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纯洁滴小龙
俩朋友都得了利,他连名字都没被记住。
李追远走出操场门时,恰好看见谭文彬和润生一起走来。
“小远。”
“小远哥。”
李追远目光落在润生身上,眨了眨眼睛。
润生走过来,背对着李追远,弯下腰。
李追远上了润生的背润生站起身,背着少年前进。
临近黄昏,天边开始披霞上妆。
谭文彬将阴萌出关时间以及从范树林那里得到的黄山消息告诉了李追远。
李追远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将脸贴在润生后背。
来到柳家,推开院门进来。
刘姨的声音传来:“哟,我们家小远真是越来越小了,现在还需要润生背呢。”
李追远从润生背上下来,对刘姨露出笑容,问道:
“刘姨,阴萌什么时候能出关。”
刘姨看了看谭文彬:“我不是和彬彬说过了么,萌萌还得再浸泡一天。”
“排毒么?”
“哪里有毒,有毒我还能给她泡井里么,那是为了养颜。”
“那就劳烦刘姨,把她捞出来吧。”
“有事?”
“嗯。”
“我这就去。”
刘姨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先进屋取出一个大袋子,然后径直出了小院。
“润生哥,你需要休息么。”
“小远,我身上没有伤。”润生指了指自己衣服下面原本棺材钉嵌入的几个位置,“这是气海。”
李追远点点头,这是《秦氏观蛟法》为基础所发展出的炼体法门。
想当初秦叔站在长江边,脚生蹼、脸出鳃,一跃入江,一个人近乎就要将整个白家镇打穿。
其原理,就是如此。
这十六根棺材钉所打下的“气海”,在陆上能帮助润生蓄势集气,在水里能帮其用特殊方法呼吸。
能上天下江,才是真的蛟龙。
“润生哥,那你先去店里吃饭吧,记得要吃得饱饱的,然后收拾好你的以及我的装备。”
“懂了。”
“彬彬哥,你去安排一下林书友,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和润生切磋一下,今晚十一点前要结束。”
“明白。”
谭文彬又指了指老太太所在的楼上。
“今天我代替你和柳奶奶说会儿话。”
“行。”
润生和谭文彬转身离开。
阿璃房间的落地窗紧闭,窗帘也拉着,李追远没急着去找阿璃,而是先上楼。
柳奶奶站在桌前,正提笔画着衣样。
“倒是难得,进屋先来看奶奶我,怎么,有事了?”
“嗯,估计得出趟门了。”
“这么急?”
“也是为了赶早。”李追远走到柳玉梅身侧,帮她打理颜料盘。
“这件怎么样?”柳玉梅问道。
“很适合阿璃。”
“你小子的眼光,我是信的。”
“这些日子,润生、彬彬和阴萌,给您添麻烦了。”
“这就要断了?”
“哪可能断,换个门开开而已,还是自家人。”
“听你的,我相信你心里有数,不过,那两个就算了,壮壮倒是没给我添什么麻烦。
这家伙现在一到我跟前,就跟个小太监似的,这是把奶奶我当慈禧了。
他还以为我瞧不出来,我又不是没看过电视电影。”
“呵呵。”
“哎呀,难为这孩子了,得天天来哄我这脾气不好的老太太。”
“您是长辈,既护短又慷慨,既端庄又明理,谁家有这样一个老太太,晚辈们不得高高兴兴地哄着?”
“不嫌我唠叨嫌我烦就好。”
“只有持身不正、冥顽不灵、只知恃辈分而骄对下面指指点点的老人,才会惹晚辈烦,您可一样都不沾的。”
“到底还是你会说话。”
柳玉梅伸手,摸了摸李追远的脸,然后往后退了一步,上下仔细端详:“确实长高了些,在过几年,就要变成大孩子了。”
“阿璃不也是一样么?”
“阿璃不同,阿璃在我心里,无论多大,都是孩子。其实你也该是,但你清楚,自己身上背负的东西,不一样。”
“我知道的。”
“还是那句话,奶奶我已经知足了,什么时候你觉得累了,不想继续走下去了,就回来点灯吧。
秦柳两家已经做得够多的了,庇佑俩小辈安生过一辈子,还是没问题的。”
“秦叔又走了?”
