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人 第204章

作者:纯洁滴小龙

  回到家,李追远看见李维汉来了,挑来了不少东西。

  是京里李兰寄来的。

  李兰逢年过节,都会寄送东西回来,包括每个月的汇款,从未断过。

  今年寄来的年礼格外多,主要是多了一份“儿子”的。

  新衣服新鞋子新文具以及各种零食,足足两大麻袋。

  李维汉笑着对李追远说:小远侯,你看,你妈妈一直记挂着你哩。

  李追远只能回以同样高兴的神情,在爷爷面前表演了一下。

  是的,他知道,她在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她一直还记着自己。

  大年三十的这天,中午,李追远跟着李三江去李维汉那里先吃了团圆饭。

  原本李三江是打算把李维汉崔桂英他们喊他家里来吃年夜饭的,但寒假来了,李追远那几个伯伯们又把自己崽子们丢爹妈家了,家里又开起了学堂。

  李维汉也不好意思把家里孩子都带到李三江家去吃饭,就只能选了这么个折中的法子。

  吃完饭领着李追远出来时,李三江嘴里不住地骂那几个白眼狼。

  没直接回家,而是拐到大胡子家里,因为这儿也在李三江名下,按理说年前得做做卫生。

  润生、阴萌已经提早来打扫了一会儿了,李三江抄起扫帚也加入其中,就连李追远,也拿起抹布帮忙擦擦桌椅板凳。

  忙活完时,已是黄昏。

  李三江叉着腰,笑着埋怨道:“哎呀,这家大业大的也不是啥好事儿嘛,打扫起来也真费劲,哈哈。”

  最后,李三江把两根宝塔香立在了坝子上。

  这是刘姨自己做的,真要出去买,李三江还真不舍得点。

  香火缭绕,润生在旁边猛吸了好几口。

  李三江对他挥手:“去去去,这是敬菩萨的,来年好继续保佑你们哩。”

  听到这话,李追远、润生和阴萌不由一起看向前方的桃树林。

  可不是嘛,还真多亏了它保佑,保佑得大家集体没事干。

  只是这点腹诽也就只能放在心底,顶天也就口头上稍微埋怨个几句,不能做过度的发散,毕竟不管咋样,没死倒出没总归是件好事。

  年夜饭上,李三江发了红包,除了柳玉梅外都有,毕竟要么是自己晚辈要么是自己工人,至于壮壮的那份,在他今早回家过年前,就已经给过了。

  柳玉梅也发了压岁钱。

  然后,阿璃把收到的两份红包,都交给了小远。

  女孩还记得当初男孩缺钱时的样子。

  李追远牵着阿璃的手,进了东屋,打开她的收藏箱,将四份红包都放了进去。

  晚上,大家伙围着电视看春晚。

  零点倒计时结束时,电视机里传来欢庆的声音,外头,也传来定时的炮响。

  本地人普遍没有掐算具体月份的习惯,都是笼统地按照“过年”来算岁数。

  李追远牵着阿璃的手,站在坝子边,看向远处只能依稀可见的烟花。

  “阿璃,我们都大了一岁。”

77.聊一下剧情

  聊一下剧情

  近期的剧情比较难写,主要涉及到拉进度条的问题。

  不能拉得太快,这样容易产生阅读割裂感,可又不能太慢,要不然就太拖沓了。

  主要外围的大剧情铺垫已经做好了,村里的故事线该展开的也已展开,再强行添新线感觉只是单纯地重复。

  其实,主角年龄的提升我觉得是次要的,主要是环境平台的变化,才能方便延伸出新的故事脉络。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慢节奏写的,等到了新环境平台后,创作从容度会提升,写起来也会更舒服。

  明天会有一个大章,对村里剧情暂时做一个收尾,也是本卷的收尾,然后主角就要去上大学了。

  最后,虽然最近两天更新不多,但还是厚着脸皮再向大家求一下月票。

  要是票夹里还有余票的话,就投给咱吧,莫慌,抱紧大家!

