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995 第389章

作者:新言炫美

  “情况确实很糟糕,关键在于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的公告太过有煽动性了。”

  “利顿工业公司是我们威尔逊和利顿的产业,正常情况下,其他股东会跟我们保持一个战线,那是因为跟着我们能够赚钱。”

  “但是这些年,公司的经营情况每况愈下,让股东们一再失望,不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在1990年时,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64.83亿美元,而净利润也有9.15亿美元,净利润率好歹还有13.23%。”

  “而去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95.37亿美元,但是净利润却只有5.28亿美元,净利润率仅为4.35%。”

  “不仅如此,我们虽然清理了许多不良资产。但是回笼的资金有一大部分用于回购股票稳定股价,初期确实是有成效,但是现在随着国际局势平稳,其他军火公司的竞争。公司的股价又跌了,市值从今年初到现在已经缩水了超过十亿美元!”

  “虽然我很不愿意面对,但是事实上,我确实是代表家族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决策,以至于大部分股东认为他们的利益严重受损,不仅每年的分红逐年下降,就连股票价值也在不断缩水。”

  “所以现在股东是对我们失去了信心,不愿意相信长远的收益,宁愿选择相信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

  “我愿意引咎辞职,但是不管是威尔逊还是利顿,我们都不能失去利顿工业!”

  在座的众人听完之后,各个面色凝重。

  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也能够理解其他股东的心态。

  伦纳德·威尔逊主动询问道:“詹姆斯,现在我们和利顿加在一起手中能够掌控的股权是38.6%,离过半的股权还差11.41%,你觉得现在还有可能站在我们这边的股东的投票权有没有这么多?”

  正常来讲,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超过33.4%以上,就能控制一家公司的走向。

  只要不是遇到恶意收购和恶意竞争者,这个比例已经足够了。

  再多就是浪费钱,还不如把资金放在控制更多的上市企业身上。

  现在的问题,利顿工业就是遇到了恶意收购。

  偏偏其他股东们,此时还不偏向于威尔逊和利顿。

  这就有点尴尬了。

  因为33.4%持股线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最起码还有其他16.6%以上的股东,支持你这个第一大股东。

  否则一样不牢固。

  目前利顿工业就是这么个状况。

  “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主动公布的是拥有着10.2%的股权,具体暗中掌控了多少谁也不知道。”

  “现在我们是还能拒绝他进入董事会,但是一旦他们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且拉拢到了过半的股东,那么根据《公司章程》,真的有可能实现他们的主张。”

  “现在事情才刚刚发生,我们必须尽快做决定,到底该怎么行动,拖到后面的不确定性将剧增。”

  他刚说完,其他人互相看了看,才有一个族人出声: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增持股权,只要我们控制住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就只能退出,其他人也没有办法。”

  “只是按照现在的情况,一旦我们增持股权,股价肯定会上涨,保守估计,我们需要拿出12-15亿美元的资金。”

  “这笔资金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目前来看应该是轻易拿得出来的,但是就怕后面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又出事情,亟需大笔资金。”

  “毕竟与利顿工业公司重要性等同,甚至更重要的公司也有不少。”

  众人又继续沉默,詹姆斯·威尔逊却耸了耸肩,靠在了沙发上。

  他回家族就是这个目的。

  就他个人而言,作为利顿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他肯定是希望公司稳定。

  最好是在他的手中继续经营。

  就算要他引咎辞职,那起码也要保住公司才行。

  要是连公司控制权都保不住,那他在威尔逊和利顿当中的地位估计都要大受影响。

  可詹姆斯又没钱,只能由家族做决定。

  在族长施耐德·金·威尔逊还在昏迷时,暂时没人能够乾纲独断,那就各脉的族人加上利顿一起商议表决。

  大部分人的态度就代表着家族的态度,无论对与错,都不用他来承担。

  “今晚大家先好好想想吧。明天上午叫上没来的人再开个会,做最终决定。”

  看到没人表态,保罗·威尔逊也表示理解,他是在场辈分和权势最高的,所以直接拍板。

  接着,他又继续对所有人叮嘱道:“现在因为施耐德病倒的原因,家族已经开启了最高警戒状态,以我的猜测,利顿工业公司被狙击不会是个例,后面肯定还有很多恶性事件等着我们。”

  “所有人都有责任筹集资金,充足的资金流就是我们防守和反击的弹药。”

  “你们也要加强警惕,随时注意各自所在公司的动向,一旦发现情况立刻上报,避免被打得措手不及。”

  “詹姆斯,你今晚还得继续辛苦一下,负责联系那些股东,摸清楚他们的态度,先稳住他们。”

  詹姆斯·威尔逊点了点头:“好的,爸爸。”

  保罗·威尔逊又看向爱德华:“走吧,爱德华,我们去书房里聊聊。”

  离开其他威尔逊和利顿家族,还有利顿工业的高管们。

  保罗·威尔逊和米洛的大表哥爱德华,来到了施耐德原先的书房。

  精美的木质地板铺陈着柔软的波斯地毯,散发着温暖的光泽。

  胡桃木书架上摆满了皮面精装书籍,墙面上悬挂着古典油画。

  黄铜吊灯洒下柔和的光线,照在雕花的书桌与高背皮椅上。

  角落的壁炉里并没有火焰,老实讲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天气真用不上壁炉。

  但这种是老欧洲带来的建筑传统,美国人只要有钱都会愿意在自己家里搞一个壁炉。

  哪怕只有装饰作用也是如此。

  “我会支持你成为新的家主。”

  一进堂哥的书房,刚刚坐下,保罗·威尔逊就开口了,“前提是能维持住,否则就算我支持也没用。”

  “谢谢您。”面对这位叔祖,比起过往,爱德华变得沉稳甚至寡言起来。

  磨难使人进步,施耐德的离开,爱德华不得不成长起来。

  “但我们都知道,目前出来的只是小卒子。”

  保罗·威尔逊:“在这之前,我甚至都没听说过吉姆·查诺斯!这小子身后是芝加哥人,芝加哥人身后是摩根!”

