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2010 第444章

作者:不是干扣面

  “怎么关的?”程行不解地问道。

  “我拔的插头。”姜鹿溪说完摆出一副作势要跑的样子,她看着程行道:“我是起来的时候关的,不是晚上中途关的,你不许耍流氓行径,不然我就跑开。”

  她想到了昨天晚上程行威胁她的话,他说了她要是敢拔插头就要耍流氓。

  姜鹿溪还真怕这家伙会这样做。

  因为他是有前科的,之前就没经过自己同意亲了自己两次。

  第二次还亲了自己的嘴唇。

  对了,亲了还说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感觉。

  自己都记着的。

  所以早上醒来姜鹿溪坐在床上看着冒着冷气的空调,好一番天人交战。

  但是想着自己等下要去做饭,要和面炒菜需要很久的时间,房间里根本没人,这空调就完全是白白浪费电,姜鹿溪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把插头给拔了。

  “我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早上起来不在屋里,拔了就拔了,屋子里没人开着空调确实是浪费钱,你做的很对。”只是程行说完后话音一转,道:“只是有件事情却没有做对,你在客厅里做饭,客厅里是有空调的,下次再做饭,可以把客厅空调给开了,不然你这做顿饭得多热。”

  “不热的。”姜鹿溪闻言摇头道。

  “这袖子是我流口水流湿的是吧?”程行将自己刚刚因为帮她擦汗而弄湿的袖子拿给了她看。

  看着程行睡衣袖子上的水迹,姜鹿溪的俏脸又红了红。

  “我去刷牙了,吃过饭之后,我们去外面把昨天忘了买的东西给补齐。”程行说着,将客厅的空调打开,然后回到自己屋里,将自己屋里的空调关上,随后他去了浴室。

  洗漱一番过后,两人便坐在桌子前吃起了早餐。

  死面饼子就不说了。

  土豆丝炒肉和青椒炒鸡蛋也是程行喜欢吃的菜。

  这顿早餐算是他在杭城吃过的最好的一顿早餐了。

  都不只是在杭城,应该是自从离开安城后,这半年来吃过最好的一顿早餐了。

  吃过早饭后,姜鹿溪洗过锅碗,两人便各自回房换起了衣服。

  程行是真的换衣服,姜鹿溪则是把拖鞋换成了运动鞋。

  然后两人就出门下了楼。

  程行想带她去超市去买睡衣,但姜鹿溪没同意,她同意了买睡衣,但要去昨天买拖鞋的那个闹市去买,因为那里的衣服要比超市便宜。

  没办法,程行只能又带了她去了菜市场。

  到了菜市场旁边的闹市,两人走进了一家卖睡衣的服装店里。

  姜鹿溪讲好价,选择了一套睡衣。

  不过程行又让店家多拿了一套另外一种颜色的。

  “一套就好了。”姜鹿溪道。

  “两套换着穿,而且这东西也不是浪费,开学了你带回宿舍也能穿。”程行给了钱,让店家包了起来。

  买了睡衣之后,程行又去附近的一家电器店买了一个吹风机。

  都到了菜市场了,两人又去菜市场买了一些菜。

  买完菜之后,两人便拎着东西回了家。

  回到家之后,姜鹿溪继续回房学习,而程行也久违的写起了文章。

  上次听了姜鹿溪说的话之后,程行觉得散文集自己出不了,因为他这两年写的散文并没有多少,如果以十篇散文成一散文集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但如果只是文集的话,那筹够十篇,就不算什么难事了。

  程行最终决定了出一篇文集。

  本来他是没有想过写什么内容好的,但是暑假前院校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的任务,作文的主题是以何为自由,讲讲你心里所理解的自由为题,这就给了程行创作思路。

  程行没有用电脑去打,而是用笔写了起来。

  程行刚写了一会儿,姜鹿溪就从房间走了出来。

  “你在客厅里写字,一个人也是开着空调,而且你这张书桌很大,我觉得我可以把房间里的空调关了,在客厅里学习。”姜鹿溪道。

  她还是觉得程行在客厅开一个空调,她在房间也开一个空调,这样基本上就是24小时一起开了,太浪费电了,程行在客厅里的书桌那么大,可以到客厅里一起用一张桌子的。

  “也行,你把椅子搬过来就行。”程行笑道。

  程行这张桌子除了平时看书之外,偶尔也会练一下字,因此就买的很大。

  他卧室没书桌,程行卧室的桌子上只有电脑。

  所以客厅就是他平时写字看书的地方。

  程行家里的客厅很大,靠近阳台的位置那半个客厅,放着电视沙发跟茶几,里面的半个客厅,就是程行这一个大桌子,跟一面很大的书柜了。

  “嗯。”姜鹿溪点了点头,将房间里的椅子搬了过来。

  她在程行旁边坐下,开始继续做起了题。

  程行则是继续写起了文章。

  程行笔下的自由,是童年的乡村,儿时的田野。

  那时尚未长大,无忧无虑,在田野间肆意奔跑的日子,应该就是自由了。

  所以程行从这里入手了,讲述了他心里的自由。

  程行这篇文章以何为自由开始。

  最后一段,自然也已何为自由结束。

  何为自由?

