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11章

作者:寅月寒

  等他走近后,小丫头已经摘了两个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递过来一个给他。

  “你尝尝甜不甜。”

  杨峻也没客气,接过后咬了一口。

  新书求收藏

第17章 规划

  “还行,挺甜的。”

  “我就说甜吧。”程小瑜正惬意的啃着,吃相倒也大开大合。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甜,只能说有那么一丝甜味儿,比南瓜强不到哪儿去。

  也对,这年头没有经过选种,野梨能长出这样的味道已经相当不错了。

  “小鱼儿,这棵树既然是你发现的,索性你现在全部摘回去吧,免得被人发现了,反正果子都熟得差不多了。”

  梨树不大,长的果子自然不算多,大概有个四五十个的样子,加起来也就七八斤。

  “我又不煮梨水汤,都给你用。”程小瑜却是这般说道。

  “我是煮汤,不是为了吃梨,用不了那么多,最多十个就够了,其他的你自己拿着吧。”杨峻真想给她一个脑瓜崩,这分明是要他不好受啊,哪能全给薅光不给她留呢。

  这本就是她发现的,不是他提出要梨的话,说不定过两天程小瑜也会把梨摘回家。

  看小丫头还要说话,他索性直接上手摘了起来。

  “你以后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管你的成绩了。”

  这算是威胁,程小瑜瞬间愣了一下。

  “杨峻,上次说好的互相学习,你都驷马难追了的。”

  “我改口不行吗?”杨峻回头对她乐呵呵一笑。

  下一秒。

  “嘶~”一道口子就出现在他手上了。

  野生梨树是有刺的,而且还非常锋利,一不小心就容易挂彩。

  被刮了一下,杨峻的手指上就出现一条口子。

  “小山哥。”顾不得和他揪扯什么,程小瑜连忙拉过他的手小心看了起来。

  “你说你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小心点儿,这么多刺呢,还忙着跟我叽叽歪歪。”程小瑜说话不好听,可是担心的样子不作假。

  “还好不严重。”她略微松了一口气。

  “本来就不严重,再晚点说不定都愈合了。”杨峻耸了耸肩。

  伤口就流了一丝血就没有继续了,代表确实没啥事。

  “你歇着吧,我来摘就好。”小丫头直接把他赶到了一边,然后开始忙活起来。

  不大会儿功夫,她的蓝色上衣就变成沉重的兜子了。

  “我这儿有袋子,装里面吧。”

  出门摘梨,杨峻早有准备。

  放进袋子一掂量,程小瑜估算一下道:“差不多有八斤了,不少。”

  “既然梨找到了,那我们找找兔子去吧。”

  他可是没忘记寻找兔子,说不定未来几年都要靠它们家族支撑了。

  “好啊。”程小瑜对此也有兴趣。

  然而两人找了半天,兔子洞倒是看见了,但是兔子一只都没见着。

  “估计是我们的方法不对,吓着它们了。”杨峻看着天色无奈叹息。

  “咱们先回去吧,下次再来找兔子。”

  再不回去怕是得吃午饭了。

  “那你来的时候别忘了叫我呀。”程小瑜也是心有不甘。

  “君子一言……”

  “呸,你刚还说要改口,骗人。”

  ……

  两人回到程小瑜家门口的时候,正巧程爱民进门,手中还拿着饭碗,看来是送饭回来了。

  “俺姐,小山哥,咋样咋样?你们在大后山看到野猪没有?”小家伙兴奋的问着。

  “让你姐告诉你吧,我先回去了。”杨峻捏了捏程爱民的小脸蛋,他八岁看起来跟五六岁一样,还是挺可爱的。

  “你的梨。”程小瑜急忙递过来袋子。

  “我拿十个,剩下的你自己处理,不过种子可以给我留着,我想试试能不能种几棵出来。”

  杨峻又看向她的眼睛:“听话,不然我不辅导你了。”

  程小瑜难得翻了一个白眼:“不要算了,种子我都会给你留着。”

  看他拿着少了一大半的袋子离去,小丫头看着他的背影抿了抿嘴。

  回到家,发现家里已经没人了,估计是去谷场那边晒小麦打麦子呢。

  和苞米不同,小麦得精心呵护。

  今年的庄稼算是大丰收,所以老娘李小花已经准备今晚给做一顿面条吃吃。

  杨峻知道,今年各地丰收的粮食都将会用来支援国际和还债,再加上生产队落实,大锅饭变成了常态,情况迅速转变。

  

  更别说秋天后要进行大炼钢,各家各户的壮丁都去忙活了,导致后来的红薯大面积歉收,问题再次深化。

  这些距离也不远了。

  来到前屋的时候,桌子上正用个碗压着啥。

  他一打开,就看到了老娘给留的饭。

  一如既往的苞米粥,却加了一些糖在里面,吃起来格外香甜。

  说起来他带回来的红糖也吃完了,这应该是最后一点,大多都是他自己泡水喝了,强硬要求才让老娘和两个姐姐喝了一些。

  “还是要尽快改变家里的条件啊。”

  可是想想未来三年,杨峻头越发大了。

  “恐怕得先熬过这段时间再说。”

  吃完了饭,他踏入了小世界中。

  梨他吃了两个,剩下的留给老娘她们。

  数量不多的种子被他用灵水混合着水塘里的水泡了泡,然后才种植在山坡的一边。

  他规划了一下,整个小山大体被分成了三大块。

  一块用来种植水果,一块用来种花草荆棘啥的,因为庄稼想要丰收,养蜜蜂也得提上日程,那花朵必不可少了,最后一块最大的就是纯粹的草地了,用来放养兔子啊,鸡啊啥的肯定很不错。

  再加上山下九亩庄稼,整个小世界算是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了。

  可惜眼下依旧是光秃秃一片了,放眼望去,只有豆芽和蔬菜那边有些绿色的影子。

  “灵水啊灵水,我该怎么增加你呢?”

