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200章

作者:齐东野老

  “能再快一点吗?”金总问道。

  钱老师琢磨片刻:“周三,只能省一天。不能再快了。”

  金董说道:“可以,谢谢您。我听说您的作品要参加时代拍卖,先预祝您的作品大卖。”

  金总热情的邀请钱老师吃饭。

  饭后,助理送钱老师离开。

  金董和金羽铭一起回到画室。

  两人站在画架前,端详画面。

  虽然未完成,但是画中人物姿态已经基本具备。画面形式与结构,非常近似提香的作品。

  “你觉得怎么样?”金董问道。

  金羽铭摇头:“怎么说呢?他的技巧是没问题。但是,用苏式的技法,模仿威尼斯画派的风格,总感觉有些怪。他塑造人物,有点俗气。”

  金董知道自己这个弟弟的话,只能信一部分。“钱志宾的老师,曾经参加过马克西莫夫培训班,所以,他上学时,学习的是苏式油画,后来又学习威尼斯画派的东西。他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话音刚落,手机铃声响起。

  她看了一眼手机,示意弟弟回避,自己按下接听键。

  金羽铭离开画室,关闭房门,等了一会儿,看到画室的门打开。

  金董带着金羽铭来到书房。

  她开门见山:“你跟姜哲的能说上话吗?如果让你去和联系姜哲,有没有把握,化解之前的问题?”

  金羽铭问道:“为什么?我和他说过话,但不熟。因为几次评比的事儿,闹得不太愉快。我对这人的性格,不了解。”

  金总以手扶额:“我打听到,咱们想要求助的那个人,买过姜哲的画,如果找他来画,是不是更有把握一点?”

  金羽铭当即反对:“绝对不行。且不说他的水平怎么样,以咱们跟他的关系,他会给你出力吗?

  作品中,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认真的画,尚且不一定能画好,只要他稍有糊弄,效果就会差很多。

  你要做的这个事情,绝不能让外人知道呀。知道的人越多,越麻烦。”

  金总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是我心急了。有一位朋友告诉我,这位贵人有可能会从时代拍卖的拍卖会上买绘画。可惜,我这张画,还没画好。”

  这时,她的助理敲门进来。“金总,您要的时代拍卖图录。”

  金总打开时代拍卖的图录,和弟弟、助理一起研究起来。

  当她看到钱老师的作品,笑着点了点头。

  不久,她看到了姜哲的作品,用手指点在上面。“这里,有姜哲的画……”

  金羽铭的脸色不好:“应该不是为了买他的画。”

  金董说道:“我们不知道那个人,会买谁的画。”她沉思片刻,对助理耳语几句。

  助理表示明白了,转身离开。

  金羽铭没有问姐姐让助理去做什么,

  “姐姐,这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笨办法?”

  金董一边翻看图录,一边说道:“这幅画,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说,爱神,或者文艺一点的也可以。只不过,画中形象的模特是我。

  至于,为什么会用这个办法?你自己回去琢磨。”

第271章 ,积累经验,泥塑课程

  周一下午。

  姜哲刚刚上完大课,就带着一幅油画,来到秦教授的办公室。

  两人通过电话,秦教授让姜哲把作品摆到画架上,自己调整坐位,在合适的距离,静静的端详作品。

  画面近景,是一片水湾,水边有几只白鹅。水湾周边,有几条弯弯曲曲的道路,连接水湾两侧的村落。

  村落的诸多房舍与树木,依托逐渐升高的地势,形成层层叠叠的效果,几位村民,正在村中道路上行走。

  画面的远景是天空。晨光的色彩,让天空澄澈通透。

  整幅画,营造出山村清晨的生活场面,平静中带有烟火气。

  天空的大片颜色与山村的丰富层次,形成疏密对比,颜料堆叠与笔触,造成的肌理效果很丰富。

  秦教授点头:“画的不错,这是你重新整理的作品?”

