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综艺下乡,我的才华藏不住了 第322章

作者:剁椒咖啡

  倒是孔林自己看得开,“你就收著吧,这小子现在妥妥的狗大户,这点东西对他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就著一桌小菜,周灏和孔林把酒言欢聊了起来。

  “豫南卫视那档节目,你策划的吧?”孔林上来就单刀直入问道。

  周灏也不隐瞒,点点头道:“给了点意见而已,主要还是他们自己完成的。”

  “我就知道。”孔林嗤笑一声,“这帮孙子也是忒不厚道,拿了伱的点子也不给个署名。”

  周灏笑了笑,“这是我自己要求的。”

  孔林愣了一下,“为什么?”

  “怕惹麻烦。”

  周灏叹气道:“我现在毕竟和优影有合作协议,出来帮忙给点意见还行,真要挂名出现在节目里,优影这边估计又该有意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反正也没少我一分钱。”

  孔林摸了摸剃得光秃秃的脑袋,“还是你小子豁达,没有彻底被名利二字捆住手脚,咱这帮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你想得通透。”

  听他说话唏嘘,周灏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听著有点丧气的样子?”

  “何止是丧气啊。”孔林媳妇端著一盘热腾腾的小酥肉走了过来,“又揽不到活,天天就只会躲在家里唉声叹气,要不就是骂天骂地的,我听得都烦。”

  孔林脸上有点挂不住,“客人在呢,说这些干嘛。”

  “哦,现在把人家小周当客人了?”孔林媳妇冷笑道:“刚才收人家礼物的,可是一口一个老弟的。”

  孔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面如猪肝。

  周灏看的呵呵之乐,还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在外面跟个爆炭似的孔大导演,在媳妇面前跟个乖巧得很。

  等媳妇走后,孔林才小声道:“老弟,你天天帮人出主意,你也帮我想想办法啊,老这么歇著也不是个办法啊?”

  周灏一听连连摆手,“你的事我可不敢掺和,一台春晚就已经让我得罪了好多老前辈了,这要是再帮你出谋划策,指不定还得得罪多少人,你要真当我是老弟,给我留条生路吧。”

  孔林又是半天说不出话来,虽然听著很郁闷,但他也知道周灏说的是实话。

  央视这边的蛋糕就这么大,基本已经没法再做大了,剩下就是存量市场的竞争,他孔林多吃一口,别人就得少吃好多……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去年春晚那一口咬下去,已经很招人恨了。

  他自己多少也算是体制内的老江湖,人脉基础在这,不会有什么大碍,但周灏这个个体户真要被人惦记上了,麻烦肯定不小。

  至少目前的周灏,还不足以面对这样的狂风暴雨。

  喝了一口闷酒,孔林长长吐了口气,一脸唏嘘。

  周灏看著也有点于心不忍,“你现在是怎么个情况,彻底坐冷板凳了?”

  “差不多吧。”孔林挠头道:“大节目轮不到我,小节目我又看不上,现在就这样了呗。”

  周灏想了一下,压低声音道:“要不你干脆跳出来算了,外面世界这么大,大有可为啊。”

  没有任何犹豫,孔林直接摇头否决,“这个想法我已经考虑过好多次了,不可能的。我在这体制里面呆了这么久,临到这时候让我跳出去……那跟万米跑在终点前弃权有什么区别?”

  “说实话,我本来也没有大富大贵的野心,跳出去之后整天跟那些蝇营狗苟的资本打交道,我也未必能玩得转,搞不好还会得罪更多人,相比之下我还是更习惯体制内这一套玩法……我已经习惯了。”

  “而且换个角度说,我要就这么灰溜溜地跳出去了,岂不是等于认输投降?老子可咽不下这口气!”

  这番话,让周灏忍不住暗暗点头赞许。

  能有这份觉悟,老孔的思想层次就胜过一大帮所谓的“老艺术家”了。

  这些年,有多少体制内的大佬们为了追求大富大贵的名利,主动跳出那个圈子钻进了热钱滚滚的名利场里,最后败坏口碑晚节不保?

  老孔这人,靠得住!

  “既然你不愿意离开,那就只有靠自己了。”周灏皱眉道:“听你的意思,现在想靠正规途径上桌已经有点难了,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杀回去。”

  孔林眼皮一跳,“怎么杀?”

