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232章

作者:齐东野老

  姜哲看着这张作品,庆幸自己从巴黎回来之后,就注意收集各类画册,否则很难找到这张作品。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斯奈德斯,创作于1620—1630年。尺寸225×365厘米。是这是一幅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海鲜市场摊位。

  画中有两个正在忙碌的商贩,背景是海港。

  摊位的展示台上,有各种海鲜及各种动物,描绘的惟妙惟肖,鲜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极为生动。

  姜哲看着作品的细节。虽然因为印刷,有些细节不能完全展示。但是,仅仅能看清楚的内容,足以体现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

  这类写实和精确,与那些描摹高清照片的所谓写实,完全是两码事儿。

  这位作者对形象的描绘精准,细节丰富而深入。

  姜哲来了兴趣。

  以前,没有关注过这位画家,所以,他查找这位作者的资料。

  斯奈德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早年跟小勃鲁盖尔学习绘画。

  他专精动物题材,开创了17世纪欧洲画坛新的领域。他门生众多,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是17世纪佛兰德画坛最知名的“绿叶”,曾与多位顶级艺术巨匠合作,虽不显山露水,却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甚至点石成金的功效。

  例如,他和鲁本斯师徒成为好友。

  鲁本斯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巴洛克艺术的戏剧性,动感,丰满的艺术特点,被斯奈德斯用在比较静态的绘画形式中。

  根据记载,斯奈德斯和鲁本斯的关系密切,相互欣赏。鲁本斯画中的一些动物,花卉,水果,由斯奈德斯完成。可见,斯奈德斯的描绘能力,深得大师鲁本斯的信任。

  姜哲看着这幅鱼市,首先想到的是,作品反映了当时弗兰德斯的市场繁荣与物产丰富,从另一方面,满足那些不差钱的客户的审美需求。

  客户买斯奈德斯的画,可以满足自己的炫富,并且彰显自己的品味。

  可以看出巴洛克艺术追求豪华的审美气味,是有市场做支撑的。

  这幅画,也体现这个时候的艺术,从关注神话,转变为关注人和世俗生活。

  姜哲在研究这幅画的过程中,深受启发,不同的时代,表现不同的生活和美。

  斯奈德斯的作品,是给特定用户看,追求豪华的审美,反应当时的文化。

  自己所表现得的是刚刚发生的事,所表现是普通市民的生活。

  曾经,用来给不差钱的客户,炫富的题材,如今,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当然,在斯奈德斯的作品上,还有一些生猛海鲜,如今已经成为保护物种,不能在画面上出现。但是,今天市场中的商品,依旧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趣味。

  有了想法,姜哲很快对画面做出了调整。

  他以新的视觉角度,重点表现夫妻经营的摊位。女子正在收钱和客户攀谈,男子正在处理鳗鱼。展示海鲜的区域,分别摆着不同的几种海鲜。

  摊位周围有几个顾客,有的人在挑选海鲜,有的人在聊天,也有的人刚刚完成交易,还有人离开摊位,招呼调皮的孩子。

  除了一些有戏剧性的画面,姜哲还给画面增加有趣的细节。比如,海鲜不同的状态。有的梭子蟹正在吐沫子,有的已经翻白,不够新鲜。有些八爪鱼在爬动的时候,会缩成一个球状。水箱里的鱼,正在游动。

  水箱和现实盒子的水面上,有的波光粼粼,有的比较平静,隐隐反射一些形象。

  姜哲在描绘人物和物品细节的过程中,越发觉得这种表现生活的绘画非常有趣,越发投入。

  他用了两天时间,完成了新的素描稿。

  他对这幅稿子非常满意,立刻开始准备正稿。他把油画的尺寸,定为125×198厘米,横幅构图。

  在正式创作中,姜哲并没有严格的使用透明罩染技法,而是在完成油画基底,素描效果之后,用直接画法,完成背景和次要影响,然后,用罩染技法,逐步完成主要人物和重要的几个细节。

