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995 第363章

作者:新言炫美

  很长一段时间里,洛希尔是温莎家族的金融管家和白手套。

  但是二战时,温莎家族的国家损失惨重。

  寄生在英国身上的洛希尔家族,自然也是损失惨重。

  同时以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为首的美国资本,也是趁机对加拿大发起了进攻,成功杀进了加拿大。

  而到了六十年代,随着美国资本在加拿大的影响力逐渐加大,英国的国际威望衰弱,加拿大的国旗从英国国旗变成了枫叶旗。

  只不过加拿大终究是加拿大,是英联邦成员国,英资和加拿大本土资本也在不断地抵御美国资本。

  而那时候洛希尔家族无疑是最适合成为盟主的存在,加拿大本土资本也在洛希尔家族的团结下,不断地收复失地。

  又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洛希尔家族在加拿大的影响力越发惊人。

  甚至背后扶持的加拿大进步保守党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又准备推翻亲美的加拿大自由党的统治。

  加拿大自由党背后的国家势力,站着的主要是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

  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史,那就是在更为久远的过去。

  由于不看好新大陆,所以洛希尔家族在欧洲虽然一分为五。

  却没派出自己人去新大陆培植实力。

  以至于新大陆崛起时,洛希尔家族发现那边地盘已经被人占完了。

  洛希尔只得退而求其次,选择新大陆上的地头蛇进行培养。

  而洛克菲勒和摩根,其实一开始就都是洛希尔家族扶植起来的。

  特别是摩根,早期根本就是洛希尔家族在美国的白手套。

  不过嘛,过河拆桥这种事美国人干得比谁都熟。

  比大阴帝国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最后自然是摩根成功摆脱洛希尔控制,独立于北美大陆之外,开始在金融上挑战旧大陆的豪强们。

  相比之下洛克菲勒要好许多,他们只是接受了洛希尔家族的资助。

  而不是像摩根那样,最开始其实就是洛希尔的北美分部。

  刚开始就是个代言人、高级经理,最后却反过来蚕食掉洛希尔,有那么一点背主家奴的味道。

  所以对于洛希尔家族,摩根和洛克菲勒从来没有对其放松过警惕。

  这一次,察觉到了洛希尔家族在加拿大的实力又达到了一个峰值。

  且加拿大本身的经济蛋糕也足够大。

  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似乎决定对加拿大进行一次收割。

  吸取加拿大的养分来反哺自己,同时继续压制过去的主人。

  大方向是决定了,但是该如何实施,这里面又有文章。

  美国财团遍地,而十大财团中,原本最嚣张的两个是摩根财团和芝加哥财团。

  在1935年至1970年之间,摩根财团两大支柱之一的摩根士丹利打出了一统天下的威势。

  当时唯一的广告词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只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巅峰,盛极而衰是不变的规律。

  摩根财团太过嚣张,尽管实力极其强悍。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年抗最多罗斯福伤害的就是站最前面的摩根。

  后来罗斯福脑溢血而亡。

  摩根也没轻松,因为没了罗斯福,摩根依旧被大部分财团联合围攻。

  饶是有花旗银行财团帮衬,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现在的摩根财团,其作风其实是有所转变的。

  他们以前的侵略性更强

  而芝加哥财团在七八十年代依旧嚣张至极,成了出头鸟。

  其金融领域不断地扩张,与摩根财团争锋,在石油领域,更是依托着越发膨胀的金融触手,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占有大量股份。

  扩张的步伐越迈越大,让芝加哥财团的实力快速暴涨的同时,也让芝加哥财团的漏洞越来越多。

  这也引来了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的入侵。

  在两大巨头的围攻之下。

  芝加哥财团的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阿莫家族及克朗家族等核心家族才如梦初醒,慌忙应战。

  但是两大财团已经渗透进来。

  芝加哥财团内部由于家族众多,也无法跟两大巨头一样团结。

  所以芝加哥原来的四大家族只能以守为主。

  现如今,芝加哥财团已经无法彻底贯彻四大家族的意志,被动地往前走。

  米洛这次收到的情报,美国资本收割加拿大——芝加哥财团便被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推上了先锋的位置。

  打算以它的名义去攻击,承担最大的风险。

  后果就让芝加哥财团顶着,即使事情曝光,让加拿大民众怨气冲天,那也是冲着芝加哥财团去。

  除了这个原因外,洛克菲勒和摩根估计也还有其他考虑。

  与其他财团相比,芝加哥财团是大脑混乱的老虎。

  让芝加哥财团去跟洛希尔家族拼刺刀,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在背后捡人头,不可谓不老练。

