道:“什么?陆家庄村子?天啊,那可是距离咱们靠山村不到五十里的地方,算上咱们迁徙的这段山路,也就五十多里,这么近的距离,那些蝗虫搞不好还会来我们这里的!”
李青江瞟了一眼纸条上的落款,道:“这信儿上面的时间是早上的,兴许这会儿,那蝗灾已经在陆家庄村过境了!”
李五福焦急的说道:“糟了糟了!蝗灾可是个麻烦事儿,这玩意儿要是来了咱们这里,这些日子以来咱们的辛苦和劳作岂不是就全部都白费了!”
李青江神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道:“没错,村子里开垦荒地中种出来的那些庄家秧苗,怕是要遭殃啊,到时候能十留其一就算不错的了!”
李五福轻轻安抚着手中停留的飞鸟,望向李青江说道:“不止这些,蝗虫这玩意儿什么叶子都吃,咱们这里的林子好不容易也有了些气色,
招呼回来不少飞禽走兽,这要是让蝗虫嚯嚯了,林子里的猎物都肯定不在了,而且一时半会儿绝对回不来的,到时候咱们别说打猎了,咱们村子里的那几只鸡和那些牛羊都没草叶可以吃了!”
一旁一个人插话道:“哎!五福伯,既然咱们有鸡,那咱们索性放鸡去吃那些蝗虫,不就行了,还能补营养的,到时候那些鸡不得个顶个的下蛋啊!多合适!”
李五福一摆手,道:“行了,你可拉倒吧,你知道什么是蝗灾嘛?那可不是你想的那样,一片地里的叶子沾染了虫儿,而是田地底下密密麻麻的都是蝗虫,别说是咱们这几只鸡了,你就是把全县的甚至是整个青木府的鸡鸭都聚集起来,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把这些蝗虫吃完的。”
问话的人愕然说道:“啊?还有这事儿,可是我听我爷爷说,他们小时候村子里面发蝗虫灾,就用鸡鸭消灭的很多蝗虫呢!”
李五福摇头道:“那还是说明你们的那蝗灾规模小,虫子少,形不成规模,所以才能被鸡鸭追逐吃了的,要不然,那些鸡鸭的眼睛都能被密密麻麻的蝗虫给堵的什么都看不见。青江小子,你学问多,我说的没错吧!”
李青江也点了点头,道:“没错儿,蝗虫成了群形成蝗灾之后,飞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鸡鸭都很难追上,而且你没发现蝗虫灾害发生的时候,原本最爱吃虫子的那些鸟啊兽啊之类的东西都闪躲的一个也见不着嘛?”
另外一个中年人也点头说道:“对对对,我也一直很奇怪这些事儿,到底是为什么啊!”
李青江解释道:“具体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历来如此,兴许是蝗虫规模太大,这些不成规模的鸟兽都很害怕未知的东西吧!兴许在他们看来,这些蝗灾形成的黑云,和平日里常见的落单蝗虫,不太一样呢!”
李五福摇了摇头,道:“这兴许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原因是这些蝗虫身上应该有毒素。”
那个中年人疑惑的说道:“啊?有毒素?这不可能啊,我们家去年的时候,没粮食吃,隔三差五还吃这些蝗虫呢,我们村子里很多人都这么吃,也没见谁家有人被毒死!”
李五福再度解释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因为往日里在山里打猎的时候,我也经常吃蝗虫填肚子,甚至有时候都直接生吃呢,也没什么事儿,
但是闹蝗灾的虫子,先前有人的飞鹰吃过,结果没过两天就拉肚子死了。后来我还观察过,很多小雀儿在吃过这玩意儿之后,就死了,我猜想大概是蝗灾时候的蝗虫,和咱们平日里见得不太一样。”
李青江双目一明,道:“这个解释倒是很有道理,我得记下来,五福伯伯你再跟我说说。”
李五福摆摆手,道:“回头有的是时间,现在没工夫,这可是那事儿,我得赶紧和村长说这事儿去!”
村长李看山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而后紧锁着眉头半晌不语。
“不行,咱们根本没办法挡得住这天灾!”
李老三也点了点头,道:“是啊,看来这事儿还是得麻烦山神爷爷了。”
李五福见没自己什么事儿了,起身告辞道:“好了,我先赶紧去看看那传信飞鸟儿休息的怎么样了,得赶紧让它继续传信儿给府衙那边,兴许府衙能有什么办法呢,再耽误下去,可别耽误大事儿了!”
李看山点头晃了晃手,道:“快去吧,哪怕府衙那边没办法,也得早点儿让他们知道消息,以做准备。”
“还有,暂时先不要和乡亲们说这些个消息,小心引起大家的恐慌,再出了乱子就不好了。”李看山叮嘱着。
李五福点了点头,道:“知道了!我明白的。”
李看山又补充道:“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咱们有山神爷爷的庇护,一定没事儿的!”