  尽管已经省略了很多步骤,但是,用来刻画主要人物的时间,依旧很长。

  因为沉浸在创作中,过得很快。

  八天之后,画作基本完成。

第321章 ,创作完成,让周围的画黯然失色

  画室。

  秦教授正在观赏画架上的新作品,姜哲在旁边相陪。

  他听到敲门声,过去开门。

  来的是汪真。

  “汪经理,请进。”

  汪真跟着姜哲走进画室,看到秦教授也在。两人在省城已经很熟悉,热情的寒暄。

  “汪经理,一起看看姜哲的新作品,”秦教授招呼汪真一起观赏。

  姜哲给二人倒茶,等待评价。

  他完成了描绘海鲜市场的作品,立刻邀请来秦教授和汪真,帮自己的作品挑毛病。

  随着不断的学习,他越来越觉得,需要真正懂艺术,有眼光的评论或批评家,帮自己找问题。

  汪真进入画室已经看到了姜哲的新作品。

  她先是远观,然后凑近观察,反复几次后,说道:“这幅画里,虽然人物和物品多,但一点儿也不乱,有现实主义的风格,但是一点儿也不沉重,反而有烟火气,有生活的温馨。色采明快,笔触凝练精准。”

  秦教授点头:“嗯,汪经理一语中的。说出了重点。”

  他看向姜哲,“这幅画是不是学习了斯奈德斯的作品?”

  秦教授研究过西方绘画史,所以知道鱼市这幅作品。

  姜哲说道:“原本想表现海鲜市场,但一直没有突破口,在看了斯奈德斯的作品后,有了一些想法。”

  秦教授说道:“如果没有研究过鱼市这幅作品,想不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这幅画作品的风格,与斯奈德斯作品风格不同,只能算是启发借鉴。

  我看过鱼市那幅作品,典型巴洛克风格,有舞台效果。

  你这幅画,借用了自然光线效果,画面色彩轻松明快,表现了市民生活。刚才,汪经理的评价很准确。

  提香曾经创作过一幅画,画中表现女子的模式,被很多画家拿来直接用,出现了很多名作。

  你想让把哪一张作品,送去参赛?”

  姜哲已经考虑清楚。“海鲜市场这张画,我想暂时留在手里。这幅画刚刚完成,我想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发现问题,就继续修改。”

  他的真实想法,在手里留一批作品,将来办个人画展用。

  “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秦教授说道。

  姜哲说道:“就叫海鲜市场?”

  秦教授说道:“不如用鱼市这个名字,和斯奈德斯的作品同名也无妨。”

  “好,就用这个名字。清晨的花园送去米国参赛,另一幅表现夜市的作品,送去威尼斯参赛。”姜哲说道。

  这两幅画都在系统那里获得了精品的评价,参赛应该没有问题。

  以兰馨为模特的肖像画,两幅参赛作品,还有鱼市这幅作品,都要拿去配外框。

  三人商量好外框的选择后,汪真找人,把作品运走,姜哲送秦教授回家。

  接下来的几天,姜哲恢复轻松的规律生活,同时考虑,应该怎么去创作海边看到的女子?

  目前,他已经画了两张色彩稿。

  一幅表现人物为主,女子带着两个孩子在海边玩耍,另一幅是以风景为主,把人物缩小,作为点缀。

  这两张画,姜哲都不甚满意。

  他没有进一步的灵感,就没有硬逼着自己创作,在连续完成了几幅满意作品之后,有一幅作品没完成,也不算遗憾。

  汪真很快完配框的工作,并把姜哲的一幅作品送去威尼斯。准备送去米国参展的作品,需要先送到学校,由学校一起发往米国。

  上午10点,姜哲来到了学校的美术馆门口,陈嫣也来帮忙。

  参赛的学生,陆续把作品送到一楼大厅,进行保管登记。

  每当有学生抬着作品,路过入口,都会被围观。大家都好奇,别人会用什么样的作品参赛。

  姜哲也不例外,等待汪真的同时顺便欣赏作品。付敏和木星先后过来。

  他们的作品和姜哲的作品一起搭配外框。

  姜哲接到到汪真的电话,放下电话对付敏等人说道:“汪经理已经到校门口。”