  “说说看吧。”周灏笑著问道:“邀请你参与制作的,分别有哪些小节目?”

  “海了去了。”孔林回忆了一下,“都是一些自带任务指标的节目,比如推广华夏古籍,或者传播传统文化什么的……基本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要不然也不会丢给我。”

  周灏听笑了,这老哥已经快成怨妇了。

  思考片刻后,他问道:“你看过那个《华夏宝藏》了吧?”

  “看过啊。”孔林点头道:“很有想法,应该会是今年的黑马综艺……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模仿一下吧?”

  “也不是不行啊。”周灏笑道:“你刚才不是说,有推广古籍类的节目嘛?那你依样画葫芦来做一个呗,名字我都帮你想好了,《古籍里的华夏》。”

  “咱华夏上下五千年这么多古籍名著,可挖掘的素材源源不断啊,你随便挑一些出来编排成节目,都能搞好几季了。”

  孔林听著目光疾闪,明显有几分心动的意思。

  但随后还是摇了摇头,“点子很好,但不能用。”

  “为什么?”周灏诧异道。

  “就因为先有了《华夏宝藏》,我们再搞这节目就容易有争议了。”孔林叹气道:“节目没成功,会被人吐槽连地方台都做不过,要是成功了,会被骂只会仗势欺人打压地方台……里外不是人。”

  停顿片刻,他苦笑著摇了摇头,“大平台也有大平台的悲哀啊……”

  周灏眯著眼思考了好一会儿,“那就换条路,他们不是要推广诗词文化嘛?”

  “搞个《华夏诗词大会》吧!”

第495章 这主持人不太老实啊

  某布置简单的演播室里,所有人都在做著最后的检查工作。

  只看演播室的规模,很难想像这是唐唐六公主的节目录制地点,只论场地条件,甚至感觉还不如某些小平台的专访聊天室。

  不过即便如此,周灏也不敢有半点懈怠,哪怕录制点在垃圾堆里,这也是六公主啊。

  所有工作检查完毕后,知性漂亮的女主持刘丹戴上了隐形耳麦,对著导播台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随著录制开始的命令下达,所有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光影新播客》,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刘丹。”

  刘丹的开场白简单明了,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套话,直切主题。

  “……最近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电影市场的淡季,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春贺岁档大战暗暗蓄力,所以最近院在线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作品,但是呢,东边不亮西边亮,有一部网络大电影最近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我想大家也已经猜到了,就是那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欢迎我们今天的嘉宾、青年导演周灏。”

  镜头切转过来,周灏赶紧抬手打了个招呼,“大家好,我是周灏,很高兴来到《光影新播客》和大家见面。”

  “你的身份实在有点复杂哈。”刘丹掰著手指笑道:“曾经的支教老师、小说作家、音乐人、编剧、导演、还有客串演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了,周老师还是周导?”

  周灏摆摆手,“别别别,叫我小周就好了。”

  刘丹莞尔一笑,“那么在这些身份里面,你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我最喜欢的?”周灏心里暗暗警惕了一下,这主持人也不太老实啊,上来就挖坑。

  这回答哪个都不合适啊,容易得罪人。

  什么意思,你喜欢写歌拍电影是吧,咱看小说的就是二等公民?

  咋地,你就是靠支教老师出名的,现在不稀罕了是吧?

  求生欲驱使之下,周灏飞快思考了片刻,“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爸爸妈妈的儿子。”

  “什么意思?”刘丹有些讶异。

  “因为那代表我还没长大。”周灏笑道:“小时候活得很单纯,无忧无虑可开心了,长大以后就少了很多单纯的快乐。”

  鸡贼。

  刘丹暗暗腹诽了一句,“所以现在网络上都说《那些年》是一部很单纯的影片,是不是就是因为你本人在学生时代的单纯呢?”

  好好好,还在挖坑是吧?

  周灏立刻回道:“其实在我那个年代,因特网信息的获取渠道还相对闭塞,所以和我同时代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很单纯的,不像现在只靠一个手机一个APP就能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不一样了。”

  刘丹点点头,“可是有些导演的学生时代可能比你更单纯,但他们拍不出《那些年》这样单纯的青春片?”

