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是干扣面
姜鹿溪此时将手里的钱又小心翼翼的放回布袋里,然后骑着车子离开了这里。
“你们俩在这打什么谜语啊?这报纸上有什么?不行,我也得买一份。”王颜给了钱,也从李育那里买了一份省文化报。
而李育此时却是愣了愣,徽州省文化报自从88年创建至今,靠着内容跟质量,到了现在确实成为了省内除了徽州日报外最出名的报刊,但是学生每天来买报纸的人很少,要买也是买徽州日报的多一些,文化报也就学校里的老师买的多一些。
学生大多喜欢《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推理》这种杂志以及各种小本的恐怖故事多一些,怎么现在学生都流行看文化报了?
在报刊亭耽误了一些时间,再加上张环最近来的都挺早的,他们到了学校时,张环已经把门给打开了。
程行拿着报纸在自己座位上坐下。
“周远,身上带钱了吗?”程行问道。
“带了,怎么了程哥?”周远问道。
“等下早自习下课时,帮我还一块钱给陈青。”程行道。
自己去还,陈青肯定不会要。
但如果让周远去还的话,肯定好还很多。
“行。”周远点了点头。
程行将书拿出来背了起来。
办公室,段为国刚倒了杯茶,在去二班视察了一下学生的背书情况后,便将自己刚刚买来的省文化报给拿了出来。
省文化报的报刊段为国在刚在安城教学的时候就喜欢看,这一看就是二三十年,段为国摊开报纸看了一会儿后,将茶杯拿过来吹一吹喝了口茶。
在左边这一次秋季刊登的文学作品中,段为国看到了一篇庐州作家协会主席李波发表的一篇关于秋天的现代诗。
李波在他们省文坛里颇具盛名,发表过不少首现代诗歌,在省文化报的报刊上,段为国也多次看到过,因此看到他的作品,段为国并没有觉得太过稀奇。
只是紧接着,当段为国喝口茶转向文化报的另外一首作品时,却愣了下来。
……
第67章 你说是谁?
破阵子.人间夜冷风清。
少见的一首古代诗词,段为国看了文化报上的许多作品,有小说节选,有散文,有现代诗,但却很少能见到古代诗歌能登上文化报的。
每一期报刊挑选的两篇优秀文章都会在省文化报的正中间刊登,这些文章都是从各地作协以及各地文化报的读者投稿递上去的无数作品中选出来的。
段为国以前也曾向文化报递过几篇稿子,但无一例外全都落选了。
这首词的词牌名没什么,词也没什么。
在段为国看来,这首词的确有上文化报的资格。
只是这首词旁边写的作者,却让段为国擦了好几次眼镜。
安城一中,程行。
在安城一中出现时,他的眼睛就已经瞪大了,当程行这个名字出现时,他更是难以置信,要是安城一中跟程行这两个名字单独出现的话还没什么,徽州那么大,有可能有另外一个安城一中,也有可能有另外一个程行。
但是当这两个名字出现在一起,可就不是碰巧那么简单了。
正好,此时郑华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
“老郑,你来看看这张报纸。”段为国说道。
“怎么了?最近又发生什么国家大事了?或者是文化报上又刊登出什么好的作品了?”郑华走过来问道。
段为国每天早上喜欢买一份文化报看他是知道的,有时候文化报上出现了一些什么大新闻或者是刊登上了一些好的作品,段为国也会拿来与他分享。
省文化报虽然会刊登一些文学作品,但总的来说还是跟主流报刊的报纸一样,一些省内或者是国内外的大事,也都会在版面上报道出来。
“老郑,你往这看。”段为国给他指了指。
“这怎么了?你是说李波写的这首《庐州的秋》吗?这首现代诗写的不错啊?”正在说着话的郑华突然猛地一顿,他的瞳孔瞬间收缩了起来。
在看完李波的这篇文章后,他便瞅到了程行的那篇文章。
他第一时间没有看到程行的名字,但这首词给他的印象很深,因此在看到前面几句后,他便往作品的作者上看了上去,然后就看到了安城一中,程行。
“你说这是不是碰巧了?”段为国总觉得有些虚幻,省文化报每次就只刊登两首作品啊,而且这期又是文化报从各地征文征集而来的两部作品,谁的的作品或者是名字能出现在这上面,那就跟上电视没什么区别。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段为国竟然在这份自己喜爱多年的报刊上见到了自己学生的名字,而且这名学生给他的印象并不好,不是打架斗殴,就是不学无术。
他的数学成绩,应该是他教的两个班里最差的。
“不是碰巧了,这首词之前我见过,的确是程行写的。”郑华深呼了口气,道:“但是我真没想到,这首词最后能在省文化报上刊登出来。”
郑华先是吃惊,但吃惊后又是难以平复的莫大荣耀。
他教书育人几十年,不是没教出来过考上名校的学生,但上了名校,不代表就能出人头地,虽然后来毕业了工资都算不错,也有创业当老板有着不错经济收入的,但这些跟此刻在省文化报上看到自己学生的作品比,好像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他本身就是教语文的啊!
