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天红
“不信我说的话。”
“呜呜呜,他们太过分了。”
袁晓静跟找到了宣泄口似的,呜呜的哭了起来。
一时间,把给哥哥打电话的事情都忘了。
袁母安慰着:“我们知道哥哥是英雄就行了。”
“他们知不知道无所谓。”
“那我哥哥本来就是英雄啊。”
“他们凭什么不相信。”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
袁晓静在这哭诉着。
袁父在地里忙活着。
袁涛家里种了一些田地。
袁父刚好在地里除草。
经过的村民都会跟袁父打声招呼。
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袁涛。
体制内都会让村民尊敬一些。
因为还是民不与官斗的老思想。
“还在除草呢?”
“你儿子那么出戏了。”
“还不在家里享福啊。”
一个大爷走了过来,对袁父喊了一声。
袁父直起腰:“孩子在外面挣不了几个钱。”
“我还干得动,就多做一些。”
大爷笑了笑:“听你闺女说,你儿子都上电视了啊。”
“这都上电视了还挣不了几个钱,开玩笑呢。”
这时候一个从地理收工的大妈来了一句:“对啊,我们村子里第一个上电视的人呢。”
“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真的,那可光宗耀祖了。”
“以后还得多照顾照顾我们这些一个村子里的人啊。”
袁父虽然话不多,人也挺老实。
这把年纪了,也看得出来别人说的是个什么话。
这两个虽然说的是恭维的话,表情上却是一副嘲讽的样子。
袁涛确实是体制内的,不敢得罪,所以就变成了这样。
袁父嘴笨,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笑着:“别听孩子瞎说。”
袁父只是随口这么说,大家可就当真了。
“我就说吗?”
“只是个警察啥的。”
“又不是啥大关啊。”
“这咋还能上电视呢?”
“你的教育教育你加闺女啊。”
“不要在外面瞎说。”
“我们一个村的还好,不是一个村的会笑话着。”
袁父笑着点头。
继续低头除草。
心里不是滋味,却不知道怎么描述出来。
地理在村头的比较多。
农田在村委,因为靠近河。
抽水啥的都比较方便。
一行乐队,敲锣打鼓的,从远处慢慢的靠近了村头。
上面拉着横幅,上面写着袁涛的名字。
并且有英雄的字样。
村民都好奇的驻足观看。
有些中年人还是认识字的。
“这不是袁涛吗?”
“这是干嘛啊?”
“袁涛真成英雄了。”
有关系好的,知道袁父在地里除草。
放下锄头就往他那里跑。
“快快过去看看。”
“有一行人敲锣打鼓,还有横幅,上面写着你儿子的名字。”
袁父懵逼的直起腰.
第41章袁涛真的是英雄,全村震惊,杨晓静激动哭了
敲锣打鼓去老家报喜不只是军队的专属,很多单位都会有这种形式。
只有个别的单位,因为保密身份没办法去老家报喜。
听到吆喝袁父第一反应就是这老伙计骗自己。
自己的宝贝儿子,在上千公里之外,还敲锣打鼓来自己家干啥。
“我还要除草呢,你别骗我。”
大爷直接急了:“我骗你干啥,就沿着这条路过来的。”.
“马上就过来了。”
袁涛家里的地就是村头靠主干道。
报喜的队伍必须从这条路经过。
袁父站在田埂上张望着,却啥都没看到。
“没有啊。”
这时候,一个大娘听到讨论,跑过来凑热闹。
听到大爷的话,忍不住来一句:“这又不是古代考上了状元,还敲锣打鼓呢。”
别说大娘了,连袁父都不相信。
这一代当兵的很少。
即使当兵了,也没几个人能拿到二等功三等功的。
当然不知道,拿了三等功二等功会有人下来报喜。
送上对联,还有牌匾。
当然,和部队里的不太一样。
大爷有些着急:“咋说还不信呢。”
“你就在这等着吧。”
“看那边有没有过来的就行了。”
说着就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了。
袁父和旁边的大娘的表情都相当精彩。
没一会,一行队伍从路的尽头缓缓地走了过来。
已经围不少人。
在队伍的旁边后面跟着。
“上面真写着我儿子的名字?”袁父转头问。
“你自己也认识字啊!”
“不知道看吗?”
大爷没好气。
袁父放下锄头,直接跑了过去。
那速度,比年轻人的腿脚还要利索。
跑近了才看到,一行十多人。
有拉着横幅的,有扛着牌匾的。
加上跟着的人,浩浩荡荡有个五十多人。
袁父往横幅上一瞅,果然写着自己儿子的名字。
有英雄字样。
袁父哆嗦的都不会讲话了。
一个农村的农民,哪见过这阵仗啊。
关键是,看这架势,旁边站着的是乡镇里的领导啊。
袁父站在路中间,傻傻的也不知道想什么。
一时半会根本就没让开。
“快闪开!”有个工作人员喊了一句。
大爷腿脚不太方便,这会儿才赶过来。
连忙解释:“这就是袁涛的父亲。”
乡镇领导立即走到袁父面前,伸出手:“你好你好。”
袁父把手在身上擦了擦,把手上的泥给擦掉了,连忙握住了乡镇领导的手。
他嘴笨的根本不知道说什么。
“感谢你教育出了袁涛这么好的同志。”
“这是百姓之福。”
“让我们大家都与有荣焉啊。”
乡镇领导套话说的溜得很。
“谢谢谢谢。”袁父终于好了一点。
“我这儿子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袁父担心的问。
“哈哈哈,你教育出了好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