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251章

作者:齐东野老

  你们已经把五官画出来了,但是,仅仅是机械地把嘴画上,缺乏生机……”

  几个人聊着天的时候,姜哲去水房接水回来。

  苏老师对他招手:“姜哲,别急着回去。”

  等姜哲走进,他说道:“刚才说起你的画,你说说,你是怎么考虑,在画面中,对模特做出改变的?”

  姜哲明白,苏老师想借这个机会指点学生,考虑片刻,说道:“人物的造型,位置,比例,都要服从画面主题,我想在画面中营造出,厚重的生活积淀的氛围。所以,我把人物与周围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和表现,在创作时,不是孤立地描绘各个部分。”

  苏老师点头,对其他人说道:“我以前就告诉过你们,不要孤立地去画不同的物件,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融合在一起去画,使画面更加协调统一。你们回去,仔细看看自己的画。”

  他看看时间,“好了,休息时间到了,回去。”

  走回教室的时候,姜哲向苏老师请教,自己画面有哪些问题?

  苏老师考虑片刻,提醒他注意光影关系,特别是室内作画的光影特点。

  “你的这张画,比例结构都没有问题。剩下的,就在于如何营造画面氛围。能不能达到你的最初想法,要看你能不能,把各方面的因素都调动起来。”

  他的指点,是方向性的指点,也是考虑到,姜哲目前的素描水准,不需要过去具体的指导。

  姜哲表示感谢之后,回到画室,投入作画。

  苏老师巡视一圈,又一次观察姜哲作画。

  在绘画过程中,姜哲偶尔会在短暂停笔,考虑过后,果断下笔,每一笔都有着明确的目的。

  苏老师看了一会儿,心中感慨。姜哲的对造型的技巧把握,已经很娴熟,依旧非常专注,难怪能超过一众师生。

  姜哲不知道的苏老师的心思。他正在考虑造型,以及作品中光与影的对比。他想营造氛围和塑造形象,必然要通过对光影的细腻处理,突出物体的质感和形态,使画面更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在哲幅室内场景的作品中,他考虑到从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线,照在物体上的细微变化,如何利用对比,甚至改变对比,营造自己需要的效果。

  ……

  周五,下午。

  苏老师看看手表,到了休息时间,便示意四位模特可以休息。

  模特离开,学生们也纷纷放松下来。

  创作进行到现在,即便没有模特,很多学生也可以继续创作,但是,经过了一下午的创作,大家再有热情,也有会感觉到疲惫。

  苏老师做了总结,嘱咐大家周末要做的学习。

  姜哲感觉到手机震动,但是苏老师正在讲课,所以,他没有去看手机信息内容。

  苏老师结束总结,宣布下课。

  学生们起来活动,姜哲收拾画具,走到教室门口,看到苏老师去而复返。

  “姜哲,跟我来一下。”

  “好!”姜哲提着工具包,包跟着苏老师离开。

  其他同学议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姜哲说出疑问。

  “秦教授给我打电话,让我领你直接去院长办公室。”

  “是我犯错误了?”姜哲问道。

  苏老师笑呵呵的说道:“不是,恭喜你获奖了。”

  姜哲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老师,您没跟我开玩笑吧?”

  “秦教授打电话,让我带你去院长办公室。会是玩笑嘛?”

  “真的?!是肖像画比赛?!”姜哲心跳加速。

  苏老师点头:“你猜猜,是什么奖?”

  姜哲激动起来,尽管有系统指点,但是,当荣誉真的来临,特别是自己付出努力,学校特别重视的时候,他仍旧是难以平静的对待。“不会是安慰奖吧?”

  “没有安慰奖!”

  “那可不好猜。我倒是想得金奖。但是,估计希望不大。”

  苏老师笑着说:“目标远大,这是好事儿,不过,我也不知道。电话里,只说你获奖了。真好,我在留学时,都没获过奖。可见,你是真的获得他们的认可。”

  他如此说,也是心生感慨。自己在欧洲留学期间,节衣缩食,不可谓不用功,但是想在那里获奖,要先融入人家的文化圈儿,谈何容易。如此一对比,姜哲这个在一天也没去过米国,却能在那里获奖的例子,就显得尤为特殊,尤为可贵。

  院长办公室内。

  院长,系主任,还有几位老师,正在聊天。几人脸上的笑容,没有断过。

  “这可是难得的荣誉。”

  “虽然不是咱们主管部门认定的奖项,但是,这种有影响的比赛,获得成绩,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能培养出这么一位学生,大家都付出了努力。”

  胡老师也坐在旁边,虽然插不上话,但是,却记得院长在听到秦教授汇报时,脸上的表情变化。先是一愣,目光中带着期待,等确认消息之后,笑容绽放的格外灿烂。

  其实,不止院长,几位老师在听说这个消息时,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几个人正谈笑风生,门被敲响。

  苏老师带着姜哲走进办公室。

  等姜哲打过招呼,院长让他坐下。

  “姜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姜哲看到这几位老师的笑容,猜测,这个奖,应该还不错。

  “恭喜你,米国肖像画比赛,你获得了一个银奖。”

第346章 ,获奖后的变化,曾经向往的生活

  美术学院院长的办公室内,姜哲正在接受几位老师,系主任和院长的祝贺。

  因为接到喜讯,有些恍惚,又看到老师们如此和蔼可亲,笑容满面,难免有些发飘。他用剩下的理智告诉自己,稳住,千万稳住。

  等到所有人说过了祝福之后,姜哲向领导老师们表示感谢。

  院长说道:“姜哲,这次你给学校挣得荣誉。学校会给与表彰。你自己有没有什么要求?”