“嗯,他本就是中途折返回来的,现在这里事儿了了,那里的事儿还在等他呢,不过这次出去不用多久就会回来。
怎么,你是担心我派他去福建找那俩官将首麻烦?”
“您现在平和了。”
“是啊,日子过得有盼头,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行了,去找阿璃吧,既是要出远门,总该让你们俩再多说点话。”
“好的,奶奶。”
李追远下了楼,打开阿璃卧室的门。
他是不用敲门的,因为阿璃能感知到他的到来。
进来时,阿璃刚好放下刻刀。
“打扰到你了?”
阿璃摇头,将那印章递给李追远。
李追远接过印章,小巧精致却又内蕴气势,尤其是印章上端的龙象,更是栩栩如生。
没急着去看下方的刻字,而是将其在印泥上按压,然后走到桌边那幅画卷前。
画上,是自己终结余婆婆的画面。
“画得真好。”
李追远将印章,盖了上去,拿开时,画卷上多出了一道鲜红的印痕:【代天行道】。
与“替天行道”一个意思,可气象上却有所不同。
李追远忍不住嘴角露出笑意,他没那么大的理想抱负,“正道”理念在心里也不是很深刻,毕竟一入门,看的就是魏正道的私货书。
但他很享受这种糊弄天道的感觉。
要是跟外人讲起时,那这四个字肯定指的是自己的远大理想,但实际上,是只有她知道的,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一份恶趣味调皮。
画卷完成,印章也盖了,只是画框本还没来得及做好,主要比预想中多用了些废料,导致这一批祖宗牌位不够,得等下一批重做的祖宗牌位接力。
李追远伸手牵住阿璃的手,说道:“来,咱再挑一个。”
男孩和女孩,一同闭眼。
李追远来到门槛后,前方,雾气还在,悉悉索索的声音也还在,而且,比之刚解决完余婆婆时,雾气明显更逼近了许多,连声量,也大了不少。
一个余婆婆,能让它们暂时忌惮,却远远不够它们真的怕得逃散。
李追远迈出门槛,伸手将墙缝上插着的白灯笼抽出。
一人一灯笼,走入迷雾。
迷雾中,鬼影重重,有的在试探,有的在嘲讽,有的在撩拨。
这时,身前的灯笼忽然被一团雾气给包裹,像是有什么东西将其吞没。
李追远没有慌乱,双手继续抓着杆棍。
灯笼那头,传来拉扯力道,它是主动的!
李追远奋力甩动灯笼杆,如同钓鱼时鱼儿上钩后的甩竿。
轰然间,
四周迷雾退散,
一条通体黑色的大鱼从头顶划过,鱼身庞大,鱼目憎恶。
愿者上钩!
————
明天中午还有一章,求月票!
第107章
寺庙深幽,院内有一口古井,上盖青石板,板上覆陀罗尼经被,四条锁链自井边延伸至四方角的罗汉石像手中。
一白须老僧,盘膝打坐于井前。
这块区域本就不对游客开放,日前住持更是严令寺内僧人不得靠近。
日落西斜,老僧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直到另一道身影,踩到上面。
老僧睁眼,舒了口气:“柳施主,你可算来了。”
刘姨将手中的大袋子往地上一丢,走到一尊石雕罗汉像前,伸手抓住一根锁链,往后拉扯。
伴随着一阵“哗啦啦”的声响,另三条锁链也跟着联动,抵在井口中心的四块石头被打开。
刘姨走到井口边,将陀罗尼经被揭开,往地上随手一丢,然后抬脚,“砰”的一声,将最上头的青石板踹翻。
老僧没做过多言语,只是默默将经被捡入手中。
刘姨没急着下井,而是看向老僧,问道:“你还待在这儿做什么。”
老僧回答:“柳施主既然在此存寄,贫僧自当亲自帮忙看管。”
“多管闲事。”
“柳施主,这是本寺的井。”
“乾隆年间,我柳家先人就以此井镇尸妖了,后命其侍者于此立庙看护,细算下来,老和尚,这座庙的初代住持,也就是你的师祖,当年拜的也是我柳家龙王。
所以,这庙,不该是我柳家的么?”
上一篇:全民觉醒: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下一篇:让你做副本,你弄五常:长城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