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37章

作者:寅月寒

  到时候两个人再汇合到刘先生家门前,他自会带他过去的。

  刘先生还让杨峻今夜到他家休息,不过考虑到自己还有事儿要忙,被他拒绝了。

  复兴街,省报所在地。

  当杨峻循着地图找到这儿的时候,时间已经差不多两三点了。

  这地方靠近各大办公区,所以行人也少了起来。

  他看到一面写有省报中心的牌子时,当即向着此处大楼里面走去。

  “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吗?”门口的保卫依例询问。

  “我是来投稿的,请问要往哪边走?”杨峻举了举手中的稿子,倒也坦然的很。

  保卫到底敬业,又仔细核对了一下他的证明后,方才让其进入报社中,还给他指明了投稿的方向。

  走进报社之中,杨峻才感受到里面的忙碌。

  人数不算太多,可是大多步履匆匆,工作人员穿着的都是衬衫一类服装,文化气息浓郁。

  杨峻走近一处柜台,柜台处的青年愣了一下,问道:“同志,您有事?”

  “我来投稿,请问是直接给您吗?”杨峻不得不重复自己不久前说过的话。

  “哦,投稿啊,那把稿子给我就行。”

  杨峻闻言递了过去。

  青年见他实在年轻,忍不住问道:“同志,您多大了?”

  “我在读高中呢。”杨峻如此回答。

  高中的文化底蕴已经不低,写文章也算常事,所以青年没有再多问。

  他继续说道:

  “由于投稿的稿件不少,所以编辑需要一些时间观看,你可以留下一个地址,若是稿件通过的话,我们会写信给与反馈,时间可能要一周左右。”

  没有什么当场阅卷惊为天人的故事,杨峻哪怕是现场来投稿,也得慢慢等待。

  

  他也不是特意为了投稿而来,所以自然无所谓。

  留下个人的相关信息,再填下学校的地址后,杨峻干脆的离开了。

  后面的工作人员看了看他填写的信息,随后就有些无奈。

  “才十五岁啊,半大孩子就想着投稿当才子,也不知道好好学习。”他摇摇头,却依旧按照流程把稿子附上杨峻的信息后,递送到编辑部去。

  杨峻出了门后,随即就寻找到了一处公交站台坐车。

  他首先要去找个招待所住下,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虽说可以住在小世界中,但是床铺被褥都没准备好,进去了也只能天当被子地当床,还是算了。

  省城的招待所还是有不少的,在来的路上他就看见一处了,所以倒也不用多找。

  下车,进入招待所,迎面的是一个扎着辫子的大圆盘脸姑娘正在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

  “同志您好,请帮我开一间房。”

  听见有人来了,前台赶紧放下瓜子起身。

  “几个人?要什么房间?”

  “一个人,有单间吗?”杨峻是不习惯和其他人住一起的。

  闻言,前台的圆盘脸姑娘瞅了他一眼,白白净净读书人的样子让她了然地点了点头。

  不多时,一把钥匙就递了过来。

  “自己的东西要收好,不准乱放,你自个儿上楼吧。”

  “还有不准喧哗啊,也不准带其他人进入房间。”

  这话说的,他还能带什么人?

  杨峻一一应下。

  上了楼,能听到一些房间中不时有谈话声响起,隔音并不好。

  找到自己的门牌号,是一处不算宽敞的房间。

  除了铺了印花被褥的床铺之外,只剩下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其余的东西就没了。

  要上卫生间还得去公共的,可没有独立卫浴给他用。

  杨峻若是介意的话,其实也能用空间解决问题。

  新书求收藏

第58章 粮票

  “还好被褥应是常常清洗的,不然都不好睡觉了。”

  杨峻看过一部年代影视剧,有人去住招待所,晚上就被一些虱子给咬了,那是因为被子没有勤洗,导致盖的人多了,一些人身上的虱子就留了下来,想想就有些头皮发麻。

  长虱子这件事儿其实很常见,在村里和他一样大的人都还在长,衣服里面找出一些虱子并不为奇。

  小时候的杨峻也是一样,不过在他恢复过来后,勤洗澡下,虱子早已在他身上绝迹。

  “还是要多买一些沐浴用的东西回家,到时候再给搭一个洗澡棚,这样娘和姐她们就方便许多了。”

  家里的人要洗澡比较困难,多半是自己端一盆水到前屋那个小隔间去搓洗一下,不像杨峻这样的男孩子,随便找个水塘就下去了。

  闲着没事儿,杨峻索性关好门后进入小世界中。

  空间中随着他收入越来越多的东西,已经渐渐有了巨大改变。

  除却小山顶部还是光秃秃的以外,小山整体变成了翠绿色,野草丛生,一些花朵点缀其中。

  有蜜蜂飞舞于鲜花之上,徘徊于蜂巢之间。

  几只灰色黑色兔子慢慢长大,不再体型弱小,看似和成年兔子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想要生育后代,还需要一些时间。

