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995 第316章

作者:新言炫美

  但他显然低估了米洛在传媒领域的影响力。

  就算帕拉丁传媒的大本营在美国,他来欧洲这么多天可没有闲着。

  到了晚上,当各大晚报发行时,舆论并没有站在他这边,而是提出了质疑:

  “作为一家专业的大型金融机构,帕拉丁投资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到了第二天早上,情况变得更加明显,舆论的天平并未向贝尔纳·阿尔诺倾斜。

  局势日益明朗化。

  法国首屈一指的《世界报》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以公正无私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这篇详尽的长篇分析中,讨论了几种在极短时间内获得48.5%股权的策略。

  尽管实施起来极具挑战性,但也表明帕拉丁投资持有路威酩轩集团48.5%的股权是有可能符合法律规定的。

  文章接着探讨了贝尔纳·阿尔诺举报的立场和动机,并审视了他过去增持股份的一系列行为,揭示了他对公司控制权的渴望。

  还揭露了他赶走阿兰·舍瓦利耶,逼迫三大创始人家族退出董事会的事情。

  看起来很中立,但读者们通篇看下来,很容易就把贝尔纳·阿尔诺看乘坐是一个利欲熏心、野心勃勃控制欲极强,抢夺了路威酩轩集团的外来者。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

  美国人反倒成了白骑士,是过来拯救路威酩轩集团三个创始人家族和迎回阿兰·舍瓦利耶这个劳苦功高的联合创始人的。

  特别是配合帕拉丁随后没过多久便宣布,一旦重组董事会成功。

  他们会继续聘请阿兰·舍瓦利耶担任首席执行官,同时把被贝尔纳·阿尔诺赶出去的三大联合创始家族重新邀请回来继续担任董事。

  哪怕其中两个家族已经没了股份。

  于是法国普通人间的舆论,越发偏向法国帕拉丁投资公司这一边。

  阅读了《世界报》的报道后,许多读者对贝尔纳·阿尔诺的印象变得负面。

  同时对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此事的审查调查结果充满期待。

  好多人现在都想了解帕拉丁投资在整个收购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如果是,他们是如何完成这一点的

  公众的关注,促使巴黎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快了审查调查的步伐。

第247章 一笔交易

  贝尔纳·阿尔诺当然不可能善罢甘休。

  不说在他手下,路威酩轩集团蒸蒸日上,市场份额一直都在扩张。

  也不说全球奢侈品市场,即将成发出大爆发的状况。

  仅仅只是被人从路威酩轩集团赶出来,还是他拥有将近三分之一股份的情况下。

  任谁都忍不了。

  而且他在法兰西内部,也是排得上号的富豪之一。

  他也有人。

  而且比起不愿意和米洛相见,他在耗费了很大一番力气后。

  是七拐八拐的,找上了爱丽舍宫的现任主人,去年刚刚上任的希拉克统领先生。

  “亲爱的希拉克先生,晚上好。”

  “晚上好,阿尔诺先生。”

  克洛德的父亲,在爱丽舍宫附近的一个会所里,接见了这位法兰西的精品大亨。

  寒暄过后。

  贝尔纳·阿尔诺本来还想着按照法国人的习惯。

  先来一套谈天说地,然后再说事情。

  但克洛德的父亲直接就开口了。

  “我知道您的来意。”号称法兰西最后一届愿意为法国人的利益考虑的爱丽舍宫主人,面带微笑望着眼前的奢侈品商人,“但是,我必须对您说一句抱歉。我已经在我的秘书那里了解过,美国人这次合法合规……除非,除非您能找到他们不合规的地方。”

  贝尔纳·阿尔诺被希拉克一上来就说的这番话,给弄得脑子都懵了一下。

  他几乎是马上就有些气急败坏:“啊,先生,这……这一切都不正常!48.5%的股权,但是在媒体公布之前,包括董事会和和公司在内,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收到一丝一毫的风声!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子做的话,那法兰西的金融证券法还有必要存在吗?”

  贝尔纳·阿尔诺这话说的倒也没错。

  世界上所有有金融法规的国家,都会对上市企业在法律上提供一层“防恶意收购”的保护。

  几乎所有的金融法律,都规定任何一人、企业持股超过5%。

  那就必须登报公布,或者向该上市企业的董事会发起正式书面函通知。

  法兰西也一样,有这条法律。

  可是在安德烈带人前往路威酩轩集团的董事会前。

  路威酩轩集团事先没收到任何通知,而贝尔纳·阿尔诺也只是在前两天收到一点风声。

  可没等他确认,一切就都爆发了。

  要是这还不涉嫌恶意收购,那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叫恶意收购吗?

  “不知道您看过《世界报》最新的报道吗?”

  希拉克面色平淡的摇摇头:“上面列举了七种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可以达到这种程度的办法。”

  在贝尔纳·阿尔诺再次开口前,爱丽舍宫的主人又摇摇头:

  “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的相关金融法律,还是有些漏洞的。这次的事件提醒了我,我觉得我应该向议会发起提议,要适当的修改,弥补相关方面的漏洞才行。”

  贝尔纳·阿尔诺心里在泣血,这会儿路威酩轩集团的前主人已经意识到。

  那就是爱丽舍宫在这次事件的立场上,大概率持中立态度。

  然而现在是贝尔纳·阿尔诺弱势,美国人强势。

  这种情况下,代表法兰西政府的爱丽舍宫却保持中立态度。

  这不是中立,这是默认在帮美国人!