李五福闻言也是心下稍定,颇为信服的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第391章 蝗灾来袭
很快,李五福离开。
李看山和李老三两人双双跪在地上,向着山神庙的方向,虔诚磕头!
起身后,两人口中念念有词。
“山神爷爷!出事了!出大事了!”
“五十里外蝗虫过境,已然寸草不生,按照蝗虫的速度,不日之后,即将抵达我们这边。”
“还望山神爷爷显灵,护佑我等黎民百姓!”
正在开车的许伯安听到盆景内的这些声音,顿时有些着急了。
什么?蝗灾!
这玩意儿要是侵袭到翠谷那边,那些养蚕的人们,可不得哭死啊!
他们可是好不容易才盼星星盼月亮寻着了一点儿希望的。
而且哪怕是靠山村这边,生活才刚刚有些气色,若是遭遇蝗灾袭击,也绝对会元气大伤啊!
想到这些,许伯安的脑海中闪过一段恐怖的画面。
蝗虫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成群结队地席卷而来,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压迫感和毁灭性。
在它们的肆虐之下,原本生机勃勃的田野和树木瞬间变得死寂沉沉,一片荒芜。
这些蝗虫的身体虽小,但数量之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黑色的风暴,所到之处,无论是嫩绿的庄稼还是坚韧的草木,都被它们啃食得面目全非。
那些曾经承载着农人无数心血与希望的作物,在那些贪婪无比的蝗虫面前,瞬间变得脆弱不堪,化为乌有。
萧瑟、凄凉、绝望!
充斥在天地之间。
许伯安一哆唆,貌似,这是他的前任山神,曾经见到过的遭遇蝗虫灾害后的实景,这可比自己想想的还要可怕很多啊。
不行,必须得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才行。
想到这里,许伯安和副驾驶上的欧阳娜洁随口打了个招呼,以尿遁为借口,奔向了一旁的公共卫生间去。
蝗虫灾害,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是全球皆知的一种巨大灾难了。
那时候,除了蝗虫这个称呼,古代的时候人们甚至还把蝗虫称之为是“蝗神”!由此可见其威猛!
而蝗虫之所以被冠以“蝗”这个字,是因为古代时候的人们已经达成共识,普遍认为这是昆虫界当之无愧的皇者!
故此在“虫”这个字的旁边,搭配上了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字,毕竟在封建社会,皇帝代表着绝对的权威。
蝗灾被人们认为是天降灾害,通常都要与战乱、饥荒等一些无法抵抗的灾难,被判断为是国家动荡、民生凋敝的象征。
一些历史书籍中,关于蝗虫灾害的记载也是屡见不鲜,每一次蝗灾的爆发,都伴随着无数百姓的流离失所和生死离别。
根据历史相关资料记载,蝗虫灾害在我们华夏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灾害。
两千年以来,历史上明确记载的蝗虫灾害就有高达八百多次,算下来差不多平均每两年到三年就有一次区域性的蝗虫灾害,
而每五年到七年,更是会有一次差不多能席卷大半个华夏大地的的大范围蝗灾。
不仅是在华夏范围有这样的认知,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蝗虫这玩意儿在西方世界被很重视的《圣经》一书中,被编为是十灾之一。
那时候的西方世界,也认为蝗灾压根就是凡俗人类无法抵御的灾害,更被认为是天谴的一种,想要遏制这种灾害,只能祈求上帝天使等神明来帮忙。
这种理念,与大明朝的人们通过祭祀和祈福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希望蝗虫能够远离他们的田地,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运气好的话,如果能下雨,也还能遏制蝗灾一下,要是运气不好,求不来雨水,那也只能是听之任之,无可奈何了。
虽然这些方法在现代看来可能有些迷信和荒诞,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人们心灵的一种寄托和安慰。
许伯安上学的时候也听老师讲过,在明朝末年的崇祯时期,曾经发生过非常大的蝗虫灾害。
那次蝗灾持续数年,延绵多地,影响之大旷古未有。
因为蝗灾的关系,数不清的粮食被吃光,而后引发巨大的饥荒。
许多老百姓因为没东西吃,甚至开始抓老鼠吃。
但是众所周知,老鼠大多是携带很多病毒的,于是乎又引发了范围广泛的鼠疫,许多患病之人人朝发夕死,甚至连痛苦的机会都没有。
根据估算,当时因为这场灾难浩劫,大明朝的人口几乎少了一半。
哪怕是天子脚下的京都,人口也十去其四,无比的凄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场巨大的蝗虫灾害,甚至影响到了朝代的兴衰,助推了王朝的灭亡!