  看着石台那急不死人的凝聚速度,杨峻颇有些惆怅。

  一天就那么一滴灵水,还要分成好几瓣用,效果差得不行。

  他的强身健体计划都险些中断。

  “等开学了去县城看看情况吧。”

  在村里他已经想尽办法增加灵水,却都不得行,那方向只能转移。

  正好八月中旬学校就要开学,他也可以随时进城了。

  等到灵水凝聚了半滴的样子,他赶紧取出来服下,身体迅速传来明显的动静,杨峻可以感受到自己确实越来越强壮起来。

  再有剩下的那么一丝丝,又被他弄到了水塘之中。

  原先捕捉进来的鱼儿们飞快踊跃抢夺水中的残留灵水,看得出来它们的状态还不错,显然在这儿养鱼也挺好的。

  “鱼儿啊鱼儿,你们快快长大吧。”他的脑海中,赫然闪烁着红烧鱼,麻辣鱼,水煮鱼等等做法。

  新书求收藏

第18章 开学

  开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八月十五这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老娘就把杨峻从床上拉了起来。

  “小山,娘给你做了饼子,中午的时候先吃着,晚上回家了再给你做面条吃。”

  趁着杨峻洗漱的时候,李小花忙着烙饼,一边说着话。

  大姐二姐也都起来了,家里的粮食虽然收回来了,可是依旧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怕是去找一些野菜回来也挺不错的,就门口种的那几颗白菜还得做成酸菜,平日并不敢吃,不然怕冬天没菜吃。

  尽管知道以后是吃大锅饭,可是杨峻也没有阻止老娘的做法,毕竟到了年底的时候,恐怕各家又得偷偷开小灶了,没点菜可不好过。

  “娘,别做啥面条了,那些麦子您留下看着去换点东西回来吧。”

  除了吃过一次面条之外,老娘这几天都把麦子收好了,也是为交公粮做准备。

  估摸着也就是这几天了,到时候还得请假回家帮帮忙才行,从这里到县里粮站的距离可不近,许多人家都是拉着板车大包小包的推过去。

  有些偏远的地方甚至要跋涉十几公里才行,艰苦中却带着生活的希望,艰苦奋斗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印记。

  家里一共就两亩五分地的面积,其中一亩种了玉米,五分地种了小麦,剩下的一亩则是红薯。

  红薯得等到十月左右才能收,眼下就收了玉米和小麦,一共得了260公斤的粮食。

  其中两百公斤是玉米,六十公斤是小麦。

  由于现在大家对于农作物的研究不多,真正的好种子还没有选育出来,所以有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有的时候小麦都只能有个三四十公斤的。

  而这些粮食当中,百分之二十五是要交公粮的,还有百分之十五由国家收购,自己留下的就是百分之六十。

  刨除留下种子的部分,剩下的粮食其实也不咋够吃,幸好还有红薯,一亩地产个几百公斤不成问题,配合着玉米面,这一年就这么吃了。

  当然了,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人均30斤粮的情况下,这些粮食也仅够两个人吃饱,所以平时玉米面都用来煮苞米粥,配合一些野菜,四个人也勉强够吃。

  由于玉米存放的时间要久一些,所以每年最先吃完的存货是红薯,然后才轮到苞米粥。

  每年年底到春夏的时节,几乎都是红薯当饭。

  别看杨峻家这段时间天天吃苞米粥,那是因为红薯没收获,不然就该天天红薯粥了。

  所以,总的来说,粮食是珍贵的,小麦更是贵一些,每年都被老娘全部卖给粮站了的,换得不多的收入,能吃一顿面条贼难。

  “这有啥?好不容易收了麦子,给你面条吃你还不乐意了。”

  李小花自然知道儿子的意思,不过她对娃的疼爱让她忍住了心疼,千来万去还不是为了孩子?一年到头没能吃点好的,这几天算是提前给家里过年。

  “嘿嘿,我这不是想着您去粮站换点钱,给自己扯一块布做做衣服啥的嘛。”

  “做啥衣服?有那闲钱还不如弄点粮食呢。”老娘如是说道。

  李小花身上的衣服已经有着许多缝补的痕迹,补丁遍身,她已经很久没有穿过新衣裳了。

  杨峻呢,身上这身衣服却是老娘去年给他买的新布做的。

  不是什么好料子,却也是干净整洁。

  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有上学的时候才穿上。

  脚下也从草鞋换成了黑色千层底布鞋,老娘给纳的,废了不少心思呢。

  而全家四口人,唯有他一个人有新衣服穿,大姐二姐的衣服都是老爹留下的衣服给改的,和程小瑜家大差不差。

  有些他穿着小了的衣服,被老娘丢给两姐妹继续穿,竟也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