  一条蜿蜒的小河纵横山下,把九亩田地全部包裹其中,最终汇入一亩池塘。

  池塘中大鱼小鱼翻滚,躲藏在水葫芦和荷叶之下,偶尔遇到一丝灵水,就有好几头大鱼争抢起来。

  再看田亩之中,已然空荡荡一片,玉米和小麦,南瓜等三样主要种植的作物已经被收成了,堆放在一亩空地中,除了留下一些种子和自己吃的以外,其余的自然是要卖了,回笼一些资金。

  他需要买玉了。

  目光看向石台,本来还算充裕的灵水,已经被他用了一半还多。

  为了增快作物的生长,本来一亩地一天就得用一滴,九亩就得九滴,杨峻还以为两百滴灵水能用许久呢,可是在他全力发展的情况下,消耗有些出乎意料。

  眼下作物是迅速收成了,可是付出的灵水也不少。

  “还不知道这些粮食能卖多少钱呢。”

  收成的一共有两亩麦子,四亩玉米,一亩南瓜。

  和外面不同,经过他用灵水催化的作物产量几乎达到了巅峰。

  光是两亩小麦,就收获了将近两千斤,是家里的二十倍左右。

  当然了,这个产量其实也还好,要知道后来小麦的亩产量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两百斤左右,他这都只能算是平常。

  即便如此,杨峻已经欣喜若狂了。

  玉米也不比小麦差,四亩收获了六千斤。

  南瓜则是收获了三千斤的样子,大约有一百五十个,一个就有二十斤的重量。

  这样的收成几乎和后世优越田亩种出来的良品种子粮食一样多了,可见灵水的作用完全无视了几十年的研究差距。

  “还要寻找一些袋子才行,否则这样可拿不出去卖的。”

  幸福也有幸福的烦恼。

  想着,他决定出趟门,正好时间也差不多该吃晚饭了。

  下楼,杨峻特意看了一下挂在前台一边的钟,五点钟。

  前台姑娘瞅了他一眼,没多在意,继续嗑自己的瓜子。

  街上已经更加热闹了,毕竟现在正好是工人下工的时间。

  杨峻一眼看过去,险些以为是蓝色的海洋。

  蓝色的工人服是主流,其中夹杂着一些格子衬衫或者印花衣裳。

  来到这个时代那么久,他也第一次欣赏到大城市中年轻女孩们的穿着打扮。

  主流还是双马尾辫子头发,额头留下些许刘海,脸上没有过多粉饰,只有青春的胶原蛋白。

  身上穿的是女士衬衣,裙子,遮住了美好的身材,下身多是宽松的长裤,黑色的布鞋。

  偶尔能看到一两双皮鞋,那就很是显眼了。

  没有观察太久,杨峻循着味道走到了一处吃饭的街道上。

  这里比主道上还要热闹一些,吆喝声不断。

  但是真正进入餐馆吃饭的还是少数,大多看了一眼飘着香味的饭店,咽了咽口水也就离开了,反而走进供销社去,买了一把酥糖回家。

  杨峻倒是没有迟疑,走进一家馆子刚要点菜,在看到前面的人被要求拿出粮票后,他陡然尴尬地退了出去。

  “忘了要粮票了。”

  放在之前或许宽松一些,拿钱也能吃饭。

  可是现在生产队已经完全深入各处,粮票的问题就随之更重要起来。

  想要吃饭,可以,得用粮票和钱一起,要吃肉还得要肉票。

  “失策了。”

  杨峻承认自己有时候还是后来的习惯过多。

  

  退出饭店后,他也没有多为难,转而就前往了供销社,不对,应该说百货大楼。

  四层的大楼前面挂着百货大楼的牌子,有人在这儿进进出出的,出来的时候大多拿着一样或几样东西。

  迈步进入,杨峻瞬间有些眼花缭乱起来。

  和普通的供销社有着巨大区别的是,百货大楼的东西确实是琳琅满目。

  日用品,服装,布料,花露水,罐头等等,应有尽有。

  甚至杨峻还发现了一些国外的品牌,应该是从京城百货大楼调过来的货品。

  别以为现在的商店中只有国内的普通产品,实际上从国外来的东西也不少,被称为洋玩意儿。

  很多带着洋字头的东西,大多是从这时段引进的,长时间下来也就叫习惯了。

  杨峻没有关注其他东西,而是有明确的目标。

  他直接找到一处柜台,里面站着一位大妈。

  “姐姐你好,请问咱们这儿有大口袋子吗?能装粮食的那种。”

  看见是个白皙的小伙子叫自己姐姐,柜员有些心花怒放。

  “叫啥姐姐,俺都能当你妈了。”

  话是这样说,可是那高兴的样子可遮掩不住。

  “要麻袋是吧?”

  “那个,小孙……”

  一个男青年被叫了过来。

  “赵婶,啥事儿?”

  听见他的称呼,这位赵大姐瞪了一眼过去。

  “领着这位小同志去拿麻袋,可别磨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