通常来说,在那个年代的时候,面对这样人力无法干预的灾难,谁要是真的碰上,那也就只能是认命了!
而在现代,尽管科技和社会制度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蝗灾的威胁依然存在。
许伯安曾经听公司里一些在海外项目工程上工作过的同事说过,在非洲的一些地方,至今仍旧有大规模的蝗灾频发,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很多时候,无能为力的一些地方也只能依靠着政府和国际组织也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帮助受灾地区恢复生产和重建生活。他们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医疗救助和重建资金,帮助受灾人民度过难关。
哪怕是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没能完全解除蝗虫的威胁,局部地区依然会出现蝗虫灾害,给当地农业构成一定的危害。
由此可见蝗虫灾害有多难治理。放在盆景世界这种科技楼后的世界,怕是更难对付蝗灾了。
心里焦急的许伯安一边赶路一边思考着脑海中的一些知识,等他来到卫生间后,急忙将视线探入盆景之中,进行仔细的观察。
毕竟刚才在开车,许伯安可不想分心驾驶,从而让自己置于危险驾驶之中。
“李看山,仔细说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情况!”许伯安迫不及待的问询李看山,意图更全面的了解一下当前形势情况。
李看上急忙知无不尽的介绍道:“回山神爷爷的话,方才李五福准备进山捕猎的时候,抓到了一只传信飞鸟,
那飞鸟传信说,据此仅仅只有五十多里地的陆家庄村,突然遭到了蝗灾的袭扰,我们担心蝗灾会蔓延过来,特此叨扰山神爷爷,希望山神爷爷能给我们想想办法,助大家伙儿迈过这个难关。”
听到蝗虫群还在五十里开外,许伯安的心下稍定,随即问道:“陆家庄村在什么方向?”
李看山指了指方向,解释道:“大概在西南位置。”
许伯安闻言,想到翠云山住在翠谷之中那些养蚕一族所在地正好在相反的位置,这才心下稍定,这样说的话,只要自己这边防住蝗虫了,这些蝗虫就很难在蔓延到翠谷去了。要不然翠谷那地方可就难了!
许伯安点了点头,道:“蝗灾的规模怎样,知道吗?”
李看山摇了摇头,道:“李五福抓的那传信鸟也在。但是上面传信纸条的行文位置有限,只是简单说了一下,太清楚的事情我们还没掌握。”
许伯安道:“好吧,我知道了。我会关注这边的风吹草动的,你们要是有什么发现,也可以告诉我。”
“敬遵山神爷爷仙谕!”李看山和李老三共同说着。
想到崇祯年间百姓因为饥荒而吃老鼠,后又引发鼠疫的事儿,许伯安又严肃的叮嘱道:“对了,李看山,还有一个问题,务必要告诉大家,哪怕是蝗灾过境而来,大家也别着急,更不要胡乱吃东西,
我会保证大家能有东西吃,不会饿死的。尤其是不要乱找一些老鼠或者是直接吃蝗虫来吃,这些东西都不能吃,是会吃死人的!”
李老三闻言,急忙好奇的追问道:“山神爷爷,敢问您可知道为何这蝗虫不能吃?平日里我们倒是也会吃这个东西的,但是后来听说蝗灾的时候,吃过这玩意儿的东西会可能会死,很多人用小鸟试过,也是这样的,不知这其中有什么玄妙。”
蝗灾时的蝗虫里面带有大量的病毒和病原体,更有可能携带了很多的是寄生虫,所以这玩意儿自然是不能吃的。
而且许伯安还听说过,说是蝗灾时期的蝗虫,是会分泌产生一种毒害性很强的物质元素,所以这玩意儿自然是不可以吃的了。
但是这些透露着现代科学的话,许伯安也没法儿和他们说。说了他们也没法理解。
许伯安正想着如何跟李看山他们解释清楚这事儿,忽然,许伯安就听到了那棵桃树传来的动静。
“山神大人!远处有异常状况发生,我感觉到,大量的草木散发出一种悲凉甚至是死亡的气息。”
因为桃树现如今也位列许伯安麾下护山小毛神,所以许伯安和它能够进行类似心灵沟通的交流。
许伯安闻言,当即注意力聚拢向桃树周边,问道:“哦?大约在哪个位置?”
桃树瞬间飘扬,几条枝条明显的指向了一个方向。
许伯安顺着枝条指挥的方向看去,就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像是雾气一般的东西,从远处缓缓飘了过来。
说是飘过来的,其实也是非常快的速度。
只是距离很远,所以看在眼中,给人的感知就是缓缓移动着的。
仔细望去,那是一只一只的蝗虫组成的一片黑雾,所到之处,原本还翠绿的树木,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光秃秃的凄凉模样。
上一篇:万界融合:开局直播拿下全服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