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299章

作者:齐东野老

  我担心的,是牟星还有兰馨。他们的作品,真的很危险,且不说水平如何。名气也不够,很有可能……”

  她没说的太具体,但姜哲也能明白。

  “职业画家中,国画和书法作品,入选的太多了。”汪真还没说完,兰馨和工人师傅搬着作品,走出美术馆。

  汪真立刻对姜哲说道:“你当着兰馨的面,可别露出这个意思。我一直鼓励她参加各种评选。”

  姜哲点头。

  两人一起过去帮忙。

  兰馨和姜哲打过招呼,工人师傅则表示不用他们插手。

  把作品送到车上,兰馨看到姜哲又拿来一幅画去装框,说道:“你也太勤奋了。”

  姜哲答道:“只是习作。所以画的快。”

  汪真坐到车上,对兰馨说道:“你这幅画,在画廊存几天。评选之前,与姜哲他们的画,一起送去。”

  “谢谢汪经理。”兰馨答应。

  “哎,你要不要回家?我把你送回去。”汪真问道。

  “不用送我,您先回去吧。”兰馨答道。

  “那好,我们先走了。”汪真对着二人挥了挥手。

  车子启动。

  姜哲看着车辆远走,对兰馨说道:“你要回家?正好,我也开车回去,送你一段。”

  “每次都麻烦你。”兰馨有些犹豫。

  “顺路回去。你去拿东西,我在停车场等着你。”姜哲说道。

  不久,姜哲开车,带着兰馨,离开学校。

  途中,两人聊起兰馨选送的作品。

  兰馨告诉姜哲,她准备了三两作品,但是几位老师让她选择现在这幅。

  “这是第一稿,几位老师说,这幅更生动。”

  “是吗?你也很勤奋,你老师还说什么?”姜哲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兰馨说道:“我把草稿画出来,找几位老师看过。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做一些改动,然后才画正稿。

  因为国画很难修改,我觉得第一稿有缺点,就又画了一次,可是,几位老师说第二稿,有些油滑。我一直不太理解。”

  姜哲看着前方路况,说道:“我对国画和国画专业术语了解的不多。但是可以说说油画的案例。

  康斯太勃尔有一幅带水车的风景,正稿不如草稿,这两幅画都保存下来了,可以比对;科罗画的大桥写生,很生动,非常小的写生,处处有神,可是到了正稿,就有些死板。可见,这个问题,就连大师也会遇到。

  我的理解是,刚开始作画,所看所想,是新鲜的物像,画的过程中,又随机性,就有可能画出生动的效果。

  从草稿到正稿,甚至画第二遍,脑子里已经有完整都图象,按照预定的图像画下来,只是复制与核对,难免厌烦,所以,会缺少生动。”

  兰馨说道:“我想起来了,我看过柯罗的那两幅画。可是,我还是不太理解,草稿中是有缺点的。为了生动,可以容忍缺点或者败笔吗?

  我看过油画,那些鸿篇巨制,需要调动艺术家全部的精力和才华。伦勃朗的夜巡,还有拿破仑加冕,会是正稿不如草稿吗?”

  姜哲说道:“这个问题,如果深入研究,我就力不能及了。草稿和正稿也在变化。

  现在的绘画草稿,已经不再追求完成度。

  毕加索为作品——亚威农少女,画了很多草稿,就像是分解图,有些还是油画稿子。

  说道这个问题,你学国画书法,其实更应该理解。王羲之额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都是有涂抹痕迹额稿子,也是无可超越的作品。”

  谈论起理论性很高的问题,两人毫无顾忌的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尽管有些问题弄不明白,也无法达成一致,但依旧让气氛变得活跃。

  兰馨下车时,还有些意犹未尽。

  姜哲和兰馨挥手告别,看着她转身离开,心想,但愿她的作品能够通过选拔。

第412章 ,圈子,礼物,真实想法

  晚饭后,姜哲在厨房帮母亲一起洗碗。

  忙碌过后,回到客厅,看到父亲姜益从一摞报纸中抽出一张。

  “小哲。你看看这上面写,全国美术展览市级评选,还有市美协的展览将在美术馆举行,这是不是你们参加的评选活动?”

  姜哲接过报纸,仔细查看。

  母亲徐丽一边擦手,一边从厨房中走出来。

  姜毅夫妇都知道姜哲最近参加了作品选拔。

  姜哲看完之后,说道:“这上面写的市级选拔,就是我们参加的活动,但是这个展览,我可真不知道。

  姜益:“看报纸上的意思,好像是同一时间举行。”

  姜哲答道:“我没接到通知,不管他。”

  “你不还是会员吗?怎么能没接到通知?”

  姜哲说道:“等有时间,我问一问吧。”

  见到姜哲不想谈这个问题,徐丽就示意姜益,不要再问了。

  一家三口牵着小卡,去楼下散步。

  姜哲用短信询问顾倩。

  顾倩很快给他回复。美协是想借着评选的机会,顺便办一次展览,作为本季度的工作之一。因为参与选拔的人,大部分是会员,所以,没有一一通知。

  姜哲回复感谢。

  原来如此。

  ……

  周六,上午时间,姜哲和陈嫣出去游玩。吃午饭时,他接到汪真的电话。

  汪真告诉姜哲,他定制的毛笔和油画笔已经送到画廊。

  姜哲放下电话,对陈嫣说道:“吃完饭之后,我去汪真的画廊。”

  “怎么了?”

