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232章

作者:翻滚的肚皮

  因为他本身就是日籍,岛国人喜欢他也正常。

  再加上香江捧他,宝岛本就亲日,他在大陆影坛崛起初期,的确很有市场。

  但若是看他的作品,但凡口碑极佳,或者票房极佳的,都不是他独挑大梁。

  是他不想挑大梁吗?

  他最多也就能给梁超伟做配。

  单凭他自己,卖不出票。

  “不就是个串嘛。”张远毫不在意。

  曾佳都听傻了。

  串儿,是帝都这边说杂种猫狗的土话。

  金城武是岛国人和宝岛人生的……

  你这话说的,我都没法反驳。

  “李连界推荐我去的,华哥肯定也会为我作保。”

  “再加上陈可欣我也认识,吃过饭,合作过。”

  “所以你不用害怕,放心大胆的谈就好。”

  “别怕谈坏了,还有我呢。”

  “哦……”曾佳点头表示明白。

  这不是让我工作,而是给我上课呢。

  “还有,虽然还没签合同,但我们之间的合作,就从这部戏开始。”张远笑眯眯的看向对方。

  曾佳皱了皱眉后,脑中一过弯。

  啊!

  她懂了!

  从这部片子开始合作,那就是说,她与对方的分成,与会从这部片子开始!

  1000万片酬,3个点的分成就是30万!

  也就是说,只要谈下这一部戏,她拿到的钱就相当于在荣幸达那边干一年的。

  这是亲自帮我上课,还带喂饭的!

  听到这话后,曾佳之前关于张远会赖掉分成的担忧,便消去了九成九。

  我都还没正式来呢,人家就给我赚钱的机会了。

  真来了就更不会小气了。

  曾佳已经感受到了张远与其他老板的不同之处。

  当晚,张远便带上助理和曾佳二人赶往了香江。

  落地后领着她吃了点夜宵后,便回房休息。

  第二天下午,来到了陈可欣的工作室。

  “张远,好久不见!”留着一套银黑相间长发的陈导乐呵呵的迎接他。

  “你先坐,我们聊聊。”

  都没去会议室,直接去了陈可欣的办公室。

  曾佳观察着。

  去会议室和直接去私人办公室,这可差远了。

  张远说与陈导私交不错,所言非虚。

  “您女儿啊?”张远指了指桌上的照片。

  “哈哈哈,刚一岁多,这是周岁时拍的照片。”陈导拿起相框,面带笑意介绍着。

  这就是他和吴君如的女儿。

  他和吴君如两人并未结婚,是类似西方的那种搭伙过日子模式。

  没领证,但是事实夫妻。

  先唠了半个小时家常。

  一上来就谈公事的,不是太忙,就是关系不到位。

  华夏人都是先谈感情再谈事的。

  “我听连杰说了,还不是一次。”

  “他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推荐你。”

  “华仔也给我来了电话,说与你合作几次,都很愉快。”

  刘德桦会帮忙推荐其实不稀奇,华哥还是比较爱帮扶人的。

  李连界算是比较少见会推荐人。

  但说的也在理。

  打戏多,他能打,正合适。

  想了想也不意外,毕竟张远正和老李一起拍戏呢。

  拍着拍着拍出了感情,也有可能。

  但让陈可欣最意外的,却是另外一个人的电话。

  张远知道,这片子其实是陈可欣给大陆影视圈的投名状。

  那他投的是谁呢?

  帝圈!

  而且还是帝圈核心,中影。

  并且中影老韩这一脉的。

  之后他在大陆建立的工作室,是与博纳长期合作的。

  而博纳的老板于东,是韩三品在北影厂时的老部下。

  老韩是厂长,于东是厂里负责渠道,与各地院线沟通的专员。

  也是因为这份工作,于东勾搭上了南京院线老板的女儿。

  与其成婚后,凭借女方的财力和老韩的资源,这才有了后来的博纳。

  当然,博纳做起来后,于东便立马把老婆踹了,与陈紫寒,蒋勤勤并称北电三朵金花的金巧巧,上位成了博纳老板娘。

  所以博纳在帝圈的地位,其实比桦宜强的多的多。

  《建国大业》,《长津湖》这种献礼型的作品,都有博纳深度参与。

  桦宜连边都沾不到。

  所以于东这人嚣张的不行,说话都叉着腰。

  但给陈可欣来了电话的,并不是老韩,也不是于东。

  而是另一位导演,名叫黄建新。

  这位又是谁呢?

  依旧是帝圈核心人物。

  陈可欣投诚,帝圈与他直接接洽的,就是黄建新。

  后来的《建国大业》,导演挂名是韩三品,但其实就是黄建新拍的。

  《建党伟业》,《湄公河行动》,《长津湖》,他都有参与制作。

  并且在83年,老韩从峨眉厂出去后,到北电进修。

  黄建新是老韩在北电进修班的同班同学!

  归根结底,他们都是一窝的。

  同时黄建新还是《投名状》的制片人,相当于帝圈这位给陈可欣的监工。

  所以这位的分量,在陈可欣这边非常重,远比李连界重。

  张远是怎么和这位说上话的呢。

  程好。

  程好与黄建新合作过三次,最近的一次,就是范伟主演的《求求你,表扬我》,片子里还给她整了个大裸背。

  由好姐姐带着,与黄导吃了个饭。

  席面上当然还叫上了老韩。

  这一说一聊,知道他对这部戏感兴趣。

  老韩这边还在与他合作,《疯狂的赛车》中影也占着股份,那都好说。

  演员,天生低导演一等。

  哪怕是李连界,最多也只是和陈可欣平级。

  老李提拔他,当然好。

  但张远求稳,还是采用了“降维打击”的方式。

  毕竟一年到头,华夏影视圈的顶级制作就那么几部,错过了,就得等一年。

  机会来了,他不会放过,必然要想完全之策。

  那现在就成了,制片人,两位主演,都推荐了他。

  张远这么做,还是在针对香江人的“护短”心理。

  香江人,总是想往剧组里塞更多香江人。

  他必须给到足够的压力。

  曾佳在旁听得一脸迷茫。

  “还有这事呢……”

  “他已经提前把制片人都搞定了,那我们今天还来做什么?”

  关系到了,水平也得到,那才能心服口服。

  “好,要不我们试一试?”寒暄到位后,陈导问到。

  “可以,都听您的。”

  他没有让张远直接表演,而是给了一页纸的台词,让他先念。

  《投名状》这部戏,男主虽然是庞青云,但整个故事,是以姜武阳的视角去展开的。

  姜武阳既是片中人物,又站在观众视角,为大家讲述故事。

  所以片中的旁白,都得由姜武阳来念。

  这刚好卡在张远的强项上。

  从一帮老艺术家,尤其是张国利这类擅长配音的老家伙身上他可没少薅。

  字正腔圆就不用说了,那是基本功。

  韵律,起伏,情感,才是进阶标准。

  陈可欣在旁托腮听着,能从他的旁白中,听出一丝悲伤和绝望来。

  这的确符合姜武阳的人物性格。

  尤其和金城武一对比。

  陈导想着,小武还带着点宝岛口音。

  张远这边都快顶的上央视播音腔了。

  那差距不是一般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