“老段,报纸借我下。”郑华拿着报纸冲出了办公室。
“老郑这是怎么了?还没见过他这么慌慌张张的呢?”就在此时,又有其他班的老师陆陆续续的进了办公室。
“你们班里要是有这样的学生,你们也会像他一样慌张。”段为国直到此时此刻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不过现在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这让他有些五味杂陈,要是程行的数学成绩也很好,他此时也会与有荣焉,也会激动地不得了,但是程行那数学成绩,虽然程行是他班级的,但这份荣誉,跟他没有太大关系啊!
“什么我们班要是有这样的学生?怎么说的话都听不懂呢?”旁边一班的班主任杨汝梅有些莫名其妙地说道。
“今早我买了份省文化报,文化报上刊登了程行的作品。”段为国直接说道。
“什么?你说是谁?”杨汝梅愣愣地问道。
其他一些刚坐下的老师也全都望了过来。
“程行。”段为国道。
郑华拿着报纸,急匆匆地向着校长室走了过去。
到了校长室门前,郑华甚至连招呼都没打,就直接打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
“老郑你这是怎么了?那么急急燥燥的?”校长陈怀安刚到饮水机处接了杯水,就看到郑华连门也没敲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校长,你看这份报纸。”郑华将手里的报纸递给了他。
陈怀安在将这份报纸看完后惊讶地问道:“这真是我们学校的程行?”
对于学校里有些身份背景的学生,陈怀安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毕竟当时程行为了能进一中来,他的父亲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虽然上次国庆时他跟姜鹿溪一起办的那期黑板报办的不错,但程行的学习成绩他是知道的,在学校里是属于垫底的存在。
这样的学生能写出这么好的词,能上文化报?
陈怀安有些不信。
但是他的疑虑很快就打消了。
因为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了区里陶墉打来的电话。
“老陈啊,有件事情昨天得到了消息,但忘了跟你说了,你们学校有个叫程行的学生,他的一部作品登上了省里的文化报,这种为一中,为区里为安城争光的事情,你得多表扬表扬啊,昨天我在市里开会的时候,上面的领导可是很高兴的。”
第68章 关我什么事
早自习下课后,程行才有时间看今早买的那份文化报。
程行从前面一点点的看起,文化报上报道的许多内容确实还勾起了程行的一些回忆,像地沟油事件,我爸是某某的事件,都是这一年的热门事件。
看完这些之后,程行的目光转向了另外一边。
也就是此时,程行愣了愣。
因为他在上面看到了自己写给陈青的那首词。
虽然标题改了,但词却是一个字也没有变,而且在这首词的旁边,还有自己的名字,只是像文化报上的这些文章,得投稿才有可能被选上刊登上去的吧?