  姜哲说了原因。

  陈嫣说道:“我想去看看。”

  姜哲点头:“好,放心吧,我定的礼物,给你也留了一套。”

  饭后,两人来到画廊。

  汪真把两人领进办公室,指着几个大箱子,说道:“你赶紧把你的礼物领回去,看看,占了多大的地方。”

  姜哲说:“辛苦汪经理,今天就搬走。”

  他拆开一箱,看到里面都是带有包装的木盒。

  姜哲取出几个木盒,放在桌上。

  汪真和陈嫣各自拿起一盒,打开查看。

  木盒很精致,有的是翻盖,有的是抽盖。木盒表面刻有姜哲手写的定制文字。

  打开盒子,内里分三层,分别是国画用的毛笔,水彩画笔和油画笔。

  每一层的画笔都是五支,从大号到小号,有不同材料的笔头。

  盒子内部有编号,从一号到一百号,共是100套。

  姜哲看过几盒,对质量非常满意。

  他对汪真说道:“给你留下几盒,当摆件或者送给朋友。”

  “好,那我不客气了。”汪真收下。

  “还有事儿麻烦你。”姜哲边说边拿起纸笔,“找人帮我寄送一批。”

  他边想边写。米国那里,安妮和画廊,以及拍卖行,需要送几套。省城的朋友们,需要赠送一些,法国那里,也要送一些。

  这些需要邮寄。

  另外,在滨海的老师和朋友,自己可以把礼物送上门。

  如此计算,这100套画笔,大概要送出去将近一半儿。

  汪真说道:“我公司有熟悉邮寄业务的人,我让他帮你去办。”

  姜哲写好了邮寄名单,对汪真说道:“谢谢,我赶紧装车,现在就去。”

  汪真拦住他:“别着急,你的两幅画。已经装好框,今天就能送来。”

  “这么快?”

  “工厂专门给你们加快制作。”

  “谢谢。”姜哲想把那幅评为传世级别的作品带回家,就留下来等待。

  汪真对姜哲说道:“等市级选拔的评委名单出来,我打算找个时间,约他们一起吃饭,联络一下感情。你,牟星还有兰馨他们都参加,再邀请你们学校的几位老师也参加。”

  姜哲不想参加这样的活动,就说道:“我们现在就参加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点早?”

  汪真说道:“不早。你通过几次活动和展览,还有拍卖,迅速越过了这个阶段,否则~

  你看我画廊的几位年轻的画家,包括付敏他们几个,在同行中,都算是佼佼者,可是,还是要想尽办法先在圈子里站稳。

  他们早晚要经历这样的事情。

  你已经有了名气,再加上你们的老师,一起出面,会让事情变得更圆润。当然,要等名单出来,才能确定。”

  姜哲不置可否。

  陈嫣好奇的问道:“汪经理,在国外是不是也这个样?”

  汪真说道:“差不多,甚至更严重。就算马蒂斯,毕加索,也不例外。

  马蒂斯生于1869年,毕加索比他小一些。

  他们俩出生的时候,印象派还在挨骂。

  到了马蒂斯成年的时候,也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画坛的局面不一样了。一些前卫画风,渐渐被人接受,甚至有了追随者。但是,即便是天才,在初始阶段,也要有赞助人帮衬。

  根据现有的资料,当时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前卫画家的赞助人,大多来自大鹅和米国。后来,就是米国居多。”

  姜哲点头表示赞同。从印象派之后,很多现代绘画大师的重要作品,留在米国。

  汪真聊起圈子中的事情,其中一些隐秘,让姜哲,特别是陈嫣感到吃惊。

  不久,工厂派人送来作品。

  姜哲的两幅画,还有牟星等人的作品,都已经完成装裱。

  姜哲看过作品,没有问题之后,便拿着自己准备珍藏的作品,告辞离开。

  汪真派人帮他把订制的画笔装车,一部分准备邮寄,一部分送去画室。

  姜哲先送陈嫣回家。

  途中,陈嫣又提起汪真说过的话题:“以前,我以为你画的好,所以能成名。但是,今天听了汪经理的话,感觉你的运气真好。”

  姜哲没办法给她解释系统的帮助,只能说道:“确实有运气的因素。几位名人说过,出名要趁早,或者表达过差不多的意思。

  我几次去博物馆,发现毕加索或者梵高的作品前,总会围着很多人。

  100年前的人们,不理解印象派,今天的人们,更懂毕加索吗?”

  陈嫣但是毫不掩饰的说道:“我是看不懂马蒂斯和毕加索,更看不懂康定斯基。”

  姜哲说道:“对,很多人在博物馆里看这些名家的画,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名气更大。”

  他对面对陈嫣时,也说出了心里话:“我也想做大师,可是,我知道想要在绘画上做出真正的突破,有多难。哪怕是一丝一毫。

  我记得好像是马蒂斯说过。同行中,有人做出一点突破,同时代的人都会受益。”

  陈嫣问道:“那你认同汪经理的做法吗?”

  姜哲笑着说道:“我不想沾到圈子里的一些毛病,但是又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