第75章 (本卷完)

  清晨的风,偷来夏日的片刻凉爽。

  李追远站在二楼水缸边刷牙时,恰好看见身穿背心和运动短裤的谭文彬以高抬腿的姿势跑下坝子,开始今早的晨跑。

  这个习惯,谭文彬已经保持半年了。

  人,真的是一种潜力无穷的动物。

  搁一年前,谭文彬还是个偷妈妈钱买游戏机、课本里夹成人漫画书、被窝里藏露骨杂志,喜欢耳后夹根烟假装大人模样的精神小伙。

  现在,他是白天刻苦学习、晚上专心练功,把每天早上四十分钟晨跑当作一种放空与享受的自律青年。

  李追远因为病情原因,有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会产生些许恍惚和不真实,谭文彬要是能隔着镜子看到一年前的自己,怕是只会嘴硬地说里头这个应该是他爸年轻时行为不检点在外留下的私生子,

  顺带再补一句:

  “瞧瞧这歪瓜裂枣的样子,果然血统不纯。”

  洗完脸,回到房间。

  阿璃正站在画桌前画画。

  女孩画的是山水,山水中不仅有大气象,还有大坝。

  这一侧墙壁上挂满了画,光是南通到上海的跨江大桥,就有四五个版本。

  其中有一个版本,江上大桥车水马龙,江下白家镇鬼气森森,堪称现实与虚无的完美结合。

  在画桌的另一端是男孩的书桌,上头全是专业书籍,下方更是有好几口纸箱子,里面放的全是资料方案和设计图纸。

  这还只是手头上的这些,很多已经看完研究完的,都被李追远送去东屋充实阿璃的收藏箱了。

  薛亮亮这半年来,基本就是罗工的秘书,而罗工正好这半年来一直处于跑项目阶段,经常需要去各地出席论证会和汇报会。

  每每来到南通附近时,薛亮亮都会以给师弟送学习资料的名义,从罗工那里抽出个一天半天的假。

  谭文彬的传呼机只用来接收两个人的消息,一个是他老子谭云龙,一个就是薛亮亮。

  亮亮哥每次都是呼一下谭文彬,然后就把东西放在长江边,润生得骑着三轮车大老远地过去,把资料和设计图运回来的同时,还得给他带去一套干整的衣服。

  就这样,薛亮亮来南通的频率越高,李追远这里的资料也就越多。

  除此之外,罗工还会不定时给李追远邮来期刊杂志和一些相对而言规格较高却又不涉及保密的资料文件。

  同时,还会出题给男孩,让他出自己的设计,方便起见,都是多个题目同时进行,再一齐邮寄给他,他再统一批阅回来做回复。

  双方真像是在较劲一样,一个拼命地“吸收”,一个拼命地“揠苗助长”。

  李追远有理由怀疑,自己这里提前预习的“大学专业课”,已经有点超纲了。

  再聪明的天才,想要在某一领域取得造诣,也逃不脱深耕的步骤,李追远这半年来,确实是被“学习”这种事,分去了太多时间与精力。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桃树林下面那位一日不死,自己在村儿里就一日无事可干。