但自己并没有向这家报社递过稿子,联想到之前父母说陈实看过这首词的事情,程行稍微思考了下便知道这首词,估计是陈实帮忙投上去的。
而人间夜冷风清这个标题,估计也是陈实帮忙起的。
前世的时候陈实还曾跟自己吐槽过,说他每次上交省文化报的作品都落选,省报刊这么多年选了那么多作品,却没有一个是安城作家写出来的。
那时候他说他这辈子最大一个愿望就是能有一篇安城自己人写的作品,在省文化报刊上刊登出来,只是这个愿望前世陈实并没有实现。
因为从智能手机出来,短视频跟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之后,纸媒的空间就开始不断被压缩,到了15年,曾经辉煌到每一期能卖出去几十万份,销售额超过一亿的省文化报也开始难以实现盈收,到了20年疫情时,更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徽州文化报,最终消失在了历史舞台。
程行摇头笑了笑,所以自己这算不算是帮陈实实现了愿望?
而坐在前排的陈青,在看到程行的那首词时,也愣了愣。
她虽然觉得这首词写得好,但从来没有想过这首词能上省文化报啊!
怪不得父亲不告诉自己为什么要让程行在今早买一份省文化报的报纸,也怪不得父亲这两天会这么开心,原来他早就知道程行的这首词入选了省文化报。
以前在家里没少听父亲抱怨省文化报的事情,有时候报了没有入选,父亲都恨不得自己亲自上。
“这不是程行写的东西吗?怎么刊登在了这份报纸上?”旁边同样买了一份省文化报的王颜此时也看到了程行的那首词。
她又看了看旁边的安城一中和程行。
反应过来的王颜张大了嘴巴。
即便是她很少看报,也知道这种省级报刊上刊登程行的作品意味着什么。
而陈青则是在那首词的标题上多看了几眼。
想到父亲把程行原先的标题改掉换成这个时,陈青的脸就一阵通红。
因为之前的标题,完全就是情书的标题。
“你们俩这是怎么了?总感觉你们今天很不对劲。”一旁的李丹看着一个嘴巴张的大大的,一个满脸通红的两人说道。
“你们俩还下不下去吃饭了?”李丹问道。
“李丹,我们陈大小姐的眼光真好。”王颜说道。
“怎么了?”李丹不解地问道。
王颜将那份报纸拿给了李丹,然后说道:“你看这是什么。”
李丹在看完后,也是呆呆地愣了下来。
“上周我还在想,我们一直都骄傲的陈大小姐怎么跟人说出了那样暗示的话,怎么又主动的去给人递饭卡,现在看来,眼光确实比我们好。”李丹笑道。
“还不止呢,刚刚来的时候,我们陈大小姐还帮程行垫了报纸的钱呢。”王颜在一旁笑道。
“去,你们俩说什么呢?什么我眼光好,上周的时候我可不知道程行的这首词能在省文化报上刊登啊!”陈青没好气地说道。
“越是这样,眼光才越好啊!”李丹笑道。
“鹿溪,你说是不是?”李丹忽然向着前排正在低头写字的姜鹿溪笑着问道。
她们三人是坐在第三排中间的位置,而姜鹿溪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人已经下楼吃饭去了,因此她们相差的并不算远,她们说的话,姜鹿溪也能听到。
“啊?是是。”姜鹿溪点了点头。
“走了,下去吃饭去。”陈青笑道。
几人起身一起向着楼下走去。
“程哥,吃饭了。”周远在一旁说道。
“嗯。”程行点了点头,将报纸放进抽屉里,然后跟周远一起下了楼。
随着程行跟陈青等人的离开,教室终于变得安静了下来。
姜鹿溪放下手中的笔,她呆呆地看了会儿黑板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几个字,过了一会儿后,姜鹿溪挥了挥拳头,道:“关我什么事,为什么要问我啊?”
姜鹿溪从兜里的布袋里掏出了一块钱的分壳,然后走下了楼。
先去填饱肚子,不然又该饿了。
姜鹿溪下了楼,在校外的小吃街上买了三个煎包。
程行吃完饭后,跟周远在校园里打了会儿篮球。
久坐在教室里坐着也不好,还是得适当的运动运动的。
“程哥,陈青。”程行刚把手里的篮球丢进去,便听到了周远的提醒声。
上一篇:才满十八,花甲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