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060章

作者:翻滚的肚皮

  恭敬也有,但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闹闹,没那么拘谨。

  下棋能赢时也不手软。

  袁先生看出来了,这孩子的心气和别人不一样。

  尤其是今天!

  比平日气势更盛!

  总觉得有股憋着要造反的劲。

  希望不是要造我的反……袁阔成想着。

  “乏了,歇会儿。”

  “您吃点驴打滚歇歇。”

  “你想把我牙粘掉啊?”

  给老爷子又倒了杯开水。

  嫌太晚了,不再喝茶。

  又闲聊了会儿,刘诗施洗完澡,换完衣裳进屋。

  她家是楼房,没有装浴缸。

  所以刚才在他那可以供三四人共浴的大浴缸里泡的挺美。

  这会儿洗干净后,热的通红的脸颊上浮起一层细密的绒毛,远瞧着脸蛋就和挂了糖霜的柿饼一般。

  张远看着就想咬一口。

  “不早了。”袁先生开口道。

  “那好,我送你们回家。”便让助理去喊司机开车过来。

  “师弟,你家的大浴缸真舒服。”

  “热水也比家里的大。”

  “打在身上麻麻的。”

  “你喜欢就好。”

  这都是花了大钱的。

  “下次……”张远凑到她耳旁道:“我们一起洗?”

  “咯咯咯。”她笑着看了眼已经上车的袁先生。

  轻轻的“哎”了声做应答。

  弄了个师傅,还搭了个香香软软的漂亮女生,这买卖干的可太值了。

  一起坐车,把他们都送到家后,张远才半眯不眯着眼睛,回到了家中。

  “醒醒。”来到小会客室后。

  本来打算给她报告工作,却一直没得着空的杨思维,已经窝着睡着了。

  “哦……”这位打了个哈欠起身。

  换别人早走了,可这娘们有种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狂精神,愣是等到了现在。

  毕竟有些文件和决策要他做。

  她不想拖,怕张远一忙起来又跑了,捉不到人。

  大致说了下手下人的情况,包括年后的工作安排。

  她都处理的不错,基本不用操心。

  “对了老板。”说了有一个来小时,这位便整理文件夹,边问到:“下午来的人是?”

  “央视的高清频道总编。”

  “哦!”杨思维知道是贵客,但没想到这么贵重。

  “他来的目的是?”

  “让我投资《家有儿女3》。”此时的张远比下午时淡定了不少。

  “《家有儿女3》?”胖娘们不解。

  “不是不让投资吗?”

  “不让的不是央视,是前两部的制作和出品。”

  “准确来说,不是让我投资,还是让我另起炉灶。”

  “制作和出品,不也是央视的人?”杨思维记得张远还与他抱怨过这事呢。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张远叹了口气。

  “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一帮的。”

  “但问题是,得换个角度看。”

  “你先别急,让我打几个电话问些事。”张远掏出手机后,给两个人拨了出去。

  先给马冬打了过去,就是马季大师的儿子。

  他在央视体系内部当制作人,对台里的人员架构门清。

  “新年好,张远,有几天没见了。”

  这位见他打来,还挺客气的。

  “马哥,我有点事想咨询你。”

  他询问了今天来的那位主编的大致生平和工作经历,以及在台内的关系情况。

  马冬不知道他为何要问,但还是谨慎的大概说了说。

  问完这位,张远又给赵本衫去了电话。

  赵老师同样热情。

  而张远也向他咨询了一些事。

  这位是春晚常客,与央视也熟。

  但和马冬这种偏“官面”的熟悉不同。

  赵老师是混江湖出身,他的眼睛里,能看到和知道更多背地里的事。

  尤其是他与央视合作时间长,从前到后,来来往往那么多人,他都略知一二。

  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能片面,否则容易产生误判。

  “好,我了解了。”

  放下手机,张远通过这两位提供的信息,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老板,到底是怎么回事?”杨思维满脑子浆糊。

  “我给你缕缕。”

  张远拿出一张白纸,比比划划的。

  同时也是在给自己缕。

  “一边暗示让我投资。”

  “另一边之前就让我少掺和。”

  “这两头是矛盾的,对吧?”

  “是。”

  “但这只是面上的矛盾,得往深里挖。”

  “任何事的矛盾,其实都是人的矛盾!”

  “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完全的对事不对人的。”

  “这个主编和《家有儿女》的出品方有矛盾?”杨思维答道。

  “你的格局太小了,要往大了看!”张远比出一个指尖宇宙。

  “你想啊,《家有儿女》的背后是什么人?”

  “真正居于幕后的,可是前任央视大佬杨台长!”

  “那是什么人物啊?”

  “一个小小的总编,敢和这般大佬对线。”

  “拍桌子,甚至掀桌子?”

  杨思维愣了愣,对张远的小小二字不敢苟同。

  人家哪儿小了,可是大人物啊!

  “所以,他肯定只是执行者。”

  “并且他来时偷偷摸摸,显然不想被人知道与自己有接触。”

  “那就说明,这件事很敏感。”

  “绝对不是一部戏的收益那么简单的。”

  “我刚才给马冬打了电话,问了下情况。”

  “这位之前和我说他曾居武汉。”

  “可他没说,自己老家是江苏的。”

  “你猜,央视里,还有谁也是江苏出身的?”

  杨思维摇摇头,不敢下定论。

  “现任台长,也是江苏人!”

  “并且还有一点,这位现任台长,和魔都SMG的总裁黎总一样,都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

  “他俩是校友。”

  “你把这些信息结合起来看。”

  “就能发现这些人其实能组成一张网。”

  “所以,老板你的意思是……”杨思维大致明白了。

  她的心里直打鼓,被吓的!

  “所以,其实这不是片子的事。”

  “也不是主编的事。”

  “是新老两位台长的事!”

  张远顿了顿后,又喝了口茶,才继续开口。

  “我和赵本衫老师打听过了。”

  “前任杨台长居功至伟。”

  “对台里进行了大量改革,还是很大胆的改革。”

  新闻联播结束后,到天气预报开始前那30秒的广告就是他拍板加的。

  当时广电老大觉得不妥,亲自打电话询问。

  但最终老台长还是硬顶下来,因此每年给台里带来数千万上亿的广告收入。

  还有86年挑战者号爆炸,这位当场拍板,让《新闻联播》开始时先播出这条新闻,并足足报道了6分钟!

  按当时的规矩,得先播国内新闻,才能播国外的。

  他这么临时调整,很容易犯错误的。

  但人家不光做了,还一点事没有。

  台里人都知道,这位不光在广电,甚至在更高级的中宣部都有点“能量”。

  所以台里从主持人到管理人员,提起这位没有不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