  姜哲考虑片刻,说道:“我没什么要求。只是希望,如果需要我参加宣传活动,尽量不要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

  “好,这个要求,很合理。”听到姜哲的话,院长等人很意外。骤然获得这么大的荣誉,让人羡慕之余,还能想到在学校平静的上课,这就很难得了。

  秦教授觉得很欣慰,他的同事们不由得对姜哲高看一眼。

  “你回去,把好消息跟家人朋友分享一下,我们向学校汇报,看看应该给与什么样的表彰。因为你连续两次拿了奖学金,我们可以帮你申请院长奖学金。”

  他所说的奖学金,是艺术学院,以院长名义设立的奖励,钱不多,但是名额极少,每年只有一个或两个。

  “谢谢院长。谢谢老师们。”姜哲再次感谢,然后告辞离开。

  胡老师几人也在此时离开,只留下院长系主任和秦教授。

  胡老师和姜哲并肩而行:“回去之后,一定要稳住,如果有人约你出去喝酒参加活动,尽量婉拒,千万别弄出事儿来。”

  她出于关心,叮嘱几句。

  姜哲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满口答应。

  等到和几位老师分开,他来到停车场,坐到自己的车上,打来车窗,打开音乐。

  听着悠扬的乐声,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心情平复下来。

  因为有系统的安排,他很期待这个奖项,也期待过,自己能不能获得过金奖。但是,结果出现之后,虽然是银奖,似乎也不错。就像苏老师所说,自己没有融入人家的文化圈儿,怎么可能把最重要的奖给你?

  能有银奖,还是系统的作用。

  他冷静下来,点开系统,看到系统页面上再次出现很多提示。

  这些提示,都显示荣誉值增加。

  点开荣誉值页面,看到经验条上的游标,再次向前移动了一点,距离终点已经很近。

  现在,一个比赛的结果已经出现,另一个在威尼斯的比赛,会是什么结果?

  他想起自己还有一个挑战任务,就点开任务栏,找到一项挑战任务,

  这个挑战任务的要求是,同时完成两幅参赛作品,并获得荣誉。

  如今,挑战任务显示,已经完成了一半。

  他平静下来,先给父母打电话,告知好消息。姜益夫妇听到消息,很激动,两人在电话里一通询问,又叮嘱姜哲今晚回家吃饭。

  姜哲又给陈嫣打电话。

  陈嫣听说好消息,立刻要来找姜哲。

  姜哲告诉她,今晚要回家跟父母吃饭。

  两人约定,明天在画室见面。

  他又把消息,陆续发给汪真,廖姐等人。

  几个人先后打电话,祝贺姜哲。

  汪真在电话里说:“我一直觉得,你参威尼斯的比赛,最有希望,没想到你先在米国的肖像画大赛中获奖,这下,我就不用担心了。”

  姜哲说道:“我心态很好,即便都落空,也不会怎么样。”

  “对对,还是你想的开。你放在我这儿的两幅作品,一直有人来询问价格,是否考虑出售?”

  姜哲说:“等等吧,等到我办个展的时候。”

  结束通话后,祝贺电话暂时停歇。

  他启动车辆赶回家,和父母一起分享胜利消息。

  周五晚间,周六一天时间。姜哲陆续接到朋友们的祝贺。有魔都打来的电话,也有从省城打来的电话。

  周六上午,他陪陈嫣看电影,吃饭,放松,婉拒了几场酒宴。

  傍晚,他送陈嫣回家后,终于安静下来,开始考虑明天的计划。

  手机又一次响起。

  姜哲估计,可能祝福自己的人,已经都来过电话,这又是谁?

  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居然是廖姐。

  廖姐已经来过电话,是不是有事?

  他带着猜测,按下接听键。

  “姜哲,这会在家?”

  “廖姐,我在画室。”

  “我刚回滨海。”

  “是吗,你在哪?”姜哲露出笑容。

  廖姐说道:“你有时间,就过来吧,咱们见面再说。”

  “好,我马上过去。”

  “别开车。”

  “明白!”姜哲收拾停当,搭乘出租车赶往约定地点。

  见面的地方,是一家有名的酒店。他知道,这家酒店有环形平台餐厅,可以看到漂亮的海景。

  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姜哲开始走神,

  因为已经有段时间没和廖姐见面,尽管经常通话,但是,真的有些想念。一想到相处的时候,心中忍不住开始发热。

  ……

  姜哲走进餐厅,看到了坐在窗边座位上的廖姐,他对领位的服务员,示意自己过去。

  廖姐也看到姜哲,笑着站起来。

  今天,她穿着一身普兰底色,带有浅紫色碎花的长裙,颈部带着一串珍珠项链。隐隐约约能看到裙下的小皮鞋。白皙,貌美,似乎更胜往昔。

  “看什么?眼睛都直了。”廖姐看着姜哲走进,笑着问道,心中很是得意。

  姜哲说道:“我发现,时光在你身上没有起作用,你怎么越来越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