  “是。”姜哲答道:“我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把一幅比较满意的写生作品,重画一遍。”

  秦教授说道:“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看起来成熟一些。山村的房舍的高低前后层次多,但是不乱。颜色既整体又有微妙变化。你上次过来,我看过你现场写生的作品。那些作品是在野外完成,可能没那么成熟,但是也有优点——生动,直观。

  我建议,在汇报展上,你把这幅作品和原稿都摆上去。”

  姜哲说道:“可以吗,我多占一个位置?”

  秦教授说:“别想多吃多占。你把两幅作品,摆到一个位置上,足够了,也许,展览效果更好。

  你临摹过萨金特的作品,应该也读过一些资料。他会在展览前去,展览场地实际考察,选定画框和做相应的准备。很多画家也这样做过,你也要注意这一点。”

  “谢谢老师指点。”姜哲说起另一件事:“老师,我想把这次写生的作品,整理成一套组画。”

  “哦,怎么有的这个想法?”

  姜哲说道:“我之前画的作品,没有形成系列。所以,想搞一组创作,就用写生的这些题材,为以后画更大的题材,积累一些经验。”

  秦教授说道:“勇气可嘉。虽然你很年轻,生活阅历不够。但是有这个想法,就大胆的去做。”

  他给姜哲倒了一杯水。“你读艺术史,应该看过,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近现代。画家群体,也是有鄙视链的,能够创作出经典的历史题材作品的画家,往往瞧不起只会画风景画肖像画的画家。

  达芬奇有《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有西斯廷天顶画,拉斐尔有《雅典学院》。咱们国家近现代的一些大画家,也画过历史题材。将来,如果你能够画一幅重要历史题材的作品,也许就会成为你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年,很多画家没办法完成历史题材的作品,是被外部条件或自身条件限制。

  你现在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研究一下,哪怕不成功也没关系。需要支持可以直接告诉我。”

  “谢谢老师。”真需要支持的时候,姜哲可不会客气。

  “你捐给学校的那幅画,学校已经帮你报名,参加加国家画院的一次展览,能不能成获奖,没有把握。学校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秦教授说起之前答应过的事情。

  姜哲笑着感谢:“有这个安排,我已经很知足了。”

  接下来,从周一到周三的时间里,只要有时间,姜哲就会为组画的创作,查资料,画草稿。已经定下内容的几幅画,其素描稿逐渐成型。

  周四,新的专业课开始,学校安排的是泥塑课程。

  主讲老师姓周。

  周老师留着长发,说话风趣。第一节课上,他带来了自己的几件作品。

  简单自我介绍后,他坐在椅子上,像闲聊一般对学生们说道:“你们都学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应该知道,他擅长雕塑,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雕塑和绘画,这两者并不相悖。很多人不能同时擅长这两门艺术,纯属个人能力问题。

  咱们学校给同学们开设这门课,是希望同学们掌握更多的造型技巧,从不同角度理解造型。在说更实际的问题,多掌握一门技巧,也许就多一门生存的技能。”

  他指着桌上一个陶瓷作品说道。“大家看这件陶瓷雕塑。”

  姜哲凝神观察,那是一个几何化的公鸡陶瓷雕塑。

  周老师继续说道:“我上个月,接了一单。有位老板要去参加商品交易会,缺少商品样本,找我做陶瓷样本。我用三晚的时间,做了一百多个陶瓷的样本。

  原本,那位老板和我商量好,200元一个。后来,他一看我完成的作品,自己就觉得,200元一个说不过去了。”

  学生们分分惊叹:“100多件?”

  “能做的完吗?”

  “怎么做的这么?”