  目光之外,田野之上。

  这便是程行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程行写完后放下了笔,他抬起头,就看到了一直望过来的姜鹿溪。

  “你在看什么呢?”程行好奇地问道。

  “你刚刚一直写的什么?”姜鹿溪好奇地问道。

  “你之前不是给过我建议,说可以出个文集吗?这就是未来出的文集里的一篇文章。”程行笑道。

  “哦。”姜鹿溪点了点头,然后眼睛眨都不眨的盯着他看。

  “你想看?”程行好笑地问道。

  姜鹿溪哪里知道程行会这般问。

  她摇头道:“有什么好看的?不想。”

  “哦,那就不给你看了。”程行说着就要收起来。

  “拿来。”姜鹿溪没好气地伸出了白嫩嫩的小手。

  程行笑着递给了她。

  姜鹿溪拿过他写的文章,一点点的看了起来。

  读到最后时姜鹿溪愣了愣。

  她又多看了几遍最后一段话。

  发现程行最后结尾处的这一句话写的极好。

  何为自由?目光之外,田野之上。

  这目字出头是自,田字出头是由。

  这自由,可不就是目光之外,田野之上吗?

  而且程行整篇文章,又都是少年锦时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田野时光。

  姜鹿溪不得不佩服,程行在文章上的造诣确实很厉害。

  起码这最后一段话的意境就很深。

  “怎么样?”程行笑着问道。

  “很好。”姜鹿溪没有再说反话,也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可能是我很念旧的原因,我很喜欢童年的乡村生活。”程行道。

  “我也喜欢。”姜鹿溪道。

  但只限于父母出事之前的童年。

  只限于九岁之前的童年。

  而在姜鹿溪跟程行讨论着这篇以自由为题的文章时。

  安城的一家酒店里。

  陈青组织了一场高中的同学聚会。

  陈青先到了酒店。

  她在酒店开好包间后等了一会儿,王颜跟李丹便走了进来。

  这王颜跟李丹都是她高中时期最好的同学。

  只不过因为几人高中毕业后都分别去了不同大学的原因,也都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了,而现在正好趁着是暑假的时候,大家都从外面回来了,陈青便想把高中的时候玩的好的一些同学叫到一起聚聚。

  没过多久,另外一些同学也都到了场。

  人都到齐后,陈青便让酒店里的服务员上了菜。

  因为许久未见的原因,许多人先开始还都有些拘束,但是吃了些饭菜,喝了些酒之后,也都开始打开了话匣子。

  陈青邀请的这些朋友,毕竟大部分都是高中时的同学。

  有的是她高一认识的一些朋友,有些是高二分班后认识的。

  都曾是一起度过一段难忘的校园时光的。

  聊着聊着,有一人喝醉了酒之后忽然问道:“你们最近听说程行获得了冰心散文奖的事情了吗?”

  这人名叫刘深,是陈青高一时候的同学。

  而他这句话说完,全场嘎然而止,所有人都向陈青望了过去。

  程行刚刚得了冰心散文奖的事情,他们这些安城一中走出来的学生,又有哪个不知道的?他们那一届,安城一中有最闪耀的两个人,一个是程行,一个是姜鹿溪。

  对于这两人的事迹,他们又哪会不关注?

  关键是对于程行的事情,他们就算是不想关注也不行啊!

  早在冰心散文奖揭晓的那一刻,徽州各大报纸上就铺天盖地的在宣传庆祝了,现在安城一中学校不知道拉了多少条横幅,要是安城高三理科三班的学生,还会在同学群里被郑华艾特所有人每过几个小时发一次这个消息。

  所以他们就算是不想知道也难。

  但这个时候,陈青组织的同学聚会,许多人是不敢提这个名字的。

  要是大学之前,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提提还无所谓。

  但到了大学,都成熟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敢说,还是懂的。

  陈青喜欢程行,但程行喜欢姜鹿溪的事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程行的QQ空间里是发了不少次姜鹿溪的照片的。

  所以程行在追姜鹿溪,而且基本上快追到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

  只是此时的陈青却是笑了笑,道:“这件事情我当然知道,程行获奖这件事情,要说最高兴的,就是我父亲了。”

  众人闻言也都笑了笑,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来,陈青的父亲可是他们市的作协主席,程行获奖,陈实肯定也是与有荣焉的。

  “冰心散文奖是厉害,但也就只是个奖项,程行这个作家再有名,不还是得归我们陈青的父亲管着?”就在此时,王颜笑着说道。

  “是啊,是啊,程行只是市作协的作家,陈叔叔可是我们市文化局的局长,作协的主席。”有学生跟着笑道。

  一时间,其余人也都跟着恭维了起来。

  “说起来也是程行不识抬举,当时要是与我们家陈青在一起,现在哪里只是个作家那么简单,说不定也能在作协里混个领导当当。”李丹此时说道。

  此时的陈青皱了皱眉头。

  她深深地看了一眼王颜跟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