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人 第389章

作者:纯洁滴小龙

  谭文彬率先打开话匣子,对虎哥问道:“你是去哪儿的啊?”

  虎哥:“张家界。”

  “巧了么不是,我也是去那里的。”

  “你是那里人么?”

  “算半个吧,小时候在那里上过学。”

  “那你知道沙子镇和百尺村在哪里么?”

  “傻子镇和白痴村?”

  “对,你知道在哪里么?”

  “哎,还真不知道,这几年各地的地名改得厉害,以前张家界不也不叫这个名字嘛,你是要去这里?”

  “嗯。”

  “没事,等到了地儿,我帮你问问,准能问出来。”

  “好。”

  “对了,你们去那里干嘛?”

  “有事。”虎哥不愿意多谈了。

  谭文彬也就不再说话,上车时夜已深了,大家渐渐都开始入睡。

  起初,虎哥三人呼噜声很响亮,但很快,就被润生和谭文彬的交响乐给完全压制。

  李追远躺在上铺,睁着眼睛,斜侧着看向车窗外。

  外头黑黑的,只有偶尔几处稀疏的灯火。

  要是悲观者,怕是此时会见景伤怀,觉得前路渺茫迷离。

  但少年的眼里,却有生动的光泽在流转,他很兴奋。

  走江走江,

  或许本就不该是蹲在那里,战战兢兢地等待一轮又一轮地江水拍打到自己身上。

  而应该,

  主动向江水走去!

第139章

  火车到站。

  虎哥三人提着行李袋走下车,三人脸上都浮现出笑容。

  张家界,就是他们的旧金山。

  他们将在这里,开启属于自己的淘金梦!

  李追远背着书包走出火车,外面日头正好,有些刺眼。

  伪装过的阴萌和林书友从身旁经过,李追远对他们俩微微点头,二人继续跟着虎哥他们前进。

  按照计划书,因为“经费充足”,到达张家界后的前些天,这仨混混会有很高的热情,去在当地寻找那不存在的村镇。

  这段时间,林书友和阴萌什么都不需要干,主打一个陪伴。

  等仨混混热情消退,开始打起退堂鼓时,他们俩会给他们“下饵”,比如通过收买路人或者乞讨者的方式,给仨混混丢一些消息,让他们仨重拾信心,继续留在张家界淘金。

  反正,就是这么吊着他们,一直到李追远那里发现具体新线索后,再将他们仨引入,以完成水渠规划,等江水填充。

  “朱奶奶的遗愿”和“通缉令田美红”,属于开放路线。

  前者回望自己家乡,只要在张家界就都是她的家乡,最后李追远只需回其老家村镇签个到即可。

  后者更简单,哪怕谭文彬只是在街头散步,逛夜市吃小吃,那也是处于便衣寻找通缉犯的状态。

  因此这两条线自由度比较高,只需将画卷、照片以及通缉令放在包里,那接下来的一切行为都有依据。

  可那仨混混,毕竟是三个大活人,就需要人看着。

  一个人看不保险,还需另一个人交接班以及和团队随时保持联络。

  当然,最主要的是,让林书友一个人去执行一个任务,李追远不放心。

  阿友这家伙武力值绝对够,哪怕不开脸不起乩对付仨小混混也是绰绰有余,但他有时候容易脑筋短路。

  阴萌对此安排很满意,她原本是团队最后一个进来的,现在自己又能带新老幺,就有种当前辈的感觉,俨然行动小组组长。

  李追远、谭文彬和润生三人出了火车站后,在润生的建议下,三人又沿着街走了挺长一段路,选了一家米粉店进去,坐角落里,要了十碗米粉。

  特意走一段路的原因是,润生觉得火车站那里的馆子贵。

  除此之外,火车站附近黑车多,就是有出租车进来也基本是一口价想拉你去远一点的地方。

  吃完后,谭文彬拦了一辆出租车,询问了附近的古玩市场,让司机载他们去。

  来到张家界,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寻找解家。

  古玩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点。

  这个市场,往往会分内市外市。

  外市就是所谓的古董真品赝品,内市则是像符纸、祈物或者咒物这类的特殊东西。

  大部分古玩市场里都有这样的内市铺子存在,通常门可罗雀,老板伙计坐里头也不吆喝,就等识货的和有需的人主动上门。

  到地儿了,这家古玩市场还挺大,外头一片工地正在施工,看样子是打算扩建,搞个旅游文化街。

  里头游客不少,外国人也很多,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韩语。

  外市没什么好逛的,都不用去忙于分辨什么真品赝品了,因为工艺品纪念品居多。

  谭文彬:“这司机是不是给咱带错地方了?”