  贝尔纳·阿尔诺深深吸了口气,收回有些失态的表情。

  他脸色平静的看着爱丽舍宫的主人,“修补法律漏洞是两院以后的工作。我现在想问,亲爱的希拉克大统领,您就让我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一家法兰西大型企业,落入美国人的手里吗?”

  “不能这么说。阿尔诺先生,路威酩轩集团的股东不管是谁。但我想,它的工厂、总部和大部分的工人,永远都会留在法兰西国内。所以实际上,就算它的股票全是外国人的,那路威酩轩集团也会是一家法国公司。”

  “很抱歉不能帮到您什么。我还有点事,就这样吧,再见,阿尔诺先生。”

  希拉克强行送客。

  贝尔纳·阿尔诺即使再有不甘,也只能脸色愤恨的离开。

  不过贝尔纳·阿尔诺刚走,他和希拉克见面的小会议室里,就多出来一位长相漂亮的女郎。

  希拉克看向她,忍不住道:“他最后质问的那句话,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

  克洛德不用问都知道,父亲在意的应该是刚才贝尔纳·阿尔诺的那一句“眼睁睁看着一家法兰西企业被美国人夺走”。

  克洛德:“那本来就不是贝尔纳的公司。是他从威登家族他们手上拿走的。而且父亲,贝尔纳·阿尔诺就干净了吗?他的资金来源同样是来自美国。”

  “而且和那些更重要的国家利益相比。我认为一家精品公司,并不值得消耗爱丽舍宫的公信力。”

  “父亲,这是一场交易。我们没有亏,而且还赚了一些。”

  希拉克听完后轻轻点头。

  然后他又看向女儿,脸上有着怀疑的神情,“克洛德,我听说你和尼古拉吵架了?”

  尼古拉是希拉克二女儿克洛德的男朋友,供职于一家有影响力的报社。

  是个有名的青年社会评论家,克洛德和他在一起已经一年多。

  克洛德听到父亲这样问,脸色多少有些不正常。

  她轻轻摇了摇头:“尼古拉太敏感了。”

  “是尼古拉敏感,还是你和美国人走的有点近?”

  希拉克声音低沉:“我听劳伦斯说,昨天你还去给他当向导?”

  克洛德看起来更加不自然了。

  她转移话题:“父亲,我那也是为了帮您啊。就像这次的交易一样,他答应我们在非洲那边改变和我们对立的态度。这不是一直是您头疼的事情吗?但现在我们解决了。”

  希拉克沉默。

  没错,这正是希拉克不愿意介入路威酩轩集团不大正常的股权收购事件的原因。

  那就是美国人通过他的女儿,告诉他。

  只要爱丽舍宫这次保持中立。

  那么在中西非法郎地区,混得风生水起的联合全球PMC可以开始接受法兰西人的雇佣。

  这意味着法兰西头疼了一年多,前任政府无处可下手的这件难事。

  被希拉克轻易解决了。

  这对希拉克获得法兰西军方的好感,以及那些在非洲法郎地区有着巨大利益的真正版国财团们的好处。

  比起这些,一个不影响国际民生的奢侈品集团算得了什么?

  又不是影响到国计民生的空客或者路易达孚这种巨头。

  如果美国人想动手的是这种公司,那换谁上来都会想着拼命。

  “我还听说他收购了多家报纸。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世界报》居然会帮他说话。”

  希拉克也转移话题。

  《世界报》是法兰西最主要的报纸之一。

  该报是法国最特别的一份报纸,标榜独立,从来都不依附政党和财团,也不接受政府津贴。

  这家报纸的股份,均为本报工作人员、编辑委员会成员所有。

  一直以来该报纸的股份,约49%掌握在记者、编辑和管理人员手中,11%的股份属于报社领导者的当然股份。

  所谓的当然股份是法兰西人对干股、分红股的称呼。

  就是可以拿分红,但不能发卖,谁当报社社长这部分股票就给谁。

  而且这家侧重国际新闻和政治新闻。

  这次却特别报道了路威酩轩集团被美国人收购的这件事。

  立场在希拉克看来,很明显还很偏向于美国人。

  这里面要是没什么故事,希拉克绝对不信。

  “克莱恩·乔德的妻子,拥有法国、美国双重国籍。”克洛德轻声说。

  克莱恩·乔德就是现任《世界报》的报社社长。

  希拉克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摆摆手,示意克洛德到此为止。

  于是情况对贝尔纳·阿尔诺来讲是急转直下。

  有双方在非洲的交易在,爱丽舍宫的态度很明显。

  特别是证监会的负责人,在接到了内部特殊渠道的通知之后,更加明白该如何做。

  有这个招呼,就算帕拉丁投资有些违规,证监会都有可能帮它掩盖过去。

  更不用说米洛行事稳重,整个收购过程的纸面上不存在一丝违规。

  证监会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高效到让外界感到惊讶!

  从接到举报到查清情况仅仅过去了二十九个小时!

  在下午股市休市后,但证监会还未下班之时。

  证监会便对外公布了整个调查结果以及定论,并且将结果回复给举报人贝尔纳·阿尔诺和被举报人帕拉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