  像是这种布局,目前只局限在两大财团顶层。

  外人基本不得而知,甚至被推出来挡枪的芝加哥财团几个家族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可谁叫米洛,现在可以说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外围成员之一。

  由于雅虎和互联网盟主的原因,和摩根家族的关系也不错。

  加上他还能开挂,自然是知晓这一切的。

  在他的刻意安排下,帕拉丁投资的情报人员,始终紧盯芝加哥财团的各大金融机构。

  以及加拿大金融市场那边的市场变化。

  自然就能够搜集到足够多的情报。

  这一次,加拿大将沦为一个大战场。

  除了原本就是核心的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芝加哥财团和洛希尔家族外,还有加拿大本土资本、美国其他财团和国际游资。

  战场将囊括加拿大的整个金融市场和政局。

  乱是肯定会很混乱的,但是米洛打算借助这一次机会彻底在加拿大站稳脚跟。

  而在这之前,他在加拿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约等于无。

  就只有几家布莱克本银行的分行在那里表示存在感。

  哦,还有帕拉丁传媒在多伦多也有一家分公司。

  主要是负责那边的媒体运营和经销。

  不过对这场金融大战的结局,米洛隐约知道最终结局。

  还不靠开挂。

  因为他记得,到了后世华夏崛起的时候。

  洛希尔家族就已经衰落得剩下个名头,势力只龟缩在老欧洲。

  甚至连其金融和银行本业,也都快被人蚕食干净了。

  还有人说,2020年以后的洛希尔家族,基本全靠当中介赚钱——就是当各种企业大型并购中的中介人,靠其百年积累的人脉和声望捞最后一波钱。

  可以说是真的完全衰落下去了。

  而现在,米洛看帕拉丁投资上面的情报显示。

  此时的洛希尔家族仍然很强,仍然控制着老欧洲和许多英联邦国家的金融势力。

  那么,要么是这次洛希尔被摩根和洛克菲勒联手彻底打废。

  要么就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随着美国人对欧洲的无限削弱和控制。

  以老欧洲为本体的洛希尔,跟着老欧洲也被以美国为本体的洛克菲勒和摩根给干掉了。

  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

  米洛是作为洛克菲勒家族外围成员,和摩根家族关系好,同时还是重生者,还是开了挂才知道这些的。

  而大部分的美国财团,包括被利用的芝加哥财团在内。

  这时大概率不清楚这些情况。

  虽然加拿大已经越来越像是美国的后花园。

  可目前来看,它只是美国的后花园。

  并不是米洛自己的后花园。

  这么大一口很容易吃的肥肉放在眼前。

  米洛早心动了。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他都要杀进去,上桌吃肉!

  安全起见,还有也不能给自己原本的商业帝国带来风险。

  那么参与这场大乱操之前。

  除了要制定好完善的行动方案外,必须充分合理地准备好弹药!

  为此,米洛今天来帕拉丁投资,就是打算对自己目前可动用的资金进行梳理的。

  金融公司以外的公司的资金,米洛不打算抽调。

  到了他现在这个层次,盯着他的势力太多了。

  最明显的就是摩根和洛克菲勒……这很正常,毕竟人家就是靠金融拥有现在地位的。

  米洛又在这个领域上,表现出比他写小说还要恐怖的天赋。

  帕拉丁投资的崛起速度,堪比当年得到波士顿财团支持的彼得·林奇和得到中西部诸侯支持的巴菲特还要快。

  所以米洛很清楚,自己金融领域的公司,即使要动用,在这次大行动中,作用也不尽相同。

  银行这一块,需要充分发挥资金辅助和收购作用,并且不能用全力。

  真正要发挥主力作用的,反而是英国帕拉丁投资、法国帕拉丁证券。

  前者这次刚刚宰了一波丹麦,获利虽然才二十几亿美元。

  但这些钱现在用来流入加拿大却是刚刚好。

  后者属于是老欧洲的金融势力,可以牵扯一部分法兰西洛希尔的动作。

  到时候可以用来作为谈判条件。

  在不影响雅虎上市、阿拉丁传媒运营的情况下。

  布莱克本基金会和帕拉丁投资计算之后。

  米洛现在能用在这次加拿大大乱操身上的资金,大约只有四十到五十亿美元左右。

  再多不是拿不出来,只是可能就会影响到其他商业领域的运营了。

第282章 名媛小团体

  在纽约,米洛向来只参加两种酒会。

  一种是他感兴趣,或者说有时候他实在无聊才会去的酒会。

  这种比较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