  “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

  “因特网时代来临之前,当导演拍戏其实门槛是挺高的。”周灏委婉说道:“能有资格玩这个的人,在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东西比普通孩子多得多。”

  “而像我这种生活相对单纯的孩子,出来之后却未必摸得到影视剧创作的门槛,是因特网文娱降低了这道门槛,才给了我一个向上走的可能性……所以说凡事都有好有坏吧,因特网也一样。”

  刘丹笑了笑,果断结束了这个话题,因为她知道继续下去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了。

  “说回电影本身吧,为什么忽然想创作这样一部电影?”

  周灏两手一摊,“找到新的合作方之后,安排的工作计划就是拍一部小成本的网大,综合考虑这部片子就是最合适的。”

  “问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问题。”刘丹笑眯眯道:“这部片子,是改编自你的真人真事嘛?里面那个沈佳宜,有原型吗?”

  淦,这是第几个坑了?

  “确实改编自真人真事,不过不是我自己。”周灏果断澄清道:“故事取材自我同龄的一位好朋友。”

  无中生友?

  刘丹莞尔一笑,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毕竟人家也已经有女友了,真要问出点什么来……

  “对于影片最后的票房,你自己觉得满意吗?”

  “很满意,超乎想像的满意。”周灏直接对著镜头抱拳作揖,“这里真的要好好谢谢所有观众朋友的支持,很多朋友甚至都是二刷三刷支持的,真的很感谢。”

  六元票价刷出了六千多万的票房分帐,即便有回头客二刷三刷的成分,但这个票房成绩也已经很可怕了。

  反正至少在网大领域,这已经是个一骑绝尘的数据了。

  “我记得这部作品刚上映的时候,口碑反响似乎并不是很理想,甚至出现了很多负面声音。”刘丹还在继续挖坑,“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影片最后成功翻盘?”

  “没别的,就是因为纯粹。”周灏不假思索回道:“当初很多影评人和媒体人都不看好这部片子,是因为他们的评判都是出自那一套流程标准化的评判体系。”

  “在这套体系里,影片必须得有矛盾得有冲突,得用最短的篇幅拉住观众的兴趣,后面还得有反转的要求,甚至具象化到要让观众笑几次哭几次……”

  刘丹都听乐了,“你觉得这套标准不好?”

  “看人吧。”周灏耸肩道:“在这套框架里创作,就像是写八股文,有才华的人可以戴著镣铐起舞写出花团锦簇的骈文,但大多数庸才只能在这里面痛苦挣扎,写出一堆不知所谓的东西来。”

  “然而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最辉煌最耀眼的诗人从来都不是循规蹈矩戴著镣铐起舞的人,而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写出来的东西毫无匠气浑然天成。”

  “《那些年》虽然远远到不了那个地步,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纯粹自然,不去刻意堆积矛盾诱发冲突,剧情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还原青春的本貌……大多数人的青春,哪有那么多的狗血冲突啊,对吧?”

  刘丹点了点头,心里乐呵呵的。

  就这一段话,这一期节目注定又要引发不小的争议了!

第496章 哎嘛真香!

  和刘丹预想的一样,这期节目在次日晚上播出之后,果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使坏,热搜榜上莫名其妙出现了一个词条——#周灏影射青春片太狗血#

  狗日的,真的是拱火不嫌事大啊!

  点开词条,里面的广场早已经吵成了一团。

  “什么玩意儿啊,拍了一部网大就在那指点江山了。”

  “幽默啊,他不会以为自己电影拍得很好吧?”

  “听他这口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百亿大导演呢,回头一看,好家伙,才六千多万啊?”

  “院在线成功的青春片也不少啊,哪个导演像他这么狂啊?”

  “不是,人家周老师也没说错啊,这年头的青春片可不就是狗血综合体嘛?”

  “六千多万怎么了?人家这是网大,六块钱一张票堆出来的票房,拿去跟院线票房比的怕不是脑子有病?”

  “这话说的,那你倒是让他去拍院线电影啊,为什么不拍,是他自己不想拍吗?”

  “别搞笑了,院线电影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玩明白的。”

  “有种的都别删评论,我就等著有一天回来抽你们的脸!”

  “这年头竟然还有人敢嘲讽周灏的?还嫌脸被打得不够疼啊,这都已经多少次了就不知道长长记性?”

  …………

  吵归吵,但并不影响《那些年》的热度出圈。