  现在但凡出个普通的正常溺亡漂子,润生、谭文彬和阴萌他们都是抢着去捞,连太爷都当起了甩手掌柜。

  至于那种能上岸会自己走的死倒,真的是许久都未曾见到了,要不是亲身经历过,都要怀疑这是不是以前自己精神失常时的臆想。

  画图纸画累了时,李追远就会站起身,走向女孩的画桌前,而女孩也会离开画桌来到书桌前。

  李追远会拿起画笔,用画画的方式来进行放松,阿璃则会翻看起那些设计图纸。

  女孩是能看懂的,否则她也画不出来。

  而且她似乎天生具备某种特殊的感应能力,能将冰冷的数据图纸化作画卷中动态的流水。

  李追远还以阿璃为原型创作了一幅画,只是男孩到现在都无法画出阿璃的正面,所以只取了背影。

  画中,女孩站在山巅,面前是汹涌的大河,身后下方是一众古代百姓。

  这种构图,很适合出现在水葬的壁画里。

  这算是男孩在沉闷学习中的自娱自乐,然后第二天醒来时,这幅画中,女孩的身边又被添加了一个男孩背影。

  俩人还手牵着手。

  画风一下子又变成了幼儿园围墙画。

  其实,俩人到底还是小孩子,本质上和村里玩泥巴的同龄孩子没什么区别,只是他们的泥巴看起来更高级那么一点。

  《齐氏春秋》李追远已经破译完毕,这本书越往后破译难度就越大,耗费时间也就越久,李追远后来也是发现了,这本书应该是有个密码本的。

  要不然以自己的推演计算能力都得耗费这么大精力,正常齐家人不说想学了,单纯为了看懂上头的字都得苦心钻研半生,这显然不可能。

  而密码本应该是齐家人祖传的某种基础的东西,类似柳家人的《柳氏望气诀》。

  正因为缺失了这个东西,李追远就只能采取最笨的方式硬啃破译。

  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机关万花筒,破译完后,里面记录的是机关和空间要术,属于齐家祖上安身立命的本事,哪怕是在族内也确实得保密,只能小规模传播递代,因为这涉及到不知多少陵寝的秘密,一旦泄露出去,必会遭受古代当权者的忌恨。

  书是好书,但对于现在的李追远而言,有点鸡肋,他的专业是水利工程,也不用他来设计什么“安保”或者“防盗”,因为大型水利工程附近,都会有部队。

  相较于古代害怕盗墓贼团伙的入侵,现在需要担心防卫的是来自空中的导弹。

  不过现在是鸡肋,以后肯定还是会有用处的,家属院的老教授们帮自己破译出了竹简里的坐标,虽然有三处还模棱两可,但大概位置都确定了。

  从东北到云贵,从草原到戈壁,从十万大山到千岛之湖,从盆地到高原,以及江里河里甚至是海里。

  地理坐标横跨之大,让李追远对着地图都感到不可思议,可生于春秋时期的面具男子哪怕变成死倒了依旧将这份竹简随身携带,那就必然有其秘密。

  而且,竹简坐标里,有一处,居然和《集安572人防工程调查报告》很接近,很大概率就是一处地方。

  也就是说,罗工心心念念的白月光,也是竹简记录的九大坐标之一。

  这不由让李追远怀疑,半年前在京里,李兰给自己甩来的那三份文件,三份分别对应海里、集安以及丰都,是否也存在某种深意?

  已彻底发病并自认为褪去人性的李兰,却依旧在继续着她的工作,到底是怀揣着怎样的一种目的?

  李追远很难代入她的思维,他也不敢去尝试代入,但从侧面来看,肯定有着更深层次的东西在吸引李兰去追寻。

  雷打不动,揭开每一天序幕的,还是刘姨:

  “吃早饭啦!”

  李追远牵着阿璃的手下了楼,一楼客厅门侧处挂着一个小黑板,本是拿来临时记账的,比如东家需要多少桌椅西家需要多少纸人,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

  但自仨月前,李三江郑重其事地把黑板用水仔细擦拭,拿起粉笔,在上头很严肃地写了——“壶百天”。

  在被告知“壹”写错了后,太爷干脆擦了,改成“100天”,以后继续以阿拉伯数字递减。

  这板子当然不是写给他曾孙看的,毕竟曾孙已提前录取,相关证明都被李三江供在了小隔间里的老子(孔子)像下。

  李三江这是为壮壮写的。

  今天,黑板上是今天新写上的数字“3”。

  谭文彬晨跑回来了,在井口边冲了澡换了身干净衣服。

  不得不说,哪怕捞尸人功夫他只练出了个强身健体,但那也是对比润生这种怪胎。

  他出身自警察世家,身体基因本就不错,再加上刻苦锻炼同时吃得还多,赤膊时可不再是白斩鸡而是肉眼可见的精悍。

  阴萌做棺材的手艺没得说,睡里头真的是冬暖夏凉。

  每天晚上,谭文彬就和润生睡棺材里,一口是李三江的一口是山大爷的。

  之所以山大爷的寿材还被放在这里,是因为李三江担心给他送家里去的话,山炮会输了钱把寿材卖掉。

  反正等山炮哪天蹬腿了,再让润生把棺材送过去,也来得及。

  对此,润生也深表同意。

  “明儿怎么还会放假哩?”李三江有些不解地抽着烟,“眼瞅着都要高考了呀。”

  谭文彬说道:“大爷,我们学校不是高考考点,我们得去考点学校,正好放两天假让大家准备准备,考前一天再集体去考点学校,住他们宿舍。”

  李三江问道:“可以送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