  “真正的风险,最后只会是来自其他巨头。”

  “爱德华,你有什么对策吗?”

  吉姆·查诺斯是密尔沃基人。

  其父亲是一家干洗连锁店的老板,母亲是一家钢铁厂的办公室主任。

  密尔沃基、钢铁厂,结合他长期在芝加哥活动的经历,很容易就能猜出这人身上的摩根家族属性。

  就像在美国,洛克菲勒除了金融外,还是石油和能源的代表一样。

  在美国,除了金融外,摩根就是钢铁和火车、造船业的代表一样。

  此时,面对叔祖父的询问。

  爱德华在沉默过后,轻声开口:“亲爱的保罗,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可能挡不住所有人的侵入。”

  “哎……”保罗·威尔逊叹了口气,声音发愁,“我当然知道。就算施耐德现在能马上恢复健康,其实也已经晚了。我们太分散了。”

  “所以,我想引入外面的人。”

  “米洛·布莱克本?”

  “看来您很清楚。”

  “这是很容易想到的事情。”

  保罗·威尔逊摇摇头:“和我们有关系,有足够的现金流,又不会畏惧摩根、洛克菲勒他们的威胁。同时还是你能够联络到的,除了米洛·布莱克本还有谁?”

  “可是你要想清楚。爱德华,相比摩根、洛克菲勒,布莱克本并不一定就是好人。”

  “到那个时候,威尔逊可能就再也不是加州之王了。”

  书房里,胡桃木做的沙发椅上。

  爱德华仰头看着头顶上的橘黄色吊灯。

  “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除了米洛,我们还能找谁?德雷斯克家族?他们估计巴不得我们出丑。还是克雷伯格?他们自身难保!”

  “那么还有谁呢?有实力,有想法的,还有谁?”

  “而在这个名单里,对我们威尔逊最有利的除了布莱克本还有其他人吗?”

  “最起码米洛的身体里,留着四分之一威尔逊的血。”

  “就冲这一点,我觉得最适合威尔逊的白骑士就是他了。”

  保罗·威尔逊被说的干脆闭上了眼睛,和爱德华一样仰躺在沙发椅上。

  “不用说了。当真正有需要的时候,那就把他引入进来吧。”

  “我支持你。”

第300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午,四点以后。

  阳光已经不那么炙热,但却仍然明媚。

  海边沙滩上,一个看起来两三岁的小家伙,正蹲在沙滩上认真地搭建着城堡。

  他穿着鲜艳的小泳衣,肉嘟嘟的小手努力地将沙子堆成城堡的形状。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洁白的云朵,海风轻轻拂过,带着咸咸的味道。

  周围不远处,保镖和保姆正静静地守着。

  他们目光专注,时刻留意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沙滩上金黄的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细碎的光,海浪拍打着岸边,溅起晶莹的水花。

  远处海天一色,几艘帆船在海面上缓缓航行。

  小家伙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风景,又低头继续自己的“杰作”,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这里是加利福尼亚的蒂伯龙,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旧金山湾岸边,是一座迷人的海滨城市。

  挺着大肚子,躺在沙滩椅上的海莉·布莱克本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儿子,但大部分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在身边的男人身上。

  现在是属于硅谷检察官之一,海莉·布莱克本检察官大人的休假时间。

  “施耐德·威尔逊真的不行了吗?”收回在孩子身上的目光。

  想了想,海莉轻声开口,“对我们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作为布莱克本家族的成员,还远在波士顿之外的加州工作。

  还在旧金山附近,可以说就是在威尔逊的地盘上。

  两年多下来,海莉没少享受到威尔逊家族的照顾。

  工作顺利的一塌糊涂,现在已经是旧金山地区和湾区附近名气很大的明星检察官。

  更因为受硅谷追捧,在硅谷的影响力都超过那些县长和市长了。

  而且由于某人一定程度上操控着舆论,她丧夫后三年怀孕两次不但没人说什么坏话。

  反而因为据说是用上了冷冻米青子被试管生育这些高新技术,被认为和加州、硅谷高科技属性很配。

  正是因为其独立抚养孩子,以及在ITK上面的独立女性人设,备受加州当地白左们的欢迎。

  被加州和全国许多女性,视为他们的偶像之一。

  搞得一些“无孩养猫年轻女”,都想模仿海莉这一套了。

  但谁又能想到,在重重的明星光环包装之下,海莉·哈里森(故意不用布莱克本,以避免别人联想到米洛)的真实底下又是什么人呢。

  这就是美国的特色政治,从小镇治安官到美国大统领,能不能解决事情不重要。

  能不能实现竞选承诺,竞选纲领也不重要。

  只要能让选民们,看到他们喜欢想看见的那一面。

  那么选票就不会少。

  “不清楚。但是波士顿倾茶已经发生,莱克星顿的枪声都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