  汪真不是第一次来送作品,所以,顺利的把车开进学校,来到美术馆附近停车。

  她从副驾驶座上跳下来,对姜哲几人说道:“等急了吧。”

  姜哲说道:“你比约定时间提前了。其他人刚开始往里送。”

  “来看看你们的作品。”汪真带着工人,打开车运送车辆的后箱。

  姜哲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这幅画尺寸特殊,比其他作品都大一些。

  两个工人把画搬下车。

  姜哲拿到自己的画,看到作品被包裹的严实,看不到画面。

  汪真告诉他,“到美术馆里面再打开,我带着东西,还可以重新包上。”

  姜哲几人在工人帮助下,把作品抬进美术馆一楼。

  胡老师拿着表格,正在统计送作品的人员,看到姜哲几人进来,指了指一处空位。

  姜哲几人急忙放到空位上,摆好,打开包装。

  留在美术馆里的师生们,不管是来送作品还是来帮忙,看到姜哲几人拆作品包装,陆续凑过来,等着看姜哲的作品。

  包装被打开。

  姜哲先看画面和外框搭配的效果。色彩明快艳丽的画,搭配现代风格的宽大外框,效果很好。

  他审视自己作品的时候,周围正在观看作品的人已经开始议论。

  围观的人把姜哲、牟星、付敏的画,围在当中。但是,大多数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姜哲的作品上。

  毕竟,姜哲在这些师生当中,算是名声在外。大家很想知道,他的作品究竟如何?与自己的作品相比,谁更好?

  姜哲的作品是90×120cm。外框宽度超过10cm。在众多作品中,显得很大气。

  最关键的是,这幅画的色调,既有明快艳丽明快,又不失协调。

  摆在周围,准备参赛的众多作品,和姜哲的作品相比,都黯然失色。

  姜哲也觉得,现在的效果,比在画室观看的效果更好,开始分析原因。

  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这幅画颜色好亮。”

  “用了进口颜色吧?”

  “不对,应该是对比很强。”

  “不是,旁边有几幅用对比色和纯色的作品,效果没这么强烈。”

  “应该是整体协调的原因。”

  很多议论者嘴上不服,找各种原因,但在相互比较过后,心里对姜哲暗暗佩服。

  此时,秦教授和几位老师走过来。

  姜哲几人忙让出位置,让几位老师点评。

  一位老师看过姜哲的画,说道:“色彩效果好,感觉画中女子,似乎是在发光。有些色彩透明感特别强。”

  秦教授先点评了付敏和牟星的画,对二人勉励一番,然后对姜哲说道:“这幅画的色彩效果好,是整体色调协调的原因。早晨的光线作用,让观众把目光集中到人物上。这个手法,值得总结。”

第322章 ,作品受关注,荣誉值,准备买车

  美术馆一楼展厅。

  所有参赛师生的作品,都在此处摆放,进行登记。虽然没有悬挂,谁的作品更能以人注目,几乎立刻就能分辨出来。

  很多师生围在姜哲几人的作品前,观摩评论。

  秦教授对姜哲这位学生非常满意,听到周围老师和师生的议论,心中越发高兴,但表面还要保持平静,帮姜哲分析作品。

  水彩画专业的一位老师,正在和同事讨论姜哲的画。“……用的是印象派色采的方法,但是又有所发展。一个物象里的色彩变化微妙,和周围的形象有对比,所以,单看一个物象的颜色变化,并没有点彩派那么夸张丰富,但是整体色调的变化很协调,这应该就是给人感觉整体色调特别明亮的原因。”

  他的同事说道:“刚才老秦说,光线有指向作用,其实还有一点。有的光线落到人物身上,在人物背光的地方,色彩依旧很清透,反光运用的很微妙,让人物有种发光的感觉。花园暗部的植物,颜色也没有发闷。相当于提高了整幅画的调子。所以,这幅画是用整体色调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