  周老师为了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继续说道:“熟能生巧。越练越快。你们如果把这个学好,出去给人做类似样本,那最少是100元一个。”

  周老师聊起商业化的话题,很快让学生们变得活跃起来。

  他接着介绍桌上的其他作品,某件是他自己做的,哪一件是他的朋友送给他的。

  “这件变形的瓶子,是咱们滨海雕塑院的林院长的作品,他赠送给我的。哎,你们看,这件瓶子……”他讲解的时候,用手举起瓶子,但是,一不小心,手滑了一下,瓶子瞬间掉落。

  哦——同学们惊呼出声。

  周老师反应也快,像接球一样接住瓶子。

  动作固然快,可惜用力过猛,瓶子是接住了,到瓶口在桌子上磕了一下。

  啪嗒——瓶口掉下一块陶瓷片。

  唉——同学们发出惋惜的声音。

  周老师看着瓶子,是一脸肉疼,“你看看,这怎么弄得。哎呀!太可惜了。算了,回去再接上吧。”

  他小心的放好瓶子。“好了,咱们开始说正课。”

  老师们的讲课习惯不同。

  周老师讲课,习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写知识点。

  他讲解泥塑的基本工具,制作方法等基础知识后,布置第一个作业。

  因为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泥塑,所以,第一个作业,用泥塑临摹石膏像。

  周老师讲课结束,带领全班学生,领用材料,把做泥塑的转盘,泥料,工作台等等物品,一件件搬到画室。

第272章 ,泥塑技巧,厚积薄发

  姜哲把领到的工作台和转盘,摆到选定的位置,背起挎包,和几位同学一起离开班级画室。

  “雕塑刀,支撑架,还有底板,铁丝……雕塑刀可以去买。其他东西去哪儿找?”几个同学边走边商量。

  学校给学生提供转盘、工作台和泥料,但是制作泥塑的其他工具,只能自备。

  有人提议去建材市场,有人提议去垃圾回收站,还有人提议去旧家具市场和五金市场。

  对于雕塑刀的选择,几个同学的意见也不一致。有人打算合买一套,有人不同意。

  一位同学:“买来的雕塑刀,材质不好,很容易坏。我寝室有一个学雕塑专业的同学。他们老师领着学生自己制作雕塑刀。听说,他们班同学弄了一块黄杨木,请木匠剖开,自己打磨制作,据说,这种材料的更耐用。”

  姜哲估算后,说道:“咱们不用那么多工具,有一支修细节的刀,有一支刮平面儿的刀,就足够了。”

  有同学说:“咱们就用一次,雕塑刀好说,支架用什么材料?一次性筷子行不行?”

  按照老师的讲解,做泥塑,特别是头像,需要在先在底板上,竖起一个直立的支架,保证泥塑的稳定,如果制作更大的泥塑,需要更复杂的内部支架。

  付敏说到:“我觉得一个直立木架,未必稳定。我想把这个架子应该用粗一点的木条,泥塑的头部,里面还要增加横向的支撑。”

  “哎呀,你别给自己增加难度了。”有位女生发牢骚:“难怪人们说,做雕塑的学生就像收破烂一样,各种材料都得收集。”

  有雕塑专业舍友的学生,说道:“我的舍友,已经打算下个学期就搬出去租房,免得相互影响。”

  “哎,对了,我也听说,下学期可以出去租房子,你们要不要搬出去?”一位女生询问旁边的女同学。

  一位男生凑趣:“我可以,绝对保证你们安全。”

  “我也可以……”几个男生凑热闹,很快把话题引偏。

  姜哲和同学们一起来到画具店,买了一把大号的雕塑刀,然后回到新家,找可用的材料。

  因为新家装修,留下不少材料。

  姜哲很快就把需要的才收集齐全。

  他把一根紫铜丝,弯成一个三角框。

  铜丝两端有很长的富余,被固定在一根握把上,这就是一支可以用来刮平的刀。

  手拿自制刮平刀,用三角框的底边来刮平。

  他用锉刀,在三角框底边上,锉出一些距离均匀缺口。

  如此,雕塑刀刮平泥料时,会在泥塑表面留下一些平行的纹路的。

  一些名家雕塑作品上的肌理纹路,就是这样造成的。

  姜哲带着找到的工具和材料,赶回画室。

  大部分同学已经回来。

  教室里已经摆好三个石膏像。

  学生们分成三组,把自己的工作台围绕石膏像,摆成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