  李追远:“这应该是他知道的古玩市场了。”

  司机没带错地方,而是他只知道这里。

  好在,逛着逛着,李追远还是看见了内市铺子。

  内市和外市一样,也是鱼龙混杂,因为当代很多有钱人发家,是真的靠恰巧站在了风口上,他们就对“封建迷信”这套东西深信不疑。

  而他们的涌入,也催生出内市的畸形,凯子的钱不赚白不赚。

  接连在三家内市铺子前走过,都只是花架子,没什么真东西卖,等到第四家时,李追远看向门口摆着的两个纸人,停下了脚步。

  谭文彬和润生也发现了纸人的不对,俩人也算是扎纸专业户了,能分得清楚品质好坏。

  “这纸人怎么没点眼睛?”润生问道。

  李追远:“这是当器物用的纸人,不是单纯拿来当祭品烧的。”

  能在店门口摆上这两只纸人,足见这家店的底蕴。

  李追远走入店里,里头的货品并不多,只是勉强将柜子和橱窗填满。

  一个身穿蓝色长褂留着山羊须的老头,正坐在那里喝茶,见客人来了,他也没起身招呼。

  柜台上摆着三根蜡烛,房梁上吊着一盏油灯。

  谭文彬观察了一下四周后,就主动走到那三根蜡烛前。

  老者见状,慢慢放下了茶杯,准备起身招呼了。

  谭文彬开始点蜡,一根,两根……

  一根指的是江湖之人,意思是同行,懂门道。

  两根指的是平辈之人,自恃身份足够,可以与店主以及店主背后的人平辈论交。

  当第二根蜡烛点起时,老者已经换上好茶叶,准备沏茶了。

  但等见谭文彬点燃起第三根蜡烛时,老者的手抖了一下,放下手中杯壶,马上小跑过来,躬身问道:

  “不知尊驾光临,有失远迎,敢问尊驾是……”

  第三根蜡烛点燃,意味着我身份比你高贵,得好好伺候。

  当然,你就算没这个底气也能去点三根蜡烛得瑟显摆一下,不过后果得自己承担。

  谭文彬看向李追远,李追远开始行礼:

  “胸临九江,胆照浔阳,气盖庐山,神临鄱阳。九江——赵毅。”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就和这点灯的规矩一样,冒充别人家也没问题,前提是你得能扛下对方知情后的报复。

  老者马上回礼:“九江赵氏,久仰大名,还请赵少爷上坐。”

  在老者的带领下,李追远三人进了店。

  奉完茶水后,老者退下,很快,有一年约三十体态丰腴唇下留痣的美妇走了进来。

  美妇一进来,李追远就捕捉到其视线在自己额上扫了一下。

  看来,这家店的底蕴,比自己预想得还要更深一些,因为这个女人,知道赵毅额头上的生死门缝。

  这也就意味着,对方现在已经发现自己是假冒的了。

  “赵少爷,我是……”

  女人嘴角含笑,举手投足间带着风情,袖口轻挥,屋子两侧柜子里,似有东西睁开了眼。

  李追远将手中一口未喝的茶杯下压在桌上,掌心向下的同时,四鬼起轿,两侧柜子里的东西,眼睛全部闭合。

  女人脸上笑容当即变得更甚,也不往前走了,而是先下曲行礼:

  “不知赵少爷至此,有何贵干,若有所需,请尽管开口吩咐。”

  就算知道假借了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呢,江湖上最终拼的还是拳头,真真假假的那些,反倒没多少人在意。

  李追远开门见山:“想来问个事。”

  “赵少爷请问。”

  “我想找解家。”

  “莫不是老天门赶尸四家?”

  “是。”

  “那赵少爷想找的是牛刀解还是言家谢?”

  老天门四大赶尸家族:解、谢、汪、卜。

  解作姓时与“谢”同音,为做区分,就各自称呼为“牛刀解”和“言家谢”。

  “我找牛刀解。”

  “不瞒赵少爷,您若是想找其他三家,这倒是不难,小店也能为您联络指路,就是这牛刀解,早在元末时就已经没落,明清时虽也有解家人赶尸接活儿行走,却早已不成气候。

  上次听闻有解家人出现,还是二十年前,汪家老爷子大寿,解家派来一稚童出面,只记得那孩子一问家里情况三不知,一个人吃了一整桌席面。

  再那之后,就再未听起解家人消息了,想来二十年过去了,当初的那位解家稚童,如今也已与我一般年纪了吧。”

  “哪里能去找?”

  “赵少爷问的是解家祖宅?”

  “对。”

  “梅岭镇桃花村,当初汪家老爷子的寿帖就是投送到那儿,本以为会石沉大海,谁知还真有人来了。

  可事后再想联络寻觅,却都无功而返,连那稚童也再也找寻不到。”

  “汪家为什么还要去找?”

  “好歹曾经同列老天门四大家,多少有点香火情,要是人家里真就剩孤寡零丁的,看在先人面子上,也得搭把手不是。”

  李追远看着女人,说道:“不是谁都有说谎的资格。”

  女人捂脸,歉然一笑,道:“都说解家隐藏着一个大秘密几百年,大家也是都对这个秘密感兴趣的,当初汪老爷子也是想与那稚童订个娃娃亲,顺手把那秘密也捞过来,谁知那稚童吃了个满嘴流油,道了两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就下桌一咕噜跑了。

  当时也是遣人跟着的,竟是都跟丢了。”

  谭文彬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挑了挑眉毛,二十年前的事知道的这么详细,这还叫“听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